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凤栖朱明 >

第28章

凤栖朱明-第28章

小说: 凤栖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纳个妾,只要不先生下长子,又有什么关系,你这等善妒恶女子,日后谁家敢娶你?”允炆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下去了,冷冷的插了句嘴。不知两人是否犯冲,自打认识那日起,朱允炆就与蓝仪不大对付。
  婉儿看了看耿璿和继祥,均是一脸理所当然赞同之色,心中一凉,果然如此,自己还在那纠结什么先来后到,真真太傻,这哪里是女子的问题,分明是男儿们负心薄幸。
  女子对他们来说,需要的娶来作妻,欢喜的纳来做妾,这时代伦理,不过如此,尽可大大方方名正言顺。哪里是自己原先的那个时代,小三遍地都是,却也得偷偷摸摸,见不得光。
  这个时代,可有女子的出路?婉儿的心中却是空前的迷茫。
  作者有话要说:  柳依是这个时代男人们心中的女神,才貌出众,又有风情。但要让他们真正娶她,却又不大可能,他们需要的是出身良好,知书达礼的妇人,就像婉儿娘亲那般。红玫瑰与白玫瑰,无论选哪个,最终也会是意难平!
  求收藏!求评论!!打滚求!!太冷了,亲们,再不评论,作者就没动力快更了!掩面哭泣!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茂爷终受美人恩
    婉儿姑娘投胎到明代以前,只是北京城的一个小白领,结了婚嫁了人,有一个恩爱的丈夫。看多了朋友同学家人圈子里婚外恋、小三等乌七八糟的事儿,也不免会多想。如若自己遇到这样的事儿,到底会是个怎样的情形,会怎样处理。离婚?还是自欺欺人视而不见?
  作为一个颇有些想法的现代女子,她想她是没法忍受那种掩耳盗铃的生活。背叛会成瘾,有一就会有二,当底线被女人自己所打破时,也不用责怪男人不守底线了。因此,她的原则是,一次背叛,永不录用。
  更何况,一个控制不住大脑,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男人,根本不是自己曾深爱过的那个旧人了,弃了也就弃了,何苦朝夕相对,放在面前来恶心自己。离婚,再没有第二种答案。
  但她如今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这可是大明王朝,如果不幸,嫁了个渣得不能再渣的男人,你能离婚吗?你能休夫吗?如若真真做了,大街上的口水都能将你淹了。天哪,想到这里,婉儿哭丧个脸,长叹一声,作女人难,作明代的女人更难,作从现代穿越到明代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
  自那日蓝仪气冲冲走后,朱允炆小朋友敏锐的觉察到了婉儿的变化。她与自己三人本是亲密无间,两小无猜,不知为何,这段时间却隐隐有了隔阂。不是误会,也不是错觉,是真正的隔阂,仿佛彼此之间间隔着一道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
  他发现婉儿越来越喜欢打量他们,面色复杂带着探究,却让人猜不透心思,偶尔还会流露出一丝轻蔑和厌烦,到最后还有点微不可察的绝望。而她也越来越像个旁观者,带着疏离,冷冷的观察着身边的一切,似乎她不属于这个地方,随时就会抽身而去。
  这种感觉让允炆越来越不安,越来越害怕,似乎婉儿就是那天外的仙女,不知哪天就会飞走似的。他又开始夜夜噩梦,在梦里,他和婉儿牵着手站在一团迷雾之中,旁无他人。突然间,婉儿甩开他的手走出迷雾,即使他在身后拼命呼喊,她却再也没有回头。每当此时,允炆就从梦里大汗淋漓的醒来。
  不行,再不能这样下去,朱允炆再也忍受不了,找了个机会,私下拉着婉儿到园子里,一把紧紧搂住,“婉婉,我们都做错什么了吗?为何你对我们越来越冷淡?你说出来,我一定改。我不管,你说过你会陪着我的,不许说话不算数。”说到后面,用额头蹭了蹭婉儿的脸,又孩子气般的耍赖皮。允炆小心翼翼的看着她,眼里满是焦虑和急切,看的婉儿心中一软。
  这段秘密的心事,一直折磨着婉儿,已是万分煎熬,却又不可对外人道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却没想到允炆能感觉到自己的不安和疏离,婉儿心中有些感动,随即涌上几分愧疚,最后又有些后悔。自己确实是有些迁怒了,不过是几个小男孩子,与他们又有何干?如此比兄弟姐妹还亲的情谊,自己又怎么能轻易去伤害?
  想到这里,婉儿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却是豁然开朗,纠结了几天的难题算是有了答案。长大后嫁了人,即使没了姑祖母,还有这三个小霸王,自己那丈夫必定不敢随便欺负她。纵使不能情投意合,举案齐眉却也不难。如若守住自己,不起心动念,即便他三妻四妾,也能安然相处。人活着一世,也不是只为了那些个情情爱爱。
  想通后,婉儿却是放下心结,又恢复如昔。她在未来丈夫人选中,却是从没考虑过三个男孩子中任何一人。青梅竹马,开什么玩笑,熟的不能再熟了,能有激情吗?还是算了,她可不想亲人变成仇人,还不如多个哥哥呢。这番小儿女的瓜葛,就在不知不觉中云淡风轻的飘过。
  郑国公常茂,鼓捣了一番册立皇太孙之事,只见朝堂内外均是雷声大雨点小,洪武帝虽然保持沉默,却也没有任何表态,就僵持在了那里。他想着过世的长姐,心中极为烦闷,就成日和一群酒肉朋友流连于那酒肆茶楼,青楼楚馆,却是愈发放荡。
  这日,正好是皇七女大名公主的生辰,驸马前军都督府事李坚为哄娇妻开心,为公主办了场盛大的寿宴,重金将满京城的当红戏班和名角儿都请到了公主府唱那堂会戏,那红极一时的喜福社自然也在其列。
  常茂在李坚尚未是驸马的时候,两人就常厮混在一起,年纪虽差了好几岁,性子却有几分投契,一帮纨绔子弟整日寻花问柳,逗猫惹狗,名声在京中已是众人皆知。自洪武十五年,大名公主下嫁李坚后,这位当朝驸马开始收心养性,慢慢退出了那浪荡公子圈儿,两人来往方才少了些。
  常茂自是得了邀请,骑马来到公主府门口,刚到没多会儿,李坚就亲自迎了出来,嘻嘻哈哈调侃道“茂大爷,您可是稀客呀,今天可真是赏脸。”常茂没好气儿的白了他一眼,嗤道:“我不上公主府,你就不会去找我?你这可真是,有了夫人忘了兄弟。”李坚摸了摸脑袋,讪讪笑道,“这不,你也知道,驸马可不好当啊。”言语间却是无奈,已是压低了声音。
  常茂也知道些就里,就未多言,两人说话间就进了那搭了戏台的院落。院落靠正屋前搭了个偌大的戏台,女眷们自然在东西厢房看戏。院中搭了个大棚,是男人们观戏的地方。大棚正中放了几张大红绣花桌围罩着的红木方桌;每张方桌正面并列两把官帽椅,上置大红绣花椅垫、椅披;两侧也都各有两张罩着大红凳套的大方凳,这就是“官座”。
  常茂瞧了瞧那打首的官座,看了看李坚,脸色就有些阴沉,“今天可是请了那位爷?”常茂和他太子姐夫之间那打擂台之事,已是闹得天下皆知,李坚又怎会不知道,心中一哂,还敢让你俩碰到一块儿,非把我家这寿宴砸了不可。
  李坚仔细想了又想,笑着说道,“成年的皇子们,大多就藩了,即使留在京城,哪有哥哥给妹妹贺寿的道理;年岁小的,又都在宫里出不来。今日男宾,多是些平日来往的兄弟们,这官座首位,就是给你留的。
  常茂一听,脸色方缓,就在那首座上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丫鬟们又在每桌摆了若干碟黄糕、小八件等吃食,又根据各人的喜好沏了上好的茶。常茂来得晚,刚到没一会儿,戏就开始了。
  南京城的戏班,大多以唱北曲为主,接连唱了几段《墙头马上》、《拜月亭》《伊尹扶汤》、《周公摄政》、《三战吕布》,都是那传统北杂剧。常茂并不十分好戏,一路听来,全都一个调调,就有些意兴阑珊。
  就在他磨皮擦痒时,只听一声娇滴滴的水磨腔,一反刚才的高亢激越,却是缠绵婉转、柔媚悠远,如石破天惊,无论是厢房女眷,还是棚中男人们,先是一愣,随后俱是惊呼喝彩。
  此时上场的就是那昆戏班喜福社的压台大戏《西厢记》,而那娇滴滴俏生生的小红娘,正是那轰动九城的坤伶柳玉香。只见其朱唇轻吐,华丽婉转,身段娇美飘逸,真真是玉声绕梁,娇汗莲香。又观其容貌,只见其眉瓠犀齿,云发秋波,娇羞曼妙,活生生一风流尤物。堂下已是鸦雀无声,男人们大多已神魂颠倒,如醉如痴。
  李坚却是脸色如常,斜眼看了看常茂,只见其已是呆若木鸡,色授魂与。常茂呆了半饷,突然坐直身子,眼睛也没挪开,连连问道,“元实(李坚字),她是谁?”李坚抿嘴一笑,眼中却是闪过一丝不屑:“我的茂大爷,可见你不是个爱戏的,这可是现在京城昆腔最红的角儿,柳玉香。”说完之后就闭了嘴。
  常茂正听得专注,见李坚停住了,心里如猫挠一般,就有些坐不住了,他直勾勾的盯着玉香,却是越看越爱,恨不得立刻抱上床去,颠龙倒凤一番。
  常茂眼珠一转,打定了主意,身子一松,懒懒斜靠在椅子上,也不看李坚,开口便道,“这人,茂爷我是要定了。李坚,你我二人相识这么多年,哥哥我从未开过口托你办过事儿,你想个法子帮我把她弄出来。”
  李坚料他会有这等反应,却是不太吃惊,只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弄哪去啊?你家老太太那么厉害个人,我可不敢。”
  常茂有些不耐烦,“要是简简单单,我还找你帮忙干嘛,只要不让老太太知道,钱财物,你要啥哥哥给你啥。”李坚心中暗笑,又惺惺作态了一番,方才勉勉强强的应了下来。
  没过多久,与郑国公府所在的常府街相隔不远的一条巷子中,多了一家神秘的住户。那家主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妇,生得极为貌美,家中男主人几乎日日都来,偶尔留宿,大多时候却在子时前离去。周围街坊邻居没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却都猜到怕是哪个贵人置的外宅。而名噪一时的南京城名伶柳玉香,在其红极一时的鼎盛时期,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常茂得了佳人,珍爱万分,两人日日行那鱼水之欢,如胶似漆甚是恩爱。柳玉香容貌自不用说,因是梨园出身,身段极为娇柔,秾纤适度,,肤若凝脂,雪腻酥香,在床上让常茂颇得了一番趣味,愈发放不开手。渐渐的,就已抛开了那朝中烦事,日日与玉香厮混在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史书中记载,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后来常茂从了冯胜,又与其发生争执。可见真实历史中,常茂多半就是个志大才疏的纨绔子弟。
  还是老话,求评论!求收藏!打滚翻滚求!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古刹规劝有志僧
    自那日与杨时、蓝云碰面之后,太子及皇太孙危机的幕后渐渐浮出水面,牵涉太广,皇后娘娘不愿轻举妄动,希望能徐徐图之,而常茂又自有蓝云设法对付。到最后,一干人等马全的日子反而过得最为轻松。
  马全除了给允炆婉儿几人上课,就是读书准备参加会试,洪武帝已经决定在洪武十八年重开会试、廷试。马全呆在国子监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借机结交了一批士子,成日论史谈经,切磋文章。
  南京城的深秋,堪称是京城最好的季节,四周的怀抱的群山上已是漫山遍野的红叶,姹紫嫣红,层林尽染,虽比不上栖霞山般壮阔,却因离南京城很近,颇得京城人士的青睐。城南城西诸山上,参差错落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寺院,其中香火最为旺盛的,当属那灵谷寺。
  灵谷寺洪武十四年由山南玩珠峰前迁来,由洪武帝亲自赐下“第一禅林”的匾额,很是礼遇,一时间高僧云集,香客如织,隐隐已成为江南第一大寺。
  这日,马全也与几个同窗相约而至,其中就有那日集贤楼中侃侃而谈的士子许观。自那次集贤楼一见,许观的惊才绝艳让马全印象颇为深刻,留意交结,很快就已熟识,虽谈不上至交,但也算投契。
  几人虽都不是第一次来到灵谷寺,但香火之旺仍让他们瞠目结舌,只见香客摩肩擦踵,金刚殿更是已人满为患。“这……这……”“进周兄,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许观皱了皱眉,开口说道。马全点点头,几人走了一炷香功夫,又来到了南麓的定林寺。
  虽相隔不远,却是两番景象,南麓的香客极为稀少。只见定林寺红墙绿瓦,被掩盖在红紫相间的枫叶中,清泉咽竹,鸟语蝉鸣,却有一番深山古刹的气象。几人很是满意,开始闲逛起来,吟诗作赋,谈佛论禅,甚是悠哉惬意。
  几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到了那观音阁,而马全的脚步却突然顿住了。许观几人有些诧异,就顺着他的目光往前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