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85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85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巧姑娘是什么样的,光听我说有啥稀罕的。”

    这里有不少人是见过杜若的,都知道宝善堂的少东家是一个年轻俊秀的公子哥,有一副菩萨心肠。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刘七巧,三姑六婆的,难免就多看了一眼。有个专门当媒婆的人见了这两人,立时眼珠子就跟斗鸡眼一样的斗上了,笑着道:“这可真正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啊,老婆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媒,今儿可知道什么叫做夫妻相了。”

    一旁看热闹的婆子赶紧上前打嘴道:“刘媒婆你快别浑说,姑娘家脸皮薄呢,你当她们也跟这巷子里的丫头似的?被你教的没脸没皮的,整天就想着嫁人呢。”那婆子看刘七巧不过十三四岁的光景,想来还是没配人家的,便上前打了圆场。

    这时候刘七巧要感谢自己的穿越身份,如果是个土著女,方才那婆子一顿胡咧咧,只怕她现在已经要开始找豆腐撞死了。不过刘七巧是谁啊,她是脸皮比城墙厚的穿越女,所以尽管杜若已经脸红的快要滴出血来了,刘七巧还只是笑脸迎人的说:“大娘你真会开玩笑,瞧你把杜大夫给羞的哟。”

    刘七巧说着,拿眼睛去瞄杜若,杜若更是觉得一口血堵在胸口,佩服起刘七巧的脸皮。

    大家又在门口唠嗑了一会儿,杜若把手中拿着的贺礼送给了男主人,提议进去瞧一瞧产妇,刘七巧也跟着他一起进去了。

    毕竟是剖腹产,之前又受了伤,所以产妇还躺在床上休养,见了两人进来忙要起身行礼。

    一旁的婆子连忙给她垫上了一个靠垫,那婆子看着杜若和刘七巧,一脸感激道:“这回可是真亏了你们两个,我老婆子就这么一个女儿,万一要是没了,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产妇连忙安慰道:“娘,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杜若见了,便道:“这位嫂子,我再来帮你看看。”他今天不是来出诊的,所以没有带药箱药枕,产妇便将手摊在了床沿上,刘七巧帮杜若搬了一张墩子过去,让他坐下来,为产妇诊脉。

    “如今还头疼吗?”

    “头倒是不怎么疼了,只是还觉得身子没力气,起来动不了一会儿,就累出一身汗来。”

    “嫂子别担心,你这不是顺产,自然比一般生孩子恢复的慢,不要急,要安心的养一些日子。”杜若说着,松开产妇的脉搏,慢慢道:“这样吧,明日我让店里的小二给你送几贴药来,你先吃吃看,若是觉得好了,让人去说一声,我在给你调。”

    那产妇连连道谢,又在床上躺好了。刘七巧在这房里站了一会儿,便觉得闷热异常,见几扇窗都关的严严实实,大白天里头还点着油灯,便道:“老太太,这坐月子不能吹风,但并不是不能透气,平日里可以开一会儿窗户,跟外头换换空气,只当心别让风吹着嫂子了就好,这样大热的天,憋闷下去,别说嫂子还在养身子,就是我这健健康康的人,也受不住这一股子味道啊。”

    老婆子闻言,便有些不解道:“这开了窗岂不是要吹到风了,月子里要是受了风寒,那是要落下一辈子的毛病的。”

    刘七巧急忙摇头道:“就开一会儿,中午没风的时候,透透气,不然不光东西要发霉,人也要发霉了,发霉了的东西得扔,发霉了的人得病啊!”

    杜若见刘七巧说的得当,便也道:“七巧姑娘说的是对的,老太太只管放心让嫂子透些气,她如今身子虚,动不动就一身虚汗,你不给她透气,她都自己给熏死了。”

    产妇被说中了心头事,也连连点头道:“娘,你看杜大夫都这么说,你好歹就让我擦一回身子吧。”

    刘七巧一听这产妇居然这么久都没擦过身子,顿时捏了捏自己鼻子,觉得肯定是她的鼻子不灵了,居然只觉得有一点点的馊味。

    “老太太,今儿忙完了,烧一些热水,给嫂子擦擦身子吧,不然这样下去,嫂子的床上都可以腌酸菜了!”

    刘七巧说着,扑哧笑了一声,外头的人喊着说开席了,让人外面就坐呢。

    院子里头有一个大葡萄架,五六张桌子都在那底下放着,来吃饭的都是些邻居亲戚。刘七巧正愁男主人怎么给自己安排位置,外头的又喊了起来道:“娘,二少爷来了,你快出来招呼招呼。”

    这时候老太太忙从房里出来,一出门就见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公子正站在院里头,见了老太太道:“张妈妈,你忙,不用招呼我,我坐坐就走。”

    “少爷,这都开席了,不如吃顿便饭吧。”虽然不好意思,可老太太还是诚心要求他留下。这时候杜若和刘七巧也从产妇的房里出来,那人见了杜若,睁大了眼睛道:“杜大郎,怎么你也在这儿?”

    杜若笑着道:“我这不是来凑热闹的嘛!”

    刘七巧想了想,大概猜出了这位二少爷的身份,看着容貌到也气宇轩昂的,配得上王府的那位二姑娘。他两要是成了,还真是一对二了!刘七巧暗戳戳的偷笑了一下。

    两个熟人见面,场面顿时就不尴尬了起来,侯爷家的二少爷将手里的折扇一收,看见院子里正放着一张大春凳,便甩袍一坐,笑着道:“怎么你的病也冲喜冲好了?”

    杜若是最怕提到冲喜这一回事儿的,一张脸涨红着看着他道:“我可没冲喜,倒是听说你收了两个侍妾,都是冲喜来的?”

    那二少爷顿时脸色一沉,直着脖子道:“冲喜要真能管用,你家宝善堂早关门了。”

    噗……刘七巧觉得这二少爷说话有趣,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插嘴道:“可是我听说,二少爷你就是冲喜之后病才好的呀?老侯夫人每次说到这个,还很得意呢!”

    安靖侯府的二少爷姓安名之远,因为生母早逝,所以特别懂事,跟原先母亲一起带过来的这些陪房家,感情也特别好。他没见过刘七巧,还以为刘七巧是这里哪户人家的闺女,便用扇子指着刘七巧道:“这这这……哪里来的不守规矩的疯丫头,居然说这种话来,改明儿你们快让她给人冲喜去。”

    那老婆子听说,急忙上前应承道:“二少爷,这可不是府里的丫头,这是七巧姑娘,就是上回在宝善堂救了我闺女的大恩人。”

    “你就是刘七巧?”安之远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了刘七巧几眼,一脸失望的说:“原来你就豆芽菜那么大?”

    刘七巧翻了翻眼皮,这位二少爷你的形容词,也太奇葩了点吧。那人又看了刘七巧几眼,笑着道:“你家有几个兄弟姐妹呢?”

    刘七巧莫名其妙的看看他道:“哪有几个兄弟姐妹,就一个弟弟。”

    “那你那么会照顾小孩,我听我小姨说,你带孩子可有一手呢。”

    刘七巧一脸不明所以的看着他,心道:你小姨又是谁啊!

    杜若连忙解释道:“敏妃娘娘是之远的母亲娘家的幺女。”

    刘七巧总算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你们都知道了。”对于没有微博和微信的社会,依靠人民力量能把消息传这么迅捷,刘七巧表示这也真是醉了。

    福贵见几个人聊了起来,便上前哈着腰道:“二少爷,不如就在这儿用一点午膳,我在后面天井里头给摆了一小桌,你们三位好好聊聊?”

    “行啊,我说病秧子,听说你最近去了边关,快给我讲讲那里的见闻吧。”安之远拍着杜若的肩膀道。

    刘七巧觉得这位安公子还真是有趣,喊杜若病秧子,自己还不是一样么?

    三人在后院的天井里头坐了下来,老婆子送了一坛子的米酒来,又摆上了几碗看上去特意小锅炒出来的菜。三人各倒了一点米酒,开始聊了起来。

    “妈妈你先走吧,我们这儿用不上人,你出去招待客人去吧。”张妈妈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着头,慢慢后退了几步,到前头去了。

    这时候安之远把扇子一拍,一脸凝重的问杜若道:“萧将军的伤势如何?”

    杜若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那几日在边关的情景,抬头跟两人说了起来:“萧将军那一箭伤在了左肺,因为里面有积血,所以几日昏迷不醒。军中的药又不精细,所以皇上赐了上好的药材,让我去给萧将军诊治。大约昏了两日,萧将军才清醒过来。不过他素来在沙场征战习惯了,我走的时候,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这可真是万幸啊。”安之远默默点头,神色有点黯然,又继续道:“后天恭王爷出征,我大哥也在列内。”

    杜若不明所以道:“你大哥怎么会去的?侯爷难道没有拦着?”

    安之远有些赌气的抿了一口米酒,气愤道:“我大哥都二十了,父亲册立世子的奏疏还没上去,我母亲去的早,如今都是那个人当家,说哪家的儿子不需要历练历练的,恭王府的世子爷还跟着去战场了呢。我外祖家原本找了人,想让我大哥留下,我大哥死活不愿意,这会儿我嫂子正闹着呢。”

    如果荣华富贵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就能换来,那么到底有多少人会为了所谓的功名让自己涉险呢?刘七巧不知道,但是她很理解安之远的想法,不管什么东西,都没有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的好。而且,富贵人家的公子哥,虽然去了军里,没有军功是跟小兵蛋子一样的待遇的。不像刘七巧他爹,至少也是主将的贴身护卫级别,不至于杀到最前方去。

    杜若见安之远愁眉不展,便道:“依我这几日在边关的所见来说,大抵鞑子也坚持不了几日了,目前不过就是苟延残喘。眼下萧将军重伤,北边军队里没有一锤定音的将帅,所以皇上才派了王爷过去,王爷是什么人?那是皇亲国戚啊,代表的是周家。”

    安之闻言,只是艰难的点点头道:“只恨我身子太弱,不能替我大哥去,这些年若不是我大哥照顾我,我还真就病死了。”

    刘七巧为了缓解气氛,故意笑着道:“你怎么不谢谢你祖母呢,你病能好全靠冲喜,方才谁还说,要把我给拿去冲喜的?”

    安之远瞪了一眼刘七巧,“你这丫头,还得理不饶人了,你这样子就算是拿去冲喜,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呢!”

    刘七巧一脸不以为然,皱了皱眉头撇开脸:“哼,不要就不要。反正我也不是我家二小姐的丫鬟,以后也不会跟着到侯府来,更不用担心安少爷会不会把我拿去冲喜!”

    安之远被刘七巧说道了自己的婚事,顿时脸蛋一红,只觉得若论起谁的脸皮厚,他一定不是刘七巧的对手,只能甘拜下风道:“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呢,姑娘行行好,千万别乱说,我是不怕的,只怕让外头人听见了,坏了王府二姑娘的名声。”

    刘七巧想了想,对哦……在古代天大地大,名声最大!至于我刘七巧,好吧,如今也是一个名人了。

    几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贫穷人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荤腥,但是几个炒时蔬却也做的很上火候。刘七巧一边听杜若说边关的故事,一边喝着碗里的米酒,这米酒大概是放在了水井中冰过的,凉凉的,一点儿不涩,口感特别好。

    刘七巧喝着喝着,觉得自己的眼神似乎已经开始飘了起来。

    杜若正和安之远聊的起兴,回过头来看见刘七巧的一碗米酒已经见底了,愣得长大了嘴巴道:“这酒后劲可大,你不能再喝了。”

    偏生喝多了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说她喝多了。于是刘七巧一挥手,手指直接拍在了杜若的脸上道:“说什么呢,这酒跟饮料似的,还能喝醉了不成?”

    刘七巧伸手,拿着一旁的坛子又给自己满上了一碗道:“这么好喝的东西,怎么能叫酒呢?真是奇怪。”

    安之远看着刘七巧自说自话的样子,拍着扇子道:“杜大郎,小丫头喝醉了。”

    杜若急忙抢了刘七巧正要仰头喝的米酒,倒在地上道:“可不是,一点儿女孩子的矜持都没有。”

    安之远看看刘七巧,再看看杜若那一脸心疼、难受、紧张的样子,顿时全明白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她怎么看都像是一串呛口小辣椒?你怎么就好这口?”

    杜若被说穿了心事,脸色顿时又红了三分道:“少胡说,你怎么来的?坐轿子?做马车?”

    安之远挑眉瞅瞅杜若道:“那你怎么来的?你别说你是和她手牵手一路走来的!”

    杜若回想了一下,手牵手没有,但是,他们真的是一路走来的!

    安之远又拍拍杜若的肩膀道:“人家还是姑娘家呢,好歹也避避嫌,人家是王府的丫鬟,以后没准是要做姨娘的,你这样不大好吧?”

    杜若闻言,涨红的脸顿时又红了三分,站起来扯着安之远的衣领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