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413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413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上的炕上躺下了,对坐在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大汉道:“大哥,回去好好照顾嫂子,年纪大了可不能这么折腾,这一个月是万万不能有房事了。”

    那大汉闻言,这才回过神来道:“我是鬼迷了心窍,一心想要一个儿子,居然连大夫的话都不听,差点儿害了孩子她娘啊!”

    刘七巧见他已有悔意,只笑道:“你的心情我理解,这种事情确实发生的也比较少,便是平常的大夫,他测不出胎脉,那也不敢说嫂子怀的不是个孩子,这毕竟是你家里的事情,咱作为大夫,也不能逼着不想治病的人治病,我这一次是真的没法子,要是不用强的,嫂子这性命,只怕也就保不住了。”

    大汉见刘七巧这么说,越发惭愧了起来,只跪下来道:“少奶奶,我是有眼不识泰山,明明知道你外号送子观音还不信你,您大人不记小过,别跟我一个莽夫一般见识。”

    刘七巧这时候心情莫名就好了起来,这大概就是作为一个大夫的成就感。

    “你放心吧,嫂子这年纪了,也不是不能怀上孩子,就是年纪大了,危险性也更大一些,所以我才劝着你,其实生不生儿子也无所谓,有了闺女,以后抱外孙也是一样的。”

    “少奶奶您说的对,我就安安心心抱外孙得了。” 

361|7。20|

    在宝善堂一直忙到午后,跟着胡大夫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又送走了那对夫妇之后,刘七巧这才回了杜家。

    稍稍歇了一个中觉,醒来的时候还没到用晚膳的时辰,天气倒是阴凉了起来。刘七巧想起昨天的事情来,便忍不住想去赵氏房里看一看,也不知道杜二太太走了,她会是个什么反应。说白了刘七巧也是普普通通的姑娘家,这点八卦心思也是有的。正巧今儿厨房里头去外头买了新鲜的西瓜过来,按着规矩,想来二房的那些婆子是不会给赵氏吃西瓜的,所以刘七巧只命紫苏稍微切了几片中间最甜的地方,放在瓷碗里头,一并带着过去。

    紫苏跟在刘七巧身后,心里头多少也有些忐忑,昨儿杜太太的那些话说的明白,只怕过不了多久李妈妈就要上刘家提亲去了。刘七巧按说肯定知道这事情,这事情若刘七巧不提,杜太太肯定也不会提。但是偏偏刘七巧回来之后,一直没见闲着,紫苏想跟她说几句体己话的时候也没有,如今这主仆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紫苏便也忍不住开口道:“奶奶,昨儿我先回来,太太跟我说了些话。”

    刘七巧闻言,便知道杜太太已经把事情跟紫苏说了,只笑着道:“那你觉得如何?你跟着我这两年,处处尽心尽力,我自然也要为你考虑的。”

    紫苏挽着食盒,紧随其后,只低声道:“我自然听奶奶的,不过还请奶奶答应我一件事,便是我出嫁了,也让我在奶奶跟前服侍着。”

    “你这丫头,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倒是先说了,我原本就是想说这个,你即便是嫁人了,以后还是在我跟前服侍,大爷身边少不了春生,就跟我身边少不了你是一个道理。”

    紫苏听刘七巧这么说,心头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只点点头道:“奶奶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刘七巧去赵氏房里的时候,赵氏倒是也刚刚睡醒,正靠在床上跟几个丫鬟唠嗑家常,又有奶娘抱着瀚哥儿和杰个儿坐在一旁,看着倒是气氛和睦。赵氏见刘七巧进来,便喊了奶娘带着哥儿们出去玩,只让茯苓沏了茶在跟前服侍。

    “大嫂子,昨天的事情,你可怨我做的太过了点?”刘七巧并没有提及昨天的事情,倒是赵氏自己先提了起来,刘七巧只笑了笑,命紫苏拿了切好的西瓜出来,让茯苓端着送去给赵氏,开口道:“其实说起来二婶娘有时候也的确是糊涂了,但我私下里以为,她倒并不是真的要害你和孩子,即便是你,当初若不是出了这件事,只怕也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

    这一点赵氏没反驳,只用签子插了一块西瓜往嘴里放道:“这事情说起来我也有错,只是昨天一时气上心头,所以就……昨晚二郎回来,得知了这个事情,尽连半句怨言也没有,我心里想着,大抵是昨儿嫂子出门的时候遇见了他,劝了他几句。”

    刘七巧倒是没想到赵氏会这么想,只笑着道:“说起二叔,我倒是要恭喜你,我能看出来,二叔虽然平常看着有点风流不羁,可芯子里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这辈子算是没跟错人的。”

    赵氏听刘七巧这么说,只细细回想了一下她嫁进杜家这三年,除了头一年婆媳不睦,闹的夫妻离心之外,后来两年,杜蘅对她确实也很是不错,所以赵夫人没没觉得没给她选好人家,她私底下听了,心里也是不痛快的。

    “这一点我自然是知道的,就冲这件事情他没有偏帮着太太,我心里已经是明白了几分。”赵氏楠楠的说着,好强的人一般在身子不适的时候,往往就少了些锐气。赵氏只想了想道:“最近我身子也不好,今儿也听说老太太那边发话了,大房二房先不分家,我心里也高兴,如今太太不在,下面还有两个小姑子,若是要指望我张罗,只怕会委屈了她们,偏生她们都是姨娘养的,有些事情也不能让姨娘出面,我静静想了想,左不过一两个月,还是把太太接回来吧。”

    刘七巧这时候越发就佩服起了赵氏来了,这一招进退有度做的真真是好,其实再过一两个月,便是赵氏不说,只怕老太太也会迫于杜茵的压力,把二太太接回来的,如今赵氏竟自己想通了。

    “还是你想的周全,姑娘家出阁,自然是要由嫡母出面的,你这里要是能既往不咎,老太太那边只怕也没什么问题,说白了老太太还不是心疼你还有你那没了的孩子。”

    赵氏闻言,也只浅浅一笑,又吃了几块西瓜,只笑道:“也就嫂子会给我带这些东西来吃,我那几个老妈妈,不但不让我出房门,连稍微凉一些的茶水也不让我喝,这大热天的喝热茶,又弄的我是一身汗,还不让我好好洗澡,不过就是小产了,还闹得跟真的坐月子一般。”

    刘七巧只笑着道:“有句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只管听着,我这边有什么好吃的,只要是你能吃的,我自然会给你送过来。”

    赵氏只感激的点了点头,见刘七巧起身告辞,只喊住了刘七巧道:“嫂子,多谢你了,之前的事情,是我太小心眼了,还请嫂子多多见谅。”

    刘七巧闻言,只稍稍一愣,不过见赵氏说的这番诚恳,也知道这次必定是冰释前嫌、新仇旧恨一起了结了。刘七巧从赵氏的房里出来,茯苓只跟着出来送刘七巧,一边走一边笑着道:“我们奶奶这次,大抵是真的想通了呢。”

    刘七巧只笑道:“你们奶奶其实人不错,但骨子里还是要强,如今她病了,自然什么都看开了,就是不知道她病好了,会不会还这么想呢!”

    茯苓知道刘七巧看人向来很准,况且这一段日子她服侍赵氏,也略微摸熟了赵氏的脾气,只笑道:“奶奶说的是,我们家奶奶就是有那么些小聪明,人前人后的,想的太多了,如今遭了这次罪,倒是因祸得福了,我看着比她管家时候还心宽体胖些。”

    分家的事情告一段落,除了请安的时候瞧不见杜二太太之外,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说起来杜二太太也算是可怜的,这事情要是搁在了别家,好歹娘家人也会来问几句,可偏生齐家出了这样的事情,又靠杜家帮着,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来说情。幸好杜老太太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老太婆,只喊了身边的贾妈妈也去庄子上跑了一趟,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安顿好了,让杜二太太虽然住在那边,好歹也不至于受委屈。

    听说贾妈妈走的时候,好几个原本服侍二太太的小丫鬟都跟着想要一起回来,其中就有秀儿。杜二太太也知道什么叫树倒猢狲散,一气之下,只恨不得把她们都打发了。偏生贾妈妈又不肯带她们走,正是两头都没落着好了。

    到了七月初,赵氏也做完了小月子,杜茵更是三天两头的跑回来,想求着老太太把杜二太太给放回来。杜老太太觉得自己还没清静够了,只摆摆手道:“不着急,你娘向来肝火旺,住在庄子上山清水秀的,对她的身体好。”

    杜茵也知道杜老太太不会苛待了杜二太太,不过就是脸面上过不去罢了,便也只能点头称是。杜茵虽然嫁了过去,可是后年姜梓丞又要去考科举,所以在家里也没有多留几日,又去了玉山书院上课去了,为了男人的功名,即使独守空闺,也只能忍耐了。杜老太太知道她的艰难,只劝慰道:“少年夫妻老来伴,你和丞哥儿年纪到了,总要办一下的,总不能等着丞哥儿高中了你再嫁过去,这样你两个妹妹也耽误不起,我虽然舍不得你,也不能留你。”

    杜茵只点点头道:“老太太的心思我自然是明白的。”

    杜茵出嫁已有一个月,已经有着几分少妇的韵味,刘七巧便笑着道:“我怕老天太是多心了呢,你们看看茵姐儿,是不是比在家里头的时候更出挑了点?”

    杜太太也瞧着杜茵,只笑着道:“越发像别人家的媳妇了,姜家的家风那是没的说的,对了,丞哥儿读书辛苦,一会儿别着急走,到我的如意居坐一坐,我给丞哥儿准备了一些补品,你带回去。”

    杜茵只连忙谢过了,又道:“如今他身子可硬朗了,家里婆婆,太婆哪个不是记挂着他的,太太倒是不用去想他,只留给大哥哥就好了。”

    “你大哥哥如今不爱吃这些,讲究什么食补,一应的补品都已经不怎么吃了,我看他最近到也长了几斤肉,便没逼他,读书人总归是更辛苦一些的,你便带回去吧。”

    杜茵又在杜老太太的福寿堂坐了一会儿,便被杜苡和杜芊拉着走了,姐妹三人有日子没见了,自然是念想的很。刘七巧和杜太太也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362|7。20|

    到了晌午,杜老太太留了杜茵和姑娘们在她的福寿堂用膳,刘七巧这边吃过饭,便派丫鬟去福寿堂请了杜茵过来。

    一时杜太太还在房里头哄荣哥儿睡觉,丫鬟们送了茶上来,便都下去了,刘七巧看着杜茵,只笑了笑,开口道:“二太太的事情,你不会怪我吧?”

    杜茵急忙开口道:“嫂子这话说的,其实将心比心,若我是二嫂子,只怕也咽不下这口气,当初嫂子有心隐瞒,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如何还敢埋怨嫂子,只不过怎么说她都是我娘,我自然是不想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庄子上过的。”

    刘七巧探明杜茵的心意,倒是放了几份心,只开口道:“你放心,不出三个月,老太太自然会把你娘接回来,只是这三个月,我们便不要再去说什么了。”

    “嫂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杜茵只不解问道。

    “你想想看,你娘被撵去庄子上,那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我娘设计陷害二嫂子,连累二嫂子小产了。”

    “这就对了,这是你娘和你二嫂子之间的恩怨,我们外人是不好插手的,我想着即便你娘要回来,也得让你二嫂子开这个口,老太太那边才好松口的。”刘七巧只安抚杜茵坐下,递上了一杯茶继续道:“你二嫂子那边,我已经帮你探过风声了,她也正有这个意思,当时只不过就是在气头上,我是这么想的,不如等她气过了,让她自己说的好。”

    “那万一二嫂子不说呢?”杜茵只担忧道。

    “不会的,你二嫂子平常在老太太跟前那叫一个乖巧懂事左右逢源,她难道不知道老太太这么做只是为她出气,如果她连这些眼力见也没有,如何管一整个杜家呢!”刘七巧只胸有成竹的说道。

    杜茵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只点了点头道:“大嫂子说的果然有道理,二嫂子若是不让我娘回来,只怕以后在老太太跟前未必能落下好来,可若是太早开这个口,又怕老太太那边不高兴,这样一来,到还真是要让我娘在庄子里住一阵子了。”

    “你瞧你瞧,你才出阁几天,这脑子里已经会想这些婆媳关系了,我倒是问你,在姜家过的究竟如何?”

    其实刘七巧心里清楚,姜家人自然对杜茵是好的,可是她们眼中更重视的,肯定是姜家的独苗姜梓丞,所以杜茵嫁过去之后,要说如意,只怕也不见得就如意了。

    “婆婆和太婆对我都很好,只是一味让我不要耽误相公的功课,相公前几次休沐都回来住,这一次就没有回来。”

    “新婚燕尔的,两地相思,也确实不容易,不过没关系,等丞哥儿考上了功名,你们俩有的是卿卿我我的小日子。”

    杜茵只叹了一口气,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