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383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383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毕竟生过三个孩子,这些经验还是有的,若是刘七巧嫁得不好,晚上要自己费神带孩子,这原本身上长上去的肉只怕还能掉一点。如今杜家的条件极好,怎么可能让刘七巧自己带孩子呢?所以刘七巧这月子要是不注意,少不得身上的肉不但下不去,还能再长一坨出来。李氏也是见惯了生了孩子之后就没了形象的乡下妇人,自然很害怕刘七巧毁了身材,心里也是担心的很。

    刘七巧自己倒是不怎么担心,她自己的身体自己很清楚,怀孕前期是一点儿也没胖,也就是怀孕后期,她稍微增加了一些饭量,这才稍微养出一点肉来,毕竟这要是生出来的孩子跟瘦猴一样,也对不住杜太太她们一心想把刘七巧养好的心思了。 

320|7。01|

    李氏在刘七巧房里又说了一会儿话,杜太太和杜若两人也已经用过了早膳过来了,丫鬟从厨房提了食盒过来,请李氏和钱喜儿外头用早膳,李氏只推拒道:“我们来的时候吃过饽饽了,这会儿也不饿。”

    杜太太听了,只笑着道:“亲家母还是吃一点吧,今儿老太太生辰,午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好,这小姑娘正长身子呢,可不能饿着。”

    李氏见杜太太说的有道理,这才带着钱喜儿去偏厅里头用早膳去了。杜若进来,见刘七巧已经醒了,急忙嘘寒问暖,又问丫鬟们她吃了些什么,刘七巧这会儿精气神还不足,只靠着和杜若稍微说了几句话,就让杜若去小书房的炕上睡一会儿。

    杜若不肯走,只在刘七巧床对面的软榻上坐了下来道:“我就在这边陪着你,稍微靠一会儿。”

    刘七巧只摆摆手道:“你还是去你的书房吧,一会儿客人来了,少不得要来看我,你一个大男人在这边杵着,叫我们说什么好呢?”

    杜太太闻言,只点头道:“七巧说的是,大郎你还是去你的小书房吧,七巧这边有我照料着呢。”

    杜若见杜太太也这么说,只打了个哈欠,跟着丫鬟往西面的小书房去了。

    “七巧,你这会儿再睡一会儿,一会儿要是有人来看你,少不得会劳神。”虽然客人们过来也不会停留多长时间,可少不得也要应酬几句话,当真睡着了,那也不好意思。

    “没事,娘,我这会儿也不困,靠着罢了,要是有人来了,有精神就说上两句,没精神就靠着听你们说话,也费不了什么神的。”刘七巧稍微动了动身子,只觉得沉甸甸,软绵绵的,没什么力气。

    杜太太听她这么说,也不好再反驳什么,只开口道:“那你靠着吧,我在这边陪着你。”

    刘七巧便道:“娘你不必在这边,今天老太太生辰,少不得要你出去招呼人,还要回去看着荣哥儿,这边有我娘就够了,您忙您的。”

    杜太太今儿确实是有些事情要忙,所以也就没推辞,只带着丫鬟起身离去了。

    李氏用过了早膳,又回了刘七巧的房里,见刘七巧正在闭目养神,便也没说话,只是到次间里头,将哥儿抱了过来,斗着哥儿玩呢。这会儿哥儿也吃饱了奶,懒洋洋的挥舞着小拳头,看着别提有多霸气。钱喜儿喜欢的不得了,只笑着道:“小侄儿长的真好看,大娘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长的跟他爹一样,能不好看吗?你没瞧见杜家的人个个都生的这么好吗?”李氏这会儿是心花怒放,对怀中的宝贝赞不绝口。

    两人正笑着,忽然听见外头有一个年长的声音开口道:“亲家太太谬赞了,杜家人哪有你说的这么好,都说儿子像娘,哥儿长的好,那一定是七巧的功劳。”

    李氏听见声音,便知道是杜老太太来了,李氏原本对杜老太太不怎么熟悉,可是上次世子爷大婚时候见了一回之后,李氏倒是觉得杜老太太很随和,心里头对她的一点惧意也变成了敬意,只笑着道:“老太太这回可没说对,您快来看,这哥儿可不就是像大郎?虽然我没见过大郎小时候的模样,可咱们家七巧小时候的样子我可瞧见过,不是这样的。”

    杜老太太听李氏这么说,急忙就上前两步,凑着脑袋看过去,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婴儿正在那边打哈欠,那小嘴唇鲜红鲜红的,一厥一厥的,样子可爱极了。杜老太太只惊呼道:“哎呀,可不就是跟大郎小时候一个样子,就是比大郎胖一点,结实一点。”

    杜老太太伸手从李氏手中接过了孩子,看在眼中喜在心中,只一个劲的点头道:“当真是父子啊,就跟一个磨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亲家太太,你快看他那小鼻子小眼,真是太像了。”

    李氏只笑道:“没生之前我还担心呢,万一是个儿子长的像七巧,只怕将来就没有大郎这样俊俏了,如今我倒是放心了。”

    刘七巧这会儿正在床上闭目养神呢,听见李氏说了这么一句,只娇嗔道:“老太太你听听,难道我是长的歪鼻子小眼睛吗?我娘竟瞎操心呢!”

    杜老太太只笑道:“长的像七巧也不赖,姑娘家要是长的像七巧这样小巧可爱的,那也是讨人喜欢的,这不着急,以后慢慢生。”

    刘七巧听见慢慢生这三个字就一头冷汗,古代的女子除了生育机器以外,果然是很少有第二种职业。李氏见刘七巧脸上有些不愿意,只急忙笑道:“那是,七巧年纪小,以后少不得还要给你添个曾孙女什么的,老太太您福寿双全,儿孙绕膝,真是让人羡慕的紧。”

    杜老太太原本觉得李氏太过拘谨,似乎并不怎么会说话,如今见李氏这一番话说的也让她心里甜蜜蜜的,只笑道:“我说这七巧一张巧嘴是像谁呢,原来是像亲家太太。”杜老太太只笑着继续道:“听说她兄弟考上了童生,这可不简单,我听七巧说,你们家八顺也不过就才十岁,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说起八顺来,李氏最近可没少风光,就连王府那边的人都全知道,刘二管家的儿子十岁就考上童生了,虽说王府的三少爷也过了童生,但人家眼看着就十三岁了,可刘八顺才十岁,这就是差距啊!

    “老太太快别夸他了,我这几天还在家里训他呢,别以为过了童生就跟考了状元似的,这压根就没什么了不得的。再说了,他的先生可是状元,要是状元的徒弟连童生都过不了,说出去那才让人笑话呢!”

    “对对对,亲家太太说的很对,小孩子心野,一定要让他沉下心思,好好继续念书才行,有多少人是考了一辈子,到老还是个童生的,这一点要引以为戒。”

    刘七巧对这一点倒是不太赞同,虽然刘七巧知道读书少不得要用功的道理,但是作为填鸭式教育体制下的刘七巧,其实很理解天才和非天才学生在学习上的区别。而已刘七巧的经验看来,刘八顺的小脑瓜是很好用的,确是有那么一点天才的禀赋,但是如果家里逼得太急了,朝着书呆子的方向发展,只怕到时候得伤仲永了。

    “娘,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八顺虽然贪玩了一点,可脑子还是聪明的,你得稍微满足一下他爱玩的天性,不然的话,以后变成个书呆子一样的人,有什么好的,你见过几个状元是书呆子的?不说别人,就大郎吧,你看着他温文尔雅的,其实骨子里别提有多爱玩了,那些个朋友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状元探花我都见过,就没见过书呆子。”

    李氏也明白刘七巧的意思,刘八顺刚开蒙那会儿,每天都是刘七巧督促他看书的,连刘八顺都说,姐比私塾的先生靠谱。后来刘七巧进了王府,刘八顺也有了状元先生,所以刘七巧就不怎么管刘八顺了。不过刘八顺的学习习惯,倒是和以前刘七巧教他的差不多。

    “七巧说的有道理,这叫劳逸结合,况且现在正是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要是为了功课耽误了身子,那可不行,就说我那侄孙吧,现在是我的大孙女婿了,就是因为熬坏了身子,弄的没考上进士,还要再等三年。”

    李氏一边听一边点头,神色也一本正经,只开口道:“老太太这说,那我可真得注意着点了,这身子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家那小身板看着平常结实,其实也是个没用的。”

    刘七巧稍稍打了一个哈欠,奶娘上前把哥儿给抱走了,丫鬟们看着时辰也不早了,估摸着一会儿客人要到,只上前劝道:“老太太该回福寿堂去了,一会儿姨奶奶、还有大太太那边的舅太太都要来了,老太太还是先回去吧。”

    杜老太太只点点头,又扫了一眼这房里的丫鬟奶娘们,只吩咐道:“你们好生服侍大少奶奶,这个月的百草院丫鬟们的月银翻倍。”

    众丫鬟闻言,只都笑着谢过了恩典,才送了杜老太太出来,杜老太太往外头走了几步,只转身吩咐连翘道:“你们奶奶今天身子没好,需要静养,今天就不见客了,到时候要是有人来,只说是我吩咐的,让她们直接到福寿堂找我便是。”

    连翘只笑着道:“就等着老太太这句话了,今儿是老太太的好日子,老太太不发话,我们这里还当真不敢闭门谢客呢。”

    杜老太太只笑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也学会贫嘴了?行吧,你们这儿就闭门谢客吧,今儿我替你们接客了。”

    “那就辛苦老太太您啦。”连翘说着,只把杜老太太送出了院门,这才折了回来,见刘七巧在里面闭幕养神,又往小书房去看了一眼,见杜若也在炕上睡的正香,在外间服侍的小丫鬟们昨晚也累了一宿了,这会儿也都熬不住打起了盹儿来。

    李氏见连翘进来,只笑着道:“连翘姑娘也去睡会儿吧,这边有我看着呢。”

    连翘这会儿也是困劲上来了,只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道:“那就辛苦亲家太太了,我就在这榻上靠一靠,要是奶奶醒了,你只管叫醒我。” 

321|7。01|

    李氏就这房间里的凳子坐了,见钱喜儿还在一边站着,便道:“你去找你姐玩去吧,只不要乱跑,这儿可比不得家里,外头大,跑丢了我可不带你回去。”

    钱喜儿最近个子拔高了不少,扎着两个鬏儿,上头缠着米粒大的珍珠串成的串儿,看着越发俊俏了。李氏是真心把她当亲闺女养,样样都给她好的,半点也没委屈她。便是刘七巧小时候,也是过着苦日来的,都没有丫鬟服侍过。

    李氏见钱喜儿走了,只拿起桌上的针线,见上头的桃花才半朵,便搔了搔头皮,低着头做起了针线来。她在牛家庄算是有福的媳妇了,别的媳妇不光要会做针线,农忙的时候,还要跟着下地做农活。李氏是不曾下过地的,所以针线功夫在牛家庄算是拿得出来的。

    因为今儿是杜老太太的寿辰,所以杜家院里也热闹了起来,太远的亲戚是没有请的,不过就请了两位杜太太的娘家人,赵氏和刘七巧的娘家人,以及姜姨奶奶、安泰街上的本家亲戚,还有几个杜太太的老姐妹。

    王妃这几日身子不是太好,所以虽然知道刘七巧刚生了孩子,还只是命人送了礼过来,人并没有亲自来。原本王妃不能来,作为如今王府大少奶奶的于氏是要来的,可如今于氏有了身孕,自然也是不方便去的。

    来的客人大多数都是来了之后才刘七巧刚刚给杜家生了一个男孩,可惜走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少不得没带什么见面礼。杜老太太这边正在和安靖侯老夫人还有安富侯夫人聊天,这两位老夫人如今也可以算是红光满面了。周蕙一个月前为安靖侯府生下了一个长孙,安富侯家,大少奶奶也生下了嫡长孙,真是喜事连着喜事。

    “我们这几个老姐妹,如今瞧瞧,却还是你的福分最好。”安富侯夫人感叹了一番,只继续道:“想着我们那时候,父母削尖了脑袋要把我们往侯门嫁,如今瞧着,其实是不是高门大户也不打紧,重要的是这一辈子要活的开开心心的。”

    杜老太太闻言,只笑道:“你这话说的,难道你如今有什么不开心的吗?说的好像受了多大的苦处一样。”

    安富侯夫人只笑道:“难道我没苦处吗?年轻的时候生不出儿子,到了三十多才得了这么一个老来子,谁曾想儿子娶了个媳妇又是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如今好容易才生了一胎下来,都已经吓的说是不敢再生第二个了。”

    杜老太太只笑道:“女人头上一个忘字,这疼也不是白疼的,一时半会肯定是忘不掉的,你只等再过几年,让她在怀一胎就是了,实在不行,房里的姨娘也可以生,反正如今也有了嫡长子了,也不怕有什么不安分的人弄出什么幺蛾子。”

    安富侯夫人听着也觉得很有道理,只点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我那儿子虽然轴的很,但对我那儿媳妇却是喜欢的很,当年我儿媳妇得了那么大的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