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22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22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若见杜老太太这么说,便索性噤声了,过了片刻间她不吵着要走了,就问道:“听说蘅哥儿的姨娘也要生了,老太太到时候不又有孙儿抱了吗?”

    杜夫人冲杜若使了个眼色,摇摇头,果然听杜老太太满不在乎的说:“那能一样吗?乡里的丫头片子,以为傍上了哥儿的大腿,就能一辈子富贵吃香的喝辣的,看一眼都觉得糟心,又要弄出一个小的来,这叫什么事儿。”

    “这也要怪蘅哥儿,宠得不像话了,放着正经媳妇不好好待,勾搭起下人来,偏偏还是在你弟媳怀着娃的时候,你说说,这一股气上来,还有的好,一对甜甜蜜蜜的少年夫妻就这么给生疏了。”杜夫人叹了一口气道。

    “咱们也就咸吃萝卜淡操心,依我看这事儿两人都有错,男人没不偷腥的,偷也偷了,让一步也就算了,凭白闹个没脸,现在见了面跟仇人似的,后悔了,蘅哥儿也铁了心不回头了。这下好了,便宜了一个乡下丫头,也不知那丫头半夜会不会笑醒过来。”杜老太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气道。

    杜若听她们横一口乡下丫头、竖一口乡下丫头,心里便不由觉得闹心的很,插口道:“依我看这事儿还就是二弟的错,人家弟媳妇为他怀子生娃,在鬼门关转上一圈,他倒是能趁着那时候勾搭起院里的丫头,再说弟媳过来的时候,也带着两个丫头来的,活生生的人放在那里,二弟还去动外头的人,这事儿不是打弟媳的脸吗?大家只当是弟媳心眼小,不肯二弟动自己眼前的人呢。”

    杜老太太气也气过了,转念一想,可不是这么道理吗?气的火冒三丈道:“怪道蘅哥儿媳妇这么生气呢,我可不就没想到这上头来。”老太太清了清嗓子,转身对身后的老嬷嬷道:“你明儿一早,去二老爷那边把二太太和蘅哥儿媳妇都喊过来,这事儿还真不能由着蘅哥儿的性子,正经少奶奶得有正经少奶奶的派头,要让一个乡下丫头给占了便宜,那就是我们杜家无能了。”

    杜若这话都绕了半天,又扯上了乡下丫头,顿时觉得很无力,也只能叹了一口气,喝起丫头重新送上的热汤来。 

第32章

    再说刘七巧这边,日子还是过的这般无忧无虑,唯一有一些不同的是,最近似乎来家里的客人比平常多了很多。可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刘七巧都能喊得出名字。第一个是牛家庄有名的媒婆韩婶子、第二个是赵家村的喜娘何阿美、还有一个更厉害,是和桥镇上都有名的媒婆,人称媒婆赵。

    光听这些人的名头,就知道这些人到刘七巧家是为了什么,说的好听,是给刘七巧来做媒来的。说的不好听,那就是看准了刘七巧那三百亩地的嫁妆来的。

    李氏是个不爱得罪人的性子,且她也非常重视刘七巧的终身大事,所以来者是客,在她们还没开门见山说出对方的条件之时,李氏都是很热情招待的。

    “赵媒婆,这次又是什么人选啊?上次你说的那个镇上的员外,我听村里人说,是个鳏夫啊,已经三十好几了,膝下还有一儿一女,听说那女儿的年纪,都快赶上七巧了,你说这……”李氏不动声色的数落着赵媒婆,谁知话还没说完,那赵媒婆跳起来到:“李嫂子,这你可冤枉我了,我也是回了镇上才知道这事儿呢,那陈员外长的年轻啊,三十好几的人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我哪里知道他还有一双儿女呢,谁找媒婆的时候把儿女带在身边,您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是……”李氏被她扯糊涂,又继续问道:“那今天的呢,今天的看起来多大年纪,家里有儿女没有?”

    “放心,今天的准好,别说家里有儿女,上头连爹妈也没有!”赵媒婆说的眉飞色舞。

    “这……是个孤儿?”李氏的脸色不由又变了变,但转念一想,若是孤儿愿意入赘老刘家,凭老刘家这些家资,也不会过的太穷困,若是有出息的,以后七巧能拿捏的了,没准还不错,所以就耐着心思听了下去。

    “这钱少爷,虽然没有爹妈,但是从小就是他哥哥养大的,他哥哥在镇上开了几家铺子,专门卖南北货的,平日他就在这铺子里帮工,这不到了嫁娶的年纪,想找一个年龄相仿,勤劳朴实的姑娘,一起……”

    赵媒婆话还没说完,李氏就截了她的话头继续道:“一起给他哥干苦力对不对?顺便还能得三百亩地的嫁妆,以后不愁吃喝了是不?”李氏从凳子梭一下站了起来道:“赵媒婆,他们给了你多少银子让你来我家当说课,我们家七巧是随随便便嫁出去让人家当后娘当使唤丫头的吗?得了,你老在这一行也算有些脸面,那我就让你带个话,七巧是要嫁出去当少奶奶的,没那家世资材,就别往我们老刘家来了,这路上不好走,从镇上来,远着呢,您好走,咱不送了。”

    刘七巧从外头回来,正巧看见李氏在下逐客令,心里暗暗道:我滴娘,总算是也把你给逼急了吧。这三百亩地的地契捏在刘七巧的手里,刘七巧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一片的大肥肉,总算让刘七巧感受了一把当地主的风光。

    赵媒婆从里头出来,和刘七巧撞了一个正面,上下瞅了瞅刘七巧,还果真是一个有福的面相,暗自也骂那些金主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讪讪的走了。

    谁知那日到了下午,刘老二回家了。刘老二这有一个多月没回家,原来是被王府安排出了一趟远门,不过总算路上顺利,所以得了一个假,可以回家休息几日。当然,刘老二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刘七巧一家给接到京城去。

    刘七巧前世也是少小离家求学,和爹妈的感情不怎么深厚,这一辈子她一直在李氏的身边,反倒享受起了亲情,看见刘老二回来,就忍不住跑上前迎出去,抱住了刘老二用额头蹭他的胡渣,撒娇道:“爹,你这都好久没回来,娘都想死你了。”

    刘老二实实在在的抱了一把刘七巧,放在手里掂了掂才松开,又转身把刘八顺抱在手里逗了逗,转头问刘七巧:“到底是你娘想我呢,还是你想我,你看看,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撒娇。”

    刘七巧嘟着嘴道:“女儿是爹爹前世的情人,当然想爹爹了。”

    刘老二笑嘻嘻的戳了她脑门一下:“贫嘴。”

    这时候李氏才从里面迎了出来,刘七巧转身一看,李氏把鬓角梳理的整整齐齐,把平常舍不得带的玉簪子也给带上了。见了刘老二,羞羞怯怯的喊了一声:“她爹,你回来了。”

    刘老二应了一声,视线落在李氏身上,见她站着不说话,便道:“外头有我给你们带的东西,让沈阿婆拿进去吧。”

    李氏忙点点头,回身去喊阿婆帮忙。刘老二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可其实他今年也才三十五六的样子,换了在现代,那正好是一个男人最有魅力,且最有实力的时候。虽然像这样的男人京城里是成千上万,可在这牛家村,却只有刘老二这么一个。也难怪那些人都羡慕李氏嫁得好。

    刘老二抱着刘八顺往里头走了几步,看见钱喜儿躲在廊檐下的柱子后头,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刘老二是认识钱喜儿的,只是他还不知道钱寡妇死了的事情,所以开口问道:“喜儿也在我们家啊,是来找八顺玩的吗?”

    钱喜儿低下脑门,纤弱的身子在阴影下一下子显得非常可怜。刘七巧笑了笑,上前拉着她的手,转身对刘老二道:“爹,咱们进去说。”

    刘老二抱着刘八顺进了门,刘八顺偷偷的凑到刘老二的耳边说:“喜儿是娘给我的媳妇,可姐姐不让我喊她媳妇。”

    刘七巧听了这话,皱着眉头道:“刘八顺,你要是下次在做耳报神,我就把你的耳朵撕烂。”

    刘八顺一听,吓得连忙把两只耳朵给抱起来,靠在刘老二的肩头道:“爹快救我,姐姐要撕我的耳朵。”

    刘老二宠溺的揉了揉他的脑袋,见李氏进来,也没立即发话,抱着儿子坐了下来。李氏去厨房泡了茶出来,才自己开口道:“他爹,这事儿怨我,没跟你商量,当时看着喜儿她娘那一口气下不去,我心里憋闷的慌,你知道我和她的交情,她临走就那么一个嘱托,我实在没不应承的道理。”

    刘老二想了想,放下刘八顺道:“七巧,你领着八顺和喜儿外头玩去。”

    刘七巧知道刘老二肯定是和李氏有话说,便一手牵着一个往外头走,正巧沈阿婆把东西都搬去了厨房,刘七巧便带着两人去厨房找好吃的。

    “你的性子我还不知道吗?出了名的老好人,这事儿我不怨你。”刘老二想了想道:“八顺我是寻思着想要让他有大出息的,王府的四少爷正缺一个书童,王爷已经答应了,让八顺跟着四少爷。”

    李氏以前也长听刘老二提起王府里的事情,大户人家特别重视嫡庶,这四少爷是王府二老爷嫡出的公子。二老爷而是老王妃嫡出的儿子,但是因为袭不了爵位,所以家里的孩子还是要入学考科举的。只不过沾上了一个嫡字,自然在王府里的地位会优待很多。

    “那钱喜儿呢?”李氏心里虽然高兴,却还是没忘了钱喜儿这事儿。

    “钱喜儿咱们照养着,就说是亲戚家的闺女,等大一点了给她在王府介绍个差事,若是到那个时候,咱家八顺心里有意思了,再定了名分也不迟。”

    李氏心里听的明白,虽然刘老二没有直接拒了她的意思,可明摆着,这童养媳一事,总也是耽搁了下来,她那时候在村里那么多人面前开了口,如今倒是落不下这面子了。心里总有那么些不过意,只低着头不说话,想了想又觉得委屈道:“我这不也是为了八顺好吗?钱喜儿知根知底,我看着长大的,如今落了难,我们家养着她,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刘老二见她低着头,脸上红扑扑的,没来由就看的心上有些燥热,想想这个把月的在路上奔波,早就憋不住了,便一把把李氏揽在怀里,捏着她腰身道:“我知道你是为了八顺好,我这不没怪你吗?只不过孩子都还小呢,就算是定了下来,他也不能让你抱孙子是不是?还不如我们在努力一把,你看看村里谁家没有个三个四个的……”

    刘老二说着,粗壮的臂膀一把就把李氏给打横抱了起来,李氏哎哟叫了一声,又想起孩子们还在外头玩,愣生生就咬住了唇,别有一番欲拒还迎的*之态。刘老二立时觉得自己的老二硬了起来,直挺挺支起了帐篷,一转身从后面耳门出去,抱着李氏进房嘿哟去了。

    这一番滋味如久旱逢甘霖,直让刘老二爽得一身的肌肉都颤颤巍巍的抖动,李氏也是许久没被润过,里面湿漉漉热乎乎暖融融的,只把刘老二伺候的神清气爽。一个劲儿的抱着她道:“还是家里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李氏只埋在刘老二的胸口,一个劲羞涩的不肯说话。 

第33章

    刘老二难得回一次家,每次回来都会招呼刘老大和刘老三到家里来喝一杯。老刘家在牛家村已经生活了几代,但只有刘老大、刘老三和刘老二的关系是最近也是最铁的。当年刘老爷是跟着刘大老爷一起进的京城,可惜刘大老爷命不好,才在京城稳定下来,就得了恶疾死了。尸体还是刘老爷给送回来的。刘大老爷的老婆徐氏和张氏也是好姐妹,一个守寡,一个守活寡,两人关系极好,所以刘家这三兄弟,也是关系极好的。

    刘老二听说刘老三抱了大孙子,心里也是开心得很,喊八顺去刘老三家请刘老三过来吃顿晚饭。其实这乡里乡下的,平常没什么马车过来,所以刘老二的马车一到家,基本上这整个牛家村的人也差不多就知道了。

    刘八顺一边吃着刘老二从城里带回来的糖葫芦,一边往刘老三家去。才到门口,就听见里头骂骂咧咧的声音,紧接着又是一阵锅碗瓢盆的摔打声。刘八顺胆小,当即就折回了头,一路跑回家在门口喊道:“姐,有人在三叔家闹事,砸得满院子哐当哐当的。”

    刘七巧皱眉想了想,最近没听说王氏得罪什么人,怎么滴就能被人吵上门呢?抱着一颗看八卦的心思,刘七巧还是带着刘八顺一起来到了刘老三家的门口。这会儿门口已经围着七八个看热闹的人。刘七巧瞧见门口放着一辆牛车,但这车却不是刘老三家的。

    “王艳艳,我告诉你,你今儿不把话说清楚,我这就带着我闺女抱着娃回王家,你说说,这日子还没到呢,怎么就生了?还骗我说是个大胖小子,你看看这哪里胖了,哪里是大胳膊大腿的?当初我就不该信你的话,把闺女给你!”

    “嫂子你说哪里的话,这孩子八个月能长什么大,可不就是大胖小子了吗?我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