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152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152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七巧对戏曲向来没什么研究,不过看打扮倒似和京剧差不多的一种剧种。据方才梁府的丫鬟介绍,这金花班的班主名叫柳三金,他的师妹叫沈青花,所以加起来就叫做金花班了。这柳三金是如今京城里面唱戏的第一人,据说不管是什么角色,只要他来演,都惟妙惟肖的很。

    今天唱的这出戏叫姻缘会,说的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小伙子,救了一个大官家的小姐,小姐的母亲因为嫌弃这小伙子的身世,所以把小姐另配良媒,谁知道出嫁的路上,小姐被山贼给抢了去,那户人家一听山贼强人,便退了婚,倒是那贫穷的小伙子,带着一帮人,把小姐给救了回来。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小姐的母亲终于发现,招女婿得看人品,光看家世是没有用的,要是真的把小姐嫁给了那个没担当的,只怕小姐一辈子都会不幸福的。

    刘七巧一边听那丫鬟说,一边打趣道:“谁知道那些山贼是不是真山贼,没准是那公子哥喊人扮的,吓走了迎亲的世家男,还让自己白得了一个英雄救美的称号来着。”

    那丫鬟听了,只摇头道:“怪不得我们太太说,大姑奶奶身边的刘七巧惯有一张巧嘴来着,被你这么一说,那好端端的公子哥倒便成了坏人了?”

    刘七巧笑着道:“那到未必,只是有时候造化弄人,若不自己为自己筹谋一把,这公子哥如何把小姐娶回家呢?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小姐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吗?俗语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世上能真的终成眷属的又有几个呢?”

    那丫鬟只点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那公子哥倒又是一个好人了,你这张嘴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一件事情,被你翻来覆去的说,都是道理呢?”

    刘七巧只淡笑不语,接了那丫鬟手中的酒壶,给各位奶奶太太斟酒去了。 

第111章

    酒过三巡,戏也听了一半了,王妃因为有了身子,故而坐多了便觉得累的慌,只起身先告辞了。刘七巧也只跟着王妃离去,那边杜太太推说这戏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这园子不错,想去外头逛逛,便带着丫鬟也跟着出了这水榭。

    杜太太前脚出来,后脚便有小丫鬟来招呼道:“杜夫人,我们家大姑奶奶请你到假山边上的抱夏里头说说话。”杜太太听闻那小丫鬟说是大姑奶奶,便知道是恭王府的王妃有请,只点了点头道:“那就请姑娘领路吧。”

    王妃这时候正在抱夏里头的贵妃榻上躺着,见杜太太进来,便忙着起身要迎。杜太太连忙福了福身子道:“王妃快别起来,按理你是王妃,我不过就是寻常的百姓人家的妇道人家,你合该受我的礼数的。”

    王妃听杜太太说的谦逊,便也笑着躺了下去,只那眼珠子瞟了刘七巧一眼道:“还不快给你的准婆婆上茶,还要我提点你不成?”

    刘七巧只笑着点头出去,由那小丫鬟领着去茶房沏茶去了。

    王妃请了杜太太入座,两人便闲聊了起来。

    “说句实话,七巧这孩子我是真心喜欢,也是打心眼里想留在身边的,只可惜她自己是个有主意的,不瞒您说,如今我家媳妇也没了,我便是用王府的世子妃去诱她,只怕她也是不愿意的。”

    杜太太只在一旁听着,偶尔也露出些笑来,不过她的心思是一门清的。便是杜家这样的人家,要娶刘七巧,那还是千难万险,只废了姥姥劲儿,恭王府那样的人家,便是看上了,只怕也不会让七巧做正室,王妃这么说,不过就是在她面前抬举刘七巧罢了。

    “王妃这么说是抬举七巧那丫头了。”杜太太叹了一口气道:“不瞒您说,论起七巧的身世,那确实是拿不出手的,我夜里为了这事儿睡不着,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如今王妃能成全了七巧,让她做你的干闺女,真是解了我们杜家的燃眉之急了。你不知道我家那个老太太,这辈子就是跟乡下人犯冲,但凡遇到乡下人,就从没有过好事儿。最近家里又出了一件不体面的事情,所以越发的就对乡下人又了排斥之心。”

    上回法华寺的路上,她们也是一起去的,所以王妃自然知道杜太太口中所谓不体面的事情,只笑着道:“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下面的事情,就要靠两个孩子的造化了。杜大夫这孩子,我看着也喜欢,温文尔雅、玉树临风,比起我家那那舞刀弄枪的,不知强了多少倍了。”

    杜太太连忙笑着道:“王妃还是少夸他,他其实也是一个牛性子,倔得很了,就为了七巧的事情,起先我不同意,几次跟我甩脸子,又是下跪又是哭的,我也就在您面前跟你说说,其他人断然是不能让她们知道的,真真是要笑死人的。”

    王妃只摇头道:“你家那个还老实,还肯跟你说,我身边这个可真是瞒的结结实实的,若不是这会子大约觉得自己也没法子了,只怕她还不肯说呢!”

    “可不是,这私相授受的事情,说起来是有那么点不体面,这要是换了平常姑娘家,我家老爷也断然不会答应的,谁知偏偏是七巧呢?我家老爷平素就最佩服这些医术高明之人,我们宝善堂王妃也是知道的,里头的名医也是不少的,大多数都是我家老爷慕名去请的。”杜太太说着,脸上不时淡淡一笑,竟是已经把刘七巧当成了媳妇看待了。

    王妃点点头道:“这事儿我就先跟你同了气,等王爷班师回朝,我们这边认了七巧做干闺女了,你那边就可以派人来提亲了。”王妃蹙眉想了想道:“我估摸着,这仗年前大约也能打完,我们现在开始备着,到明年这个时候,大概也能赶上两个孩子的婚期了。”

    两人正聊的津津有味的,刘七巧这时候也端了茶盘进来。只把茶盘放在了茶几上,要给王妃上茶。

    王妃笑着道:“这里是我家,你该给杜太太先上茶,这点规矩还不懂吗?”

    刘七巧只好低下头,红着脸换了一杯茶递给杜太太。

    王妃又问:“怎么我的茶和杜太太的还有什么不同吗?难不成这当了婆婆,连待遇也提升了?”

    刘七巧只红着脸道:“太太也太会玩笑了,怎么就太太没有杜夫人的好了呢?夫人刚刚喝了几口杨梅酒,那酒虽然好喝,却容易上头,所以我泡了一杯解酒的蜂蜜水来。至于太太的么,方才我见太太多用了几筷子的蜜汁叉烧,那东西怪腻味人的,所以给太太沏了一杯酸枣茶来。太太,你倒是说说看,我是优待了谁了?”

    杜太太捧着媳妇送上来的蜂蜜茶,开开心心的喝了一口,直从口中甜到了心坎里头,拉着刘七巧的手背道:“好孩子,身子可好些了?”

    刘七巧脸越发红了,只轻声道:“吃了杜大夫的药,还挺管用的。”

    杜太太只笑着,拍拍她的手背道:“管用就好,管用就好。”

    王妃见刘七巧羞得面红耳赤,便开口道:“今儿也算是你好好在我跟前服侍了一番,这会儿子还饿着肚子吧,你去把青梅喊回来,你自己跟着小丫头去吃些东西,再好好玩一玩,别说跟着我出来了一趟,连桂花都没赏到一株。”

    刘七巧这会儿忍了一整天,还别说真的脚底下都忍出了油来了。见王妃这么说,便欣然应了,跟着方才领路的小丫鬟们去后面用膳去了。

    因为姑娘们吃饭的地方在千诗岩,所以丫鬟们只在一旁的八角亭里头摆了两小桌吃了起来,也方便一边服侍姑娘,一边用膳的。

    那边青梅也已经吃了差不多了,见刘七巧来了,便推她坐了下来,自己则起身去那边的抱夏照看着点王妃去了。

    刘七巧跟着王府几位跟在姑娘们身边的丫鬟们吃了点东西,见那边姑娘们早已经吃完了,这会儿正在那边埋头想诗呢。刘七巧平素不爱凑这热闹,便只坐在一旁闭着眼睛嗅一嗅这满园的桂花香,倒是让人心旷神怡。

    那边周蕙见了刘七巧,便喊了丫鬟过来把刘七巧也请了过去道:“姑娘请七巧姐姐也过去玩去。”

    刘七巧急忙摆手道:“你去回了你们姑娘,就说我不会。”

    那小丫鬟扯着刘七巧的袖子道:“好姐姐,如今谁不知道姐姐马上是要成贵人的人了,可别让妹妹我难办啊,你就算不会,在那边站着应应景儿也是好的呀。”

    刘七巧叹了一口气,见小丫鬟一脸乖巧的模样,也只能任由她扯着袖子过去了。

    “七巧,你来看看,我和三妹妹这首,那一首更好一些?”周蕙指着书桌上的两页柳叶笺问刘七巧道。

    刘七巧低头看了一下,不过是两首很寻常的桂花诗,王府的姑娘虽然师承许辰明,但毕竟学的时间不长,不过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写诗这方便确实不太出众。

    刘七巧摇了摇头道:“我光就认识几个字,这里面的意思可不知道几分,在我看来这两首诗也没什么区别……”周蕙听刘七巧这么说,便笑着道:“那那时候大哥哥还说,你把他的外书房都翻了个天了,我还当你学问大了去了呢!”

    刘七巧笑着道:“所谓术业有专攻,我又不爱作诗,自然不会看这些书,我平常也就爱看看医书、看看食谱,有什么好吃的,做给大家吃而已。”刘七巧正说着,远远的就见冯妈妈带着几个丫鬟往这边走了过来道:“太太那了恭王府送的点心过来,给各位姑娘们尝一尝。”

    刘七巧抿唇一笑:“喏,说有好吃的就有好吃的了,这可是昨晚我牺牲了睡觉的时间和许妈妈一起做出来的,你看我,今儿眼圈还黑着呢!”

    周蕙见刘七巧对作诗似乎是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便也只摇了摇头,想起那日在王府,刘七巧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秦氏给打败了,顿时也觉得迷雾重重。不过如今她的婚事总算有了着落,这事儿也纠结了。

    “这个好吃,这个也好吃!”几位姑娘吃着点心,连连称赞道:“王府的厨子就是不一样,我们家那几个厨子,做出来的东西看着挺好,吃起来就没有这个好吃了。”

    姑娘们都是娇生惯养的长大的,论起好吃的,只怕也是吃过不少的,所以这样的夸赞还是有几分真实性的。刘七巧笑着朝周蕙使了一个眼色道:“二姑娘,术业有专攻,你听听,是不是?”

    周蕙见刘七巧这么说,只笑着道:“罢了,去玩你的吧,你又不会作诗,在这儿呆着也没意思。”说着,又凑到刘七巧的耳边道:“其实我也不会作诗,不过就是应应景儿,作诗能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会一手好的女红,总也算一门手艺。”

    刘七巧闻言,那帕子捂着嘴笑道:“二姑娘是不是在想,早知道要作诗,我就不来了,还不如留在家里绣嫁妆的好。”

    周蕙一下子被刘七巧给说穿了心思,又是羞又是恼的,只假作生气,两人追打了起来,气得在后面喊道:“你这小蹄子,平常跟太太就没个规矩,如今还取笑起我来了,看我一会儿不告诉太太,让她撕了你的嘴!”

    刘七巧跟着周蕙笑闹了一会儿,两人坐下来吃了一杯茶,一旁的梁府丫鬟端着杨梅酒上前道:“两位姑娘,要不要尝尝去年新酿的杨梅酒,味道可好了,我们家姑娘特意拿了出来给众位姑娘吃的。”

    刘七巧伸手拿了一小杯,正要低头去喝,那边周蕙拦住了道:“还是别喝了,我们没喝惯酒的,万一醉了倒是让人笑话,听说方才宣武侯家的二姑娘,就是喝了酒,才走到了湖水里去的。”

    刘七巧端着酒盏看了看,淡粉色的酒液,散发着淡淡的果香,怎么看都不像是会一杯就喝醉人的酒。刘七巧心道,任它什么好久,也不可能一杯就喝醉了,除非这不是酒,是迷药?刘七巧想到这里,嘴角忽然就弯了弯,只抿了一口道:“只怕是那秦二姑娘酒量不好,才会一杯就醉了,我看着这酒香的很,不妨多喝两杯。”

    刘七巧正说着,那边传来一个声音道:“这里倒是来了一个识货的了,让我看看这是谁家的姐姐妹妹?”刘七巧寻声望过去,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家从不远处走来,穿着一袭浅绿□□大朵簇锦团花芍药纹锦长裙,头上只带着一支紫罗兰色的雕玉簪花的簪子,穿着上面不算很讲究,倒是家常的打扮。刘七巧正纳闷来人的身份,那边周蕙便笑着道:“蕊儿妹妹,你的身子好点了吗?就这样出来了,可还要紧?”

    梁蕊上前,两人各自福身见礼,刘七巧也跟在周蕙的身后,对着梁蕊福了福身子。那边周蕙便介绍道:“这是府上的三姑娘,你不认识,以后就知道了。”

    梁蕊也跟刘七巧见了礼,这才回了周蕙的话道:“其实也无甚大碍,就是有些茶饭不思,大概是回来的路上船坐多了,到了家还觉得是在船上,整日睡不安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