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145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145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死的,太后娘娘连你祖父都传进宫了,最后还是群医束手无策。”

    惠佳皇后就是当今皇上的原配夫人,当年她还只是一个太子妃,给太子生孩子的时候给难产死了。皇上是个念旧的人,所以这十几年来,都不曾再立后。原来是梁贵妃最有可能的,结果去年年底生孩子的时候也给难产死了。所以,民间还有人传言,其实皇上是个克妻命,但凡谁有点苗头要当上皇后了,就给他克死了。

    “娘,我说的是真的,这事儿我还要跟我爹和二叔好好说,我先回院子洗漱去了,你也先回去吧。”杜若神采奕奕的说。

    杜太太只点点头,站在门口目送杜若进去,心情很是复杂,这是上天的恩赐,给他们杜家送来这样一个厉害的媳妇,说实话他们杜家这么些年也算顺风顺水,唯独在惠佳皇后和梁贵妃的死这两件事情上面,颇受牵连,也不知道以后刘七巧进门了,能不能顺遂一些。

    “你去吧,热水都准备好了,我先去福寿堂伺候着。”杜太太老怀安慰的叹了一口气,总觉得越看自己这儿子是越喜欢的。 

第106章

    杜若回百草院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之后回福寿堂。这时候杜二老爷和杜老爷恰巧也一起回来给杜老太太请安。杜老太太便也把他们给留了下来,说是要一起听听杜若方才说要讲的故事。

    杜二老爷自然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四人一边吃一边催促杜若讲起来。两位太太则在旁边伺候着。

    杜若细细的思量了一下,努力组织了语言,开口道:“这事情说起来实在惊险,原是这样的,那日我从王府诊脉出来,因为离鸿运路的分号比较近,所以就过去瞧了瞧,正巧遇上京城来请大夫的孙家少爷,说是他媳妇难产了。当时陈大夫不在,我就急忙去了。”

    杜若说着,还有些微微脸红,他从小读圣贤书长大,在长辈面前说谎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可如今要是不说的有模有样一点,只怕杜老太太那边也交代不过去,所以杜若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道:“因为路远,从京城去那李子村约莫要一个时辰的路程,所以等我们去的时候,他媳妇已经生了出来,可是她们家的妇人们却个个愁容满面的,我下了车一打听,才知道这孩子是生了出来,但是胎盘只出来一半,还有一半还在那产妇的肚子里。”

    杜老太太听到这里,已经放下了筷子,并着双手开始喊阿弥陀佛了。杜二老爷和杜老爷两人却是一脸严肃的看着杜若,显然很不能相信,杜若能把这产妇救下来。杜若被他们的眼神弄的尴尬了,急忙低下头继续道:“后来我进去看了,炕头上流了一滩的血,产妇的脸色都已经发白了,眼神都涣散了起来,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只怕救不过来了。”

    杜老太太这时候已经念完了阿弥陀佛,急忙张开眼睛问道:“那后来这产妇到底死了没有?”

    杜若这会儿已经进入了讲故事的佳境了,便笑着道:“老太太你别急,这产妇自然是活了,不然我这会儿只怕也没这么心思跟你们讲这些。”

    这时候杜二老爷也忍不住发问道:“怎么活的,这种事情我也碰到过两三回,从来都没有半点活路的。”

    杜若听杜二老爷这么说,想起那日的光景,实在是觉得后怕的很。又想起刘七巧当时从那产妇的床榻上下来,一张小脸苍白如纸,又心疼的不行,只叹了一口气道:“亏的那稳婆想出一个办法,用手伸进了产妇的腹中,把那生了根的胎盘给拔了出来。我又拿了一颗天王保命丹给那产妇服下,只吊着一口气让她强撑着。那产妇听了婴儿在房里哭闹的声音,竟就真的挺了过来。”

    杜老太太听的惊心动魄,只用手帕纸拍了拍胸口,招呼一旁服侍着的丫鬟道:“快给我取一颗强心丹来,我这听着就觉得心跳的下不来了,手脚都快发抖了起来,这是哪里来的稳婆,竟然有这样的好胆识,敢做这样的事情。真是吓死我老婆子了。”

    杜若想了想,随口道:“不过是个乡野村妇罢了,就是胆子大了点。”

    这时候杜二老爷和杜老爷都已经恍然大悟了,也夸了一句这稳婆道:“没想到那种乡下地方,还有这样胆大心细的稳婆,倒是把我们家的那几个老把式给比下去了。”

    小丫鬟取了强心丹过来,杜太太上前服侍了杜老太太服下,杜老太太才觉得心口稍微安稳了点,只笑着道:“我这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了,前不久我好歹也算是给人接生过的人,今儿听大郎说起这个来,我这心跳还是没缓过来,这事儿都过了十几年了,我竟然还是没办法释怀。”

    当年杜若的祖父,就是因为惠佳皇后的死,被皇上给怪罪,以至于不能释怀,再加上年纪大了,又逢着北迁,这诸事都挤在了一起,便没熬过去那一关,先撒手走了。

    “是孙儿不好,老太太不爱听这些,孙儿以后不讲就是了。”杜若说着低下头去,他那时候年幼,对自己的祖父没有多少记忆。虽然杜家是医药世家,但这生死必定还是掌握在了阎王手中,病入膏肓的时候,也只是药石罔效了。

    “不怨你,怨你祖父没福分,如今你看我,虽说还算不得儿孙满堂,但毕竟是享着福分过日子了。”杜老太太说着,只叹了一口气,又打起精神道:“你今儿遇上这事情,还能把那产妇给救活了,虽说这首要的功劳不是你的,但必定是个好兆头啊,我们杜家在这件事上栽过跟头,从今天起,便算是渡过了那一劫,以后一定会越发的蒸蒸日上的。”

    “老太太说的是,大郎是个有福之人,去哪儿都能遇上贵人,要是这样的贵人能陪着大郎一生一世,那真是求之不得了。”杜二老爷这旁敲侧击的功夫还真是有一套的,这说话的本事也是比杜老爷高一截的。

    杜老太太听了,便笑着道:“能陪这大郎一生一世的贵人,这不大家都在打着灯笼找吗?一时半会儿的也到难找了起来。”杜老太太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道:“前两日梁夫人给我下了帖子,让我去参加他们府上八月十五的桂华宴,我原本不想去来着,如今想想,不如去瞧一瞧,没准还能遇上个什么姑娘。”

    杜老太太说着,一锤定音道:“老大媳妇,到了那天你就陪着我跑一趟吧,你也长副眼神,好好给大郎物色物色。”

    杜太太心里想了想,这梁夫人是王府的亲家,到时候王府的老太太肯定也会过去的,那么刘七巧也定然会过去,她这几日没瞧见七巧,倒也怪念想的了。杜太太眉梢带着笑,只点头答应道:“是是是,媳妇到时候一定睁大了眼睛给大郎瞧着,要是觉得有好的,就来告诉老太太。”杜老太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众人用完了晚膳,杜若又被两位杜老爷给请进了书房,杜老爷张口就问:“你说的那位稳婆,就是七巧吧?”

    杜若只红着脸站在书桌前点点头。杜老爷又感叹道:“你只方才在那边说了一些,我就听得惊心动魄的,那日的情况只怕比你说的还要凶险吧?”

    杜若抬眸,点头道:“当时我们也只是正巧路过,还遇上了当地镇上一位比较有声望的钟大夫,那大夫劝我们说,不要去了,这种病症就是九死一生,去了救不活还招晦气。当时七巧坚持要去,我也就跟着去了。”

    杜若说着,找位置坐了下来,顺手端了茶盏抿了一口道:“去的时候那产妇已经是快死的样子了,七巧让孙二虎给她冲了一碗淡盐水灌进去,然后就开始想办法把里面的胎盘拔出来,我当时没什么主意,只想着那天王保命丹或许还能吊着那产妇一口气,就拿出来试了一把。”

    杜二老爷听见杜若这么说,已经坐到了书桌面前,打开医案蘸饱了墨水,刷刷的写了起来:某某年什么日子,肿么肿么样……

    杜若继续道:“后来七巧就果真直接把手给伸了进去,愣是把那嵌到了腹中的胎盘给拔了出来,我当时就记得烛光下血淋淋的一片,心跳得不行,连忙去摸那产妇的脉搏,居然还在。当时那种心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杜若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当时他那张心情,就是恨不得把刘七巧整个抱在怀里,狠狠的亲,狠狠的搂,捧在手心里宠爱着。那种紧张激动放松惊喜都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

    杜老爷听完,脸上微微泛起激动的红晕来,只握着双手,在胸前颤抖着道:“被你这么说得,我恨不得明天就让你抬了轿子,去把七巧娶回来才好。”

    杜若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老子,心道:爹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事情记不得,七巧如今还没及笄呢!杜若抿抿唇,想起刘七巧胸口那小巧的红梅,带着淡淡的幽香,顿时让自己觉得坐立不安了起来,脸颊一下子涨的通红的。

    杜老爷这回总算是摸到了重点,只挑眉看了一眼杜若道:“你这两天两夜,和七巧都在一起,有没有做出什么不轨的事情来?”

    杜若急忙站起来摆摆手,低头道:“孩儿不敢,孩儿不敢,再说七巧癸水还在身上。”

    杜老爷一听更来气了,只瞪着杜若道:“难道七巧身上没癸水,你便要怎么样吗?七巧年纪还小,身子没长全,你若连这些时日都忍不住,那我就错看了你了。”

    杜二老爷见杜老爷这火有越烧越旺的架势,连忙上前扑火道:“大哥,这大郎年少气盛,气血方刚的时候,你跟他说这些做什么,孩子们的事情,我们还是少插手的好。”

    杜老爷一把火烧过来,只瞪着杜二老爷道:“我这么说,还不是因为怕他步你的后尘,哪次你不是先弄大了人家肚子,再领回来的?这样的姑娘就算是娶回家了,哪里能得了人的尊重?你别让大郎学了你,上梁不正下梁歪的!”

    杜二老爷这下没辙了,只讪讪的笑道:“大哥,我还是先回去了,你慢慢教导大郎。”

    杜若抬眼看了一眼不义气的二叔,也缩着脖子道:“儿子也先告辞了,告辞了。”

    第二日一早,刘七巧便换上了王府丫鬟的衣裳,赶了一个早往恭王府去了。今儿恰逢八月十三,是姨娘们向王妃请安的日子。姨娘们向来来的早,王妃因为有了身孕,起的也比较晚一些,刘七巧先回府见过王妃之后,便要去厨房查看一下今儿的早膳。

    “你这一路奔波的,怎么不在家休息几天,以后你不必亲自跑回来,让人去郑妈妈家通报一声,我派了轿子去接你。”王妃是打心眼喜欢刘七巧,既然她已经在刘七巧面前表了自己的心思,就也大大方方的对刘七巧好了起来。

    刘七巧倒是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一来她是个简单的人,并不贪图这些富贵;而来她是个自由自在惯了的人,也怕以后王府的规矩拘了自己。所以虽然她对这件事情,还带着几分矛盾的心情。

    王妃见她低着头,颇有几分不好意思,便笑着道:“你不必觉得担心,你毕竟不是从小在王府里长大的,我自然不会用王府的规矩拘着你的。”

    刘七巧被王妃道破了心思,便也只笑着道:“太太也太小看七巧了,七巧哪里是担心这些,七巧是担心往后七巧出门,丢了王府的面子,人家说起这哪儿来的毛丫头,大家伙就指着道:这不是恭王府那王爷王妃认的义女吗?”

    王妃只被刘七巧逗乐了道:“那感情好,我们恭王府在这京城的公侯王府里面,算得上低调行事的了,如今出了你一个刘七巧,倒是也让我们风光一回了。”

    刘七巧见王妃也顺杆子爬了起来,就越发不好意思了,只低着头道:“求太太还是饶了我吧,我又不是路边的大马猴,有什么好稀罕的,我如今只想做太太的丫鬟,太太对我好,我受着,可是不到万不得已,我也着实不想用这层身份嫁进杜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王爷和太太要给我体面呢,可大家都是明白人,谁又不知道,这只是一层遮羞布。”

    王妃听刘七巧这么说,只是拉着她的手腕道:“好孩子,你是明白人,才会这么想,有多少人想着要这遮羞布还没有呢!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这大房二房里的丫鬟,对主子有心眼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的,就你实心思。”

    刘七巧低着头听王妃说话,外面小丫鬟们只进门通报道:“三位姨太太过来给太太请安了。”

    陈侧妃自从上次大姑奶奶回来过之后,似乎对太太的态度越发恭敬客气了。方姨娘向来是表面看着恭敬顺从,其实开口说话间就知道她没几分真心的。林姨娘在人前是个冰山美人,基本上很少发话,脸上神色总是淡淡的。刘七巧转身,见三位姨太太陆续入内,便退后了几步,去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