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138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138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七巧知道沈阿婆说的都是实情,以前看着表面上刘老三每次似乎都降服了王氏,其实背地里回家炕上一滚,早就忘到后脑勺去了。就是刘老二当着刘老三的面打了王氏的脸,刘老三过不了几天还是照样忘了,照样觉得王氏看着挺好的。

    所以刘七巧也觉得,刘老三以后挺麻烦的。沈阿婆道:“这会儿也晚了,就别过去了,我去厨房张罗一下午饭,你们都留下吃一点了再过去吧。”

    刘七巧点了点头,让杜若自便,自己跟着沈阿婆一起进厨房准备午饭。

    “阿婆,我请个佣人给你搭把手吧,你又要照顾爷爷,又要给木匠们做饭,着实不容易。”

    “我习惯了烧烧弄弄的,你让我闲下来我也不舒服,而且如今眼睛没以前清亮了,做针线活也不行,倒是你的嫁妆,只怕绣不好了。”沈阿婆笑着道。 

第101章

    两个女人在厨房里忙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张罗出了一桌饭菜。沈阿婆见杜若在,便拿着食盒将几位木匠的饭菜送到了后院里头。杜若落座就餐,刘七巧见沈阿婆还在那边忙活,便上前拉着她,按着她的肩膀入座道:“阿婆你别忙了,坐下一起吃吧。”

    沈阿婆连忙摆手推迟道:“不行不行,这可不行,这还有客呢,我坐着不合适。”

    刘七巧非按着她坐了下来道:“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是我们长辈,难道有让长辈坐着看我们小辈吃饭的道理吗?”

    沈阿婆谦虚的笑笑:“我算哪门子长辈,你可别让杜大夫在这边看笑话了。”

    “他敢笑话你吗?我来问问他敢不敢?”刘七巧说着,扭头看坐在一旁的杜若。

    杜若笑着道:“不敢不敢,阿婆也坐下一起吃吧。”杜若又喊了站在一旁的春生道:“你也一起坐下吃,在七巧家我们不讲究这些规矩。”

    刘七巧帮众人添了饭,大家一起吃了起来。刘家走的时候,大屋后头的两畦菜地还种着蔬菜,可回来时候早就长满了杂草,沈阿婆打理了两天,总算又把新的菜苗给种上了,眼下家里吃的时蔬都是村里人给送的。

    刘七巧夹着一筷子干煸四季豆送到杜若的碗里道:“你尝尝这个,这是我的手艺,我平常就不会做肉菜,只会炒几个蔬菜,还算好吃的。”

    古代人做菜不怎么讲究,因为菜油比较贵,一般人家不会做这样费油的菜。但是刘七巧觉得这四季豆还非就这干煸出来的好吃,所以他们家就她一个人会做这个菜吃。

    杜若吃了两口,点了点头道:“香是很香,就是油重了一点,我平时吃的都比这个清淡。”

    “所以你就尝两口好了,你这胃等我以后有空了,要好好给你调理,不然这天底下好吃的东西你吃不到几样,又怎么愿意带着我到处吃好吃的呢!”沈阿婆听刘七巧的口气,两人俨然就是小夫妻的模样,她只乐得合不上嘴,一个劲儿招呼杜若多吃点。

    杜若吃了两口饭,刘七巧又给他满上了一碗汤道:“你喝喝看这汤,这汤也是我发明的。”刘七巧所谓的发明,那都是现代的东西,所以到了这儿,她只能跟大伙说这是她发明创造的了。

    “这是野鸭咸肉煲,正巧昨儿有人送了野味过来,阿婆留着没做呢,所以就便宜了我了,我最喜欢喝这汤,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腌笃鲜。”刘七巧说着,把碗推到杜若的面前,满怀期待的看着他低头喝汤。

    “嗯,味道很鲜美,有鸭子的鲜味,还有咸肉的香味,这笋干也很嫩,好喝。”杜若一口气,把一碗汤喝了一个底朝天,又把碗递给刘七巧道:“再来一碗吧。”

    刘七巧摇摇头道:“那可不行,吃个七分饱就好了,一会儿晚上再喝就是了。”

    春生见杜若吃的香,也满了一碗自己喝了起来,点头道:“好喝好喝,七巧你的手艺可真不错啊,少爷这下可有福了。”

    刘七巧白了一眼春生,笑着道:“吃你的去,少在这儿拍马屁,我的手艺再好,也比不上大妞的,她才是真正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而且她还有一个大大的优点,就是手上活计比我好,还会做鞋啊袜啊什么的,这些我可都不会。”

    春生被刘七巧说道了心坎上,只笑呵呵的在那边继续喝汤。

    众人吃完了中饭,木匠们中午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沈阿婆就领着刘七巧和杜若到后院里头参观了一下。她和刘老爷也才回来没几天,所以这会儿后院并没有什么成品,大多是刨去了皮的木头,一根根码得整整齐齐的。刘七巧看着一旁的石桌上堆着一堆图纸,便上去看了几眼。

    沈阿婆跟在后面解释道:“这都是你爷爷给你选的款式,他在王府里头当过差,知道这些个样式都是那些大户人家最喜欢的样式,虽然费些材料,但是看着就够体面。”

    刘七巧这会儿心里已经是说不出的感动了。虽然刘老爷可以说是辜负了张氏大半辈子,可是他最后到底还是一个有儿女心的人,能为刘七巧安排这些,也确实不容易了。

    “其实七巧的嫁妆,我娘也已经在安排了,到时候一定让刘家体体面面的,倒是不用这么费事的。”杜若也跟着看了一眼上面的图纸,这些还当真是如今京城里头人家流行的款式,他家虽然不缺这些,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惯磨人手工的,只怕做一下还真要那么一年半载的。

    “杜大夫说什么胡话呢,你家那是彩礼,能跟女方的嫁妆一样?你家太太就算是备足了份头,那也不可能在下聘礼的时候,连着家具都一并送过来的,有些东西那是免不了的,七巧有这几十抬的家具抬出去,到时候就不算寒酸了。”沈阿婆一辈子没儿女,如今总算也要张罗一次女儿家的嫁妆,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不过刘七巧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几十抬的家具做好了,到底要怎么运进京城呢!那么远的路,坐马车得跑上两个时辰,这要是喊人抬,那还不得要人命。不过刘七巧还是低估了古代男人的耐久力了。古时候的人都是这样的,偶尔有把女儿嫁的远的,也只能这样硬着头皮抬过去。

    三人又闲聊了半刻,刘七巧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想去刘老三家看看。刘七巧回房换了素净一点的一套衣服,又重新换了一块干净的月经带,万般不愿意的迈腿走路了。

    杜若见刘七巧迈步子都有些别扭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道:“还是让春生赶车送你过去吧。”

    刘七巧这次来大姨妈虽然没有剧痛,但脸色还是很难看,伸手捂着肚子道:“这回比前两个月都好些了,看来你的药还是有效的,不然按以前那样子,我是连床也起不来的。我看我还是走过去算了,今儿一早回来就有不少人瞧见了,一会儿要还坐着马车过去,还不知道有流出多少流言蜚语的呢!”

    “反正到时候这些流言蜚语总会成真,你这会儿倒是担心些什么呢?”和流言蜚语比起来,杜若更加关心刘七巧的身子。

    刘七巧笑着道:“我也是不在乎的,可是我用大脚趾想一想都知道她们会说些什么。”

    杜若好奇的问道:“她们会说些什么呢?”

    刘七巧笑着勾了勾手指,杜若侧耳凑到她唇边,听她说道:“她们肯定会说,这刘家的女儿是不是给城里大户人家做妾了?不然怎么没听说嫁人就已经马车来马车去的,看看这派头,不简单。”

    杜若皱了皱眉头,心想刘七巧说的果然有道理,如今他们两人未过文定,村里人又抱着这样的心思,他太过热络,倒是让刘七巧名不正言不顺起来了。

    “那你自己走着去吧,路上小心些,我在家里等你。”杜若伸手整了整刘七巧鬓边的长发,万般柔情的说道。

    “知道了,我就是去吊唁一下,不在那儿吃晚饭,我今儿身子也不爽利,也帮不上什么忙。”刘七巧想了想,忽然想起一件事儿来,赶紧进屋在包裹里面翻了翻,总算是翻出了一对打造精美的银手镯,“差点儿忘了,因为最近太忙了,刘子辰的百日宴也没有办,上回我娘还说,等回来要给他带东西的,我就说我娘不会把这事儿给忘了,果然东西还放在包裹里呢。”

    刘七巧说着,拿手绢把那银手镯给包了起来,放在了身上的小斜挎包中。古代人不喜欢随身带着包,平常东西都是放在袖袋里面,刘七巧觉得那样很不安全,而且在腰间就挂着一个钱袋,那更是大大的不安全。所以她就自己手工缝制了几个斜挎包,钱大妞看过之后,只叫好,所以后来缝斜挎包的活计,也就交给了钱大妞了。

    “那我可去了哦,你就在我家待着,不准乱跑知道不?”刘七巧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杜若,脸上还带着几分不舍呢。

    杜若站在院里的枣树下同她挥挥手,目送刘七巧绕过影壁,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影壁之后,杜若也觉得心里舍不得,又往前走了几步,直到门口看见刘七巧的身影远了,才折身回去了。

    刘七巧没走到半道上,就听见从刘老三家那边传来一阵阵办丧事的唢呐声。路边有一串串张飞舞的黄纸,应该是顺着风从刘老三家刮过来的。四月份时候被刘七巧和杜若压过的麦苗地里,如今早已换上了金黄色的高粱。刘七巧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顿时有一种物是人非的错觉。

    回想一下这几个月深宅大院的生活,她不过只是一个看客,却也已经觉得惊心动魄的。想起当年在牛家庄无忧无虑的生活,刘七巧忽然有了那么点归农的隐世之心。不过……这些还是等她和杜若都老了再说吧!

    刘老三家的小院本就不大,如今上面搭了一个棚子,就把整个院子都给盖了起来。刘七巧还没进去,就看见里头人头孱动的,在外面招呼人的两个妇人,一个是刘老大的媳妇田氏,一个则是小王氏的娘熊大胆。

    两人都同时发现了刘七巧,迎了上来,熊大胆笑着道:“七巧,什么风把你给吹回来了!还以为你把这乡下给忘了呢!”

    刘七巧心道,还能有什么风呢,不就是刘三婶作死了的这股风啊!田氏见刘七巧面色不好,上前关切道:“七巧,一路上累着了吧?进去坐会儿吧。”

    刘七巧点头跟着两人进去,只听那田氏道:“你三婶这回也是倒了大霉了,自己怀着孩子也不知道,前几日我还跟着她一起去看野郎中,那郎中说你三婶肚子里长了不好的东西,把你三婶吓得不行,我正和她商量着说,要是不成就进城里,去找好大夫瞧一瞧,谁知第二天就出了这等事。”

    田氏家里有几个小的要照顾,所以没跟着刘老大一起去庄上。她向来不是拔尖要强的性子,若是她在王氏能逃过一劫也未可知呢。

    熊大胆显然对王氏的死没有什么好伤感的,她如今不过就是来帮着照应她女儿女婿的。听田氏这么说,她也只直截了当的开口道:“这就是命啊,这生孩子难产的还一抓一大把呢,谁曾想她不过就是被人踢了一脚,掉了个孩子就死了呢!”

    田氏看了一眼熊大胆,只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村里谁不知道这王氏的为人,能有几个是真心实意心疼她去了的,不过就是在人前做做样子而已,这熊大胆就是太直,这种话当着是死人面就说出来,她田氏是干不出来这种事的。

    刘七巧进门,先到自己爷爷那边上缴了吊唁的银子,又进去客堂里面给王氏磕了三个头,才走到一边安慰起刘老三来。

    “三叔,你别太难过了,这毕竟是个意外,大家都想不到。”刘七巧觉得安慰的话语说老说去也就那么几句,开口的时候还觉得很没说服力。

    刘老三穿着孝服坐在一旁的草垛上,见刘七巧都回来了,更是一阵激动,只又觉得有些羞愧道:“是我没用,没做好你爹交代的事情。”

    刘七巧急忙道:“快别提这个了,这会儿王府的大管家已经去了庄上,三婶不会死得不明不白的,好歹也会给你一个说法,你先把三婶的身后事安顿了再说吧。”

    刘老三的几个儿子女儿如今都在家,小王氏抱着五个月大的刘子辰也坐在王氏的棺材边上抹眼泪。见了刘七巧才抱着孩子起身,上前攀谈了起来。

    “来,子辰,喊七巧姑姑。”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小王氏还是满含笑意的逗着他玩。

    刘七巧拉过小王氏,进了一旁的房间里面,见小王氏最近养的挺好的,便笑着道:“看来大柱哥哥对嫂子不错啊?”

    小王氏略带羞涩的点了点头道:“我没跟着公公婆婆一起去庄子上,所以你大柱哥隔三差五回来看看我,便也没受什么气。”

    刘七巧说着,凑到她耳边道:“这会子你就一辈子不用再受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