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天启印月(明穿) >

第30章

天启印月(明穿)-第30章

小说: 天启印月(明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夫人严重了,当得起!当得起!”

    “好,那就好,另外,小女子还有一事要拜托朱爷。”

    “朱大但听夫人吩咐!”

    “客光把朱爷当大哥,朱爷的人品我自是信得过,不过我还是希望他少赌为妙,毕竟我弟弟就两只手,砍掉一只少一只啊!”

    乔婉说的是笑意盈盈,可朱大听的是冷汗直流,这位夫人当真不是一般的记仇啊!朱大擦了擦额头的虚汗,笑着说道:“那是那是,以前都是误会,现在都是自家兄弟,朱某以后定会好好对待客兄弟!”

    乔婉笑笑点头,有对兴儿说道:“侯国兴,这件事你好好办!我出去看了你舅舅就回宫,你和朱爷好好谈,不用出来送我了。”

    兴儿知道娘一叫他的全名,就表示她很认真了,也不敢大意,就冲娘重重的点了头。

    朱大是不想乔婉走,可也知道自己没立场留,低头看看这小不点的孩子,但愿,你是个有用的吧!

    朱大但愿的没错,接下来侯国兴的表现让他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这还是孩子吗?这都成人精了!

    乔婉跟朱大告辞后,起身往外走,严重警告了守在院外的客光,告诉他一定的听管家的话,要是再闯祸就把他关到小黑屋,一天只送三个馒头给他吃。

    客光听到三个馒头的时候似是受到天大的委屈,一天三个!一顿三个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怎么?你有意见?”

    “呜呜,没有!”客光连连摇头,用可怜巴巴的语气央求道:“能不能再多加几个!”

    乔婉抬手往他背上拍了他一巴掌,怒道:“你就不能有志气点,想着不犯错!”唉!她好多年都没这么暴力了!

    汪文言在一旁看的直笑,原来夫人也这么豪爽啊!

    “我,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嘛!”客光说的义正言辞。

    也不能逼得太紧,想把他的坏毛病改掉是任重而道远,乔婉叮嘱他只要保证自己三天不犯错,就带他去一品楼和无名楼去逛逛,这地方客光早就想去了,可是没银子去不了,听到乔婉的话,为了保证自己不犯错,主动要求让汪管家找个人时刻跟着他,附加要求,这人身上不能带银子。

    看他表现这么良好,乔婉夸了他一番,客光喜滋滋的又去吃饭了,见他离开,乔婉吩咐汪文言以客光的名义暗中给客母送去些银两吃食,让保定那边的人暗中保护她,有什么消息都传过来。

    当客母收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擦了擦眼泪,把东西宝贝似的收好,什么儿子送的,她能感觉到定是女儿送来的,客母笑了,只要女儿过好就好!也不枉费她先前做的事了!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当天晚上,兴儿就传来消息,说事情已经谈妥,他们这边帮忠义帮度过这次劫难,忠义帮以后就全力效忠长孙殿下,现在暂归兴儿掌管,朱大仍是帮主。

    对于奶娘想要兴儿接手忠义帮之事,朱由校并没有多说什么,虽然这样做有些危险,但经过分析之后,他觉得值得,所以未免出什么意外,一得到兴儿的消息,朱由校这边就立刻安排人处理此事 ,想办法帮他们脱了罪。

    这边的事情解决的时候,也到了与客光约定的三日之期,乔婉再一次出了宫,不过这次朱由校说什么都要跟着出去,他对一品楼和无名楼实在是太感兴趣了,虽然无名楼他已经去过一次,里面的吃食他也经常让人送进宫来,可还是止不住的想去,一品楼的故事他虽在奶娘写的时候都已经阅读过了,可是他好像亲耳听一下,还有那个客光,他好感兴趣,还有好多好多他感兴趣的,不行,这次说什么他都要出宫,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本殿下受不住诱惑啦!

    就这样,长孙殿下在安排好一切事情之后,生平第二次出了皇宫。

    他们刚到侯府门口,就见客光托腮坐在门槛上,大小石头分别立在他左右,防止他再跑去赌坊,客光已经等的好着急了,见到乔婉过来立刻眉开眼笑。

    看他那迫不及待的模样,仿佛一刻都等不了了,乔婉也没再难为他,喊了兴儿他们出来,直接出发去了一品楼。

    到了一品楼,客光一刻钟这没闲着,把所有的点心饮品都“尝”了一遍,听到老朽先生说书就更兴奋了,听了一段还不过瘾,非要去再缠着老朽先生讲一段,乔婉劝不住他,只得跟着他一起去了后院,朱由校早就想见识这位老朽先生了,和兴儿两人也跟了过。

    老朽先生正是几年前被罢官还乡的郭正域,让他这个自诩满腹经纶的文人来做个说书先生,这位自是不乐意了,可谁让他当初看到沈令誉的信件时心痒难耐,非巴巴的跑到京里,想要为了宏图伟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以那天易容后,就有些不情不愿的登场了,外人看起来就有些拽拽的模样,听到那壮汉说到找乐子时,这位文学大家控制不住的想赶人,不过想起侯夫人说的顾客是上帝,他又生生忍住了脾气,谁让自己加入一品楼的时候保证过一切服从组织听从安排的。

    不过,听众被他精彩的故事,富有哲理的引经据典所折服,这也成了他独具一格的作风,现在这倨傲的脾气也被人认为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傲气,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了,随着他说书的成名,连这个拽拽的性格都被人喜(…提供下载)欢上了,自从这位老朽先生慢慢的领悟到教书育人重要,为官造福百姓重要,可是通过这种说书的方式大而广的教化也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因为这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面积的激起人民的爱国情操和保家卫国的意识,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他为官或者授学,所以郭正域现在也乐呵呵继续做他的老朽先生。

    说起当初那位要找乐子的大汉,那还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故事,这位大汉名叫黄程,家境困难可又不甘贫苦一生,带着经常在家饿着肚子的小外甥出来闯荡,想学门安家的手艺,那天也是本着有便宜不占是傻蛋的原则,和好友颜思齐带着小外甥进了一品楼,自从听了老朽的故事,他说什么也不要去别的地方了,一门心思的想拜老朽先生为师,可老朽先生收徒十分严格,条件苛刻至极,黄程带着外甥一边在一品楼当小儿做工,一边缠着老朽收徒,这都两年了还没放弃。

    这不,看到老朽讲完下台了,黄程立马迎过来,一边低头哈腰的求拜师,一边吩咐他的小外甥一官给先生上茶。

    一官恭敬地把茶水递给老朽先生,走到黄程身边气呼呼的说道,“舅舅,先生给我起名芝龙,我已经改名为芝龙,要叫我郑芝龙,我都说了多少遍了!”

    乔婉认真的看了看这个叫一官的孩子,然后看着郭正域狡黠的笑了,心想,老朽啊老朽,你真是个福星啊,也不枉我当初费尽心机的通过沈令誉引诱你来京,不光给一品楼带来了滚滚的财源,还给我引来一个宝贝啊!不明所以的老朽被乔婉的眼神看得有种被算计的感觉,摇了摇头,继续喝茶。

    其实也怪不得乔婉激动,一官是谁她不知道,可听到孩子说要改名为郑芝龙,乔婉不淡定了,郑芝龙这个名字她可是久闻大名,郑芝龙谁啊,大名鼎鼎的郑成功他爹,就算不论这点,单就郑芝龙自己都足以让人称赞,史书记载“日进千金,几近自成一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郑芝龙堪称海上一霸,经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他所拥有的船队大大小小的共超过三千艘,是当时华东与华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这样的人如今跳到自己面前,非要入一品楼,不把他收拢过来乔婉都觉得太对不起自己了!虽然历史上郑芝龙最后不顾儿子郑成功的阻拦降清了,可他现在还小,培养他的爱国意识还来得及,就这样,在乔婉的有心相助之下,再加上郭正域暗中考察了两年也有些松动了,此时终于开口收徒,于是黄程和郑一官舅甥俩从此成了郭正域的徒弟,接受了一入一品楼,终生楼中人的入门誓言。

    在密室召开会议的时候,这是一品楼众人第二次见长孙殿下,也是郭正域和朱由校的第一次见面,看到卸了妆的郭正域,朱由校觉得他比老朽先生还要精神抖擞,郭正域看到长孙殿下本人,万分确信了当初沈令誉信中所言,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匿名来京的决定是正确的。

    在众人商讨过一些大小事件之后,郭正域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他觉得今天侯夫人插手黄程他们拜师的目的没那么简单,因为当初在襄阳,辽东等处开设一品楼分楼时,人员挑选的很是艰难,既要有能力,又要保证忠心耿耿,侯夫人都没有多说一句话,说是自己收徒就让自己决定人选,有了先前的比对,侯夫人今天的行为就有点反常了。

    听到郭正域的疑问,乔婉笑了笑,说从现在起,他们要培养一些海事方面的人才,一共有三点原因,其一就是严防日本荷兰等国的狼子野心,说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王德完神情有些激动,于是乔婉就让王德完给大家讲述这点。

    王德完听闻乔婉的话,就开始口若悬河的讲起了自己的观点,又举了一些诸国不乏野心的事例,最后才说起他最痛恨的日本,提起日本几度攻打朝鲜,以及撕毁与大明议和条约等等事件,王德完起先为官之时,曾上书皇上严防日本,可他的这些眼言论被人当做是杞人忧天,是废话连篇,被罢官后他满腔的爱国之志无法施展,如今被自己主子提起,王德完终于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现在他真正体会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境,就是主子和殿下让他现在单枪匹马的跟日本人拼了,他都愿意立马赶过去。

    有这种想法的人听了王德完的话,自是有了共鸣,纷纷附和,先前没有这种意识的人虽然不会说立刻就接受,但至少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考虑,对乔婉他们来说这就够了。

    “这是第一点,那么第二点和第三点呢?”曹正儒有些兴奋的问道,两年前,沈令誉听从主子命令,亲赴湖广给父亲看病,父亲如今身子大好,他想若是让父亲听了这些言论,心里有了希望,会恢复得更快的,曹正儒仿佛看到了,父亲神情激动的说要为大明效力,为殿下效忠的情景。

    朱由校看到乔婉示意,就向曹正儒说道:“曹公子,如果这些消息对令尊病情有益的话,你可以秘密的想他提起。”朱由校看到曹正儒感激的道谢之后,转向众人说道:“第二点就是能够守护大明,能开疆扩土,有了强大的海军,我们就不怕外敌来犯,别人来胆敢来,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打回去,还能主动反击,或是直接灭了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一点,别的不说,就是单从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事情都能观出几分来,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的眼光不能短浅,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要吸取别国的长处,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和学习别人的进步之处,才能更加壮大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学习了别人的技术,别人的武器,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所以我想取消海禁,大家先别激动,听我慢慢解释。”

    及时制止住众人又要激奋的情绪,朱由校讲了从乔婉那里听说的一些外国事情,包括他们的科技,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军事以及他们的经济发展,然后补充一些自己的理解,再严重强调了闭关锁国的弊处。

    众人已经渐渐接受了他们小殿下的语出惊人,起初的震惊过后就淡定了下来,再加上这两年的相处,以及众多摆在面前的事实,对于朱由校虽不至于盲目的信任,可至少觉得殿下的主意可行性都是极大的,接下来朱由校的一番谈话,让本就有些犹豫的众人变得神情激昂,纷纷表示愿意追随殿下开创大明盛事。

    郭正域虽也感叹于殿下的宏愿,自是愿意拼着自己的一把老骨头辅佐殿下完成一番宏图伟业,可他相对来说就冷静多了,脑子里不停地思索着海禁还有取消海禁的各种利弊之处,作为一个优秀忠义的臣子不光要在主子做决策时支持赞同,忠心追随,也要在该谏言的时候谏言,有些忠言逆耳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殿下说的有些道理,可是祖制犹在,他一时也不知到底该怎样好,但这毕竟只是殿下的想法,并没有要立刻实施,再说对于此事他也不是很了解,索性闭口不言,既不支持也没反对,想着回去之后一定要在这方面潜心研究,若是不妥,他冒死也要谏劝,若是可行,那么他更要精通这些,以后好为殿下出谋划策。

    朱由校看着大家的反应,满意弯弯嘴角,说道:“至于第三点,还是让侯国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