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炮灰通房要逆袭 >

第105章

炮灰通房要逆袭-第105章

小说: 炮灰通房要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曾想过去京城一趟,可在任上哪里能随他的意愿。他也曾幻想过哪日妹妹递个信给家里,毕竟他妹妹可是皇上的妃子啊,在李学炳的心目中宫里的娘娘都是无所不能的,他想不到的是其实妹妹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一直没信儿,李学炳也是怨过的,觉得妹妹当了娘娘就忘了亲哥。可好处又怎么可能是没有的呢,毕竟是皇子的舅家,大家多多少少还是愿意给他几分薄面的。
    上峰调任以后,李学炳终于从副转为了正。那个时候李学炳又不怨了,他觉得自己当初的做法没错。再后来他便特意打听了京中很多消息,知道他妹妹敬嫔似乎身子不好,五皇子身子也不好。他大急啊,这可是他们李家日后的希望,可光急是没用的。
    再过没多久,他妹妹逝了,留下了一个据说是哑巴的五皇子,据说圣上龙颜大怒,据说是他妹妹疯了他外甥是个哑子,圣上才会大怒的。
    李学炳怕了,如果被迁怒该怎么办?圣上不会拿五皇子怎么样,可是要迁怒李家生出了个疯女儿该怎么办?李学炳彻底沉静了,那时他巴不得所有人都忘记五皇子敬嫔与他的关系。
    乃至过去多年,一直没见到什么动静,李学炳才放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做他的七品知县,一任多年,无升也无降。
    如果不是这次实在走投无路,李学炳是想不起来这个外甥的,可实在无法,他只能投奔而来,总不能全家流落街头。
    ***
    马车停了下后,李家人被领到了一个院子里。
    一家人正局促的坐在正堂上,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公公。那公公与李学炳核实了下情况,便转身离开了。
    随后便有宫人送来了两桌席面,让他们先用。
    李家人已经很久没有正儿八经吃过一顿好的饭菜了,那席面的菜式非常丰富,让人不禁食指大动。李家人也没客气,便都坐下来用了。
    一共十七口人,李学炳、齐氏、何姨娘,及二小姐李妙怜三小姐李妙芳。然后是李学炳的大儿子李鸿昌所在的大房,有其妻毛氏,妾室陈姨娘和徐姨娘,并三个孩子。李学炳二儿子李鸿骞所在的二房,其妻钱氏并一个姓洪的姨娘,然后便是两个孩子了。
    席面摆了两大桌。
    用了席面,福顺也从景王那边得了令过来了。
    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舅老爷,福顺面上倒也客气。说了一些殿下公务繁忙,让舅老爷安心住下之类的话。李学炳和他寒暄了几句,福顺才退了下去,临走时命下面的宫人好生侍候着。
    到了地,外甥也不是不认他,李学炳终于放下心来。
    他们所在的这个院子颇大,分正房东西厢房还有后罩房,分派一番也是够住的。一行八名宫人垂首侍候着,让李家人不禁轻吁了一口闷气。
    歇下后,齐氏对李学炳说了一句,“外甥怎么也不出来见我们?”
    李学炳翻了个身,道:“这都大晚上的了,你也不看看什么时辰了。”
    齐氏瘪瘪嘴,也没有再说什么。
    李学炳可以假装忘记,可齐氏不能。
    当初小姑没进宫之前,她可是嫁过来了的。小姑早就被公爹订了亲,是一个关系亲近的人家,虽不是什么官身,但也是个地主富户。可惜夫君那会儿迷了眼,硬是给小姑退了婚,送到宫里头去了。
    公爹当时就气病了,卧病了两年才走,临走前还念叨着小姑。
    齐氏也是小户出身,没什么见识,在她的想法中女子定亲就是不能改的,所以当初家中闹腾不休夫君的决绝还有小姑的泪水,刻在她记忆中很多年。哪怕日后她不再是当初的那个齐氏,变成了知县夫人,很多想法都变了,可仍是忘不了当初。
    所以她虽是躺在了松软的被褥上面,心里仍是不安的,还在想着外甥怎么不出来见他们呢,是不是知道小姑的经历记恨着他们?
    不过想了一会儿,她便想通了,毕竟是亲戚,这可是家里最后的一根稻草,不管怎么说都得拽紧喽。
    ***
    景王坐在那里,面上不显,其实心里却是有些坐立难安。
    无他,舅母齐氏表现实在是太夸张了。从他进来,就拽着他手哭,哭他娘,哭他外祖,哭自家从南方那边过来有多么的难……
    提到自己亲妹,李学炳也是满脸的唏嘘,跟着说了几句自己妹妹当初还在家里的事。
    “姑母命苦,每每父亲提起都是伤心欲绝。”李学炳大儿子李鸿昌在一旁叹道。
    “是啊,当初要不是形势所迫,婉婷也不会入宫,也不会早亡。”
    老二李鸿骞在一旁插言道:“父亲你说什么呢,姑母早亡那是命,没有姑母的入宫哪来的景王表弟。”
    “倒是舅父魔怔了,唉……”
    景王本就反应迟钝,感情内敛,碰到这么群感情外露的人,颇有些狼狈应付。他本就话少,此时坐在那里更显得孤僻。
    李鸿昌眨眨眼,疑惑道:“表弟的哑疾不是好了吗?怎么不见说话?”
    景王面色一僵,福顺在一旁躬腰说道:“殿下寡言,不怎么爱说话,可对舅老爷一家的心却是亲近的。”
    李鸿昌讪笑了下,点点头。
    这群人继续谈论着,谈的还是敬嫔当年的事,可惜日子过去太久,也就李学炳和齐氏对她有些认识,感情是流露很真诚,可说着说着就感觉没词穷了。
    刚好此时景王也有些坐不住,便起身道:“孤王还有公务。”
    景王站了起来,也没迈步,顿了一会儿想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人便离开了。
    福顺对李家人笑了笑,人从后面跟上去。
    景王走后,李家人议论声起。
    “老爷,这外甥看起来似乎不怎么待见我们。”
    李鸿昌和李鸿骞脸色差不多也是表达的这个意思,刚才那会碍着景王在,不好说,这会儿可是百无禁忌。
    “费了那么半天的口水,连声舅父都不叫,哪有拿我们当正经亲戚对待!”李鸿昌如此说道。
    他年过而立之年,生得脑满肥肠,挺了个大肚子,不像是个读书人,反而像是个富户。读书多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一事无成,浑噩度日。
    “大哥,你少说两句,毕竟是住在人家府上呢。”李鸿骞说话比李鸿昌含蓄多了,但光从那句酸溜溜的人家府上就能听出他是个什么意思。
    李学炳这两个儿子都是差不多的货色,年纪不小,一事无成,就指着吃老父的,现如今李学炳官丢了,又吃到景王府来了。反正他们两人清楚,只要有父亲在,那自是都不用他们操心的。
    “我看表哥的样子哪有你们说的不堪,刚才那福公公不也说了嘛,表哥本来性子就安静。”李妙怜在一旁小声说道。
    李鸿昌嗤笑了下,瞅了自己这个小妹一眼,没有说话。
    这时,一队太监捧着几只托盘走进来。
    其中一名领头的笑着说:“给舅老爷请安了,这是殿下给家里人的见面礼。”
    托盘上盖着薄绸,也看不显里面是什么。李学炳站起身,道:“殿下实在是太客气了。”
    “不当什么的,殿下说了既然来了,就在府里住下,有什么需要就和侍候的宫人说。”
    “那可真是太谢谢殿下了。”
    李学炳和那太监说话的途中,对一旁的何姨娘使了个颜色,那何姨娘也是个人精,赶忙从袖子里讨了一小块银子递了过去。
    “麻烦公公们跑一趟了,银子不多,给大家喝个茶。”
    那领头的太监也没推辞,又行了礼才带着人退出去。


☆、第118章 
    等人都走后,何姨娘便站了起来,把屋里侍候的宫人都撵了出去阖上门,去掀那薄绸。
    一掀开,顿时把她乐眯了眼。
    “这景王殿下虽说人是寡淡了些,但出手可不小气。先说好了,我当初当出去的那些首饰要先拿出来。”
    口里这样说着,何姨娘便手脚很快的抓了几样。此时李鸿昌两口子和李鸿骞两口子都过来了,一见何姨娘如此动作,顿时嚷道:“成何体统,爹你也不管管!”
    “何姨娘,你干什么呢!”齐氏喝道。
    何姨娘也懂得见好就收,不宜惹起众怒的道理,她摊开手道:“当初当了我五样首饰,但殿下送来的比那好,妾就拿了四样。老爷你当初可是说好了,到了地方加倍补偿妾的,妾可没过格儿。”
    李学炳当初是说过这样的话,但那话大多是敷衍,肚子都快顾不住了,自是怎么好听怎么说。此时看了看何姨娘手里的几样女人家的首饰,金光闪闪的也是颇为心疼,可想着外甥第一次就如此大方,以后自然少不了更好的,便故作大方的点点头。
    这些东西都是有定数的,男人是些玉佩扳指什么的,女人则是一些金银首饰玉镯子之类的。景王出手又怎么可能会小气呢,那自然样样都是精品。
    此时也不见李家人说什么景王不拿自己当亲戚的话了,这么大方的外甥(表弟)那自是最亲的亲戚了。
    唯独不美的就是何姨娘拿了四样,就必然会有人没有,而且何姨娘也颇为厚得下脸皮,揣了四样不算,又过去给自己给三小姐一人挑了一件。、
    这下闹大发了,齐氏的脸色和李妙怜的瞪视自是不说,连大房的几个女眷并二房的女眷都忍不住了,哭的哭,闹的闹,顿时屋里就乱了起来。
    毕竟是女人家的事,李学炳也不爱管,更不用提李鸿昌和李鸿骞两人,三个男人各自回房,留下齐氏收拾乱摊子。
    各种跳嚣唾骂自是不必说,反正何姨娘是抱着老爷发话了,性子软绵的三小姐在后面偷偷拽了她几下,她都没理会。
    何姨娘不管怎么说也是公爹的妾室,大房二房那边自是不好分辨,只能酸言酸语几句,齐氏是个嘴笨的,也就李妙怜对她冲了几句。
    可最后结果还是何姨娘目的达成,至于少的那点,当然是大房二房那几个姨娘庶女什么的没有了。
    ***
    景王吩咐下去把见面礼送了,就去西院了。
    他长这么大都没有什么亲戚,突然来了一群心里也是挺乱的。
    景王是主子只用下令,剩下的事就是福顺办了。
    福顺按着该有的礼数让人把东西送了过去,不一会儿李家人闹得这出就进了他耳朵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福顺可是看出刚才那群人戏做得有多假,而且当初敬嫔还在那会儿,可是当着他和齐姑姑说了不少家里的事,包括她是如何被退了亲送进宫的。
    福顺对这群所谓的舅老爷家第一观感就不好,再加上这出印象就更差了。不过毕竟是殿下的正经亲戚,福顺也吩咐下去好好侍候,当然多盯着些的话自是也有说,扭过头他便去找常顺,让他查查南方那边李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舅老爷说的含糊,他福顺可不是个含糊的人。
    要不怎么说福顺是景王肚子里的蛔虫呢,没一会儿西院那边景王也交代下来查查南方那边的事。刚好两厢一凑,福顺也不算是越过了主子。
    景王的异样,小花自然看出来了。
    具体情况怎么样,她也不清楚,见景王回来后还有点坐立难安,她便把女儿塞进他的怀里。依依一捣蛋,景王立马把注意力转移到女儿身上了。
    依依嘴里啊啊啊和父王说着话,景王听不懂,却是很认真的看着女儿,两人这样倒也和乐。小花则是把儿子抱了过来,不让晫儿眼巴巴看着。
    过了一会儿,景王突然吩咐下去查查南边李家的事,小花这才开口问道:“殿下,是舅老爷家有什么事情吗?”
    景王这才缓缓把一些事情说了,小花由此才知道原来这亲戚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一个几十年没联系突然跑过来投奔的舅老爷家……
    所以殿下的异常,应该是不知道怎么和亲戚相处吧。景王看重亲情,从他平日里与两个孩子相处就能看出,小花只希望那个舅老爷家不要让殿下失望,只是结合她所知道的猜想,怎么都觉得很怪异。
    一个正儿八经的亲戚会几十年都不联系,包括景王都没见过这个舅父?
    不知怎么小花竟然心生忧虑……
    ***
    小花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景王那边与李家如何她不清楚,但她知道因为李家原因,景王妃要解禁了。
    原因无他,据说是李家舅夫人说,她还没见过外甥媳妇儿呢。
    齐氏提的要求并不苛刻,甚至很正常,一般亲戚家女眷互相走动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没女眷接待才不正常。
    小花的尴尬一直存在。
    看表面,景王与她日日同眠,两人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景王府庶长子庶长女都是出自她的肚子,可再往深处看,她的境地就有些尴尬了,她毕竟不是景王妃,说破了就是个妾室。只是大家表现出来的,或者西院里的环境让她似乎并没有这种尴尬。
    可一时体现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