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 >

第63章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第63章

小说: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旨的喜公公走了之后,宁父立即让魏妈妈拿钱打赏了家里上上下下的仆人每人二两银子。宁父自己则将圣旨,官服官印等物收拾妥当之后,宁玉瑶和宁玉霁也为爹爹做官而高兴,而且是前无仅有的从四品,真可谓是皇恩浩荡,不过这么喜庆的气氛,他们除了说几句吉祥话之外,也就只会乐得在一旁吃点心傻笑。
  ”爹爹,昨日大哥已让人传信回家,我们收拾一下也回家吧,毕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上任,可以把娘和二哥小弟接过来。“宁玉瑶看着宁父小声提醒道。
  宁父乐呵呵道:”幸好你们两个跟在我身边,看我这记性,都忘了给你们娘传个信儿。“接着道:”今晚我们就去逛逛京城的夜市,给家里人准备一些东西回去。“
  ”耶,爹爹,你真好。“宁玉瑶来京城这么久还从未逛过,前段时间一直担心着宁父的考试,之后又是大哥的拜师,现在想来这么久只去过旭哥哥的王府游玩。
  得到消息的景旭远连忙赶来,瑶儿就要回去了,两人又要分离一个月,所以景旭远抓住机会想多和宁玉瑶相处一会儿,所以早早的就骑了马,等在宁家大门口等待一起出发。宁父和宁玉霁带着宁玉瑶和魏妈妈坐上了马车,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直奔晚上最热闹的永兴街。
  宁玉瑶在车上兴奋的不行,偷偷掀起车帘的一角向外看,只觉得外面火树银花,香车宝马,别有一番风景,又看到景旭远同样俊秀的背影,偷偷地乐呵。
  又不由自主的讷讷道:”京都夜色真好。“宁玉瑶知道这里肯定不能和现代的霓虹灯夜景相比,可在科技还不发展的今天这就已经是奇迹了。她敢肯定,现在大齐在全世界最发达,欧洲和两河的情景不可能比这里更好。
  逛夜市的人很多,车水马龙,交通顿时拥堵不堪,车马难行。等到景旭远带着几人先去将马和车安顿好之后,就开始悠闲的逛了起来,一路上买了很多的小玩意,不仅给惠娘,宁玉磊还有宁玉渊买了许多,宁玉瑶还给自己的小姐妹买了不少漂亮的首饰。
  天色已经不早了,虽然宁玉瑶觉得还意犹未尽,也不得不跟着回家去了。
  差事已定,魏妈妈和董浩等人开始准备自家老爷”回乡祭祖“的事。按照惯例规制允了自家老爷有一个月的假期,时间算下来还挺紧张的,而且还有从未见过面的夫人和少爷,到时候可能又要费一顿的功夫。
  当状元郎要回乡祭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古宁县,不只是宁家族人,连古宁县都轰动了。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般的人才竟然出现在他们这个小县城,福地啊,真是福地啊。
  而宁之海将这个消息给宁家族长和几个族老贺喜的时候,都是一副激动的手脚发抖,嘴皮子都不利索了,差点没仰天哈哈大笑,宁家总算是出了个读书有为的人!
  族长正要派孙子到宁家院子确认的时候,惠娘却带着清芙上门了,传递了自家相公的想法之后,并协助族长等人安排开祠祭祖的准备工作。而且还带着三千两银票,说是宁家专门拿来给梨花村修祠和办学用的。
  宁家族长赶紧让人去请了还有其他没有在场的族老过来。众多族人听说宁书昊家送修祠银子来了,也都拥过来观看、凑热闹。
  宁家族长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说话行礼都很有气场:”宁家小侄已经说了,这些银子托付由族长和各位族老安排使用。当今朝廷提倡节俭,我们宁家也不是什么大世家,祠堂不用修得太奢侈。余下的大部分银钱就把族学重新办起来,家族要振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家族子弟。除了修葺族学的屋舍,购买桌椅物什,再买一些肥田,肥田的出产就用于支付先生的费用和族学里日常的开支。
  族长的父亲前任老族长过世前,就想拿出五百两银子给摇摇欲坠、就要关门的族学,当时族长一家都是反对的,独木难支,五百两银子能救一时,却撑不了多久。现在宁书昊带头捐了三千两,还提出了买田养族学这样的好主意,族长自然想了了父亲的遗愿,自己再添了五百两。
  在场的几位族老和家里条件较好一些的族人都多多少少地响应了,族长指派了一名刚考中秀才的穷苦族人家的孩子负责记账,说好族里每个月给他半两银子的月钱。
  而京城里的下人,宁父也只带了董浩和两兄妹三人身边贴身侍候的人、善文还有两个贴身丫鬟跟着回古宁县。京城里宅院是景旭远安置的,现在也该是归还的时候了,不过景旭远却送来两张地契,一张是如今所住的房子的房契,还有一张是临近的一处三进院子的房契,如果两处加起来直接打通修葺一番,想来也是很气派的住所,完全够宁家所有的住了。
  本来宁父是不想接受的,毕竟无缘无故的,京城房价寸土寸金,不过宁父婉拒了几次,景旭远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不仅如此,还让人送来辆大车的东西,说是送给惠姨和几个弟弟的。
  此次的行程比上次进京快了很多,三日不到,一行人就到了古宁县。
  早在路口等待的人赶紧快马奔回去通报,很快,张明华县令带着县衙同僚,宁家族长带着族老们都赶到宁家宅门前迎接。
  与宁家有关系的众人也陆陆续续闻讯赶来。一下马,首先向各位知府、县令等地方官行礼,宁父虽然现在还未上任,但是圣旨以下宁父现在已是稳稳妥妥的从四品官职,不仅像张明华这样的七品县令态度恭恭敬敬,就算是比宁父官职高些的知府也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与官员同僚见完礼,宁父就带着自己一双儿女见过族长和各位族老。
  族长一脸的褶子灿烂如盛开的老菊花:“昊哥儿,好样的,真是我们宁家的好儿郎!你们这一支虽然人少,但一家几口人都是我们族里的骄傲。”
  预料到今儿迎接和围观的人多,下马车前,魏妈妈特意拿出一顶半截的帷帽给宁玉瑶戴上。宁玉瑶才十岁,云镇又没有京城那么严苛的规矩,戴垂着长长云纱的帷帽会有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魏妈妈索性将帷帽上的云纱裁掉一大截,并将底部裁出波浪状的边。云纱只遮住大半的脸,隐隐可以看到可爱的小下巴,既没有抛头露面,又更凸显出这个年龄的娇俏、俏皮。
  这个年代,身份和门第是一般人眼里很难跨越的鸿沟。
  在这些梨花村人眼里,考上举人、得个官身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是他们自己不敢企望的。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宁家也会出一个状元,
  看到宁父一众人向他们走来,除了宁玉瑶带着帷帽看不清脸,其他的宁家人都是笑脸盈盈的,如同之前的一样,一点也没变。倒是宁父先给惠娘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向众人行了一礼:“各位乡亲们,书昊在此感谢你们在我年幼时对我的照顾。”
  众乡亲们赶紧七手八脚、各式各样地回礼,或者不好意思地摇头、摆手:“哪有?哪有?我们什么都没做,倒是沾了你们的光。”当年他们虽然他们曾经帮助过陷入穷困的宁父,但是如今宁家大公无私的将棉花种植和稻田养鱼的方法传给大家,如今也是喜获丰收,赚得个舒舒服服的。
  宁家族长笑道:“好了,大家不要推来推去了,都是姓宁的,原来怎样还是怎样,孩子出息了,也还是我们宁家一族的孩子。”
  宁之海憨憨地笑道:“诶,是这样,是这样。惠娘说你们今日会到,你们婶子一大早蒸了花生红豆糕,说是你们都喜欢吃这玩意儿,还……还图个吉利兆头。”
  宁父喜悦道:“这可是谢谢二婶,我们这一去大半年,很想念二婶做的花生红豆糕呢。”宁玉瑶也开心的轻呼:“好哦。又可以吃到二奶奶做的花生红豆糕咯。”
  花生红豆糕寓意妙笔生花、鸿运当头、步步高升,一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做。对普通人家来说,糯米、花生、红枣、红豆、白糖都是精贵食材,就算一年做一次,也是舍不得多放材料的,还多数拿便宜很多的籼米粉掺入糯米粉中做糕,口感自然差了很多。
  何氏做花生红豆糕的手艺连品尝过无数好吃糕点的栗氏都赞不绝口,要做出好吃的花生红豆糕,不仅费材料,更极费工夫。还需要巧劲。因为两家亲近,每年过年时做的花生红豆糕都是料足味正的,清香松口、细腻软糯、糯而不粘,嚼一嚼,满嘴都是花生、红豆、和红枣的香甜,让人爱不释口。
  做吃食的人,最盼望的就是吃的人喜欢,见宁父几人到现在还想着吃自己做的花生红豆糕,一脸的欢欣和喜悦不似作伪,何氏的脸上满满都是欣慰和满足。
  等宁父带着几人完成一系列的繁复的祭祖之后,人渐渐的散去之后,就赶紧先回了家,这几日奔波劳碌,真是有点累了,还是早些回家安置,毕竟这么久没回家,又带了不少东西回来,还要忙活一阵子。

  ☆、第七十三章

  “娘,我好想你啊。”看到人已经散了之后,宁玉瑶赶紧将围帽取下来,扑到惠娘身上,从宁玉瑶出生,就没有离过惠娘身边,如今差不多已经过了三四个月,心里早是心心念念的了。
  “娘也想你们啊,在京城过得怎么样,还好吗?”惠娘把心中的担忧问了出来,自从相公把两个孩子带走,不仅是想枕边人,还想着自家的小女儿这么小,从未离开过自己身边。大儿子倒还没这么担心,小小年纪已是稳重成熟,这些孩子中最少让她操心的就是长子了。
  “娘,旭哥哥这么厉害,早就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我们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宁玉瑶说起京城生活还有点兴奋。
  “就知道旭哥儿是个靠得住的,幸好他在京城,不然我还更担心。”惠娘一副幸亏有他的样子让宁玉瑶偷偷乐。
  惠娘又拉过宁玉霁上下打量之后,一脸欣喜道:“霁儿还长高了,如今越来越有你爹爹的风范。”
  “娘,你不知道大哥拜了个老师,很厉害的,现在跟着老师在学习呢。”宁玉瑶迫不及待的给自家娘亲说道。
  “老师?”惠娘带着疑惑的眼神儿:“霁哥儿拜的老师是谁?”
  宁玉霁一脸温和,温柔的说道:“娘,是景大哥牵的线,拜的是有名先生许老先生,如今也在他那儿上了一段日子,这段时间算是给我放假了。”
  “许老先生?”惠娘疑惑的转头问自家相公。
  “许老先生曾是太上皇和摄政王的帝师,学识渊博,霁儿如今有如此的先生领着学习,我也可以放心了。”宁父看着妻子终于注意到自己,高兴的解释道。
  “好好好,以后我的大郎也是有出息的。”惠娘欣慰道。
  正好,魏妈妈带着董浩和几个从京城带来的仆人见礼,等他们恭敬地行完礼之后,宁父才开口解释道:“娘子,这些是王爷在京城中为我们安排伺候的人。”
  “这是专门为瑶瑶安排的教养妈妈魏妈妈,是王爷从宫中找来的宫养嬷嬷,另外两个是瑶瑶的丫鬟妙凝和绿澜。至于我身边就给我安排了董浩一人。”宁父一一介绍道。
  惠娘看着身着石青色棉布绣菊花暗纹对襟袄裙的魏妈妈,除了乌发间两只碧玉钗,通身上下不见一样饰物。她腰背挺直端坐一旁,时不时地端着茶杯喝茶,举手投足间有种行云流水的优雅,规矩一丝不错。令人看着赏心悦目。虽然魏妈妈容貌并不美丽,五官既不精致又毫无特点,可她肤白如雪。细腻光滑。保养得宜,丝毫不像年过四十的人,一顿打量下来惠娘很是满意。
  “夫人万福。”四人恭敬的再次行礼。
  “这段日子,你们辛苦了,清芙去拿几个荷包。”惠娘现在已经不是没有见识的妇人,在镇子上经营锦绣坊也算是见识过不少的人,锻炼出一副落落大方的主母形象,就算是规矩上还差一点,但是不深究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谢夫人。”
  “好,清漾先带人安置下去吧。”
  等大堂内只剩下宁家人的时候,宁玉渊赶紧跑出来刷存在感,先是跑到宁父的跟前,睁着星星眼崇拜的望着自家爹爹,带着浓浓仰慕的声音说:“爹爹,你真厉害,娘说你考上了状元可以当大官了,是不是?”
  宁父好久没见到自家小儿子,看到他还是一副萌萌呆呆的样子,直接托起他抱到怀里:“是啊,所以渊儿以后也要好好读书,知道吗?”
  宁玉渊听到爹爹的嘱咐,连忙攥着一个肉肉的小拳头说道:“爹,渊儿一定会努力的,以后我也给你考个状元回来,好不好。”
  宁二叔看着现在大哥其乐融融,一家慢慢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心里由衷的高兴,爹和娘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宽慰了。
  宁父开怀大笑,“好好,爹爹等着呢,不过以后读书可不能偷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