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为君 >

第73章

为君-第73章

小说: 为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贵之家走亲戚时若是谁手里不提一个糖果子礼盒,真是大大丢面子的事情。楚昭趁机大赚了一笔。
  赚来的钱一部分用来给入伍的韩起、罗致做招兵买马的活动经费,一部分用来投入暗部建设工作。
  招兵买马说起来容易,其实却是最费钱不过的事情——马匹要高价购买,还有战士们的盔甲服装,长矛短剑,处处都要花钱。养暗探更是烧钱。所以燕归来得到最高级别指示,要趁着帝都士族还在醉生梦死之际,最后赚一笔。
  于是城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多出来一家明月楼,一家尝味阁。
  尝味阁凭借着新奇的菜色和营销方式,很快在都中打响了招牌,有心人一查探,只知道这是一个江南豪商逃难而来之后建立的,因为讨好了公车大人,所以才在都城站稳了脚跟。
  至于明月楼,那可是一处温柔乡,销金窟,主人是一个叫百花夫人的绝色女子。至于后台么,嗯,城中的达官显贵都是她的后台。
  除此之外,都中最大的奇闻就是有个败家子最近花高价招手手工艺人。
  这个败家子不知道是谁,都人便猜测大约是某位金尊玉贵的世家公子,这样的猜测也是有根由的,因此此人荒唐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先是出十两金子,找一个能开锁的锁匠。之后又出一斛明珠,找一个画匠,之后又不知道哪里搞来得一幅图,找能够将图画里的机器做出来的人,几乎每隔七日就要弄出点花样来。
  表面看不出来,但是楚昭也没有多加隐瞒,若是有心人一查,就能打听出来这通胡闹背后的主使者是谁。徐家和公车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再次认定临淄王实在不是什么威胁——都什么关头了,依旧沉迷奇技淫巧之道。哪怕这些奇技淫巧有谋士惊叹不已又怎样呢?终究不是未来的国君该做的事情。
  然而,很快这些人就顾不上监视楚昭了。
  时间进入正月,楚国的大地上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的瘟疫。
  有战乱就有流民,加上今年北边有旱灾,秋天的时候就有难民陆陆续续往难逃,由于水土不服,很多人都倒在逃难的路上,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可是冬天几场大雪落下来,难民大批死亡,活着的人饿到不行的时候,就去吃尸体。如此,坚持逃到帝都的人,终于把可怕的瘟疫也带来了。
  听说不独是京城,瘟疫也在喻王军中迅速蔓延,大军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战斗力迅速下降。倒让作为先头部队的王若谷捡了一个大便宜,捷报流水般往都城来。
  尽管如此,这几日京中却暗暗流传,说皇帝倒行逆施欲,坏得堪比桀纣,前次的天象和如今的时疫就是上天降下来的示警。
  正月初八日,楚昭一大早还没睡醒,就迷迷糊糊唤韩起的名字,结果却是长歌应声进来,过了半晌才想起来:哦,阿起被我安排去军中了。有点不习惯啊。
  长歌端着热水给世子捂脸,担忧地说道:“我哥又去城里了,听说那里闹瘟疫,每天路边都有被雪埋了的尸体……”
  话还没说完,楚昭就听到外头隐约的哭声。赶忙问怎么了。
  长歌挑帘子出去,就有外面的小丫头回话,原来是谢棣公子的奶娘在哭,也不知道因为什么。
  楚昭怔怔地听着,往外头看去,天色阴沉得怕人,好像又要下雪。刚这么想着,窗棂格子外头就有雪花飘落,一开始还细小如雪珠,过了中午就变成鹅毛大雪。院子里的大水缸完全被冻住了,吃水还得用凿子凿开——对于处于秦川中央、气候宜人的建业来说,这实在是百年难遇的雪灾了。
  一冬下来,上方山的山木、动物、河鱼,冻死几尽。
  楚昭正在那里思索该如何赈灾,忽而听到院子里有两个小厮在偷偷说话:“也不知道这疫病究竟是如何传染的,听说现在太医们都是束手无策,一旦得了病便唯有等死了。”
  “可不是,现在只让那些本来该去打仗的士兵抬尸体。士兵也有感染的。这疫病可不管你厉不厉害。”
  楚昭心里咯噔一声,往下沉了沉:阿起……阿起会不会感染?旋即才想到王若谷,崔景深,还有陈参这几个,心里越发焦急。
  心里焦急,脑中却越发清晰。楚昭回忆起系统奖励他许多药品的事,赶忙回系统面板,将自己得到的药一一查看。都是些中成药,处方药。可楚昭也不知道伤寒什么药对症,想到以前自己感冒,医生一般会开些抗生素。楚昭便集中精力找抗生素,逐个取出说明来看。
  系统给的药物都是直接从药店里搬过来的,分门别类很清楚。楚昭按照药材外面的说明找了一会儿,终于在架子最下面一格找到一种叫禄霉素的药。使用说明显示主治伤寒。以防万一,楚昭又拿了一板莲花清瘟,一板白加黑,还有一大箱板蓝根。
  ***
  防感冒防禽流感,似乎喝板蓝根都是错不了的。怕时疫传到山上来,楚昭便也请郭师傅熬了一大锅板蓝根给各房都送去。
  刚吩咐完,就有有卢氏那边的人过来传话,请殿下过去侍疾。
  楚昭匆匆赶到谢晋的病房,才发现已经没有自己站立的位置了。
  卢老太太带着一干谢家的儿子媳妇孙子满满当当站了一祠堂。祠堂正中的神龛前面排了好几排大大小小的豆丁,全都跪在那里给谢晋祈福。楚昭这时候才知道,谢晋这一脉虽然子孙不凡,但谢家毕竟是大族,他这一辈大排行的兄弟姐妹一共有二十五人。
  楚昭到达的时候虽然是清晨,可是太阳光却很黯淡,从北窗照进来,斜过十六开的屏风,落在窗前酸梨木的书桌上,桌子上有装了成套的集锦丛墨,都放在一个铜墨盒里。古色黝然的笔筒和砚台,极贵重的毛边纸还有许多竹简。
  摆设极尽低调奢华,然而房间里却一个炭盆都不摆。谢家的芝兰玉树全都冻得鹌鹑一般,挤挤挨挨跪在书桌旁边抄写经文,还有一帮子小豆丁似模似样地跪在神龛前闭目念诵,叫人瞧着心里也觉酸楚——往日越是富贵热闹,便显得今日越是落魄萧条。
  屋子里没有放炭盆,冻得人几乎握不住笔。虽然谢家的子孙礼仪上是挑不出毛病的,但是也有些小公子,因为实在太冷,跪那儿写着写着就吧嗒吧嗒掉眼泪。他们的母亲在旁边见了,真是心如刀绞,可连长公主都讨了个没趣,这些妇人自然也不敢上前。
  谢棣浑身打着摆子,跪在神龛前发着抖。
  惨白的阳光涂在人身上,仿佛光里也带上了暮气。
  吱嘎一声,祠堂的门被推开,一个少年逆光站在门口,冬日的阳光给他的头发绘上一道温暖的金边。祠堂里的森森阴气似乎都消散了许多。
  楚昭站在门口,打量拢着熏炉的卢老夫人和跪坐熏炉旁边闭目念佛的李氏,轻轻皱了皱轩长的眉。
  “寄奴来了啊,去跪着吧,也算给你外祖尽一份心。”卢老夫人斜倚在靠背上,对着身后的老仆妇点点头。
  楚昭没有动。一个谢家积年的老仆妇庄重地走上前来,递给他一支朴素古雅的毛笔,一个仿圈,都用红纸条缠着。
  卢氏慈祥地声音传过来:“别的孩子也就罢了,你外祖自小最疼你,寄奴不会不愿意尽这点孝心吧?”
  谢棠担心表弟犯浑,在背后捅了捅楚昭的腰眼,轻声说:“两只手拿着,谢谢外祖母。”
  楚昭赶忙双手捧着,跪下去。
  这边刚跪下去,那头谢棣忽然直挺挺倒了下去,浑身都在打摆子。
  长公主尖叫着冲了上去,场面一时乱作一团。有的人跑去请来了给谢晋看病的周大夫。楚昭也跟着过去看热闹,悄悄攥紧了袖子里的四板药。
  
  第68章
  
  这个冬天,建业城弥漫着大雾,雾气中似乎滋养了数不清的病菌。时疫随着难民的步伐,加速潜入都城,把疫症传播进城中的每个角落。
  如今外面已经停战,喻王的军队里同样爆发了可怕的瘟疫。就连深得喻王信重的二子楚昱也染上了瘟疫,在军医的精心调护之下仍不见好。楚悼作为父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王若谷这边的情况略微好些,但也有人染病,所以双方暂时停战。
  在天灾的威胁面前,凡人间的恩怨纠葛显得无足轻重。
  百姓素来半饥半饱,得了病症无人过问。染病的就送出城等死,已经死去的便草草埋掉,这种病的特性决定了容不得半点拖延。而斜桥的世家里,也有一些生病的子弟,崔彧将他们集中在一起治疗。这位是崔景深的小叔叔,隐居东山的医术天才,著有《素问》《甲乙》传世,对伤寒之症也有研究。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看来,即便是他也只能控制病人的死亡速度,不能完全治愈疫病。
  阴郁和恐怖的云层笼罩在都城上空。
  对于大楚人民而言,朝廷能够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就是: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提供社会救济,然而如今的朝堂在这两方面都做的很不好。走投无路的百姓渐渐对朝廷漠不关心起来,疫病的大规模流行将这种漠然转变为一种无言的愤怒。本来销声匿迹的天师道似乎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相比之下,谢阀因为在山中,情况反而好了许多。虽然谢棣病倒了,但是疫病的可能不大,也没有传染给身边的人。
  听了下人的回报,长公主不可置信地问道:“这么说,崔彧不肯立即过来?”
  仆人吓得瑟瑟发抖,生怕酷烈的女主人把气撒到自己身上,跪雪地上哆哆嗦嗦回禀:“也……也不是,小的去之时,崔大家正在出义诊,给一个老百姓看诊,只说看完就过来。那些人都把崔大家当成神明一样膜拜侍奉,可见大家的医术必定高妙。”
  长公主怒道:“居然因为几个贱民耽误我儿……”
  周大夫从内间走了出来,劝道:“公主殿下不必动怒,依老夫看来,小公子未必是伤寒。”
  长公主脸上浮现出希望的神色:“不是犯了时疫就好。那么,我儿究竟是什么病症?”
  周大夫的神情并不见轻松,依旧严肃地说道:“依老夫之见,小公子咳嗽不止,伴有发热迹象……只怕……只怕是肺痨。只是到底如何,还需要崔先生过来,我二人共同参详。”
  崔彧虽然只是一个隐士,但是社会名望不在谢铭之下。因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医圣殷仲堪,崔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著有《素问》《甲乙》传世,还广教门徒,开设义诊。其弟子清河赵跃、渤海道文法这些徒弟都非常的有名。虽然年纪不算很大,但已经称得上是德高望重了,所以周大夫尊其为先生。
  听了周大夫的话,长公主发出一声痛苦的啜泣,用帕子握住了脸。
  楚昭在旁边站着,忽而捕捉到周大夫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其他也就罢了,只是心肺间似有一股火毒难消,这可怎生是好。
  听了周大夫的心声,楚昭反而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谢铭真的不是伤寒,很可能只是感冒没及时治疗转成的肺炎初期。当然,古代没有抗生素,体内的炎症便消不下去,这样的疾病也属于不治之症,但楚昭来自现代,对感冒病毒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再说他手里也并不缺抗生素。
  过了一阵,谢棣住的院子便渐渐安静下来,只余下中草药袅袅的清香。别的人都走了,只有楚昭还坐在堂中,磨磨蹭蹭不肯离去。
  有仆人看到楚昭,就过来给他行礼。长公主一眼瞥到楚昭,慌忙搽干净眼泪,端起公主的架子问道:“是寄奴啊,来这里做什么。”
  楚昭上前行礼:“寄奴来看看表哥。舅母,我可以去陪表哥说说话吗”
  听闻此言,长公主对楚昭的印象顿时好了不止一点,她难得和颜悦色地说道:“也就我们寄奴还想着这个哥哥,可见是有真心实意的。”因为害怕谢棣得了疫症传染自己,所以来看望谢棣的人虽多,却没有一个敢进门去,连谢棣的表妹谢冉冉也不敢。
  正在说话,就听见屋中传来瓷器清脆的碎裂声,一个面目清秀的侍女慌慌张张跑出来,跪在长公主面前,哭道:“公……公子不肯喝药。”
  长公主勃然大怒,下令扒了这个婢女的衣服锁在空房里,使她冻饿而死。
  楚昭在旁边倒吸一口凉气,面色却只做无所谓地劝道:“舅母别生气,这些丫鬟不值什么,气坏您的身体就不好了。再说,如今正该给表哥积福,何必多造杀孽?表哥不肯吃药,好好劝就是,想来是侍女哪里不称心,不如让我去吧。”
  长公主刚才还凶神恶煞要杀人,此时却红了眼圈:“棣儿这是怪我把他身边那群狐狸精撵走呢。罢了,罢了。也叫他知道患难见真情,寄奴去见你那个混账表哥吧,见一面就少一面。如今本宫还能指望什么呢?”说着就落下泪来,看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