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104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04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以多打小有些胜之不武,可在吴定远看来,赵孝锡会下达那样的命令。某种程度上。是不想让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骑兵精锐,消耗在这种小型的局部战争之中。

    根据骑军营的组建规划,此次出征结束,只要能幸存下来的骑军官兵。在新一轮的扩建当中,都有机会充当骑兵中的骨干力量。

    做为统领,赵孝锡自然非常珍惜每个骑军官兵的性命。若在此次会战当中。损耗太多骑军的骨血,那这支骑军可谓没成军就被打残。

    望着手下这些兄弟心有期待,吴定远很冷静的下令出击。已然将人数补充至千人的骑兵队,成一个扇面形朝对方扑了过去,争取一轮将对方全歼于此。

    以有备攻无备,以饱满精神对阵疲军之师,加上超过对方一倍还多的兵力。若一轮拿不下对方,吴定远也不好意思跟赵孝锡交差。

    处于骑兵冲击阵中的吴定远,不时喊出‘上箭、准备’到最后‘射’的号令。将整支千人队的攻击力量。提升到最大最集中化,得到了战果自然也是非常喜人。

    望着对方不断跌落马下的骑兵,在即将进行近身格斗之时。吴定远又下达‘换手弩’的命令,集中围杀几个漏网之鱼。

    一波弩箭结束,整个水字营骑兵队在城门前停下冲击,身后留下全是西夏骑兵的尸体。至于水字营,只有几个中箭却被锁子甲挡住的受伤骑兵,连一个阵亡的都没有。

    对于水字营初战就有这样的攻击力。身为千骑将的吴定远自然非常高兴。可他清楚,这种时刻还不能太过高兴。立刻让人给城上的守军喊话,让他们派人打扫战场。

    至于水字营的骑兵,将那些已然变成无主的战马,全部牵走带回。至于功勋,该是他们骑军营的功勋就少不了。

    那些番邦骑兵的武器跟铠甲,留给城防军当打扫战场的报酬也不错。这点善意。也有助骑军未来跟城防军配合作战时,大家更熟络配合些。

    面对来去一阵风的水字营骑兵离开,守城将也感叹有了这样的骑兵,未来番邦想轻易袭扰边关,也要考虑一下后果。

    很快下令打开城门。由先前组建好的收尸队,在官兵的指挥下。将那些战死的番邦骑兵,全部割头挖坑掩埋于城外。

    至于那些能用的武器还有铠甲,收尸队的青壮百姓,同样丝毫不客气的清理出来。有些还能穿能用的衣服,也被剥了个精光。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上百个青壮挖掘的大坑很快成形。那些割头的官兵,很快组织青壮将无头光尸丢到大坑之中洒上石灰掩埋。

    而战利品跟马尸,却被出城的老百姓,一车车的拖进城中。除了铠甲跟兵器,其余的马尸跟衣物,都是这些收尸队的战利品。这也算是给他们的酬劳!

    等到收尸队全部入城,靖边城的城门再次合上之时,外面除了还残存的斑斑血渍。已然看不到,任何交战过的痕迹。穷怕了的百姓,更是连官兵不要的断铁也收拾干净。

    这些断箭拿到城里铁匠铺融掉,也能打把菜刀跟锄头。这对勤俭持家的百姓而言,也能省去一笔不小的开支。而那些剥下的衣服,洗洗晾干之后也能给家人修改一下穿。

    至于什么死人穿的衣服,边民都没这种顾虑。在边境生活多年,不论官兵还是百姓,他们已然淡漠了生死。只要现在还活着,他们就更多为活人而考虑。

    在官兵为了战功而欢欣鼓舞时,城中的百姓却为第一次得到这么多战利品而高兴。那怕这些战利品,只是一些马尸跟官兵不要的东西,但收拾一下也是笔不小的财富啊!

    以往每年都只有往外贴钱的份,今年却能得到一笔意外之财。这对生活在边境的边民而言,着实是个意外之喜。而这种喜悦的气氛,很快冲淡先前战争带来伤亡的悲痛。

    靖边城的百姓跟官兵欢喜之时,其它各城的西夏骑兵,在进行了几次试探之后。都觉得今年这些边境的小边城,似乎都比往年难啃。

    原本想从周边村寨找些边民来进行威胁,结果派出去抓人的小股骑兵。大多都有去无回,仿佛整个兰州都布满危机。除非抱团待在一起,不然小队外出就有去无回。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不少心有警觉的千人骑将,很快跟进攻周边城池的千人队合兵。既然一支千人队,没法拿下一座边城,那就合兵一处围攻一座边城。

    只要打开一个缺口,他们相信这种僵持的局面就会被打破。到那时,这些死硬的宋军守城,不还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吗?

    带着这种对未来大胜的期待,首批进入宋境的西夏千骑队,很快形成了合兵围攻一城的意见。在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几位千骑将选择,靖边城不远的清远城,做为打破这场冬季作战僵局的突破口。

    原因就是这座清远城,城墙的高度最矮。里面的守军数量,似乎也比其它城池少。依靠他们几个千人骑兵队轮番袭扰,相信拿下清远城也指日可待。

    就算攻不下清远城,靠着四面袭扰的方式,他们也深信清远城的守军。一定会燃放狼烟,请求兰州城派兵支援。只要兰州城出兵,他们的计划就成功一半。

    加上这些千骑将都清楚,以骑兵攻城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可以骑兵攻击出城的援军,那就是他们的强项。因此,不管清远城破不破,这次合兵一处他们都能捞到战功。

    每支千骑队进入兰州边境之后,已然探知往年还有人烟的村寨,如今都人去村空。就算想找点东西都成问题,那么这些边城之中,无论人口还是物资都一定丰厚。

    如果能拿下一座边城,对他们而言也省去到处搜刮的疲惫。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几位千骑将合计一番之后,就确定了围攻清远城的计划。

    确定了作战计划,这些千骑将自在派出侦骑,去联络附近攻城的千骑队。其中自然包括,距离这里不远的靖边城。

    可当联络的侦骑抵达时,却看到靖边城外空无一人。别说千骑军,城外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这支千骑军,已然不知所踪。

    将这个意外的消息回禀之后,几位千骑将也是一脸的困惑。按理说,他们今天才刚入境,又有那位将军下达的死命令。在大军没进入兰州之前,不许他们深入兰州腹地。

    现在他们都遵照将领执行,一直围绕着靠近西夏一侧的边境进攻攻击。那么原本攻击靖边城的千骑队,又会跑到那里去了呢?

    就在这时有个千骑将突然说道:“慕图他们不会遇到埋伏了吧?”

    对于这种假设,几位千骑将心中一惊却很快又道:“不可能,就宋军那种软蛋样,他们还敢出城设伏。要想围攻慕图的千骑队,他们至少需要万人以上的步兵设伏。

    就算慕图的千骑兵中伏,也不可能一个士兵都突不出来吧?按我说,这家伙肯定在靖边城吃了憋,打算再深入一点找回面子。指不定,此刻他的千骑队跑到兰州城下了。”

    清楚这位慕图千骑将,可是赫连铁树的一员心腹干将。做出这种违反将令的事情,在这位千骑将身上又不是没发生过。

    因此,大家都觉得后者的推断有理,很快又派出侦骑去寻找消失的千骑队。至于他们也开准备,进攻这座看上去残破不堪的清远城。希望从这里,打开吞并兰州的缺口!(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镜(求支持)

    兵书有云‘骄兵必败’,长年对阵宋朝边军无力反击的西夏骑兵,潜意识里已然形成一种。只要骑兵过千,宋朝边军就拿他们没办法的固有观念。

    一支原本可充当援军的千骑队消失,硬是被这些自傲的千骑将,否决被宋军全歼的猜测。更愿相信这支被全歼的千骑队,立功心切跑到更远的边城去了。

    合兵一处兵力达到近四千的西夏骑兵,绕着眼前这座居住人口不超过五千的清远城,来回巡查了一遍。以这种炫耀般的巡城方式,恐吓着城中的宋朝军民。

    做为清远城的守城官,李明达看到这种骑兵围城的场面时,真的很庆幸战前的兵力布置。那位指挥作战的钦差大臣,似乎清楚清远城的残破。在守城兵力上面,特意增加了一千守军。

    那些打造好的守城器械,清远城也比其它城墙更稳固的边城多上二到三成。原本以往驻扎三千守军的清远城,如今已然装进了三千精锐的边军,外加一千多人的城防军。

    加上周边进驻的团练军,清远城里真正可战之兵,已然达到了从未有过的五千多人。配上那些在城中搭起帐篷居住的青壮百姓,在紧张时甚至还可扩充一千人。

    谁也不会料到,看似最容易攻陷的清远城,实际却是一个充满尖刺的刺猬。原本只可容纳四五千人的清远城,此刻光可战之兵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相比以往大家各保其命,今年因为赵孝锡的提前布置。清远城中能住人的地方,都被安置了百姓跟部队进驻。以往用来交易的货场,如今都偏布着蒙古包,住满了百姓跟军队。

    但从外面观察,清远城似乎还是老样子。城墙相比其它边城都要矮上几分。可这样的高度,足以让外面的人并不清楚里面的情况。这也意味着,西夏骑兵自认挑到一块软骨头,实则挑到了一块最硬的铁板。

    做为初次指挥大战的赵孝锡,他更多愿意换位思考,站在西夏统兵将领的身份上。去布置已方的防御线。清远城的弱点,西夏人清楚,赵孝锡又何尝不清楚呢?

    事先有所准备的清远城,将给予这些绕城示威的西夏骑兵,一个惨重的教训。更别说,在这些人合兵一处之时,他们身边的宋朝骑军,已然同样进行了合兵。

    望着这四支合兵一处的西夏骑兵,枕戈待命五千精锐骑兵。已然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只是他们都清楚,这个时候还不是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刻。

    先让清远城的守军,替他们敲打一下这些狂妄自负的西夏骑兵,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相比西夏骑兵不知清远城的底细,这些蛰伏在后方的宋军骑兵又怎能不知呢?

    除了折知刚所统领的土字营,做为重骑兵跟在赵孝锡身边。其余成军的四支骑兵营,外加刚扩充的风字营。已然全部集结在一起。

    这五千精锐的骑兵部队,全部隐藏在清远城的山谷之中。登高望远观察着清远城的情况。相比在清远城外转悠的西夏骑兵,丝毫没查觉背后一支伏兵的出现。

    身为五人之中的年龄最大的高茗君,很震撼此次出行时,赵孝锡做为金字营行军第一,奖励发给他的一样好东西。站在几里之外,清远城的情况一目了然。

    看着高茗君手中的铜管子。其余几位千骑将可谓异常羡慕。有了这个被赵孝锡命名千里镜的圆筒,他们可以发现肉眼之外更远的敌情。

    现如今骑军营中,除了赵孝锡拥有一具之外,做为骑军副统领的张亭光也有一具。其次千骑将中,高茗君是首个享有单独使用这种千里镜的武官。

    能看到视野之外的敌人。对于一支骑兵的统军将领而言,无疑能先敌一步观测到敌情。有了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能挽救一支骑兵队的命运,甚至决定一场战役的失败。

    望着高茗君不时观察前面的情况,性子比较急的杨金豹心痒痒的道:“高大哥,别光顾一个人看啊!也让兄弟们看看,这前方的战事到底怎么样了啊!”

    对于杨金豹的着急,高茗君却很淡定的道:“没事,这帮番狗还在城外溜马,还没开始攻城。不着急!慢慢等着好了!”

    面对高茗君这种有意让杨金豹着急,身为木字营的千骑将曹文虎也赶忙道:“行了,我们知道这东西是将军赏给你的。可你好歹也让兄弟们涨涨眼,光你一个人看算什么事?”

    听到曹文虎帮腔,杨金豹立刻接话道:“曹大哥这话在理,将军以前常说,好东西应该懂得分享。这玩意,你已经捂了大半天,也该让我们兄弟几个瞧上几眼吧?”

    看着有点众怒难犯,高茗君也终于不舍的放下千里镜说道:“行,给你们瞧瞧行了吧!不过,千万注意,别把我这宝贝给看坏了。将军可说了,这东西金贵娇嫩的很。要是弄坏了,小心我找你们拼命啊!”

    见高茗君把这支外面包铜的管子放下,杨金豹眼急手快一把抢过来道:“放心吧!我们知道轻重,等将军下次再找来这支宝贝,我们也不用跟你抢了。

    真是,就一铜管子,又不是你家夫人,用的着这么婆婆妈妈吗?看一眼,又不会掉一块漆。等下次我有了这宝贝,你什么时候想借都成!”

    嘟囔一句惹来众人大笑之时,杨金豹也赶忙将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