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九转萧 >

第27章

九转萧-第27章

小说: 九转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疑先生皱皱眉,道:“小兄弟怎好如此说法,九转箫虽是武林奇宝,老朽也不会从小兄弟手上夺取。”

薛少陵道:“那你为什么要点我穴道?”

九疑先生诡笑道:“告诉你也无妨,老朽没从恩师之前,出身旁门,点你穴道的手法,叫做‘九阴封穴’,除了者朽,可说无人能解。只要过了九天,就会经脉闭塞而死,人死了气机已绝,所有经脉,原要全部闭塞的,所以这种手法,可说天衣无缝,任谁也瞧不出一点痕迹来。”

薛少陵冷冷哼道:“好歹毒的手法。”

九疑先生得意的道:“老朽和小兄弟总算有点师门渊源,老朽自然不好意思从小兄弟手上夺取九转箫,但过了九天,小兄弟气绝之后,九转箫已成了无主之物,老朽从小兄弟尸体旁拾取,那就取不伤廉了。”

薛少陵心中暗想:“此人当真阴毒的很!”一面怒哼道:“好个取不伤廉,像你这样的人,真时无耻之尤!”

九疑先生对他笑笑道:“小兄弟喜欢骂人,不妨多骂几句,老朽决不生气,这叫做我行我素,笑骂由人!”

他俯身从地上拾起明珠,走开几步,在地上坐了下来。

一手托着珠子,睁大双目,用心谛视着箫身上刻着细如发丝,比蝇头还小的九阕曲子,不住点头,一边自言自语的道:“大师伯化了八十年心血,谱成这首曲子,此曲抵天上有,真是好曲,可惜你姓薛的,枉费了一张聪明脸孔,只是一个俗物,不语音律,连吹也吹不上一口……”

他虽是自言自语的随口说着,洞中虽是怒雷如潮,隆隆不绝,但他一字一句,依然清清楚楚的钻进了薛少陵耳朵。

要知薛少陵自小由薛神医扶养长大,薛神医文才武学,件件精博,黑煞游龙留下的一支铁箫,既然传给了薛少陵,平时也自然教他吹吹箫,作为消遣。

黑煞游龙以箫成名,更精干此道,是以对吹箫来说,薛少陵可说是自幼即得父师两人的传授。

此刻听九疑先生说他俗物,不谙音律,他少年气盛,只觉一股忿怒,涌上心头,大声喝道:“谁说我不会吹箫?”

九疑先生朝他笑笑道:“至少这首曲子,你没有吹过一回。”

这话倒是不错,薛少陵被老道士换去铁箫,他虽然也看出箫身上刻着的曲子,音律美妙。但他这一上路,屡遇事故,根本没有时间空闲下来过,当然也没有这份闲情,去品箫了。

九疑先生拂拭着箫身,回脸阴笑道:“小兄弟远道而来,替老朽送来此箫,这份情谊,就够老朽永铭高谊,在小兄弟未死之前,老朽替你吹上一曲,聊酬知音。哈哈,孔老夫子说过,早闻道夕死可矣,小兄弟听过这首奇曲,就是身死,也不负此生了!”说完,用舌舔舔嘴唇,就吹了起来,一缕箫声,袅袅而起。

在隆隆雷声之中,这一缕柔和的箫音,如凤鸣,如击玉,把满洞雷声乏像利剑般划了开来,悠悠扬扬,音律美妙无比。

薛少陵不知不觉,听出了神,但觉满洞雷声,渐渐消失,耳中听到的,就是一片汪洋无际的箫声。他渐渐忘了自己穴道受制,几乎想手舞足蹈一番,但也总究是被制住了穴道动弹不得,只觉心旷神抬,悠然神往!

箫声戛然而止,轰轰雷声又在耳边响起,似乎比先前更响亮了,薛少陵瞿然惊觉。

九疑先生已经站起身来,把明珠、竹箫,一齐放到了薛少陵身边,然后替他盘好双膝,拍拍他的肩膀,诡笑道:“小兄弟,老朽说过不从你手上夺取九转箫,自然决不夺取,现在不是还你了么?九天之后,老朽再来取箫就是。哈哈,小兄弟多珍重!”

说完,耸耸肩,转身朝外行去。

薛少陵大怒道:“站住,你有本领,就解开我穴道,咱们不妨放手一搏……”

他话声还没说完,九疑先生连头也不回,一路踏波而去,早已走远了。

薛少陵在这声大喝声中,只觉自己双手穴道已解,可以运动了,但身上九处大穴受制,光是双手能动,又有何用?心头满腔愤怒,但人家已经走了,你就是忿怒得发狂,又何补干事?薛少陵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目前第一件事,莫过于先替自己解开受制穴道。

这一点,薛少陵十分清楚。

九疑先生曾经说过,他点自己穴道的手法,叫做“九阴封穴”,是旁门的歹毒功夫,被制穴道,非他莫解。他交还自己九转箫,飘然而去,足见他极为自信,自己决难自解。

但一个人在还未到完全绝望的时候,决不会放弃挣扎,虽然明知属于徒劳,也非碰碰运气不可,这叫做以冀万一。

薛少陵跟师傅练成“运气过穴”之法,平常手法,休想制得住他穴道,自然也练过自解穴道的“运气冲穴”。

此时眼看九疑先生已经走了,好在他临走之际,却替自己盘好了双膝,这就缓缓闭上眼睛,澄心静虑,调匀呼吸,企图运气冲开穴道。

那知这一运气,只觉果如九疑先生所说,不但穴道受制,而且体内有九条经脉,悉数闭塞,气机受阻,一口真气,也无法运行。

薛少陵暗暗叹息一声:“看来他说的不假,自己纵会‘运气冲穴’之法,也难以自解的了!”

睁目四顾,只觉这座雷洞,宽广辽阔,如同旷野,除了珠光可以照射到一两丈远,四周黝黑如墨。

隆隆雷鸣,既似来自天边,又像起自身侧,时远时近,缭绕身外,震耳欲聋。

自己坐在山石上,身不能动,简直恍如置身怖谷,使人渐生怖意!

于是他又慢慢试行运气,几次把丹田真气,勉强提起,但随提倏散,莫说冲穴攻坚,就是连凝聚也办不到。一身功力,形同全废,但除了运气冲穴之外,实无他法。

眸少陵心中暗想:只要能把真气运集,就不难冲开受制穴道了。”

他并不因此懈怠,真气虽然随提随散,但他还是一心一意的随散随提,全神贯注暗下苦功。

洞中没有昏晓,不辨时辰,薛少陵感觉上,差不多该有一天一晚了。

经过这一段极长时间的调息提气,而又调不成息,提不起气,自然感到极度劳累,他缓缓的舒了口气,睁开眼来!

现在他已经完全绝望了!

“运气冲穴”,对九疑先生的封穴手法,实在无能为力,再勉强提气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的事了。

他决心放弃运气冲穴的企图,好好休息了一回,感到腹中饥饿。

所幸自己在入山之时,准备了干粮,此刻还在身边,这就取出来吃了个饱,觉得精神也好了许多。

低头瞧去,九疑先生临走时把竹箫、明珠都放置在自己身边。不觉随手取起竹箫,就着珠光,把箫身上的曲谱第一阕,默默记了一遍,就举萧就唇,缓缓吹了起来。

他本来就会吹箫,这一次上了口,但觉无名道长在箫身上刻着的曲谱,音调变化,太过急促,而且生涩拗口,吹奏之前,几乎运气都透不过来。

自己听来,都不成曲调,难听无比。想起昨天九疑先生吹奏的,同样是第一阕,但却悠扬顿挫,何等美妙动人?“难道自己真是像他所说,是个不诸音律的俗物?”

想到这里,不觉大感不服,自己武功纵然不如九疑先生远甚,但自己是黑煞游龙桑九的弟子。

师傅吹得一口好箫,又是以箫成名,对吹箫一道,自己就是说不上精通,也不会比他差得大远。他能吹得好的,自己岂会吹不好?于是他专心一意的吹起箫来。

洞中雷声隆隆,好像天上打雷一般,但天上打雷,自然有个间歇,一阵低,一阵响,这雷洞之中,隆隆如雷的声音,却是永响个不停,越到里面,声音越响。

在这里坐久了,耳朵准会失去功用。

薛少陵一心一意的吹着竹箫,因洞中有着震耳雷声之故,他吹奏箫曲,也在无意之间,越吹越高,这是因为只有他把萧吹得响亮,自己才能听得清楚。

薛少陵把箫声越吹越响,他自己自然并不觉得。

渐渐,他发觉这首曲谱,当真美妙无比!

它可以触发起吹箫的人意识中潜藏的灵感,他心领神会,若有所悟,也若有所通……突然,他只觉喉头一甜,张口吐出一口血来!

这自然是他穴道闭塞,气机不能通畅,又在不知不觉之间,越吹越响,用力过猛,内腑受到伤损所致,但这是以常理推断,世间往往有超越常理的奇迹!

薛少陵吐出一口游血,反而觉得气机一动,刚才被九疑先生点闭的“尾龙穴”顿然一冲而开!

自己误打误撞,居然冲开了一处穴道,心头不觉大喜,赶紧放下竹箫瞑目运气,顺着冲开的穴道向“灵台穴’上冲去!

要知这原是偶然之事,不可强求,你若越想运气冲穴,就越是冲击不开。

薛少陵运了回气,依然徒劳无功,心中不觉起了疑问,自己方才既未运气,也没冲穴,只是吹箫之际,突然吐出一口游血,“尾龙穴”,就立时畅通,莫非和这阕曲子有关?他原是极顶聪明之人,想起九疑先生会说“此箫经无名道长百年来不时吹奏,精气贯注,已是一件举世罕有的武林瑰宝”。

想到这里,不觉重又取起竹箫,就唇吹奏起来。

这第一阕曲子,此刻他已越吹越觉纯熟,但已经自解的穴道,固觉气机充沛,未解的穴道,仍然滞塞如故。

看来自己认为方才是吹箫冲开穴道的想法,又是劳而无功!

他渐渐感到失望,不自觉的又停了下来。

肚子饿了,敢情已经过了半天时光,薛少陵吃了些干粮,枯坐无聊,再次取起竹箫,第一阕已经吹奏纯熟,就照着第二阕曲子,慢慢吹奏。

前面已经说过,这洞中雷声永远震耳,他曲子慢慢练熟,箫声自然而然的跟着高昂。

这回和方才一样,正当他吹得心领神会之际,突觉身子一震,一口黑血,冲喉而出,“灵台穴”又不解自开,豁然通畅!

薛少陵不觉恍然大悟!

无名道长刻在竹箫上的曲子,敢情就有引导真气上升之功!

这两次的自解穴道顿然使他信心大增,一时那还怠慢,第二阕吹熟,也就接着练第三阕。

两处穴道一通,真气也愈觉旺盛,循着脊背而上,等他把第三阕吹的纯熟,果然又吐出一口瘀血,脑后“玉枕穴’也跟着解开了。

这回他完全证实,这九阕曲子,果然和打通经穴有关,自然更加用心练习。

由第四阕而第五阕,第六,第七,挨曲勤练下去。

由“尾龙穴”往上升冲的真气,也跟着从头顶“百会穴”直下“眉心”,经“璇玑”、“巨阙,下达“气海”。

当他吹奏到第九阂的时候,“中极穴”也豁然贯通,九处受制大穴,至今已全部解开了!

薛少陵心头狂喜,正待一跃而起,陡觉身后有一双重逾山岳的手掌,倏然按上自己肩头!

耳中同时听到九疑先生的声音,哈哈笑道:“小兄弟果然悟性极高。‘九转玄功’居然被你在极短时间参详出来了,此时不可稍动,快把九阕曲子,连贯起来才好!”

薛少陵听得一怔,原来这箫身刻着的九阕曲子,竟是“九转玄功”,无怪此箫叫做九转箫了!

由此看来,九疑先生连点自己九处大穴,实是有意成全,出诸一片好心,自己倒是错怪他了。

一时想到前天自己辱骂他的情形,心头只觉一阵愧作,连忙回头:“在下承蒙先生成全,日前多有不敬……”

九疑先生没待他说完,呵呵笑道:“小兄弟毋须引疚,快用功吧,你目前仅有小就,还须勤练,才能有成。”

薛少陵听他这般说,知道此刻正该是运功的紧要关头,也就不再多说,澄心静虑,气纳丹田,然后依照曲谱,缓缓吹奏起来。

他先前一阕一阕的吹,倒也没有什么感觉,此时把九阕一起连贯了起来,但觉体内真气,随着音调的转折,抑扬顿挫,升腾连注,循行周身,气流所至,畅通无阻。

渐渐体内真气随着箫声滚转,不住的扩张,只觉自己盘膝坐着的一个身子,忽然离地飘飞而起,越升越高,接着忽然又宛如由千仞高峰,跌落万丈深渊。一回又感到周身奇冷,酷寒难耐,一回却又身似滚汤,炙热无比。

薛少陵自幼练武,内功上已有相当火候,心知这种感受,全是幻觉,稍一不慎,就会导致走火入魔。

一时不敢丝毫分心,只是一心一意的按照曲谱,一阕阕的吹奏下去。

这样忽冷忽热,忽升忽降,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才渐渐稳定下来。震耳雷声,如今已被他一片悠悠扬扬的箫声,掩盖下去。

珠光辉映之间,薛少陵无昼无夜,只是跌坐吹箫,气随箫转,意与神会,已经进入了浑然忘我之境!

箫声戛然自止!

耳边响起了九疑先生的清亮的声音,笑道:“好了,好了,小兄弟大功告成,可喜可贺!”

薛少陵抬目瞧去,只见九疑先生笑吟吟的站在面前,急忙一跃而起,拱手道:“先生成全之德,在下永志不忘。”

九疑先生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