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裸女 >

第16章

裸女-第16章

小说: 裸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肉组织不会像男性那么发达。
  这种性别差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对女性肩膀的各种修饰。既然女性的肩膀比男性的狭窄,那么把它们弄得越发狭窄是不是就更能体现女性的魅力呢?幸好,由于肩膀区域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结构,想要对它们进行这样的夸张改造是不切合实际的,因而也很少有人做出这样的尝试。在十七世纪出版的约翰·布尔沃的人类学专著《全世界各地人类观察》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对肩膀进行修饰的例子,他描述了一名年轻女子,其肩胛骨被挤压得靠拢在一起,已经到了很不正常的程度。布尔沃在书中写道:“那些旧时代的女子,把狭窄而又抱拢的肩膀看成是非常正当的,所以她们对自己的肩膀展开了猛力的‘镇压’,并且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这项工作,以便让自己变得更加端庄和美丽……所以,一个以这种观点看来非常漂亮的苗条女子,就生就了这样一副可怜的肩膀。”
  与这个例子正相反,还有一部分女性为了强化自己的美丽或者其他的某些目的,选择了人为“加宽”自己的肩膀,这样的风气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几次,而且距今都不算久远。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女性自主意识的兴起,从她们的穿着上就暴露出了这样的趋势,为了求得男女平等,很多女性首先选择了在肩膀方面向男性看齐,以表明她们的立场。研究时尚沿革的历史学家们真实地记载了这一转变,“本来只是略显蓬松的袖子,渐渐地,在肩头部位被添加上了类似肩章的饰物,随后又进一步发生改变,看上去恍若浮动在肩头上的两个小口袋,到1895年以后,看上去就如同是两个大气球颤颤巍巍地抖动在女性的肩膀上了。”穿着这些造型夸张的衣服,貌似肩膀变宽了的女人们越发努力地寻求与男性的同等待遇,勇敢地进入了那些以前对于她们完全封闭的工作领域以及运动领域,但是在她们阳刚气十足的外套下面,依然是传统的束腰和衬裙,也就是说,她们在公开场合是在向男人看齐,而在私底下,她们仍然摆脱不了女性的阴柔。
  加宽肩膀的第二次浪潮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人们喜欢穿那些剪裁得四四方方的、带有明显军装特征的衣服,这类衣服在肩头部位加了衬里和厚厚的垫肩,穿上这样的服装,人们、特别是女人们的肩膀会明显超出真实的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当时的女性们不仅强烈地表达了她们的反战立场,同时也显示出即便是在非常局势下,女性仍然不会放弃对美丽的渴望。
  第三次浪潮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与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结伴而来。起初妇女们的穿衣样式可以被形容为“恐怖份子式”,她们的上衣做的像军装一样,不仅带着肩章,还有着宽大的肩部,既营造出了女性的威严,又为她们增添了阳刚的力量。时尚界的流行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民间的影响,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们变得不再娇柔迟疑,而是走路轻快、风风火火,天生就肩膀宽阔的女孩子终于获得了影坛的接纳,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或者更早以前,这样的女性是根本得不到任何青睐的,因为依照那时候的传统观念,宽阔的肩膀应该是属于男人的外形特征。随着宽肩膀的女性扬眉吐气,女子健身运动也蓬勃开展并延续至今,如果再往前数上几十年,一位肌肉发达的女性肯定会被视为马戏团里的怪物,但在男女平等精神的映照下,这时候的她就成为了女性力量的代表,并且有肌肉强健的肩膀可以证明她所拥有的力量。
  
第十一章 肩膀(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性流行穿着“权力装”,在这个十年里,以前风光无限的、军装风格的衣服迅速让位给了深颜色的商业套装。这个时代的作家们,喜欢把那些套装描述为有着“琼·克劳馥式的肩膀”,因为它们重新回复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给肩膀部位加上垫肩的传统,而且此时的垫肩样式比以往更为夸张,这恰好符合了社会演进的脚步——新一代的商业女性越来越多地具有了女强人的强硬作风,她们已经开始在会议室里大声咆哮。女性服装的肩膀样式对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当时的记者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围绕着“肩膀”做文章,并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词汇,一位记者曾经写道:“肩膀主义,就是让人们在电梯里越来越找不着空地儿”,另外一位记者则写下过这样的字句:“每个人身上显然都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别碰我的肩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其他类似表述还包括:“在闲置了多年以后,布朗克斯(纽约市最北端的一个区)的垫肩工厂们终于又买卖兴隆,添置了新的装配线”;女人们的攻击性越来越强,为此“她们重新拾起了战争时期的肩膀样式”;女人们现在想要的是“像航空母舰那么大个儿的垫肩”;天生有着宽肩膀的模特们“时下正是鸿运当头”;歌星格里斯·琼斯“新剪的发型真怪异,好像她的肩膀长到了脑袋上面”;肩膀厚实的女人都是“想要硬生生多占点儿地方的恶棍”;女人们现在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如同在躯干两旁浮动着两条巨大的吊臂,后者一准儿能胜任星际旅行所要面临的种种艰苦工作”;以及“女人们只要出了门就甭想再回家了,因为她们再也没有办法把肩膀塞进家门里面了”。
  等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让位于九十年代,女性肩膀的线条重新变得柔和了。女权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至少在西方,女人们可以带着平和的心态正常地享受生活,而无须再表现得像个假小子一样。这个阶段女性的肩膀形状完全取决于特定服装的设计样式,它已经不再是咄咄逼人地伸张女性权力的社会工具了。
  有趣的是,尽管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人们已经拥有了巨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服饰,“宽肩膀的女式衣服”这个概念还是经常性地被人们挂在嘴边,尽管它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直到1994年,还有人在批评印刷工业的高层主管职位基本上被女性垄断时,使用了《为什么“垫肩们”会获得权力》的大标题,而在那时,真正的垫肩早已被看成是过时的东西了,它只能作为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并隐喻着女人们在曾经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里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男性的肩膀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性所难以仿效的,那就是它距离地面的绝对高度。男性的平均身高比女性高出了十三厘米,其结果就是男性总是能够一个舒适的肩膀,可以让女性靠在上面哭泣,这与男性肩膀的宽度没有关系,关键就在于它的高度刚好合适,因而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倚靠处所,伤心绝望的女性可以把带泪的面颊舒服地“停靠”在上面。尽管眼泪与软弱已经被当今的时尚女性所不齿,可是她们依然还要面对男性那高高在上的肩膀。男性长得比女性高大,是他们在原始社会中长期从事狩猎活动的必然结果,可是如今社会已经进步到了大家基本上都是从事案头工作的阶段,男性依然保持着这样明显的身体优势,这难免让很多女性觉得不公平。不幸的是,人类的进化工作总是以极其缓慢的步调在进行着,或许经过几百万年的案头工作,情形会发生改变,但在那之前,男性的肩膀恐怕将一直是女性把头靠上去暂时休息的“港湾”。除了把男性的腿锯短之外,女性要在肩膀高度上追平男性,唯一的办法就是穿上一双五英寸高的高跟鞋。可问题是穿上那么高的高跟鞋,身体的稳定性就会变得非常差,想要不摔跤估计就得旁边的人——很可能是男人伸出援手,当真如此,那不就等于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从目前来看,女性基于身高上的限制,还需要仰视男性,尽管在精神层面上,她们已经接受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人类的肩膀拥有很强的灵活性,就算胳膊不参与动作,人类的肩膀还是能够做出升高、降低、转圈、耸肩等等动作,其中的有些动作已经被固定为传递着某种特殊信号的身体语言,但是要理解它们,我们就需要逐个为每一种动作找出深埋在它背后的、最原始的理由。
  一般来说,肩膀在放松是自然向下的,肩头位置相对靠后的,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肩头会被提升起来并且向前移动,以应付紧张、警戒以及敌对的状况。高高兴兴的、处于主导地位的女性总是肩膀自然放松的,而那些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以及那些受到惊吓或者被激怒的女性,她们就会倾向于把肩头提升起来,这是自卫心理的外在体现。如果有人作势威胁,要攻击一位女性的头部,那么后者会下意识地做出保护头部和颈部的动作,她会把头低下,使之处于肩膀的保护范围以内,这种紧张的动作几乎在遇到任何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形时都会出现。
  让我们继续沿着这一思路继续下去,如果一位女性度过了令人沮丧的一天,遇到的全都是让她扫兴或者感到愤怒的事情,那么她肩膀的紧张状态将会得到长时间的延续。如果她是被人用棍子击打,那么她肩膀的紧张状态当然是必要的,但她实际上是被刺耳的言语所“击打”,所以这些保护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等到这么不幸的一天即将结束,她会发现自己的肩膀与这一天刚刚开始时相比,是略微架高了一些的,如果同样的情形日复一日、一周又一周地继续下去,她最终必定会形成一副时刻戒备的姿态,总是保持弯腰驼背,并且肩膀永远是紧张的;那如同孩子一般的、细长而又倾斜的脖颈会渐渐地缩到肩膀上,直到它完全消失不见,等到上了年纪,她的下巴颏迟早会贴到自己的胸口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一章 肩膀(3)
成功的女人,我们指的是那些自认为成功、同时也被外界公认为成功的女人,当然不会进入这样一个日益弯腰驼背的过程,有很多女性到了快一百岁的时候,仍然保持着标枪一般笔直的身板儿,这就是最鲜明的例证。由于高度自信,并充满了乐观情绪,在这些成功女人的生活中,很少有什么样的打击能够影响她们的生活品质,让她们变得弯腰驼背。而对于其他人,准确地说是对于绝大多数人,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中,总会有太多的激动与焦虑,所以她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肩膀紧张的症状。

()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十二章 手臂(1)
手臂是女性的身体上最不性感的一个部分。如果一位男士出于某种与性无关的目的需要触碰某位女性的身体,比如说吸引后者的注意,或者是给她指引一个特别的方向,那么他最为安全稳妥的方式就是触碰那位女性的手臂,除此以外,任何其他部位的触碰都是太亲密的了。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是以进化论的观点,我们人类的手臂应该被算做我们的前腿。实际上,对任何四足生物来说,当它们靠后腿站立时,它们的前腿都将是在空气中瞎扑腾的一对没什么大用处的肢体。然而人类却不同,当我们的祖先用后腿站立并开始直立生活之后,我们的前腿就发生了极具戏剧性的转变,不仅负担起了搬取重物的职责,还发展成为多用途、多功能的“操作装置”,我们的前脚进化成为擅长抓住物品的“夹子”,我们的前腿则进化成为给这对“夹子”最大限度地提供机动性的“运转基地”。
  手臂的运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讲求的是力量,另一类讲求的是精确度。当我们的手需要体现其力量时,也就是说需要攀爬、投掷、打击、前冲时,我们包括二头肌、三头肌在内的、强健的手臂肌肉就开始纠结膨胀,发挥出作用;而当我们的拇指以及其他的手指需要在特别的位置做精确运转时,我们的手臂就变成了一台机动性非常强的起重机,能够把手运送到理想的位置,帮助后者完成那些需要精密的动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手臂的基础是三块长长的骨头,它们分别是份量沉重的、上臂的肱骨,以及份量相对较轻的、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这些骨头在肩部、肘部以及腕部是较为明显的,但其他的部分就深深地埋藏在肌肉里面。当我们的手掌掌心向上摊开时,我们前臂的尺骨和桡骨就会在位置上形成交叉,而当我们的手掌掌心向下时,前臂的两根骨头就会保持大体平行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手心向下的时候,我们的手臂是最为放松的。对那些死活记不清哪根是尺骨、哪根是桡骨的人,我们可以传授一个小窍门,尺骨是前臂的两根骨头当中相对较细的那根,它靠近小指这一侧,桡骨当然就是靠近大拇指一侧、更为强壮的那一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