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袭人的悠闲生活 >

第11章

袭人的悠闲生活-第11章

小说: 袭人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一番拉扯,里面贾母已经听了声响,便说道:“是谁在外面,怎么我听着是宝玉的声音?”鸳鸯见状,无奈,只好松了宝玉的手,说道:“老太太,的确是二爷来了。”
  贾母闻声甚喜,说道:“快叫他进来,外面冷,小心冻着。”宝玉便瞪了鸳鸯一眼,迈步进去,叫道:“老祖宗。”上前行了礼。贾母见宝玉来到,果然欢喜,宝玉行礼罢了,就拉过去,靠在身边,说道:“今儿怎么这么早,正好和我一起吃饭。”
  宝玉说道:“老祖宗,我来,是为了一件事,想要老祖宗答应。”贾母见他认真,便笑道:“是什么事?说来听听。”鸳鸯进门,听到这话,就使了个眼色给宝玉。
  宝玉本张嘴欲说,见状眼珠儿一转,便说道:“我只怕我说出来,老祖宗不喜,又或者,会叫父亲来打我一顿,也未可知。”说着,就做出那等可怜兮兮之态,半低着头,委屈看着贾母。
  贾母见状,便又是喜欢又是疼惜,笑道:“你这孩子,也学会坏了,居然就先说条件来了。好了……我答应你不恼就是了。”又转头,对鸳鸯说道:“你看看,被他父亲给吓怕了,平日里我虽然有三言两语,说不听他,就说要他父亲来亲自打他教训,但不过只是随口吓唬他就是了,怎么就当了真?”鸳鸯也笑着说道:“二爷是个实心人,自然是当了真的。”
  贾母点头,说道:“可怜见儿的。”说着回头过来,望着宝玉,问道:“你快说,到底是什么?”宝玉见状,才微露笑容,说道:“此事是有关林姑父……”
  贾母一怔,说道:“怎么会提到林姑爷呢?”宝玉说道:“实不瞒着老祖宗,我素来听闻林姑父探花郎出身,才名冠天下,是个有名博学的才子,父亲都曾经对林姑父大加赞赏。”
  贾母闻言,频频点头,面上带笑,自然也觉得自己这个姑爷非常的好,当初贾敏嫁过去,也是风光一时……顷刻贾母便想了无限当日情形,然而如今却是物是人非,贾母便又叹说道:“只可惜你姑姑去的早了……唉……”
  宝玉也叹了口气,说道:“姑姑虽然去得早,幸亏还有林妹妹在,老太太见了林妹妹,就如见了姑姑一般了,也难怪老祖宗疼林妹妹。”贾母闻言,便微微带笑点头,说道:“说的好,不过我疼你林妹妹,也还疼你啊,你却不是因为这个,而吃你妹妹的醋了吧。”
  宝玉急忙摇头,看着贾母面色,便又说道:“自然不是那样儿,老祖宗疼林妹妹,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只因父亲常常骂我没用,有时便拿出林姑父来说,是以我向来敬慕林姑父为人,常常地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见一见林姑父,就算能够学会他的才学之万一,也算是受用非凡了,如今听说了林姑父病了,老祖宗你叫林妹妹回去探望,我这心头,好像有什么东西顶着似的……翻来覆去想了一夜,终于给我想明白了。”
  贾母听着这一番,倒也合情合理,见宝玉说到最后,她便不解,问道:“为什么我听得糊涂,宝玉你想明白了什么?”旁边鸳鸯大气不敢出,只盯着看。
  宝玉见状,便认真说道:“老祖宗,我想着,这一次我也要同林妹妹一起,去一趟苏州,拜会一番林姑父。”
  这话一出,贾母顿时惊了一惊,双眼看着宝玉,半晌才说道:“不成!”
  贾母说不成,旁边鸳鸯便看向宝玉,想见他如何反应,却不料宝玉并未着急,也并无先前在外头时候那种焦躁之态,却说道:“我就知道老祖宗不会许我去的……”叹息摇头,面露忧色。
  鸳鸯见宝玉如此之态,倒是大出意外,心底暗暗称奇。连贾母也有些不明,望着宝玉,见他如此,便说道:“你既然知道,怎么还来跟我说?去苏州路途遥远,我又怎么放心?你娘又怎么放心?你别一会儿上了心来就胡闹,还是安分地留在府内的好。”
  宝玉闻言,就说道:“我也知道老祖宗是担心舍不得我,故而不会叫我去……”说着,就低下头,伸手揉了揉眼睛,说道:“然而我若是留下,老祖宗自然是安心,我却是不能安心了。”贾母说道:“这个孩子,你留下来,又怎么不安心?”宝玉说道:“一来,让林妹妹自己孤身上路,我不免会记挂,二来,我只想着要见见林姑父,倘若这回不见,日后,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了……”
  贾母一震,说道:“宝玉,胡说什么?”宝玉抬头望着贾母,认真说道:“老祖宗,林妹妹不在此,我便说了,我细细想了,林姑父是个清高好强之人,又爱惜林妹妹,倘若不是病重的厉害,又怎会劳师动众的特意来告知林妹妹,要妹妹一路风霜的回去?是以我只怕这次不见,日后再不得见了。”
  贾母闻言,便沉吟不语,双眉微皱。旁边鸳鸯听了这话,也是一惊。
  宝玉又说道:“我也不怕吓到老祖宗,倘若林姑父有个万一,我只怕林妹妹那般娇弱的身子,会支撑不住。”
  贾母双眉紧锁,长久不语。宝玉张开双臂,将贾母抱住,撒娇说道:“老祖宗,我知道您疼我,也疼林妹妹,正是一般轻重,不偏不倚的,您不放心我出府去,难道就放心林妹妹么?何况,我虽然从未曾出过京,但好歹也是个男子,难道反而连林妹妹那样娇怯的人也比不上了?我心底知道老祖宗是为了我好,只是我近几日读书,颇有进益,记得有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父亲时常对我耳提面命的说,只为我不长进,如今机会在此,老祖宗只管放心大胆叫我出去走着一遭,无惊无险的回来,对林妹妹也好,岂不是一举两得?”
  贾母听了之后,目光一转,看向宝玉,此刻也不似先前那样摇头反驳,却说道:“玉儿,你今日说的这些个话,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然而却又有几分道理,在这府内,我的确是格外疼惜你些,你便是我的心头肉,只为你从不曾吃苦,也不想你出去乱闯……你说的虽然有理,但……”
  宝玉便说道:“横竖还有链二哥哥跟着,又能差到哪里去?老祖宗你只管放心,父亲常说我百无一用,只借着这次机会,也算是出去历练一番,父亲若知道,也会宽慰,将来真的出息了,也不枉费母亲、老太太一番疼我之意。”
  贾母望着宝玉,越看越爱,十分不舍,只说道:“纵然我许你去,你父亲却只以为你又要出去玩闹,却也不会准的。”宝玉陪笑说道:“老祖宗,你向来在父亲面前替我当下多少灾劫,如今,只对父亲说我要去姑苏探望林姑父,听他的教诲,学他的人品才学,父亲又能说什么?”
  贾母点点头,最后叹道:“玉儿……你,也快长大了。”轻轻一叹,不知是欣慰,或者怅惘。

  第十八章 临行

  贾母抬手摸摸宝玉的头,点头赞道:“我的玉儿也快长大了。”宝玉见状,便将脑袋蹭到贾母怀里去,说道:“别说我现在还没长大,就算真个儿大了,也一样是会在老祖宗跟前逗老祖宗开心的。”贾母甚是欣慰。
  正在此时,外面有人说道:“宝姑娘来了!”却见宝钗自外面进来,走到贾母跟前行礼,贾母说道:“宝丫头你怎么来了?”宝钗说道:“因昨儿林妹妹家里来的信儿,我也知道老太太定然有些忧心,故而来看看。刚也看过林妹妹了。”
  贾母点头,就说道:“我说宝丫头是个有心的,果然是如此罢?”宝钗就说道:“宝兄弟又在做什么,难得见他起了大早。”
  宝玉说道:“宝姐姐自林妹妹处来,可见她好些了,我听闻她一宿未睡,两只眼睛都哭肿了。”贾母听了,一惊说道:“林丫头一宿没睡?”宝钗点点头,说道:“正是,想必是惦记着林姑老爷,才如此。”贾母叹道:“这个孩子,就不知体恤自己的身子,这万一不曾回去,先哭坏了,又怎生是好?”
  宝钗同宝玉皆点头,宝玉就说道:“林妹妹惯常是这样儿的,叫人又是心疼,又是着急。”宝钗说道:“方才安抚了一番,稍微见好,只不过这回去一路山重水复的,又怕累坏了她是真的。”
  这一番话,却暗合了宝玉担忧林黛玉,要随从的意思,贾母沉吟了片刻,说道:“宝丫头,先前你宝兄弟对我说,要跟着林丫头回姑苏……”宝钗故作一怔,问道:“真有此事?”贾母叹道:“我本是不许的,怎奈他一片心,竟将我说服……可他毕竟是王孙公子,养尊处优惯了的,我只怕他不通世事,出去之后,冻着饿着,或者吃了亏受了气……”
  宝钗点了点头,说道:“老太太如此担忧,却是疼惜宝兄弟之意,乃是人之常情。”贾母就说道:“然而我见他一片赤诚踊跃,又不好就说不让他去了。”
  宝玉见状,就抱住贾母,说道:“老祖宗疼惜我,却更最懂我的心意,是以我也最疼老祖宗的。”贾母闻言,就一展眉头,笑说道:“你这猴儿,倒是会说嘴,倘若在外面受不得苦,回来还不是要哭的。到时候我却会心疼。”
  宝玉说道:“老祖宗,宝姐姐也在此,她也是个赶过路的……就如林妹妹一般,你若是不放心,不如就问宝姐姐一路如何,宝姐姐跟林妹妹都是女孩儿,难道她们经过的,我却受不得?老祖宗既疼我,我就该越发争气才是。”
  宝钗便说道:“宝兄弟说的有理。”又同贾母说道:“老太太请放心,这行路虽说有几宗苦楚:比如早起难熬,颠簸难耐,路途苦闷……但却有几桩乐趣,譬如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阅历不同……之类,若说有些辛苦,到也觉得乐在其中,尚能忍受。”
  贾母听了宝钗的话,才说道:“宝丫头是个诚实稳重的,你说这话,倒是让我宽慰不少。”宝玉见状,便趁热打铁,紧紧抱着贾母,说道:“老祖宗疼我,就允了我罢,我给老祖宗磕头,日后越发孝敬您!”
  贾母同宝钗两个,相识一眼,贾母笑道:“你这猴儿,越发无状……允了你倒也无妨,只不过,你出到外面,一路山长水远的,你是男孩儿,却要照顾你林妹妹,别惹她生气,才是。”宝玉听了,便满口答应,赌咒发誓。
  宝钗见大局已定,便告了个退,抽身出去了。
  解决了老太太这边,其他的便好说多了,先是王夫人,将话细细地同她说了一遍,王夫人虽然有些不乐,但看老太太已经同意了,又能多说什么?贾政元是个最听贾母话的,又听要叫宝玉跟这林如海学人品知识,心头却暗觉得同意,贾政心思复杂,一方面怕宝玉出去,只是厮混学坏,但另一方面却想,倘若是真的奔着林如海去,同他学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学他那人品气度,胸有丘壑,倒是求之不得的。
  起先贾政初初认识林如海之时,对他大为激赏,只恨林如海外放,不在京中,是以虽然渴慕,却久而不见。现在教宝玉去,倘若宝玉真个儿“改邪归正”,倒是一见大好事,也算是一偿了贾政胸中所愿,因此他心中也是愿让宝玉去的。
  是以贾政也许了。王夫人虽然不敢违抗老太太,到底不愿宝玉离身,心底还指望着贾政拦下这桩事,见贾政也同意,还有何话可说,只有叹一声,默然无语。
  当下宝玉欣喜若狂,只因守着贾母,不敢就露出十分来。贾母劝服了贾政王夫人,又说道:“你平常里锦衣玉食,被人伺候惯了的,如今要一个人上路,别说我不放心,你娘也要担心不已,反正林丫头这一行人也不少,索性你就从你屋里带两个可靠的丫头随行……也好一路照料。”
  宝玉听了,更是心花怒放,却说道:“老祖宗果然是最疼我的,想的真是周到。虽然我觉得不用丫鬟伺候,但为免老祖宗跟母亲担忧,就带两个好了。”
  贾母笑着点头,对王夫人说道:“你看看他,这一要出门,好似又长大了些,连说话比以前都好多了。”王夫人也说道:“老太太说的是……的确,这外面不比家里,果然带两个丫鬟伺候着才妥当,宝玉,听老太太的话。”
  宝玉笑着点头,当下,贾母同王夫人又说教了一番,叮嘱了若干事项。宝玉打起精神,一一应承。末了两人才放宝玉出去。
  宝玉到了外面,简直如孙猴子摆脱了紧箍咒,乐得恨不得要翻几个跟头才好,碍于人在跟前,就忍了,怕屋里头花惜担忧,就急忙先叫了个小丫鬟回去给花惜报信,另叫她赶紧准备一应要用的东西,好同林黛玉一起回姑苏。
  那小丫鬟带信去了,宝玉就也想回去,不料外面有个丫鬟来,说道:“二爷,老爷让您去一趟。”
  先前贾政同意了之后,便离开了,这时侯却又叫人来叫?宝玉一惊,心头七上八下,方才狂喜未已,忽然这样,他生怕又产生变故,那颗心嗖地又直直落入了冰水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