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 >

第698章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第698章

小说: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至刚对张恪、对王维均等人的口风还是很紧,不随便夸海口,不过在他的工作安排中,到春节,公寓楼一期四栋楼就要交付使用,三期四栋楼也要在春节前封顶,此时到春节还有三个月多一些的时间,到明年年中,住宅项目部分将全部结束。
  园林路往东一直到新浦大道都是写字楼与商业地产项目,世纪锦湖将分成东片与西片两个区域来开发,中间会建设一座大型的城市广场,商业区西片邻近住宅区的部分已经开始做桩基工程了,而且是同时建造六栋高层写字楼与一栋五星级酒店建筑。
  肖明建、刘闻涛、严文介、谢剑南、周兴东、林雪等人就站在园林路上望着夜里还在紧张施工中的住宅区工地。
  “锦湖的资本还真是雄厚啊!”严文介轻声感慨道,他看着肖明建一眼,“按照这个速度,湖东商圈很快就能建成了吧?”
  “原计划是四到六年,规定限期未能完工,还可以再放宽到两年,毕竟世纪锦湖在刚承揽项目时,注册资本才是三亿——”肖明建身为建市委副书记、市长,对世纪锦湖地产的情况还是相当了解的,“五月下旬,他们从印尼华人手里获得巨额融资,另外,锦湖也直接将东北角上的别墅区整片的购下,世纪锦湖的建设进度就突然加快了。”
  严文介不清楚华人资本逃离印尼的细节,也无从判断世纪锦湖从中获得到多少融资,唯一能肯定的,世纪锦湖地产集团背后获得锦湖强有力的支撑——不管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锦湖能调动的资本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就眼前的建设规模来看,世纪锦湖地产在国内绝对要算大地产商了,要计算开发规模,背后有信通银行支撑的宏信建设在京津地区的地产开发也不过如此规模。
  “房地产开发算不上技术活。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周兴东不知轻浅地插了一句话。“北京最快地造楼三天一层。一栋百米高地大厦。不需要一百天就能结构封顶……”
  肖明建脸上有些不豫。在夜色掩饰下。他想起王维均捷足先登提出地针对北京地产圈地招商引资计划似乎执行得相当顺利。也是十月初国庆期间王维均、姚文盛邀请北京地产圈里地一些人士到建邺来参加一个非正式的地产论坛。让他们看到世纪锦湖在高新区地建造规模以及高新区这两年来地巨大变化。至于国家与地方对高新区地高额投入与优惠政策。之前严文介已经替他们免费宣传过了。只不过桃子给王维均先手摘走罢了。
  刘闻涛眉头微微蹙着。很少说话。他有些心不在焉。张恪乘坐地奔驰车行驶到跟前。他都没有留意到。直到就算在建邺也不多见地行政级奔驰轿车在他们面前停下来。他才回过神来。
  张恪下了车。环顾着站在路旁地众人。跟肖明建点头笑了笑。说道:“肖市长这么晚都来视察工地啊。怎么没见世纪锦湖地人陪同?”又侧头吩咐傅俊。“你给王书记打个电话。说我在这里碰到肖市长了。我在这里等他。”
  肖明建敷衍地笑了笑。说道:“科王与华夏电子、NEC在建合资成立了研究院。我代表市里出席了他们招待地酒会。酒会刚散。便陪些客人参观建邺的建设新貌。随兴走到这里。不用刻意惊动太多地人——这些客人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
  “都是些老朋友了。不用麻烦肖市长帮我介绍。”张恪又瞥眼在谢剑南、周兴东等人地脸上扫过。看严文介时只是淡淡地一笑。又看了刘闻涛一眼。笑着说。“这不是唐伯伯在中央党校地校友吗。刘局长也到建来做客?”
  黄昏时陶晋见张恪的消息没那么容易传来,但是在场又有多少人看不出张恪是在装痴卖傻?谢剑南见刘闻涛脸上有掩饰不了的尴尬,他心知自己也不讨张恪喜欢,但是在场也只有他能替刘闻涛硬转这个弯:“刘局长已不再是刘局长了,再过几天,刘局长就要去海州担任市委书记……想必锦湖很快就会接到通知。”
  “啊,刘书记……真是惊喜了,上回见面都完全没觉得刘书记会到海州工作,到海州之后一定要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啊。”张恪打了个哈哈,双手合拢放在身前,身子微微欠着说话,算是表示恭敬,但是他的语气却让刘闻涛脸色很难看。
  这是什么话,摆明说他自己是海州的地头蛇?谢剑南不知道刘闻涛在九月下旬与张恪偶然的那次相遇,张恪的咄咄逼人让他心头也感受到一分压力。
  虚伪的寒暄片刻,王维均与姚文盛就赶过来了,邵至刚陪同他们在一起,这更显出肖明建的寒酸来了,表面上和气一团,只是这样的寒暄,不论是张恪这边,还是肖明建他们那一边,都觉得难以忍受,肖明建等人很快就找借口告辞了。
  “他们还是念念不忘啊!”看着肖明建等人乘坐的几辆轿车离去,王维均感慨了一声。
  “土地生长出来的财富会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张恪轻轻的说道,又开玩笑的跟王维均说,“你这么晚还拉我出来,还不就是看到这一点吗?”
  王维均笑了笑,又问道:“与海州的新市委书记见过面了,感觉如何?”
  “是不是一伙的,闻着味就知道了,”张恪摇头而笑,“不然怎么说臭味相投呢?当然,我不是说我自己,我做人没有那么挑剔,是他们挑剔我……”
  □□□□□□□□□□□□□□□□□□□□□□□□□□□□□□
  科王与华夏电子、日本NEC的合作进程非常迅速,18日在建邺合资成立了研究院开发视听影像电子产品,28日,合资企业新的科王电器集团就正式在海州挂牌成立了,新科王不仅获得NEC转移到国内的生产技术与设备,还获得华夏电子、谢汉明、谢剑南等共四个亿的注资,还将金山电子园的工厂、设备、人员以低廉的价格兼购过来作为旗下的生产基地,可以说是暂时将一团死棋给盘活了——这也意味着科王原先的第二大股东嘉信电子没有做什么反抗——嘉信电子对相应损失做出巨额计提,致使嘉信电子在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更加的风雨飘摇。
  到海州赴任才两天的新任市委书记刘闻涛28日高调的出席的科王电器集团的合资挂牌典礼。华夏电子、日本NEC、科王三家企业在国内都有相当高的地位,国内的媒体再云集海州,刘闻涛脸上因此也增光不少。
  张恪倒是怀疑新王挂牌成立的时机选择似乎是专门给刘闻涛准备了一个高调亮相的机会。这一天,他人也在海州,与叶建斌在邵心文、陈信生等人的陪同下视察锦湖在工业新区的工厂,甚至能听见从隔壁厂区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刘闻涛的讲话。
  “科王就是一艘修修补补还一直在漏的船,倒是有人前赴后继的往这艘船上跳,”张恪轻松自若的跟陈信生、邵心文开玩笑,“周富明如此、苏逸群如此,换了刘闻涛也没见变聪明些啊……”
  陈信生、邵心文听了哈哈一笑。
  叶建斌说道:“刘闻涛或许从新的科王身上看到一些希望了……新科王毕竟混入了日资与国资的血统……刘闻涛虽说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倒是有可能偏执的去支持科王。”
  “或许吧,”张恪抬头看了看飘渺的天空,说道,“摊子的本质没有变化,再大的支持,也不过是让一堆小的烂摊子变成一堆更大的烂摊子而已……”
  “锦湖打不打算做黑电?”邵心文问道,“爱达不做,香雪海也不做吗?”
  “近两年没有打算,多元化经营虽说能让品牌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但是太仓促行事不好,品牌的价值也不能无限制给稀释,”张恪摇了摇头,“过两年再考虑也不迟,彩色显像管电视,有必要到时候直接收购国内的工厂就行了,我估计着彩色显像管电视市场注定有场恶战——不晓得在恶战来临之前,科王有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你现在倒是替科王担忧起来了啊?”叶建斌戏谑的打趣。
  “我的心肠很软的,”张恪说道,又哈哈一笑,“免得给你们说成幸灾乐祸,还是不要谈科王了——我一直在考虑锦湖要进入黑电市场,未来要奋斗的目标还是高清电视,液晶电视才是大势所趋!”
  叶建斌、邵心文倒没有怀疑张恪为什么在等离子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技术之间直接选择液晶显示技术作为锦湖未来的发展目标。
  锦湖已经掌握SN液晶显示技术,与液晶电视所需要的薄膜液晶显示技术有一定的关联性;再说锦湖千方百计的介入国内的稀散金属领域,联合中央与地方机构组建华稀矿业集团,最先做的事就是控制国内的铟出口贸易,而铟金属是液晶屏生产的关键性原料,虽说未来的高清电视逐渐分化成两大阵营,此时的锦湖还没有实力一脚踏两脚同时发展两种技术,选择液晶高清电视技术作为未来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是液晶高清显示技术想要得到也是极困难的事情。
  邵心文这次拉叶建斌陪他到海州来,还将一直筹划东山岛建港事务的叶建斌从百忙之中扯到海州来,倒不是要讨论未来高清电视发展方向的,盛鑫环球电器旗下的家电连锁产业发展到现在,旗下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超过八十家家电卖场,再发展下去,受到的制约已经不仅仅是资金的制约了。
  叶建斌跑去承担起锦湖商事的责任起来,将盛鑫环球电器的摊子都丢到邵心文的头上,盛鑫环球电器下一步要怎么发展,邵心文还是想听听张恪、叶建斌的意见。


第924章 还以颜色
  盛鑫环球电器高速展的这两年,各地的家电连锁企业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像海泰电器,虽说发展受到盛鑫的制约,但是在东海省以及邻近省市也展了十八家门店。
  发展到现在,这些家电连锁企业与盛鑫环球电器共同将国内的市场粗放式的瓜分完毕,接下来的扩张就要考虑来自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的直接竞争了。
  这两年盛鑫在庞大资本的支持下高速扩张,家电卖场、门店又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邵心文也很清醒的认识到高速扩张会掩盖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他已经采措一些措施进行管理上的调整,但是这需要时间。他既不想在与其他家电连锁企业残酷竞争时暴露一些致命的缺陷,也不想在此时缓下扩张的步伐。
  张恪的建议很直接:“暂时要避免与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的直接竞争,但又不停下扩张的步伐,那就到盛鑫还没有扩张到的城市开设手机专营店吧——国内大多数家电连锁企业还不够重视手机的销售,做专营手机的卖场可以避免直接竞争,又能让盛鑫的触角继续延伸,而且手机专营店的规模相对较小,方便操作……”
  “你出主意倒也是不忘这边的好处……”叶建斌笑着说。
  陈信生微微一笑,手机是爱达当前在国内的主营业务,在张恪的建议下,盛鑫去年就在旗下的家电卖场里设置了手机销售专柜,如此再继续开拓手机直营店业务,最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整的手机营销体系,对爱达的手机业务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我就算有些私心,你能否认我的主意其实还不赖?”张恪反问叶建斌。
  叶建斌摊摊手,对张恪这么腆着脸的反问,他还真是没有好的应对之词。
  去年十月,国内移动通讯用户总数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终于突破一千万大关,然而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国内的移动通讯用户新增数量就达到一千万,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国内数字手机市场的爆炸性展。
  眼下正步入手机产业的黄金时期,盛鑫暂时不宜继续再粗放式的开设家电卖场,管理上的整顿与反思是必需的,那在盛鑫依赖既有的资源在还没有涉足到的城市开拓手机专营业务无疑是个好选择。
  张见叶建斌、邵心文都皱着眉头思量,笑着说:“得了吧,我才不相信你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盛鑫家电卖场的手机销售专柜共销售手机八十多万部,为盛鑫贡献了接近三亿的利润,手机上的利润是哪一类家电销售能够比的?要没有考虑手机专营店的问题,说明你们在企业战略管理上是不合格的……”
  邵心文笑了笑,说道:“在你面前倒是很难装模作样……”手机专营店的模式,张恪在去年就提出来了。而且在国内手机市场做大之后。陆续有些城市出现了手机专营卖场的销售模式。只不过都处于发展地初期罢了。
  “说说你的核心问题。哪有这么多时间跟你在这里兜圈子?人家刘书记一通演讲进行这里也才三十分钟而已……”张恪挠了挠耳朵。抬头看了看斜前方围墙灯柱上的高嗽叭。在科王厂区内,与爱达的厂区就隔着一条两车道的甬道。高音喇叭里还在广播刘闻涛的即兴演讲。他疑惑地问叶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