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 >

第400章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第400章

小说: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恪让傅俊与马海龙去休息,谁晓得叶建斌半夜闯进来有什么事要闹腾多久。走进厨房,看见叶建斌正开启一瓶红瓶,厨房中间的大理石操作石放在一堆卤菜,红酒、卤菜还有咖啡都是叶建斌带过来的,只是这品味驳杂了些;姚文盛从橱柜里找出玻璃杯,转过身来,看着张恪说:“恪少瞒人还真是瞒得紧啊,我后来还与姚坚聚了两回,他也只字不提你!”
  “啊!”张恪的确没有想到熟悉的笑声竟是姚文盛,有些奇怪姚文盛这时候会出现在建邺,既然叶建斌领他过来,定有故事可以听;姚坚是北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恪当初还吩咐要他与姚文盛搞好关系,没想到姚文盛直接找上门来,笑了起来,说道,“我说这声音怎么听起来熟悉,赶到建邺让我做地主之谊的?”上回在北京的夜店,姚文盛倒是不介意他家里指定的未婚妻易馨与张恪他们混在一起——他小子与计委高科司的陆健也在泡北外的学生妹——交谈起来,性情颇为相投,姚文盛最后还坚持要尽地方之谊,张恪说道,“在建邺我倒不敢跟叶哥争这个地主,”又问叶建斌,“我离开香港时打算直接去北京,没有买到机票才临时决定先到建邺来处理一些事情,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当然以为你直接去北京了啊!”叶建斌嘿然一笑,说道。“文盛在东航的眼线不少,你以为你扛着一片树叶挡在脸上就能瞒过谁啊,两个人还在飞机上卿卿我我?我想啊,你到建邺没有联系我大概是怕我打扰你们双宿双飞,所以就直接半夜到这里来逮你了。”
  张恪这时候却在想:以后与不同的女人是不是要选择坐不同公司的飞机?
  年后到处奔波,就是上回去香港从建邺坐飞机才去叶家老宅看望叶祖范老人。但是叶建斌人没在建邺,这段时间还没有跟叶建斌说上话,倒是没想到叶建斌与姚文盛认识,看起来关系还不错。
  当初与姚文盛在北京相遇时,就知道他的背景不浅——易馨是邮电部副部长易云飞的女儿确凿无疑——后来从梁文江的准丈人王旭琛那里进一步得到确认。
  姚文盛与周兴东都是邮电部公认的公子爷,但是姚文盛与周兴东争联信集团总经理助理的位子败下阵来,张恪当时也没有刻意从王旭琛嘴里进一步探听消息——碍着自己此时地身份,虽然占着梁文江表弟的便宜。也未必就能让王旭琛交浅言深、言无不尽。
  叶建斌站在餐厅与客厅之间拱形檐台下,探头看了看楼梯口,说道:“她该不会从后窗爬出去了吧?”
  既然与许思的事让东航的人传到姚文盛的耳朵里,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叶建斌这么说,也是说明姚文盛是可以信任的人——虽然与姚文盛只见过一面,他身上有世家子弟不羁地一面。但是却没有让人厌弃的脾气。
  张恪接过姚文盛手里递过来的红酒,说了声谢谢,见叶建斌朝着楼梯口挤眉弄眼,走到客厅里,等了一会儿没见许思自己走下来,知道她不想这时候出来见姚文盛,叶建斌关系熟了,倒是无所谓,笑着说:“我大半夜给你吵醒还不够,你还想吵醒什么人?”
  □□□□□□□□□□□□□□□□□□□□□□□□□□□□□□
  夜静更深。楼下谈话,许思在楼上听了一清二楚,听张恪这么说,就没有强迫自己下楼去,抱着毯子先去房间睡觉了,空调打了半夜,被褥的潮气吹干了些,也不管叶建斌半夜来找有什么事情。
  叶建斌知道张恪的是鬼话,嘿然一笑,说道:“一直想介绍文盛给你认识。倒是没有想到你们已有机会碰上面,”将厨房操作台上的卤菜与红酒还有咖啡壶都搬到客厅的玻璃几上,“不晓得几时能抓到你的人,文盛这次算是到建邺下车伊始,我们趁着今夜还有些月色就算给他置酒洗尘……”
  “啊……”张恪有些惊讶。初次见面时。姚文盛就透露对邮电部暮气沉沉地部委作风不满要到地方上来,但是张恪从他的话语猜他家里却更希望他在部委里养着资历等级别上去了再放到地方上能有一个高的起点。这才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姚文盛怎么就突然调动到建邺来了?张恪没想着急着问详情,端起酒杯,笑着说:“那今夜给你吵醒不冤,以后到建邺又多了一个喝酒的人。”
  “你倒不急着问文盛调到建邺哪个部门?”叶建斌问道。
  “能拿来下酒?”张恪不急着问姚文盛的来意,还愁他自己不急着说?
  叶建斌哈哈一笑,知道想让张恪主动问话太难,拍了拍姚文盛的肩膀:“你自己说吧。”
  “家里本不想让我这早就出来,”姚文盛坦然说,“资历浅了些,在邮电部混了五年多,正处级还没有混上,到地方还是要在底层挣扎;只是京城里最近水比较深,我家里才把我打发到东海来……”
  虽说国内政局稳定,但是在大地会议与权力机构调整之前,总会有些小风在吹小浪在打,不过话说回来,姚文盛也不是惹事生非的主,只要在北京小心谨慎一些,风浪也吹打不到他身上,姚文盛这话说得不尽不实:他到地方上,应该是他自己争取的吧?虽然没有深谈过,初次见面的印象就比较深谈,应该会有一些抱负。
  张恪笑着说:“不要说得跟流放一样凄楚,建邺虽不如北京,但也能算温柔乡……”
  “这次能出来不是那么容易,”姚文盛摇了摇头,收敛起说笑的神色,说道,“与家里妥协了……那就不能到地方上继续厮混了。”
  张恪心想或许是受到周兴东的刺激也说不定。
  “那是不容易,”叶建斌说道,“文盛他爷爷是中顾委的前委员顾长庚,不是姚某某——”指着张恪笑起来,“你一定没有猜到吧?外人都很难想到这层关系,”又说起姚文盛异姓的缘故,“十年浩劫时,文盛寄养在昌平姓姚的人家,顾老爷子便让文盛姓姚念着别人的恩情;我家老爷子前段时间到北京去看望顾家老爷子,打了包票,顾家老爷子才同意文盛到建邺来,我家老爷子什么时候帮别人打过包票?”叶建斌转头问姚文盛,“你给我老家子灌了什么迷魂汤?”姚文盛嘿然一说,叶建斌倒没有穷追不舍,又回过头来跟张恪说道,“文盛地工作关系刚到建邺,具体到哪个部门工作还没有定下来……”
  张恪的确没有想到姚文盛是前顾问委员顾长庚的孙子,姚文盛真要决定下来,那也快的很,毕竟级别不算太高,接收起来也不算太麻烦,省里、市里随便插个副处级的角色,跟玩似的,特事特办,几天几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
  中顾委是为了解决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成立的过渡性组织,九二年结束历史使命而撤消,顾问委员都是中央元老级的人物。顾长庚、叶祖宪也的确能称得上是中央地元老,而且两人在中央时关系密切,这个倒是常听叶祖范老人拉家常时说起。原来这是叶祖范老人交待下来的任务,张恪倒不敢忽视:只是不晓得姚文盛拿什么跟他家里妥协,婚事吗?
  张恪将酒杯放下来,身体坐正,问姚文盛:“你这次决定到地方上来有什么计划?”中央元老级人物哪一个不是门生无数,叶祖范让老上级顾长庚同意姚文盛到地方上来,应该会有安排,张恪这才问姚文盛自己有什么规划。他这么问的时候,脑子里却在盘旋姚文盛与周兴东争联信集团总经理助理败下阵来的事情。
  “老爷子同意放我到地方上来,建邺却是我自己选的,”姚文盛说道,“要按照他们地意愿,他们倒是属意我到江南省我小姑夫陈新民那里去,不过去江南省,与留在部委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在家人羽翼下厮混而已。”


第552章 姚文盛的一个月
  去江南省有个省委副书记罩着,的确会活得很滋润。中央关系谱系太复杂,要不是姚文盛自己说,张恪一时还想不起陈新民是顾长庚的小女婿,叶家人脉甚广,顾家想必也不差;却是听到姚文盛说他是自己选择到建邺来的,张恪倒有兴趣,笑着问:“建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不是建邺有什么地方能吸引我,我要说是因为东海有锦湖,会不会太唐突?”姚文盛眼睛眯起来笑着,平静的看着张恪。
  听姚文盛这么说,张恪心想姚文盛这次大概是其志不小,既然叶祖范交待下来的事,叶建斌领进门来——总不能指望叶老爷亲自领上门——淡淡笑了笑,说道:“那我要好好听你说说……”
  □□□□□□□□□□□□□□□□□□□□□□□□□□□□□□
  张恪年后北京飞往美国达拉斯,从美国达拉斯飞回国内,中间在香港停留了一下。在建邺得知李远湖想要在他上任省长后抓几个大项目锦湖去年抛出来的制浆项目计划也在李远湖的选择之列,张恪被迫与苏津东等人飞往北京想着在北京大造声势转移李远湖的注意力。此次北京之行偶然与易馨、姚文盛等人相遇。
  姚文盛在夜店初与张恪见面时并不晓得张恪的身份——却晓得姚坚、赵鹏是爱达电子的中层管理人员——当时他急于摆脱部委沉暮的氛围碍于家庭的阻力无法任意妄为却又在与周兴东争联信集团总经理助理的位子时受挫,意志也有些消沉。
  锦湖最终选择是爱达集团的名义在北京大造声势,不仅仅吸引了媒体与公众的目光,也吸引了北京官僚阶层的注意,特别是爱达集团引起媒体对民营经济地位的大讨论,更是吸引了高层人物地注意,也包括退居到幕后却时刻关注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前高层人物,姚文盛也是其中之一,顾家老爷子顾长庚也是其中之一。
  紧接下来。陈信生以爱达集团的名义宣布技术扩张向消费电子市场全面进军的计划并正式启动科技园项目,与东海省内的警惕、迟钝不同,其他人一开始就对爱达集团的科技园项目起了很大地兴趣——毕竟没有张恪手里吃过憋,而爱达集团这段时间大造声势,使科技园项目看起来十分的真实可信,大家都相信爱达集团在碟机业务九六年一年赚了十个亿。只要资金不分散,九七年的营利也足以支撑科技园项目,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对暮气沉沉的邮电部以及国内以国有企业主导的电子产业有着深深失望的姚文盛却似给注入一针兴奋剂,让他意识到或许民营经济才是引导国内通信电子产业走向腾飞的关键;他最初的意愿甚至想直接加入爱达集团。
  他地这个念头却在他老子顾兴禹面前给泼了一盆冷水,虽然国内官场充塞着平庸的人物,但是能在官场绽放风彩也无不是精英,顾家并不希望他因为一时的受挫就此掐断自己在政治上的前途,而且顾家需要在政坛上有后继之人。
  国内的政治体制毕竟与国外不同。你要在仕途上发展,就必须在这个体制内成长,哪怕进入国有企业里折腾也行。
  姚文盛与家庭争执之下,最终的妥协方案是满足他之前的意愿同意他调去地方任职。顾家也不会将姚文盛丢到某个山沟沟里自生自灭,再说姚文盛一个副处级地官员,并不需要动用多强的力量就能随便在某个城市安插下去,最好的方案当然是去有人能照顾到的城市任职。
  不过姚文盛依然对爱达集团不死心。爱达集团的这次忽悠让他看到国内电子产业崛起的希望——爱达集团的忽悠与他长久以来萌生的想法暗合,他并没有意识到爱达集团早就对移动通讯产品动了心思,也没有意识到赵济东副总理会铁了心要将邮电部分拆、将电信部门与电子工业部等重组成信息产业部并在一年之后成为现实,他不离开邮电部也会与爱达集团发生交集——姚文盛心里想:国内主要城市都在搞高新技术产业园,爱达集团如此大规模的科技园项目必须依托大城市的技术人才资源,最终落户武汉、杭州、成都或者建邺这些城市中地某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那几乎是能肯定的事情,他原打算等爱达集团的科技园项目确定城市之后,他再有针对性的选择去地方任职。当他将自己的打算跟顾家老爷子顾长庚商量时,顾长庚直接说道:“去建邺。幌子扯得再多,忽悠再厉害,最后还是在建邺……”
  那时,张恪还正与李远湖处于僵持期、李远湖还没有到海州考察作出让步。
  在老一辈人当中,许多人对国内非公有制经济体的崛起颇有微辞,生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会对国内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体制形成威胁,但是顾长庚却非保守的一派,自从爱达集团在北京大造声势、特别是以此为源头在媒体上引起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大讨论时,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