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娱乐大丈夫 >

第6章

娱乐大丈夫-第6章

小说: 娱乐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姜成这番举动很是杀了那些个平时眼高于顶的国内电脑骇客身上的傲气一把,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此后,中国的骇客技术居然有了进一步发展,间接又带动了中国内地电脑技术的蓬勃发展。几年后,姜成甚至还因此获利了,这是姜成现在没有预料到的。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不详解。

    《南周刊》的老总徐国庆是所有上海出版杂志社老总里最上火的一个。

    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两年《南周刊》业绩下降的实在厉害,急需找一棵救命稻草,而恰恰这时候《明朝那些事儿》出现了。(请记住我们的 DukAnkan读看看 小说网)徐国庆第一眼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了,不过他不是这本书的粉丝,而是他看到了这本书广大的“钱途”!

    这绝对是那种能拯救一个出版社的作品。徐国庆实在是太想得到它了,《南周刊》也实在太需要它了!

    哦,忘了说了,《南周刊》就是姜成的父亲姜德均工作的出版社,原名是南方人出版社。《南周刊》是其旗下最重的一个品牌杂志,九十年代也曾盛行过一段时间,因此取代了出版社的名字,成为其行业代号。不过到了新世纪后,《南周刊》业绩下降得厉害,现在已经日落西山了。

    在姜成看来,《南周刊》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思想太老旧了。因为以前《南周刊》主要经营的版块就是纪实报道,跟踪报道国内外当下时事,并请专家学者给出评论。

    这在上个世纪很流行,因为那时民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还很少,只有求助于报纸、新闻、杂志;不过到了新世纪,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网络越来越受用于群众,民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这些做纪实报道的纸媒杂志社越来越难做。

    你说人家想知道什么,上网浏览就行,还至于还花钱买你的杂志报纸吗?而且还不能做到最快最新。

    不想上网的话,看新闻联播不就好了,全国这么多的电视台,不够看的吗?至于买你的杂志报纸吗?

    所以,新世纪后,随着资源兼并的越来越厉害,这类的中小型杂志社、出版社越来越少,不是被巨头吞并,就是倒闭。不想倒闭的,都转行做了别的。《南周刊》能支持到现在,还多亏了早年在中老年人群中积累的人气。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人气早晚有用完的一天。

    所以徐国庆现在很上火,而且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在网上的成绩越来越好,他就越上火。更让他上火的是,他的总编辑,姜德均姜大才子居然在这么紧要的关头之下,带着自己的老婆去海南度人生的第二次蜜月去了!

    哦,你说不是去度蜜月,是全家去海南旅游了。那你儿子怎么还在家?

    哦,你说是那小子自己不愿去的,所以你们老两口单独去了。那还不是度蜜月是什么?

    最过分的是,去了快一个月了,还不回来?

    哦,你说你走的时候还没这么多的事,还是老总你见杂志社最近没什么活,批的一个月的长假。那你老板现在心情很不爽,就此宣布,你的假期到此结束,赶快给我回来!

    没奈何,因为老总徐国庆最近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姜爸爸姜妈妈无奈地早早结束了人生第二次蜜月。

    没错,的确是蜜月。

    要说这还是姜成给他们创造的条件。本来姜爸爸姜妈妈还没有这个心思,这次旅游也的确是为全家准备的,可谁知临出发了,姜成却宣布不想不去了!

    难得老两口发现居然有这么长时间独处!这两人的心就活泛了。

    你别看姜爸爸身上虽然带点古时文人的迂腐思想,这古代文人身上的浪漫情怀也是有的,不然当年怎么追的上出身豪门的姜妈妈?

    一时间,姜爸爸才情大发,营造出了极其浪漫的两人世界,惹得姜妈妈也激情萌动,俩个人就沉迷在了海南的青天绿水之间。为了完全营造出两人两人独处的环境,甚至连家里人的电话都屏蔽了,这也是姜成一连几星期都没得到父母电话的原因。

    当得知惹得自己老总内分泌失调,情绪失控的罪因居然是一本现在网上很火的小说的作者。这个作者不知怎么回事,既然在网上上传小说,自然是想要出名,想要出版自己的小说。可现在一本书的内容都快更完了,他还不现身,难道他真就大度到相让所有人白看他的书吗?

    出版商们自然是不信的,他们相信那位作者其实是在“钓鱼”,钓他们中能出价最高的。所以那些出版商们都暗地里把心中的价码提了又提,可就是等不来当年明月的现身。

    姜爸爸姜妈妈对这位作者却没什么好感,尽管在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两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本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算得上“救市之作”的那种书。

    可这也不能弥补两人的损失,姜爸爸甚至在心中暗暗发誓:不要让我见到那位当年明月,不然我一定要让他好看!

    欣喜的是,两人很快就见到了当年明月,只不过震惊大过了怨愤。

    “什么?你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回到家后,姜爸爸姜妈妈很是被自己发现的这个事实震惊到了,没想到最近网上火的一塌糊涂的《明朝那些事儿》居然就是姜成写的!

    “所以你不跟我们去海南度假,你其实是想留在家里写小说对吗?你从来没告诉过我们你喜欢作家这个职业?”姜爸爸姜德均很是疑惑。

    “是啊,阿成,你以前可不怎么喜欢写东西的?”姜妈妈高琳兰也有些疑惑。

    “之前一直有喜欢,只是怕耽误学业,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姜成很违心的撒了个谎。

    “那你什么时候对历史感兴趣了?而且还是明史?”姜德均还是有疑问。

    “具体什么时候忘了,只知道是在听了‘崖山以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我便对明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到处收集资料,想写一本有关明史的书。这还得多亏了老爸你的收藏啊!不然我仅凭我自己,可找不来这么丰富的资料。”说着指了指电脑桌上那一摞厚厚的历史书,其中大部分都是姜德均的藏书。

    现在现实摆在面前,当年明月是自己的儿子,姜德均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过随即他又高兴起来,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出息了。看到儿子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居然写出了一部这么好的书,姜德均倍感欣慰。

    得知姜成一直隐在幕后不出来,就是想等父母回来后再就出版的事好好商量,姜爸爸姜妈妈又是一阵欣慰。当下,就《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问题,一家人又展开了讨论。

    “我建议你选择那些大型的出版社,我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就不错。这些规模大的出版社一般都比较正规,他们都有自己的销售模式以及关系网,但是他们也比较容易客大欺主,利润压得很低,作者一般只能分得码洋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二。码洋是指书的定价与印数的乘积,只有知名的作者才能拿到百分之十以上,当然特别畅销的书也行,而一般的作者只能拿百分之八以下。所以你和这些出版社商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把握住他们的底线,否则只能被他们压榨。”姜德均作为行里人,和姜成详细的解说了其中的道道,并给予姜成自己的建议。

    “原来是这样的,那那些小型出版社呢?”姜成点了点头,还好自己家有个熟知内情的人,否则至少得亏损个几百万。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前世的《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可是突破千万册,为改革开放以来发行量最大的十五套书之一,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

    “当然一些小的出版社就没有多的关系网了,这就导致了他们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些小型出版社一般把目光投向的都是那些有潜力的新人,新人嘛,一般都没什么经验,一听说自己的书能出版就已经谢天谢地,这时出版社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高姿态出现,说什么要不是自己出版社的看重,这样的书根本就就没有机会出版之类的话,之后在商讨利润分成,出版社就占据着主动。小型出版社就这样在大型出版社的夹缝中为生的。”

    “难道小型出版社就不会提高利润分成来吸引那些知名作者吗?”

    “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他们不敢。要是他们这样做了,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定是各大出版社的联合打压。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而某些规矩是不能破的。”

    姜成基本上了解出版业的一些情况,知道作者目前被压榨的厉害,不过他可不那么甘心忍受压榨的人。

    “那老爸,我要是将《明朝那些事儿》交给《南周刊》出版发行,你看怎么样?”姜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姜德均欣慰说道:“作为《南周刊》的总编辑,我自然是希望你能把《明朝那些事儿》交给《南周刊》来出版发行;不过作为你的父亲,我还是要提醒你要好好思虑,毕竟《南周刊》虽然不小,可现在绝对称不上是大出版社,给的利益可能达不到你的心理价位。当然,这些还需要你跟你徐伯伯好好谈谈,不过我估计你徐伯伯最多能给你百分之三十的回报,这还是因为你是熟人的关系,不然最多只有百分之十五。”

    姜成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老爸,我打算先跟徐伯伯好好聊聊再做决定。”

正文 第八章 品茗论道(上)

    徐国庆喜欢喝茶,姜德均也喜欢,这可能是老一辈人共同的爱好。

    第二日,姜家父子便邀徐国庆到其常喝茶的一间茶楼“静茗轩”,商谈出版《明朝那些些事儿》的事。

    谈事自然不能坐在大堂,三人包了一个小包间,叫两个服务员把一整套茶具和上好的铁观音茶叶拿进包间。两个身材苗条相貌姣好的服务员走了进来,一人手中端着一个茶具摆放到方桌上,另外一人却是捧着一个红泥小火炉,放在方桌旁边的一个圆圆的木墩上,那个红泥小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小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

    茶具也很考究,是宜兴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小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拿起这东西的时候,如果稍微使大点力气,很容易就能将之捏碎了,所以动作一定要轻。

    红泥小火炉虽然很小,但是火倒是很旺,转瞬之间,水就烧开了,水开之后,一个服务员拎起了小巧的水壶,而另一个服务员马上又放了一个水壶上去,给大家介绍道:“我们茶馆泡茶所用的水,都是取自云龙山上的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水开之后,三人便让她们离开了。却是这种茶楼,除了让服务员帮你泡茶,还可以顾客自己来。当然得是那种茶楼会员,还得被考究过泡茶手艺的,不然人家是不会让你碰那些易碎的茶具的。

    此时,姜德均和徐国庆坐在茶几后,观看着姜成的表演。

    没错,就是姜成在泡茶。

    只见他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两人品鉴,还向两人详细的介绍一番铁观音茶,此为鉴茶。待到两人看过之后,姜成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也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姜成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向壶中注水,水满壶口时停了下来,姜成伸出两指,夹起壶盖刮去了壶口的泡沫,然后盖上壶盖,用开水冲去壶顶产泡沫,动作轻柔优雅,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这个过程叫做淋壶,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壶体,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此时,满屋已经可以闻到茶香了,不过姜成却直接把紫砂壶中的水全部都倒了出去。这叫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再次向紫砂壶中倒入沸水之后,却又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姜成两根手指转动杯身,此谓“温杯”,自然最后又是倒掉了。

    到第二泡时,姜成单手持壶,循环往各个杯中斟茶,壶口紧挨着茶杯,这个名目叫做关公巡城,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等到壶中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为韩信点兵。

    至此,整套泡茶流程才算是演示完毕。

    整个过程姜成做得有如行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