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陷世 >

第247章

陷世-第247章

小说: 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志没感到喜悦,反而感到悲哀,从上至下,都是认上一级,官大一级压死人,一点没错。到了村里,就没有什么级别,最小的官可能就是村长,再往下排列,就是组长,组长下面没有副组长,组长就没人愿意干,因组长就是村长的狗腿子,跑腿的,闹得欢,工资还很低,一年也就几百元。

    来支书很聪明,他清楚这时候是关键,大概也听说了什么。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

    一辆黑色的奥迪停在门口,来支书起来,去迎接单处长。处长大人仍是一脸的笑像,没有什么变化,红光满面的,也不显得老,听说快退休了,可身体还比较硬朗,退休之后,估计也不会闲着,仍然要做一些事,说好听点,是为人民服务,说难听点,是占着一个位置,享受着一定的待遇。

    他还想服务,发挥余热,不过,要在退休前建立好人脉关系,有了关系,才能顺利工作,免得没有关系,要重新建立关系,非常麻烦,到时候自己都不想干了。

    在等人的时候,特别难过。时间不容易打发,人到了,却觉得等人还是好玩一些。

    人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本来想,单处长来了之后,先把来支书教训一顿,说要听机构工作人员的话,怎样说,就怎样做,争取比白鹳村做得好。没想到。单处长没说这个,反而要求先听听来支书怎么说。

    来支书说:“我很想做好这个项目,可是,不知道机构有什么要求。我工作又忙。没时间和他们交流。他们也没时间过来和我详谈。”

    “在协议里已经说清楚了,要求县乡村级干部和机构工作人员合作,将这个项目做好。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不能给省民委和港岛慈善基金会脸上抹黑。”单处长说。

    “对不起,协议我没仔细看。”来支书说,“协议不是我签的,当时我没在场,我的父亲被这家柏松酒店的老板骑摩托车撞伤了,我在医院照顾他。”

    他这样解释,应该没有错,百善孝为先,需要对父亲尽孝才行,尽孝才能得到更大更多的祝福。

    他说完,单处长也没说什么了。

    大家都静默,单处长问尹懋:“你说吧,有什么要求,不好说的,当着面说,工作上需要支持的,尽管开口,能做到的,我坚决要求村里做,做不到的,你也别怪,毕竟现在这个社会太复杂了,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网罗。”

    尹懋说:“要说感谢,还是要感谢村里,对我们一直比较照顾,只是需要时间和来支书沟通和交流,尽量不要再浪费时间。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单纯地完成任务,而是想要通过做项目,认识一些朋友,先做人,再做事,争取在做好事的时候,学会做人。”

    “你说得很对,我们需要合作,需要关系,做人做好了,做事很容易,不在话下,只要有钱,有人,什么都能做。”来支书说。

    “小尹,你说说看,你们希望村里怎样和你合作才好?”单处长说。

    “是这样的,我们在项目开始前需要和村里商量好,要先了解项目是不是符合村民的要求,看他们愿不愿意投入进来,像我们机构,还要求村民选出一个管理小组,等小组成立了,有些事就通过管理小组来做,我们就轻松些,也不会因为我们经常不在村里,而使得项目停下来。”尹懋说。

    “这个简单,我现在就去做。”来支书说。

    来支书说完,他就站了起来,他喊凌汉韶一起出去,然后又走回来,对单处长说:“这样吧,我现在通知饮水管理小组的过来,一起开个会。”

    他这一招,让德志措手不及,连尹懋都变了脸色,这不是明显跟他们作对吗?连调查都没结束,怎么会有管理小组呢。

    他想问,但问不到什么,来支书已经出去了。再说,单处长那里也不好解释。

    他们总是在刘小姐那里投诉,以尹懋为主,投诉不断,总是说他不配合,不合作,不指派村干带领他们去走访调查,他们自己又不能去,去了,怕引起村民的误解,还以为是特务潜伏在山区,准备搞什么见不得人的活动呢。

    单处长说:“你们也不要太认真了,我要求他按照你们的要求做,但不要过分,过分了就不好。都是荆楚省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省的父老乡亲想想,项目要落实到位,不要让项目跑了。捐款人捐钱就是要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不能撤走,撤走的后果会很严重,影响会很久远的。大家明白吗?来支书也为了稳定,为了让村民吃上干净充足的自来水,不是想让项目搞砸,项目搞砸,对谁都没有好处,你们到时候拍屁股走人,来支书却走不了,他的家在这里,没有办法,必须要坚持到最后。你们清楚吗?有什么麻烦,都是来支书来解决,你们又不能解决,就是给钱并且监督将项目搞好,这就是最后的目的。”

    大家听了他说的话,带着官方色彩,不好争辩什么,这个很明显,他们是一伙的,但是钱在机构这一边,他们想用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还需要和机构的前线工作人员商量。

    德志他们就像一个单位的会计,替老板管钱,可是,会计有时会发点脾气,使使性子,让老板难受难受。大家都很清楚,这钱既然是爱心捐赠的钱,就一定会用下去,别人的捐赠,是心甘情愿的,捐赠出去的目的就是能通过机构,让更多的人受益。

    如果把给出去的钱再要回来,那不是正常人做的事,而且这种捐赠,是来自海外的,这是基于海外的捐钱的传统和爱心的奉献的习惯,他们不会这么无聊。

    单处长提前打了预防针,大家心里都有了数。

    果然,没有十分钟,就来了七个人,其中,包括来支书和凌汉韶,来支书说:“这是七人饮水项目管理小组,我是牵头人。自从上次这几位先生来我们村以后,我们一直在着手准备他们要求的,调查走访,成立管理小组,调查的情况在凌汉韶那里。汉韶,快,把调查的表拿出来。”

    凌汉韶从掉了皮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沓子材料出来,交给了来支书,来支书笑着说:“我们这三个月一直在忙这个事,真是想不到啊,老外做事这么认真,非要问人家洗澡。”

    “是的,通过咨询人家的洗澡,就知道用水的情况,这是老外比较聪明的地方。”单处长说。

    “这是他们设计的问题,我们也是照搬照抄,有些翻译,还有些问题。”德志说。

    “翻译要精确、通俗易懂,否则就不容易使用,表格、问卷这些工具,我们也常用,但是,有些走形式,要灵活变通。”单处长在发表意见,他说话,不允许别人插嘴。

    来支书也是,不过,在单处长那里,他允许别人插嘴。

    别人插嘴,他可以有时间来思考,他的脑袋转得快,相当灵光,对付像余哥、尹懋那样的人,不在话下。余哥不服气,最终还是服气,这就是个人的魅力。

    他们七人坐定,女主人开始忙碌,给新来的人沏茶,给先来的人添加开水。女主人忙来忙去,好像对没有参加打麻将而表示不满。(未完待续。。)
第267章 赦免情债
    ps: ; ;《陷世》新章节发表,欢迎你来支持!

    女主人就像陀螺,不停地在人群中转,她这样做,肯定能得到好处,来支书一高兴,就会给她赏金,多少不等,或者减免她家的债务,都是有的。

    单处长显然对这家很熟悉,可能以前常来这里玩,他比尹懋他们更加熟悉村民,这一点让德志感到惭愧,不过,他这次来这里不是故地重游,回忆往事的,他是因为别的事,路过这里,顺便把来支书和慈善机构的关系给捋顺的。

    来支书很配合单处长,要求做什么,就马上去做,当然,现在尹懋有人在当面支持,当然比较强硬,他表面上看来没什么,总是说算了算了,都过去了,不用再提了,以后做好就行了。事实上村干也在这三个月内有所动作,比如说调查问卷问完了,不是德志他们问的,但问卷是一样的,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得到问卷的,反正已经做完,有名有姓,有组别还有家庭成员数量,要啥有啥。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意料,原来来支书暗中在搞这些事,还是听说单处长要来,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些东西,并且提前和村里的人,男女都有,告诉他们今天要参加一个小组,要开会,他们已经沟通好了,今天一起来见单处长和机构的工作人员,他这样安排,是他惯用的手法,屡试不爽,这一次也震撼了尹懋、余哥和德志的视觉。

    单处长说:“你们过去几个月的恩怨我不管。也管不了,我要看到今后你们和睦相处,共同把项目实施好、管理好,并且要把这个项目做成经得起考验的百年不遇的好项目,你们有没有信心?”

    来支书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有!”

    “有信心就好。我告诉你们,他们三个工作人员在这里可以当百分之五十五的家,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五的家,在江城刘小姐那里,你们明白吗?有什么问题,就找他们。不要等到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你们没有办法解决了才找我们。明白吗?”单处长说。

    “这个是沟通的问题,我们没有想到为难先生们,只是有些沟通不得力,比如说像余先生。他说话我们就听不懂。我说话。他们听不懂。”来支书说。

    “这个慢慢适应吧,不要忘记了,他们离开舒适的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为了什么,凭什么,都还不是来做好事,来帮助你们村里发展吗?”单处长说。

    “我想说的是,在原则问题上,我是不能让步的,如果让步,我宁愿不要这个项目。”来支书说。

    “什么问题?”单处长问,他很好奇,没想到来支书搞了这样的名堂出来。

    “他们有个传统的作法,就是说引水管要细,供水管要粗,我不同意。”来支书说。

    “为什么不同意?”单处长问。

    “我们家的到户的管道也细,这里还例外呢,特别照顾,提供的供水管最小的也比我家的供水管粗。”德志插嘴道,不知道他的哪一根神经出了问题,竟然说起话来。

    “你家的水管跟这个不同,你家的水管在城市里,有很大的压力,水管细一点没关系,有高压供水。”单处长说。

    德志碰了一鼻子的灰,只有沉默。就像他以前的律师事务所的老师说他一样,不喝酒还好,喝了酒话就多;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得罪人。

    德志想一想他的老师说的话,也就明白过来,说的真对。

    来支书见单处长支持他,越发得意,就趁胜追击,说:“说实话,我很愿意走在白鹳村头里,可是,没有办法走,刚才说了,是语言沟通上出了问题,第二,我不甘落后,想迎头赶上,需要支持。引水管不能细,细了不行,到了雨季,需要迅速把水引到蓄水池,如果水管细了,那水的压力不够,水量太小,还没装多少水,那水就已经没了,我们这里下雨,单处长在这里驻队多年,也十分清楚,不用多解释。”

    单处长点点头,说:“你对村里的情况了解的比我多,我不是本地人,气候这东西,一窍不通,雨量啥的,更不清楚,如果资金允许,引水到大蓄水池的水管就选择大一点的吧,不要因为水管太细,引水不畅,被树叶、杂草一堵,就麻烦了,水管粗了,就是过滤池里流进水管不少杂草,也应该没问题,不会影响引水到大蓄水池的。”

    来支书渐渐占了上风,余哥和尹懋没有占到便宜,德志抢白了一句,还碰了壁。

    然后来支书宣布:“七人饮水项目管理小组宣布成立。”

    大家都拍巴掌表示欢迎,德志一看这阵势,那五个人中间有两个女人,符合形式上的男女要求的比例,如果将这个名单报给办公室和合作伙伴,想必他们会很满意,这个项目在重视男女平等,人人参与,让项目有归属感。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德志记不全面。在形式上满足,不等于在实质上满足要求,这次单处长来的目的,就是促成形式上的满足。完成这个形式要求,他就可以安心去他想去的地方了。

    他们基本上取得了一致,不清楚他们到底想要怎样做,横竖这项目款要把好关,不能轻易给他们,否则就容易造成像虎坡村那样的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