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17章

清朝种田记-第17章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章顿时语塞。她强作镇定,一脸无辜加茫然的眨了眨眼,假装思索一阵,仰起头道:“这个,我也不大记得了!好像是爹给我说过的吧!”

    “哦?”吴管家偏头闷思,半响才道:“我想也是!”

    引章“哈”的一下差点笑了出来,忙捂着嘴假装咳嗽掩饰过去,点头道:“对啊,不然我怎么可能知道呢……”

    当引章提出要贩运货物上京时,不出所料,受到了安寄翠强烈的反对。引章给吴管家使了个眼色,二人又举例子、又摆现实、又说理由、又下保证,安寄翠至始至终只有两个字:“不行!”

    搁不住引章软磨硬缠,安寄翠有些招架不住,便索性釜底抽薪,来个快刀斩乱麻,道:“做生意要本钱,咱们如今可没有多余的钱!剩下那些钱得留着应急,等明年,还要送引华上学堂!”

    “娘,如果我能解决本钱问题呢?”引章忙问一句,安寄翠这个理由她早已想到了。

    “那,那我没意见!”安寄翠这回答得挺快,她根本不相信引章能解决本钱。

    “娘,这可是您说的!”引章笑着,忙跑回自己房间,将从骆家庄抱来的一盆兰花抱了出来,轻轻摆放在桌子上。

    “阿章,你这是?”安寄翠不惑不解。吴管家看着也暗暗纳闷:这盆兰花是老爷生前最喜的,就摆放在书桌上,时常把玩,没想到搬家的时候引章竟将它搬来了!这时候又抱出来,她在搞什么花样?吴管家头疼不已,暗叹这位小姐真是主意一套接一套,叫人有点吃不消!

    “娘,这可是名贵品种,”引章细细观摩着那盆兰花:贴着赤沙泥的紫兰色嫩茎簇生如鹰爪,光泽莹润;叶高盈尺,状如剑脊,厚而直,翠而茂,叶尖微微散垂;细长的叶间伸展着六、七萼,豆粒大小的花朵簇生中间,形容娇嫩,花色深紫,孤干笔直,亭亭特特,清韵而幽,令人见之忘俗!

    “这叫龙岩仙霞,是兰中极品,再配上这个上等的宜兴紫砂花盆,起码能值三百两!把它卖了,不就有钱了!”引章洋洋得意。

    “不行,这是你爹的东西!”安寄翠急着脱口道,卖掉丈夫留下的东西,在她是无法容忍的一件事。

    “娘——”引章又笑了,徐徐道:“兰花最难伺候了,更别说这么娇贵的龙岩仙霞!从大了说,春要防雨,夏要防溽,秋要防冻,冬要防寒;从小了说,单说浇水吧,一季一个浇法,一时一个浇法,夏秋两季应日落前后浇,冬春两季则日出前后最宜,大太阳天不能用冷水骤浇,闷热时要及时洒水除热,雨天又要堤防湿气太重,冬日又要防寒水伤根;水质呢,雨、雪水最佳,河水次之,井水再次之;浇法呢,又有什么浇、喷、浸的分别,一时一个样,一天不同一天,弄得不对会伤到根叶甚至整株死亡;该用清水时用清水,该用肥水时用肥水,弄得不对便适得其反!还有修剪、分拆、换土、光照、温度、风向——”

    “好了好了,听得我头都大了!”安寄翠皱皱眉,无声一叹。

    “娘啊,你看看这盆兰花,是不是比从前差了好多?咱们都没工夫打理,要是再不赶紧卖掉,只怕会坏的!”引章再接再厉。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也罢,随你吧!吴管家,引章我就交给你了,你,你要答应我,好好的带她去,好好的把她带回来给我!”安寄翠心知不能再劝,心情沉重,又是一叹。

    “娘,谢谢您!放心吧,来回一趟最多一个月时间,我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引章搂着她笑着连忙答应。

    吴管家也笑道:“小姐这么聪明,一定不会有事,夫人,您就放心吧!我保证,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姐!”吴管家说着又转头向引章,用无比钦佩的语气道:“小姐,您真厉害!老奴跟了老爷一辈子,只知道老爷喜欢兰花,还不知道这里头竟有这么多讲究,小姐,这一定也是老爷告诉你的吧?”

    “那当然了!娘,吴管家,咱们商量商量出门的事吧,反正越快越好!越早越好!”引章开心极了!

    京城耶!康熙三十三年:三番已经平了,台湾已经收了,俄罗斯已经被打退了,葛尔丹还没造反,夺嫡的熊孩子们还没长大——

    好一个太平盛世!好一个太平京城!这时候的京城,一定非常热闹,非常繁华,非常和平,非常安全,非常——值得一去!

    “你呀,说风就是雨!”安寄翠无奈摇摇头。

    准备了两日,终于准备出发了。

    这两日,吴管家租好了牛,雇好了人,叫人教会了结巴犁地,交代了结巴和骆五该做的庄稼活;引章则将家务事一一嘱咐了鱼儿,又细细的告诉她和冯嫂各样种子该怎样播种,别的都还好,只有红薯她们没种过,不知该怎么种,引章只好让她们先育苗、整地,等她回来再分种。新栽种下去的果树苗则交给引华负责浇水看护,引华非常高兴的答应了!买回的二十只小鸡则是安寄翠照顾,小鸡还太小,太弱,如果没人悉心照料,根本活不下来,而且让安寄翠天天对着这么可爱活泼的小生命,对她的心情也大有好处!

    一切交代完毕,引章又让鱼儿晚上跟着引华读书认字,她直觉的觉得,将来鱼儿必是自己的左右手,而她决不能有一个不识字的左右手!安寄翠觉得鱼儿识些字也无坏处,便答应了教她,鱼儿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临行前,全家人将他们两人送了又送,走出了老远,安寄翠两眼噙泪,依依不舍,拉着引章的手再三再四的叮嘱了又叮嘱,向吴管家交代了又交代,目送至看不见踪影,这才在鱼儿冯嫂等劝说之下心情沉沉转身回家。

    是 由】。

第30章 上京

    结巴驾着驴车将引章和吴管家送到了清水镇上,便回家去了。清水镇东头有条宽大柔缓的清水河依傍蜿蜒而过,只有六九的水路便可直达杭州。

    到了清水镇,引章和吴管家匆匆买了些干粮,赶往东码头,搭船上杭州。引章女扮男装,一路上与吴管家叔侄相称,她倒是一口一个“叔叔”叫得又清脆又亲热,吴管家每听一声老脸一抽一僵,脑海中便浮现出一次老爷的身影,别提有多别扭和不自然了,老半天才适应过来!

    到达杭州时,天色将晚,天边的彩霞泛着金光,灿烂异常。两人找好了客栈,吴管家体贴小姐,觉得她应该累了,劝她早早休息。谁知引章兴奋过度,哪里睡得着?定要出去逛逛,美名其曰打探行情!吴管家无奈,只得跟着她满城里转悠。

    杭州乃江南鱼米富庶之地,山水相依,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文化源远流长,文人才子荟萃,是一个风流文雅、奢靡繁华的大都市,早在元代时,就被马可波罗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同时作为直通京师的京杭大运河起点所在地,交通发达,商贾四方云集,乃是著名的货物集散中心,天南地北数不尽的财富支撑了当地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产业链。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不仅仅白天游人如织,便是晚上,亦一派灯光璀璨,流光泛彩。桨声灯影之中,丝竹笙管之乐、欢歌笑语靡靡入耳,散发着无尽的热闹和风流!

    晚间的杭州城,别有一番风味。布匹、服装、首饰、木器、纸张、珠宝、字画古董、颜料、酒、药、粮食、甜点蜜饯、干果、日用杂货等等各家店铺竟都未关门歇业,门口挂着明亮精致缀着漂亮流苏的硕大风灯,店内一片亮堂,各色货物满堂堂摆放得整整齐齐,供人挑拣。引章与吴管家流连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只见入目琳琅,眼花缭乱,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悠扬的声调拖着长长软软的尾音,吴侬软语,极富韵味!别说吴管家,便是前世见惯了热闹的引章亦忍不住大加感叹!同时她亦深深的感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指的不仅仅是杭州可跟天堂媲美的风景,更是这一种富足、悠闲、张扬、奢靡的生活情致!

    两人逛了大半夜犹不尽兴,直到天空飘起细细的雨丝,这才买了两把江南特有的油纸伞,一前一后回客栈休息。

    这一晚除了见识到江南的富庶,还趁机看好了商家,如果明天把兰花卖掉,就有钱买货,可以起运了。因为阴雨连绵的天气,而且还不到贩运北上的时节,几乎家家布庄货源充足,价钱也很便宜,凉扇、消暑药更是如此。

    次日吃过早饭,引章便和吴管家抱着兰花直奔花店。杭州文人雅士颇多,兰作为四君子之一,清雅高洁,幽芬宜人,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向来极受文人追捧,特别是名贵的品种,更是供不应求。据说,在某年的“斗兰”大会上,有一株叫做“碧玉秋”的白兰,据说出自深山中炼丹人的丹灶之旁,被品评为花魁,竟卖出了三万两白银的天价!

    引章和吴管家来的这家店叫做四雅集斋,装饰很有品,果然当得起一个“雅”字,店主也是个识货的,一见他们手上的兰花眼珠子一直,“呀!”的一声不觉从柜台后走出来,抚掌喝彩道:“好一株龙岩仙霞!可惜,可惜,近来照顾的不周,失了好些神韵风致了!”

    “您好眼力,一看便看出来了!”引章竖起大拇指笑赞。听出他话中的惋惜之意,引章心中大喜,明白自己没进错地方。她深深的懂得,爱花之人往往爱之成痴,最见不得好花被粗俗不懂之人糟蹋!

    在店老板眼中,他们就是那粗俗不懂、糟蹋神物之人!

    果然,引章一提出要卖,店主仿佛松了口气似的连连答应,怜悯的目光落在那龙岩仙霞之上,仿佛自家羸弱的孩儿。引章一见,反倒有些过意不去,觉得自己有点太“那个”了,加上自己的爹也是此道中人,也就没好意思大开口,只要了二百两。店老板反倒愣住了,觉得太便宜,生怕引章两人有什么阴谋将来闹事,硬是给了三百五十两。引章和吴管家推脱不得,只好道谢着收下了。

    “邪门了!”出了店门,吴管家便吐了口气,摇头叹息道:“活了大半辈子,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等怪异之事!”

    引章“嗤”的一笑,道:“叔叔,看来咱们运气不坏!”

    “说的是!”二人相视大笑。

    两人十分顺利的买好了货:五百匹细葛布,三百匹家常纱布,两百匹素雅各色细绸,八百把绢面凉扇,藿香、佩兰、香薷、人丹、诸葛行军散、生脉散、紫雪丹、清莹散、金银花、杭白菊等等大袋大袋的消暑药,总共花了两百四十两白银。吴管家见引章如此大手笔,心里有些发憷,劝说不了,也只好罢了!

    第二天天才刚亮,趁着天未下雨,吴管家忙忙雇好了船、雇人装货,忙乎了两个多时辰,终于打点完毕。抽空歇了歇,购置了生活用品,便叫开船。

    壮实质朴的船家父子一声悠长清亮的吆喝,竹篙在石板上一点,木船轻轻划动,悠悠飘去,离开杭州码头越来越远。引章回头望望那满城烟雾笼罩中迷蒙的繁城,心里顿时激起无限的向往和憧憬,同时,心尖上又浮起薄薄的、颤颤的凉意:京城之行,是否顺利?

    ------------------------

    呼唤收藏!呼唤推荐!

    是 由】。

第31章 京城

    一路经崇德、嘉兴、吴江、苏州、无锡、常州、丹阳、镇江、高邮、宝应、淮安、淮阴、宿迁、夏镇、南阳、济宁、安山、临清、德州、沧州、天津,过了天津便进入北运河段,北运河的终点就是京师之郊的通州码头了。

    一路风平浪静,十分顺利。船出无锡后,便摆脱了江南雨丝缠绵的天气,云散日出,明媚的阳光划破云层,万里无云,天朗气清,一扫先前的沉郁压抑。运河沿岸风光无限,杨柳弄青,白鹅戏水,桃花未落,杏花又开,田野里碧青湛绿的是新插的水稻秧苗,金黄灿烂的是绽放的油菜花,一片青绿连着一片金黄,其间夹杂着团团迷雾般深绛浅红的桃杏,仿佛流光溢彩的画卷!若不是为了生计需急急赶路,引章真想叫船夫放缓速度,坐在船头,一把躺椅,一卷闲书,一盏清茶,慢慢欣赏品味。

    傍晚船只泊岸在一处村落旁边,袅袅炊烟自灰瓦粉墙的村落屋舍间腾腾升起,黄狗汪汪的叫声隐隐传来,码头青石板上阵阵捣衣声,和着孩童的欢笑,水流的潺潺,啾啾的燕雀,呼儿唤女的吆喝,更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卷,令人光是看着,心尖上也不禁流淌着阵阵浓浓的温暖。感受着这份温暖,引章突然就十分想念起安寄翠来,那个温婉的女子,她的娘亲,定然每天每夜都在牵挂着她吧?

    因是逆行,赶了十七天,终于在第十七天中午到达京城。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