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霸道修真农民 >

第116章

霸道修真农民-第116章

小说: 霸道修真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以前祠堂是不允许女人入内的,这也就是去祈祷上香,杀鸡过年的人都是男人的缘故,不过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女性的地位急速提升,这条规矩早就作废了,现在进祠堂的女人比比皆是,不过经过千百年的习俗使然,一般情况下只要家里男的不太忙的话,这种事情都是男的做比较多。
村民都爱比较,有些小虚荣,谁家的鸡要是又肥又大,就会引来大家的恭喜声和羡慕声,被羡慕的人一边摆出一副谦虚的样子,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回到家里后,王玖等人早就烧好热水等着褪鸡毛了,这种事情不让男人和小孩插手,把方云等人手上的鸡接过去后王玖三人就开始褪毛,冯秀儿有孕在身,王玖怕她累着,劝她好好休息,不过冯秀儿感觉有趣得很,说什么都不停手,兴致勃勃的帮着褪毛。
拔鸡毛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因为这些鸡还得拿去祭拜祖先,卖相要好看,所以要求挺高的,不能破皮是最起码的,清除内脏时只能在鸡屁股处剪一个小口,把手伸进去把内脏掏出来。
男人和小孩往往大手大脚的,一不小心鸡就破皮了,这样的鸡是不能拿去祭拜祖先的,会被人认为对祖先不敬,所以这种事情都不让他们插手。
看了看没什么自己的事情了,方云进屋拿出一叠厚厚的春联,笑呵呵的对着几个嘟着小嘴满脸不高兴的小丫头叫道:“来来来,我带你们贴春联去。”
“哦!贴春联了!”几个小丫头立马转怒为喜,欢呼着跑到方云身边眼巴巴的看着方云。
妞妞跳着小脚,使劲的够着方云手里的春联和小条幅,嘴里兴奋的嚷嚷着:“爸爸,让我来,让我来嘛!”
小孩子是最喜欢热闹的,每逢节假日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但是今天王玖都不让她们插手帮忙干活,这让几个小丫头很是不满。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贴门上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妞妞,往左边一边,高一点,对对,再高一点。”方云站在妞妞身后,指挥着妞妞贴春联。
“爸爸,好了没有,妞妞的手好累的。”妞妞小胳膊小腿的由着方云指挥,这会已经手酸了,苦着小脸的妞妞再也不想帮爸爸贴春联了。
看着闺女苦巴巴的小脸,方云乐了,呵呵一笑:“妞妞,你先下来,帮爸爸去贴这些小幅字,随便你们怎么贴。”
春联必须贴得整齐对称,不然让别人看了得闹笑话,小条幅则没那么多讲究了,只要不贴错地方,随便你怎么贴。
“爸爸真好。”妞妞乐坏了,麻利的溜下梯子,小嘴甜甜的拍着方云的马屁,兴奋的抓起桌子上的小条幅和几个小丫头跑到外面去张贴了。
这些小条幅做得挺有趣的,都是卡通的动物造型,只要照着动物贴就行了,也不用担心妞妞她们会贴错。
现在的商人越来越会做生意了,以前一张家畜兴旺的红纸一贴就完事,现在把小条幅做成各种动物的造型,再加上猪猪兴旺,牛牛兴旺,鸡啼万里什么的,每种小动物加上一句吉祥话,硬是把所有的家畜一个个单独分开了。
不过大家现在都有几个钱了,也不在乎商人的这种行为,过年嘛,就是图个乐呵,再加上这些动物的卡通造型着实可爱,谁见了都会掏钱买些回家。
“爸爸,你看妞妞好看吗?”几个小丫头动作很快,没多久就贴完了,嬉闹着跑回院子里,妞妞得意的跑到方云面前显摆着。
方云一看差点傻眼了,这个小丫头怎么把福字贴到自己衣服上了,不但是妞妞,豆豆和大妞她们也是每人身上贴了个福字,一脸得意的看着方云。
不过这小福字贴在几个小丫头身上还真的挺好看的,这几个小丫头一个个长得白白胖胖的非常可爱,再把小福字往身上一贴,还真有点像年画里的胖娃娃。
这不王玖看到几个贴着小福字得意洋洋的显摆着的小丫头时,脸上的笑容要多开心有多开心,老人就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最好跟年画里的胖娃娃一样才好。
不过很快妞妞几个就得意不起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夸奖这些生产小福字的商家是业内良心,这些小福字粘性非常大,几个小丫头贴得又牢,衣服上的小福字怎么撕也撕不下来,最后还是方云笑呵呵出马把小福字给清理掉。
王玖端着一盆菜放到桌子上招呼道:“妞妞,你们几个过来吃长命菜。”
长命菜其实就是芥菜,每年大年三十把杀好的鸡放到锅里煮时,村民们都会摘些一米多长的芥菜,也不切断,就这样整根放进去跟鸡一起煮,煮熟后捞出来让家人分了吃,据说这样煮的芥菜吃了后明年不会生病,可以长命百岁,芥菜本身也很长,所以被称为长命菜。
因为煮的时候什么调料都不加,长命菜吃起来就只有一股鲜味,长长的厚厚的叶柄还会有些苦味,所以方云小时候并不怎么爱吃,不过妞妞她们倒是非常爱吃,一个已经吃完两根芥菜了还在叫着要吃。
夜幕降临后,随着村里第一家响起鞭炮声,整个村里顿时鞭炮声响成一片,往年大家放的都是些几百响的鞭炮,今年大家家里挣了些钱,于是也就大方起来了,每家放的鞭炮就没有低于一万响的。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年夜饭,王玖和两个儿媳妇加上方平开始砌长城,方云则带着几个小丫头看春晚。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几个小丫头一开始还兴致勃勃的嚷嚷着要陪着大家一起守岁,没想到不到十点,几个小丫头就揉着眼睛喊困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热热闹闹过新年

方云这一片大年三十守夜的习俗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不需要熬上整整一晚上,守到十二点整时,放上一窜长长的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就可以去睡觉了。
“大哥早。”看了看时间,已经六点多了方云起身来到厨房,方平已经在厨房里面生活烧水了。
“早,你先去刷牙洗脸,我把鸡肉给热一热,叫大家起来吃鸡腿。”方平笑呵呵打了一瓢热水递给方云。
今天是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按照村里的习俗,大家早上起床要吃个鸡腿,以前是家里的男丁吃鸡腿,女的吃鸡翅膀,随着大家生活条件的好起来,现在不管男女都是吃鸡腿。
洗漱完,方云打开大门,将昨晚准备好的香烟蜡烛摆在大门两边给点上,一窜长长的鞭炮挂在院子里的枣树上点燃,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整个村子从睡梦中醒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连成一片,昭示着新年的正式开始。
往年村子里第一个放鞭炮的是村长方中家,今年经过村民的统一决定,第一个开门放鞭炮的任务落到方云头上,这是大家对为村里做出最大贡献的村民的尊重。
方云去叫大家起床时,大家早就醒了,正在床上乐呵呵的聊着天,听到方云敲门叫大家起床,早就躺在床上心痒难耐的几个小丫头一骨碌就爬起来了。
这也是有说法的,新年第一天得由家里的小辈先起床烧好热水。然后再叫家人起床洗漱,以感谢家人在过去一年的辛苦,现在烨烨和妞妞还小,过两年这个任务就交到他们手里了。
“太婆,新年快乐。”一群小家伙一洗漱完,就迫不及待的给家里最大的奶奶磕头。
“好好好,快起来。”奶奶开心的笑着,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到几个小家伙手里,往年家里就烨烨一个小孩子,过年显得有些冷清。今年这么多小丫头给自己磕头拜年。可是把奶奶高兴坏了,老人就希望家里小孩多,越热闹越好,人丁兴旺嘛。
接过红包。几个小家伙笑得见眉不见眼的。小孩子喜欢过年。一部分原因可不就是冲着红包去的,喜滋滋的装好红包,几个小家伙兴奋的按顺序给长辈磕头拜年。
老乞婆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掏出红包发给大家,连方云都收到一个红包,去年还是一个人带着几个收养的孙女冷冷清清的过年,不要说红包了,要不是大家送了一些吃的,几个人连肉都吃不起,对比下现在的生活,老乞婆有种两世为人的感觉。
现在老乞婆早就跟方云一家成了一家人,辈分有点乱,大妞她们叫老乞婆奶奶,叫方云奶奶太婆,两个老人姐妹相称,最后只好各叫各的。
吃过早饭,几个小家伙迫不及待的出门拜年去了,村里的小孩子上门拜年是要给红包的,几个小家伙从昨晚就商量着收了红包后要买什么了。
看着兴奋的出门的小家伙们,方云笑呵呵的摇了摇头,还是现在的小孩子命好,想当年方云小的时候,家人包的红包只是在小孩子的身上装一会就收回去,有个意思就行了,出门拜年接的红包也是要上交的,家人留个一两毛钱给他们花就已经很满足了。
整整一个上午,方云根本就没时间出门,上门拜年的人络络不绝,这半年来,方云为村子里带来的发展,让大家对方云感激不已,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第一个上方云家拜年,知道村民们的心意,方长生特意把方云留在家里招呼客人。
上门拜年的客人,主人是一定要陪着喝一杯酒的,虽然大家理解来的人太多,每个只是和方云喝了一杯,但是架不住人多,一个上午方云少说也喝了上百杯,跑了好几次厕所,还好方云可以作弊,否则早就被灌趴下了。
让方云没想到的是,留在村子里过年的游客竟然也跟着村民一起窜门拜年。而且一个个表现得比村民们还兴奋。
此时方云正陪着几个上门拜年的客人,这几个都是留在村里过年的游客,陪着喝了两杯酒后,方云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们怎么会选择留在村子里过年,城里不需要拜年走亲戚吗?”
这个问题方云憋在心里老早就想问了,快过年了,本以为没什么游客来村里游玩了,毕竟大家都得准备过年不是,没想到大雪融化后,来村里游玩的客人更多了,看到村民们喜气洋洋的杀鸡杀鸭的准备过年,很多游客竟然选择带着全家老小在村里过年。
这让村民们好奇不已,春节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特别是农村,出门打工的人再怎么样都要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火爆的春运就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国人对春节的重视。
现在竟然有人选择带着家人在村里过年,村民们没少在背地里嘀咕,对游客的做法非常不理解。
“城里过年有什么好玩的,一点都不热闹,放个鞭炮都得到指定的地方放,大家互相登门拜年的也少,一点年味都没有,还不如在村子里跟着大家热热闹闹的过春节。”一个游客笑呵呵的解释着。
别上一个游客点点头接过话题:“就是,现在城里生活富裕了,但是人情味却淡了,住在同一栋楼里好几年没说过一句话的大有人在,更别说互相登门拜年了,还是这里好,不管认识不认识,上门就是客,主人家都会热情的招待你。”
“来来来,喝酒,相聚就是有缘。”方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这年头,物质越来越丰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是人心却是离得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淡。难怪游客们会选择留在村子里过年,最起码这里可以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亲情。
“云叔,我们来给你拜年了。” 刚刚送走几个上门拜年的游客,还没来得及收拾,村里的几个熊孩子就兴冲冲的跑进方云家里,进门就大声的嚷嚷着,身后还跟着几个游客们的孩子。
“收了多少红包了?”笑呵呵的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发给他们,游客们的孩子也有。
这下可问到熊孩子们的痒痒处了,一个个兴奋的扯开裤兜:“云叔你看,我们收了好多红包呢。”
方云看了下,还真不少,一叠红包最少二十多个,看样子这些熊孩子跑了不少家。“吃糖,吃糖,喜欢吃什么自己拿。”
小孩子不像大人一般坐下来喝酒聊天,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瓜果零食,每家抓上一把,一天下来什么都不用吃了,村民们家里的瓜果零食就是为了这些熊孩子们准备的。
小孩子根本就不会和你客气,一拥而上往果盘里抓糖果,尤其是方云准备的都是些小孩子们最爱吃的软糖一类的,一个个装了满满一兜,手里再抓了一大把,嘻嘻哈哈的跑去别家拜年去了。
这种事情大家小时候都一样,方云更离谱,方云小时候出门拜年时还特意带着个小布袋,出门一圈回来袋子就装满了,一天下来可以装好几袋回家,吃到正月过去还吃不完,三兄弟没少沾方云的光,一个正月瓜果零食就没断过。
那时候虽然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