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凡间志 >

第17章

凡间志-第17章

小说: 凡间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萧视线顿时模糊,心里的委屈洪水一样地倾泻,泪水大滴掉落,止也止不住。
    看着容萧泪流满面却始终不肯哭出声来,殷乙神色越发柔和,踌躇许久,终于道:“公子,切莫轻言生死,不到最后一刻,不能定论。”她侧头看看周围狼藉,眼底添了几分冷硬,“这世上,本就是强者生存,若要活下去,便要比任何人都强。”
    ……
    厮杀声越来越近,同时自南北两个方向往城中推进。
    狐狸已经不耐地转身迈步径直往南。
    “公子,走吧。”殷乙示意容萧,跟了上去。
    没走出多远,大股的魏军迎面而来,最前方是平安的少量残军狼狈且战且退,或死或降,豪无反抗之力。
    狐狸一行,乍然出现在军前,且并无慌乱避让的意思,起初魏军似乎有些发懵,竟无人上前攻击,醒过神来时,三人已经走在魏军队伍中间。几名魏军怒火中烧,挥舞着长枪迎头朝狐狸刺来,却在距狐狸一米之外顿住,那几人脸上憋得通红,可是手中长枪连一寸也无法前进。别人见状,也纷纷挥动武器攻来,其中一些将攻击的对象换作了木然恍惚的容萧,然而同样无法穿越那层看不见的屏障。
    狐狸始终目不斜视,就像是走在小桥流水的花园中,一步一步,意态悠闲,领着容萧和殷乙,漫步在刀枪剑努结成的网中,身体周围仿佛有个看不见的防护罩,将三人与魏军生生隔成了两个世界。
    渐渐地,魏军人人脸上惧色浓重,尝试攻击的人不断减少,到后来,都呆立原地,面面相觑地看着三人从队伍中间扬长而过。
    “妖怪——!”不知是谁吼出一声,顿时引得人群一阵骚动,人人惧色更甚,手中武器高抬起,但谁也不敢率先攻击。
    这时,一支骑兵自街角房屋后斜插而出,煞气逼人。为首一名士兵高举长枪,枪尖上挑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随后的一骑,马上骑士身穿铮亮铠甲,头上长羽银盔,剑眉冷目,威风凛凛。见到眼前诡异情景,这军官怒吼一声,原本已经让开道路的魏军都是一凛,重又将三人的去路堵住。
    听完禀报,这军官冷声一笑:“便真是妖怪又如何?胆敢在军前挑衅,拿下便是!”
    狐狸充耳不闻,目视不见,抬步又要走。军官眯眼,一抬下颚,身旁两人鹰隼般自马背跃起,手中执模样怪异的兵器,眨眼已到眼前。两人一左一右,朝着狐狸和殷乙当头击下,速度快到,站在中间的容萧根本什么也没看见,那兵器已经被无形的屏障弹开,且连带那两人朝后跌出数米。
    那两人跌得狼狈,却在落地之前强行扭转,单膝跪地,仍旧保持了攻击的姿势。那军官轻哧一声,两人迅速回身,手中兵器竟朝着军官斩落。军官平平摊开左手,任由两人兵器往掌心一划,顿时鲜血溅出。他却眉头也不皱一下,而那两人收手同时,随即折身攻来,这一次,同时选择攻向站在最前面的狐狸。
    意外地,狐狸不再视若无睹,微抬了头,斜睨迎头而来的兵刃。两人兵器斩落下来时,仍旧受阻,但比之前接近了许多,而周围的空气,因为这次攻击而扭曲,像是一个巨大的肥皂泡突然被外物侵入,几乎破裂。
    那两人一落地,嘴边就露出得意。那军官同时又喊了一声:“再来!”两人随即跃起,这次攻击的,却是中间的容萧。
    兵器落下时,殷乙拉住容萧手臂,往后退了一步。容萧猛然抬头,只看见其中一件兵器的利刃从自己前面一掌宽的距离落下,似乎那层看不见的屏障已经不复存在。
    “呵呵,”那军官轻笑,抬起手掌,舔着掌心鲜血,从指间看着不曾移动的狐狸,“怎样?”
    狐狸冷冷抬眼,也是一笑:“不错。”
    “是不错。”那军官敛了笑,放开手,“可惜,总不能把全身的血都放去。”说着,撕下一截衣袖裹在了掌中,“但已动了手,却不能半途而废,总要试试。”
    他话音一落,那两人立刻展开身形,朝着狐狸攻来。狐狸漫不经心地退开一步,身后殷乙手中光影长刀展开,越前迎上去。双方兵器相遇时,一声巨响,震得周围士兵都不由退开数步,留出一片空地。殷乙与那两人身影腾跃交错,身周土石飞溅,时时有凌厉杀气四溢。没过多久,两人其中一人被殷乙长刀斩在腿上,身体被震飞出去,另一人嘶吼一声挺身而上,手中兵器却在长刀下断成两段。
    “好功夫!”那军官这时出声。那人原本空手还要迎击,听到这一声,立刻改进为退,折身扶起自己同伴回到他身边。
    殷乙迎风而立,手中长刀已经不见,微低了头,阴影中眉际的桃花渐渐浮现。
    狐狸在军官出声时,迈步离开,仿佛周围的一切全是无关。殷乙回身拉了容萧跟上去。
    “今日军务在身,”那军官高声道,“在下姓罗名仲尹,他时他日相遇,还要讨教!”
    狐狸足下不停,施然而行。
    经过那高举长枪的士兵时,容萧抬起头,看那枪头上的血人头。血污下,是那个平安城官员死不瞑目、怒意铮铮的面孔。她心一寒,转开头,看着远方渐渐灰暗的天空,眼眶刺痛,泪意泛涌,只是没有一滴泪流出来




☆、第三十三章    “难民” (2329字)

一路出城,除去初时几次与魏军的冲突,再无阻拦,渐渐离城远了,呼喝喧嚣淡去,却仍旧令人心惊。
    入夜,殷乙找到一处农人贮存草料农具的木屋,简单收拾了,给三人休息。
    夜风有些凉,容萧抱着膝头,靠坐在墙壁边,缩在一堆厚厚的干草中,安静得好似不存在。狐狸意外地没有化作狐形靠她入睡,而是半躺在木屋的另一头,夜色里,只看得到比周围更加深沉的模糊的一团人影。拒绝了殷乙拿来的干粮,只是喝了些水,容萧依旧保持原来的姿势,在逐渐静谧的夜里沉沉熟睡过去。
    次日清晨,霜露很重,能见度不过百米,但是一旦稍后霜露退去,这一天又将是艳阳高照。
    容萧被殷乙叫醒时,浓雾还没散。她看着已经没人的木屋里都似乎被雾气晕染,整个人懒懒地不想动。殷乙领她去屋后,用一个石缸里沉积多时的雨水清洗。冰凉的,泛着淡淡腥气的水捧在脸上,竟有着冬天才有的刺痛。等她回到屋里,殷乙重又递上干粮,只是,本应冷硬的食物,却冒着热气,而且酥软。
    “我烤过了。”殷乙指指屋外一堆火,“好歹吃一些。”
    “谢谢。”容萧捧着食物走到火边坐下,一口口咬着,看着火苗发呆。
    浓雾渐渐淡了些,抬头就能够看见天空里比其他地方要明亮,但是并不刺眼的太阳。狐狸不知从哪里出现,看也不看容萧,径直离去。
    “公子走罢。”殷乙轻道。
    容萧将最后一口干粮塞进嘴里,起身拿过殷乙手里的背包背上,迈步。殷乙走在最后,经过那堆火时,随意扬一扬袖,“嘭”地一声,火堆霎时熄灭,只余青烟阵阵,混入雾中不见。
    走出大概两个小时,雾气更淡,阳光的温度明显让人暖和起来。远远地,能看见南下的路上,人影渐渐密集,从偶尔一两个,到数十人,上百人,汇聚成一支队伍,朝着南方浩荡而下。许多人扶老携幼,还有人拖着自家的牛羊。人人脸上见不到笑容,有的愁云满布,有的麻木无神,有的带着伤,露出痛苦之色。
    家园在身后,可惜再不能回头。
    有孩子在哭,哭声凄厉,惹了容萧侧头。不远处。年轻的母亲坐在牛车上,怀里的孩子张大了嘴哭得伤心,哭得母亲也泪水涟涟,不住地低声抚慰,拿衣袖轻轻触碰孩子额头的青紫……容萧猛然别开眼,喉间梗阻得几乎不能喘气。
    “上……公子,姑娘。”一个略带欣喜的声音响起,有人穿过人群凑到面前。
    狐狸视而不见,容萧木然垂头,只有殷乙回应:“原来是你。”
    “是我。”叫子车旬的妖怪先是谦恭地朝着狐狸颔首,然后才跟殷乙说话。他怀里抱着个两三岁的幼儿。那孩子满眼盈泪,瘪着嘴,却没有哭,两手紧紧搂住他的脖子。
    “你怎么这副模样?”殷乙皱眉,似乎子车旬抱着的是个惹人生厌的怪物。
    子车旬讪讪一笑:“去得迟了,大的没救得,救了个小的,受了惊吓,怎么也脱不开手,索性带着,等找个人家收养。”
    真的要脱手,又怎么会脱不开?
    容萧抬头,看了看这个颇有缘的全然不像妖怪的妖怪,不料这一抬头,与那小孩视线相对,那小孩哇地一声哭出,双手放开子车旬,朝她伸来。
    容萧一愣,殷乙和子车旬也是一愣。那小孩哭得更加伤心,小手伸得直直的,上身前倾,要挣脱子车旬的手臂。
    子车旬为难地看着容萧:“公子……”
    容萧已下意识地伸手,将小孩接过。小孩一挨近她,便死死搂住她脖子,将头埋在她胸口,抽噎几声不再哭泣。手中是软软暖暖的身体,鼻间是淡淡的乳香,容萧抱着孩子,一时间震动莫名。
    “你带了这孩子,不是要当饭吃罢?”殷乙斜瞅着子车旬。
    “姑娘说笑。”子车旬看一眼走在前面的狐狸,“几位这是要往何处去?”
    “你想把这小东西丢给我们?”殷乙看着那小孩乖巧窝在容萧怀里,脸上表情也不再似之前厌恶。
    子车旬挠挠头憨笑:“若是能跟随几位身边,自然比寻常人家好。”
    “……跟在我身边,”容萧轻声开口,“更危险,也许隔天就丢了性命。”
    “福祸相依,”子车旬正色,“要得必然有失,又怎能因畏惧失去而不敢争取?”
    容萧一震,低头不语。
    子车旬也不再说话,松了一口气似的晃晃头,甩甩手,舒展着身体。
    南下的人们就像被什么追着一样一路不停,走得累了,才稍微歇一会儿,到傍晚时,老的小的,都是怏怏无力,连成年人也是疲累不堪。
    路过一条小河,子车旬指着河边大树环抱的草地,提议停下休息。许多人见他们在河边停下,也就跟着过去,各自生火做饭,一时间人声起伏,熙攘如市,凄凉悲苦也就减淡了几分。
    子车旬哄了半天才将那孩子抱开去,容萧坐在大树边,看殷乙打开之前已接过去的背包,准备吃的东西。没过多久,周围空气里就掺杂了食物和烟熏的味道。容萧低头,捡起腿边的一片落叶,手却几乎抬不起来,且不住地发抖。她丢开落叶,双手交换着替自己按捏因为长时间抱着那孩子而麻木酸胀的手臂肌肉。
    子车旬又把那孩子送了过来,一脸无奈。小孩一落地,就紧紧抱住容萧的腿,靠坐在她身边。子车旬似乎替这孩子洗了一下脸,现在那张小脸上泪痕全无,白嫩嫩的,眉清目秀,惹人喜爱。容萧低头看着,不由就伸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后脑。
    “他叫什么名字?”她抬头看一眼子车旬。
    “他父姓穆,”子车旬看着小孩,“平日听他父母唤他康儿。”
    “穆康吗……”容萧喃喃重复。
    小孩听见自己名字,抬起头看看,又趴回去,侧着头靠在容萧腿上,看什么看得专注。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不远处那年轻的母亲抱了孩子在河边散步,指着花草听孩子牙牙学语。
    容萧心里一扭,往后靠在树干上,看着金红的天边出神。




☆、第三十四章  顺义 (1931字)

这样走走停停的日子持续了几天,又有一些人途中折去的别的方向,去投靠远离城镇在山中居住的亲友,继续南下的剩了二十来人,其中还有那个年轻母亲一家。因为同行数日,熟络了,她家的牛车成了同行老幼的代步工具。
    容萧也不时把小穆康放上牛车。每到这时,小穆康总是安静坐在车中,偶尔才与比他年纪还小的孩子玩上会儿,一双大眼不时地往车外看,若是看不到容萧,大眼里便盈满泪水,也不哭,只是瘪了嘴要下车。
    他这样依赖容萧,容萧自己很惊讶,殷乙皱眉,子车旬倒是很高兴。
    而狐狸,在他眼中,也许每个人都跟路边的花草一样可有可无罢……
    这天中午,众人在一处山坡歇息。从坡上居高临下,能看见远远的平地,有一座城池,看上去,比平安城似乎大了一倍。
    有知道的人说,那座城,叫做顺义,是这一带郡府的所在,其兵力部署强过平安城。他们这一路走来都不见魏军,那这城也许可以让众人暂时避难。子车旬说如果他们不愿将穆康带在身边,那或许可以去顺义城中替他找个安置之所。同行的百姓大多也是要往这城,于是达成一致,休息过后,继续同行。
    傍晚时,众人来到城下。眼前城门紧闭,城上有几个士兵,歪头往城下张望,可是任由众人叫喊,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