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利刃 >

第3章

利刃-第3章

小说: 利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7研制工作开始,承担研制的有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2个工厂。 
  直7的研制方案是:装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它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直7设计为最大起飞重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5O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 。 
  1971年直7开始进行机体和部件的静力试验及调试。其间,领导机关曾决定将直7作为舰载直升机的试验机,到197l年9 月,直7改舰载的工作停止,继续作为普通直升机研制。 
  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O%。1979年,直7重型直升机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 
  然而,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其原因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投资研制两种重型直升机,为了全力确保由江西景德镇直升机厂承担研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直7直升机只得为直8让路,从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机的夭折。尽管直7项目下马了,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最大起飞重量达13000千克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直8(Z…8)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 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总体的规划是以直…8舰载反潜型为突破口,进行引进仿制,随后进而改进研制直…8陆军型,从而逐步提高我国大中型直升机科研、生产和装备的水平。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1989年11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年12月设计定型。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文字:加特林) 
  早在60年代中期,我国在研制轻型和中型直升机产品的同时,已开始考虑研制能装载排级单位的重型直升机。1969年中国航空研究院决定由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承担重型直升机的设计任务,机型编号为直…7。研制方案是:装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它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直…7设计为最大起飞重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5O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1971年直…7开始进行机体和部件的静力试验及调试。其间一度决定将直…7作为舰载直升机。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O%。1979年直…7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1979年6月28日决定直…7研制工作停止。据说原因是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在研究直…7的同时,在资金上保障由景德镇直升机厂的仿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因此直…7被迫夭折,但研制的许多成果为研制直…8打下了基础。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1989年11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年12月设计定型。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尽管直…8早已进入批量生产状态,但产量却很少,外界估计仅有15架。直…8曾经被看作中国陆航、海航的一大飞跃,因为这是我国第一种国产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不想在2002年前的漫长岁月里,直…8生产量很低,不超过20架,又变成了一个鸡肋。 
  直…8采用了常规的直升机总体布局,单旋翼带尾桨。旋翼为6片矩形胶接全金属桨叶,桨毂铰接式,装有挥舞铰、轴向铰和带液压减震的摆向铰。位于尾翼顶端的尾桨共5片。为适应水上用途,采用船形机身,水密舱,两侧有固定水陆两用短翼浮筒,可以进行水上起降。在陆上采用不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直…8采用3台涡轴…6型发动机,两台在减速器前,一台在后,单台最大起飞功率1128千瓦(1550马力)。机内主油箱由3组8个软油箱组成,总有效容积3900升。燃油箱及相关舱室均有通风系统,每组油箱有一个重力加油口,位于机身左侧。 
  直…8可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此时航程700千米,最大载重情况下可载运39人;也可以载运一辆BJ…22吉普及有关人员;或装载3000公斤货物飞行500千米,或外挂运送5000千克货物到50千米外的目标区域,然后返回原地。用于救护时直…8舱内可载15名伤病员及担架,以及一名医护人员。执行搜索救援时,机上可装备一台液压救生绞车和两只救生艇,在陆地和海上执行救援任务。 
  实际上我国仿制直…8的目的不在于陆基使用,而是为获得一种可靠的舰载直升机。因此直…8很快发展了舰载型号。直…8可装备吊放声纳、搜索雷达,可采用的武器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的时速扫雷两小时。布雷作战时可携带8枚250千克的水雷。 下图为原型机的浮水试验。 
  海军型号的直…8已多次参与实际任务。 
  直…8还发展了陆军型直…8A
  直…8还可用于人员运输、地质勘探、航空测绘、建筑施工、森林防火、边防巡逻、通讯联络指挥等民用用途。直…8曾顺利执行过抢险救灾和科研试飞等任务,1993年首飞西沙成功。 
  直…8产量低的原因尚无公开资料可询,估计最大的可能是仿制品的性能不行,或核心部件无法自行生产,如发动机。从陆航大量购入米…17来看,直…8在陆军没什么地位。海航装备了直…9,也许这种轻型直升机才是吨位还不大的海军舰艇所急需的。直…8原型SA321性能其实不错,是法军主力,我们辛辛苦苦仿制出来,却又无法解决核心部件问题的国产化问题。 
  2002年5月外电报道,中国计划恢复直…8的生产,将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系列发动机,进而引进其发动机生产技术。报道称昌河公司在1997年停止生产直…8之前,已经制造了17架,其中12架目前在海军服役。如报道属实,说明军方还是希望能有一种自行研制的大型直升机可用。此外也侧面印证了直…8存在发动机无法自行研制的问题。 
  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2002年航展上直…8F的出现,宣告了直…8吐气扬眉的日子到来了。F型是直…8A的最新改型,换装了进口PT6B…67A发动机(下图为PT…6B),最大起飞功率从1190千瓦提高到了1448千瓦,升限提高到4700米,有效地效悬停由原来的1900米提高到2800米。F型能在4500米高原启动,发动机大幅度增加了首翻期,达到了3500小时。进气口增装防沙装置,改善野外使用性能,因此座舱上方机体外形上有所变化。用有防冰除冰能力的复合材料桨叶替换原先的金属桨叶,提高了悬翼的寿命效率和性能,改装新的航电系统。F型目前仍在研制阶段,计划2005年换发型投放市场,有望大量装备解放军使用。而PT6系列发动机也必然要展开国产化工作。
  5。直9(Z…9)
  直…9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三机部以技贸结合形式,引进法国SA365“海豚”型直升机的生产专有权合同。具体由哈飞负责,引进法国SA365N1“海豚”直升机专利,开始生产直…9,1982年完成了首架机的装配。同年2月6日,直…9 6013号机在首都机场进行试飞表演,解放军总部及各军兵种、各部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前往观看。9月21日,两架直…9首次交付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局投入使用。后经哈飞长期努力,发展出多个型别,包括基型直…9,最初的专利生产型,至1990年底与法国协议签订的50架已全部生产完毕,其中28架为基型直…9;另外还有20架为直…9A,直…9后继续生产型,相当于SA365N2;随后哈飞生产了两架直…9A…100,初步尝试了直…9生产的国产化。1993年9月,哈飞又与法方签约生产直…9过渡批22架,另外哈飞还生产了8架直…9民用型。 
  1988年5月,直…9国产化总指挥部与有关部门签订了承包合同,其中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是总承包单位,用了3年多时间和其他90余家厂所协力攻关,于1992年1月16日成功完成了国产化直…9(国产化率达到71。9%)的首飞。此后直…9的生产全面转向国产型直…9,该型号定名直…9B。 
  直…9采用普通旋翼加涵道风扇尾桨的布局。其旋翼系统由4片复合材料桨叶和星形柔性旋翼桨毂组成。涵道风扇尾桨由一个桨毂和13片模锻的轻合金桨叶组成。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均具有无限寿命。在尾梁的两侧装有平尾,平尾两端各有一块垂直端板,以提高飞行方向上的稳定性。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轮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自动定向,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后内侧收入机身。起落架上带有双腔油…气减震器。
  涵道尾桨是“海豚”直升机的一大特色,优点在于尾桨占用空间小,气动力效率高,尾桨不易为外物所伤。而且由于涵道尾桨空气阻力小,因此“海豚”的速度比普通直升机要快。实际上,“海豚”是目前批量生产的飞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机。涵道尾桨的缺点是比传统普通尾桨重量大,结构复杂,维护较烦琐。 
  直…9的动力装置采用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522千瓦。国产化型直…9上使用涡轴…8甲(涡轴…8A,阿赫耶1C的国产化型号)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734轴马力,起飞功率710轴马力,在最大飞行重量时可单发飞行。机上主要机载设备包括甚高频和高频通信/导航设备,甚高频全向信标,仪表着陆系统,无线电罗盘,应答机,测距设备,雷达和自主式导航系统。可以选装的设备包括承载能力为1700千克的吊索和承载能力为275千克的绞车,绞车索长90米或74米。直…9B的机上设备可选装BG…0。6无线电高度表,150单边带电台,KJ…13自动驾驶仪,40AH电瓶和容量为400升的转场油箱等国产化设备。选装了KDF…806无线电罗盘,KTR…908无线电台,TB…31机内通话设备,电动绞车,带测力计和反光镜的外吊挂,搜索灯等进口设备。
  根据解放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几种军用改进型:直…9A(国产化型)、直…9B(驻港部队,下图)、直…9通讯型、直…9炮兵校射型、直…9电子干扰型、直…9C舰载型、直…9W反坦克型,直…9G。直…9G是W型的出口型,电子设备有所不同。
  直…9C舰载型实际上是以直…9为基础改进的,和法国“海豚”的舰载型“黑豹”无太大关系。87年12月2日,为海军改装的直…9C舰载直升机首飞成功。12月24日在舰上顺利降落,采用中国直升机设计所研制的快速着舰系留装置。定型后的C型加装了机头雷达,可挂载2枚“鱼…7”鱼雷执行反潜任务。鱼…7仿自我国渔民在海南岛捞获的美军MK…46鱼雷,性能接近于MK…46。
  6。武直10(WZ…10)
  直10计划主要由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HAMC)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9。5」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总装部副部长徐怀中中将数度到该公司视察项目进度。 
  WZ…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WZ… 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直升机全长约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包括短机翼)约4。35 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基本继承了Z…9式的 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 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传统布局的WZ…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