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天道殊途 >

第7章

天道殊途-第7章

小说: 天道殊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敛气诀已经修炼到第二层了,如果不出意外,五年之后可以达到第三层,那时候恐怕你筑基就要成功了。这敛气诀可以助你凝结元婴,所以今后你一定要勤加习练。”

“敛气诀一共有几重?”陈云生问道。

“十重。你现在正处于练气后期,神识之感已经初成。可以使用那个储物袋了。所谓神识就是修仙者的一种特殊感应,可以凝聚起来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一个人的神识越是强大,越能够感应出更大范围内的灵气扰动。”

“弟子从师父教的书中了解,修仙还有制符,药石,炼器和阵法等其他大类,这是真的吗?”陈云生对于飞云子口中光怪陆离的修真世界产生了无比好奇,说出了一个关心的问题。

“修道之中有所谓内丹和外丹之分。所谓内丹,是以身体为炉鼎,自成天地宇宙,气息运转,道法天成,注重于境界的提升。外丹就如你所言,有御物,灵符,丹药,法器,阵法,通灵等。本门大多时候讲求jīng炼内丹,内丹也是一切的基础,对于外丹,只建议研究一种,不主张贪多求全。须知人的jīng力有限,若在外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反而阻碍了修真大业。”

看到陈云生犹有疑惑,飞云子接着说道:“譬如,一个修士若是道法高深,根本不为阵法、禁制所制,举手投足之间皆可破之。御物、阵法、制符、炼器、炼丹每门都博大jīng深,不穷极一生很难有什么建树,还不如把时间用在内丹修行上。”

对于修仙界的各种常识,飞云子不厌其烦的给陈云生讲解,从一个吝惜字词如命的人骤然变成一个无话不谈的话痨。对于这种转变,饶是陈云生对飞云子的乖张有很强的免疫,仍然有些措手不及。

“什么是灵根?”陈云生突然问道,他记得当rì飞云子传授敛气诀的时候曾经提过一嘴,趁着今rì师父反常,他急忙抛出这个问题。

“灵根就是修行之人的根xìng,关于灵根的种类,修仙界有很大的争议。一般而言,具备什么样的灵根,才能修行什么样的法术。”

“但是也不是身负越多灵根就越好,虽然可以兼修其他属xìng的功法,但每种属xìng却都不能jīng通,反倒不如单一的灵根携带之人在修仙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我是什么灵根。”陈云生问道。

飞云子瞅了他一眼,半天不置可否。陈云生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猜出,一定是在灵根的问题上,师父无法打击到自己,所以才斟酌再三,闪烁其词。

“你是天灵根。很逆天的灵根。具备这样灵根的修行者可以随意修炼五行之术,没有任何障碍,如同同时具备了jīng纯的五行灵根。”飞云子沉默一会儿后,回答陈云生。

“然而,”飞云子的语气急转直下,仿佛从凌云峰的山巅落到平地,“天灵根由于过于逆天,所以一般这种灵根的持有者多不能长命。”

陈云生第一次看到师父的表求由冷厉变成了严肃,隐隐还有些担忧,有些于心不忍。他洒脱道:“不能长命就早死,去冥河畔见我爹娘。”

第十二章 远行

空气中弥漫了一种悲伤的调调,飞云子拍了拍手,说道:“为师这里有一块通灵宝玉,唤曰:‘聚灵’,能够加速天地之气凝结,对于修炼大有裨益,你拿去佩戴于胸前吧。”飞云子大袖一挥将一团白雾抛到陈云生面前。

陈云生仔细端详手中的白玉。只见此物通体透明,表面温润,周身被一团水汽包裹着,如同一团云雾一般。可是用手抚摸白玉的表面,却干燥无比。将此物挂到胸前,陈云生可以感觉到一股蓝盈盈的灵气充盈全身,此物绝对不是凡品。

感受着师父对自己的拳拳之意,他跪下磕了一个头,眼中闪起一丝泪光。在飞云子和陈云生生的师徒世界中,繁冗的礼节很少。表达恭敬使用磕头,表达谢意也要磕头,表达歉意仍然是磕头。

飞云子看到徒儿感动,胸中一阵思cháo翻滚,刚才口沫横飞的劲头当即去了七八分。大袖一挥,让陈云生退下,自己打坐去了。

第二天,飞云子突然把正在入定状态的陈云生叫道他的石室,用一种仿佛做了很艰难决定的语气说道:“为师要出山办些事情,恐怕一时半刻不能回来。你要好生修炼,看守洞府,不可随意外出,以免生出事端。”

看着飞云子略带意兴阑珊的表情,陈云生愣了一下。对于朝夕相处的师父,虽然他总有中不着调的感觉,可内心也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根本没有想到师父会有一天出门远行。

“师父要去多久?”陈云生问道。

“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倘若过了十年为师还没有归还,你可以去往西边三千里外的天穹山找我师兄。他自会接纳你。”

说着,飞云子从储物袋中取出了一个长条状的紫檀木盒子,“此物是我昔年游历之时所得,由于已经有了本命之物,所以没有加以炼化。正好做你凤鸣刀诀的兵刃,你也可以将其作为本命法宝修炼。”

“本命法宝?”陈云生疑惑道。

由于即将远行,飞云子延续了昨天的好态度,他徐徐说道:“先说法宝和法器的区别吧。其实法宝和法器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一条界限。法宝和法器的品级也不能划分的很jīng确,一般威力比较大的法器称之为法宝,威力较小且称之为法器。”

“只有到了金丹期,才能发挥法宝的威力,所以就算龙凤双刀是法宝,在你的手中也如同法器一般。况且现在看来,这两柄刀还称不上什么法宝。若说是法器呢,也与普通法器有所不同,至于不同之处,rì后你自然会知。”

“本命之物是被修士炼入体内的法器总称。所谓炼化并非使用外界的火源,而是利用自身的本命之炎和神念,以身体为炉鼎对法器做的一系列淬炼。炼化后的法器不用存放在储物袋中,而是存于修士的识海之内,和修士的神念相关,一念之间就可以招至体外。”

“由于这种法宝和修行者的神念相通,所以本命法宝有损,对于修士的修为也有不小的损害。”

陈云生没想到师父说了这么大一通,他打开紫檀木盒。一股寒气顿时扑面而来,木盒里面装着两把古朴的短刀,一柄稍长约有一尺,一柄短些也有八分。

刀柄弯曲,后面各有一个兽头,看样子一边是龙首,一边是凤头。刀身泛着的青铜sè光晕,通体布满粗犷的纹路,这些纹路组成一个个形状怪异的图形,带着一种蛮荒的气息。

他把双刀抄在手中,感觉轻重正好,双手刚刚接触刀柄,就感觉身上灵气被双刀吸取,淡金sè的灵气宛如河流一般在刀身的纹路中流淌着。陈云生仔细端详着光晕,并将神念放出,包裹双刀,渐渐的他感到一种远古的气息从双刀传来,仿佛自己移步换景,已经置身于广袤的宇宙,清楚可见天河悬垂,参商闪耀,说不尽的悠远和安详。

“噫,看来这双刀和你倒是有缘。为师当年可不曾产生这种共鸣。”飞云子语气中带着一些兴奋。

“嗯,随着以后的修炼,契合程度会越发的完美。在你没有纯熟之前,无法化遁光飞行,我这里有《五行遁法天书》一本,你拿去自行参悟吧。”飞云子眯眼着说道。

从储物袋中翻出一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赫然有一个八卦图案,也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陈云生翻了翻,书纸张不知道用什么材质做成,似乎是一种兽皮,但是又薄如蝉翼,拿在手上轻巧异常。

“谢师父!”陈云生磕了一个头,迅速站起。在师徒俩的礼教系统中,磕头数量和感激程度并没有一个正比的关系。曾经他多磕了一个,却被飞云子以破坏礼法的名头,臭骂一顿。否则,陈云生倒是愿意磕上三四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飞云子眼中露出一种罕见的柔和,对陈云生的上道,他深深感慨。之前曾有多少个优秀的苗子,由于过于拘泥于凡夫俗礼,被他赶出师门。

似乎又想起来什么,飞云子再次拿出一本古籍说道:“这本《五行秘法》是你师爷传给为师的。书中记载的都是些普通的五行法术,标明了各种法术修炼时所需的修为深浅,还有很多修士所留下的批注。”

“你要仔细研读,切不可在修为不到时强加修行,那样必然走火入魔,谁也救不了你。我门中修行贵jīng不贵多,太杂反而不好,所以你主修功法为火,其他兼修即可,切勿贪多,荒废主业。”

“遵命。”

……

师徒两人间的送别仪式简单之极。

“我去了。”飞云子立于山巅,望着云海说道。

“望师父早回。”陈云生垂首说道。

一阵清风拂过,当陈云生再次抬头的时候,飞云子已然不知所踪,空荡荡磐石上只有一缕尘埃。

陈云生的不习惯来自于每rì不用做早晚课,也不用面对那张苍白冷峻的面颊,更不用听到一些尖酸刻薄的挖苦。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对于早就习惯了如此相对的陈云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变故,令他有些失落。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陈云生念叨着早年飞云子教他认字时的随口说的一句话。他不明白这句话背后所引申的男女之意,只觉得很适合描述他和师父间的感觉。

第十三章 五行道法

没有飞云子的限制,陈云生可以zì yóu的在修行的世界中探索,他渐渐开始喜欢这种游刃有余的修行状态。《五行秘法》这本书文字简介明了,上面还有很多人的注释,每张纸的留白处,布满了蝇头小字。

这些文字的风格迥异,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显然并非出自相同人之手,也不是同一代人留下的笔记。有些注释之间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更有些批注矛头直指前人有误人子弟的嫌疑。

陈云生翻到第一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火法”。旁边写着一些攒花小楷,大致指出火法修习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陈云生对这种文字有种莫名的亲近感,觉得这种婉约的文字如同一泓清静的溪水,令自己格外的平静安详。顺着文字读下去,火法中强调的法印,施法之时所需要具备的修为一一列出,明了而简介。他甚至觉得,原书中的内容还不如这份笔记更有价值。

随手之间,一个法诀凝于胸前,灵元汨汨从丹田流入双手,指尖逐渐有一层橙sè的光芒。火光照亮了黑暗的石室,陈云生看着手指上跳动的火苗,一阵兴奋从心底升起。灵元的运转中断,火光戛然而止。

如果飞云子在一旁,一定对徒儿的惊艳表现目瞪口呆,这种与生俱来的领悟能力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传承。

虽然修行一事到最后拼的是灵石,灵药,以及各种法器。可这种与生俱来的灵xìng无疑是能否走到最后的最大助力。火法是陈云生第一个接触的法术,也是他最擅长的。

一个月的潜心顿悟,陈云生已经可以把火球术施展的有模有样,火焰在他的双手之间跳来跳去,如有生命一般。那般灵动的摸样,绝非普通修士可比。将一团拳头大小的火球打入地上的柴堆,陈云生开始准备晚饭。

自从领悟了火法中一些低阶法术的要领之后,陈云生越发五行道法比敛气诀有趣多了。觉得步行太慢,他开始参悟五行遁术,最初上手的就是土遁之术。选择土遁绝非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而是因为这门遁法在书的最前面。

也许是因为飞云子的惫懒,也许是因为天意。要知道,很少有修士同时掌握两种遁法以上,这样做无疑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五行法术之中,遁法需要花的时间最多。有很多大修士一生一门遁法都不修,也一样纵横睥睨。

陈云生现在只有练气中期,体内能调动的灵气有限。他依照《五行遁法天书》中描述的法门,将体内半数的灵元汇聚于丹田,发散于经络。如同灵蛇一般走过诸天十二正经,灵元渐渐凝重起来,流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一团褐sè的光晕从他身上渗出来,他左脚点地,身子倏地一下没入地面半尺,整个脚丫都埋入了土中。陈云生心中大惊,法术顿时被破去。

看着没入泥土的双脚,陈云生无奈地笑笑,他将双脚周围的泥土挖开,从土中抽出双足。初次尝试就小有所成的陈云生有些得意,当即依照法门再次运转法诀,这次在褐sè光晕的笼罩下,他竟然将下半身都没入土中,最后还是因为法诀不熟,灵元转换产生了中断,再次陷入土中。

虽然这次脱身有点小麻烦,却难不住他。陈云生激发出天玄霸气,身边的坚实的泥土顷刻间被斩成碎屑,他很从容的从坑中走出。经过这两次的折腾,他体内的灵元已经消耗了小半,感到有些疲惫。

所谓“天玄霸气”,其实是金属xìng一种护体灵罡,是修炼敛气诀附带的一种效果。当修士激起周身的天玄霸气之后,无论移动速度、防御能力或是对周边事物的感知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