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 >

第36章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第36章

小说: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范的情况下,招架着扑面而来的各种方式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教育还能继续观望吗? 

爱情,这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本应由我们的教育传承给一代又一代,让这人类文明的精神火炬,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燃得更旺,不仅照亮人们的心灵,而且给人们生存的世界带来光明。因为,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而是一种“按照和谐规律把自然的冲动和意识的金线、把机体的生理规律和精神准则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没有这种复杂,就不能称其为爱情,更不能和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的教育本该负起自己的职能,在孩子们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但事实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使孩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而这种残缺的道德教育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我们的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当越来越多的所谓“早恋”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中,我们就开始以种种理由去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当一些孩子不满足于精神上的恋情而去追求生理满足时,我们又以性教育来试图阻止这种危害性行为的蔓延。我们恰恰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对性成熟的男女青年谈话时,需要讲的已不是幼稚的生物利己主义的道理(注意,别损害自己的健康!),而是讲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要呼吁他们仔细考虑自己感情的严肃性(“我爱”还是“我喜欢”),考虑自己社会成熟的程度,”(科恩语)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爱情教育远比性教育重要,道德教育的力量也远超过生物利己主义的约束力。当一个人仅仅因为怕得艾滋病而不敢偷吃禁果时,他可能还会因存侥幸心理而放纵自己的欲望;但当一个人意识到爱情的神圣和责任时,他就会以审慎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欲望,用理性去护卫心中的那份美好。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那么,联合国派遣纽约医学院博士达瓦奇到乌干达进行的历时15年的儿童教育实验的成果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 
乌干达15——19年龄段艾滋病感染率,1991年为38%,1998年下降到7.3%。 
在目前艾滋病向全球蔓延并以几何数字递增时,乌干达这个几乎是艾滋病的代名词的国家何以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控制了局面?答案是对儿童进行了道德教育。正如达瓦奇博士所说:“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性道德教育,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而爱情教育正是一个多方位教育,因为“人的全部道德观念集中地表现在爱的情感里”。我想,这一历时15年的道德教育的成果不是足以说明爱情教育远重要过性教育吗? 

而爱情教育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 
费尔巴哈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这里,将“爱”提高到“成为一个人”的层面来认识,其意义不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吗?爱情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她有别于其他生物类的浅层生理冲动,其“深沉”正是由于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于生理冲动的一种感受,所以,爱情才成为人类独享的一种情感,而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备这种情感。爱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可以具备的,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形式,她是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她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可以作为度量一个人是否为真正意义的人的标尺。由此看来,爱情教育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懂得爱,而是让他们在懂得爱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现在,我常看到有些学校将“做人”奉为校训,那么,爱情教育不正应该名正言顺地纳入“做人”的教育范畴吗?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从美学、社会学等角度来认识爱情,还可以发现她具有另外的一些特质。 
从美学的角度看爱情,她是一种基于男女关系的特殊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爱情不仅以其独有的方式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美,而且以一种近似神奇的力量唤起人对美的敏锐的感悟能力。使人在对世界艺术化认识的过程中,创造人生的美好,享受人生的美好。爱情,就是这样,在美的世界里塑造着人的丰富而敏感的心灵,也给这世界带来和谐与色彩。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爱情,她的社会性更是显而易见的,她在社会关系的根基上挺立起来的身躯,在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展示了独特的风采。她所承担的道义责任,在人类社会中显示了与众不同的影响。她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不仅仅反映在其必然产生的社会后果,而且也可以说是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尺,并还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其可能范围内的影响。爱情,使人在品味情感美好的同时,也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社会所应履行的承诺。 

  当然,爱情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欣赏和认识。 
可见,爱情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男女之情的教育,而是有着更多更深意义的教育,她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情感,去获得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有着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我们就不应回避她——爱情教育。 

这就是我为孩子们写的第一本书之所以选择爱情这个教育话题的写作动机。 
第五部分:爱的沃土 爱情滋养在这里 
第一版后记(3) 
三 
怎样去写这本书?我首先闪出的念头是: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书? 
为此,我做了图书市场的调查,也对学生的需求做了一定范围的了解,当然,还要根据教育的原则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 
之后,我确定了本书的写作目标:给孩子们的自我教育提供一种可能。这本书应该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不同于自然主义的描述,也不同于深奥难解的理论著述。她应该是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既有教育的科学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的读物,使孩子们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修养身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有了自我教育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他对自我教育的认识可谓深悟了教育的真谛。 
于是,我将自己15年中所展开的爱情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作为本书的纬线,而将自己对爱情教育的思考作为本书的经线,编织成了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我只希望孩子们沿着我叙述的小路,在欣赏那一路风景的行程中,能有所感悟。虽然这路上没有奇光异彩给他们带来惊奇,但他们却可以在似曾相见的风景中寻到自己的那份并不陌生的感觉,并时而从路边的标识中明确自己行进的方向。我只希望如此。当然,如果可能,我还希望他们走在这条小路上,语言的向导能给他们以愉悦的轻松,使他们忘记途中的疲劳,而走完这条虽不漫长但也有一定距离的小路。 

这只是我自己的希望而已,真正的感受还是属于孩子们。但我认为自己的希望还是有意义的,正是有了这希望,我才更加地努力,如若没有了这希望,可能就不会是一条可行的路了。如同一个有了明确目标的人去开辟一条路,即使开出的路并不赏心悦目,但它毕竟是通向目的地的一条路;而一个目标不明的人去开辟一条路,即使开出的路再宽阔漂亮,但却不能为你到达一定的目的地提供最基本的服务。于是,当我终于将要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公众时,忐忑中,由于想到了这样一个譬喻,而稍微有了些许的安慰。 

全书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爱情教育的话题,第二部分为爱情教育的前奏曲,在历史追溯中和美好的感受中对爱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三部分为爱情教育实践中,由学生的疑惑所引发的系列专题而面对学生整体的共性教育,第四部分为爱情教育实践中,面对学生的具体实例所进行的个性教育。第五部分,意在体现集体生活中学生高尚的情感的培养。文章的写作形式,立足于内容的表达并力求多样化,以使文章求实而不乏活泼。对于书中涉及的一些具体事例,因考虑到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除隐去了原本的名字还对其中的情节做了一些技术性的处理。 

和中学生谈爱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面对十几岁的孩子,谈什么?怎么谈?其内容的选择,尺度的把握,都将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所以,我基本上以孩子们对爱情问题的疑惑作为教育内容的重点,同时还考虑到社会诸多因素对他们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学生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接受程度。以此作为对爱情问题进行适度阐释的依据。希望这本书使爱情的神圣和美好驻足于孩子们的心间,给他们未来生活的思考和真正爱情的获得奠定一定的基础。就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他们日后“自己的观点、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作为语文教师,我还希望自己写的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孩子们在爱情这一领域实现自我教育的同时,如阅读的过程还会给他们以语文学习方面的正面影响,那么,也算是我这本书的一个意外的收获了,我的心中是有着这样一个小小的期待的。 

完书之时,正是99年10月。此时的北方应是成熟的金秋季节,而南粤的海滨仍是夏日的模样。时值共和国50周年的大庆,也是我步入知命之年的第二个年头。在我与共和国同一生日却并非同一年份的特殊的日子里,我的作品的出生意味着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也许两者都有。于是,我可以有了一份送给祖国母亲的生日礼物,虽然并不厚重,但毕竟是凝聚着我心血的一部作品;而且我也有了一份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沉甸甸的一本备忘录,记载着我曾走过的教育历程。 

出书之时,该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接之时。这本书是幸运的,因为她诞生在世纪之交的年代,带着20世纪的梦想跨入了新世纪更加辉煌灿烂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年轻的生命能给同样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带来欢欣和希望,她更希望自己那稚嫩的声音和着春天万物萌发的生命之歌加入到新世纪的旋律之中。 

我似乎已隐约听到了新世纪的钟声,在那钟声里,有着更多的期待! 
第五部分:爱的沃土 爱情滋养在这里 
第二版后记(1) 
一 
再版在即,几次提笔,却迟迟无法将思绪条理。 
这本小书,出版整整一年了。这一年里,我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丰厚的体验。更懂得了这世界的美好和纷繁。 
多少个意料之外,在给予我不同体验的同时,又给了我透视人生的明亮。 
素不相识的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看了责编马莅骊送去的书稿后,在繁忙中,欣然为我这普通中学教师写的书作序,其为人的品格令我肃然。我在读了他写的序言后才与他有了第一次通话,至今仍记得电话那端传来的他的平易的谈吐和朗朗的笑声。北京三联的年近七旬的老编审许医农先生,读了我的书后便随即打来电话,那热情的话语让我当时便无法控制夺眶而出的泪水,不仅仅是因为她对这本书的喜欢,更是她那由衷的评价中透出的理解。而后,她为这本书所做的一切更是让我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闪亮的东西,由此也让我的心感受到了一种光明的沐浴。我与她没有任何世俗意义的往来,她在即将赴哈佛讲学之前的繁忙的事务中,仍挤出时间为这本书的推介而操心。浙师大的王尚文先生,读了这本书后写来殷切简约的信,并将此书列为他的研究生的必读书目,厚爱之心令我心愧。而南京师大的张中教授,则给我写了长达5页的信,那工整飘逸的书写,那敞开心扉的交流,那寄予热望的鼓励,使我感受到已并不多见的真诚。还有这些原本我并不认识的朋友,因为这本书而相识,又因为这本书而相知。对他们,我知道,任何形式的感谢都是苍白的。 

夏夜,我已进入梦乡,被电话铃声惊醒。睡意朦胧中,听出是我在海南的朋友方萌打来的。听出了她哽咽的声音,她告诉我,她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很久以来已没有被什么感动过的她,被这本书感动了。我还知道了,她当时是如何放下一直饶有兴趣收看的“趣味英语”节目,而马上打开刚收到的我的这本书,先看目录,然后看序言和后记,之后看正文,而实在按捺不住,连夜打来电话。她告诉我,打动她的是书中的心与心的真诚的交流,是老师用一颗关爱的心去体贴那一颗颗年轻的心。她说,做你的学生是幸福的。放下电话,我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