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玉扳指 >

第11章

重生之玉扳指-第11章

小说: 重生之玉扳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瓶梅》,细看了看这书的封皮,没错,是57年根据“北京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本重印的万历版本,距今不过二十来年,算不上文物。

    “咦!”扳指竟是随着秦非翻开了书的封面,又变得冷冽起来,只不过这次没有那股气息散出来,秦非心里一动,连忙继续翻动手上的《金瓶梅》,似乎因为心里的极度慌乱,手都有些不稳,经常一翻两页,又得翻回来!

    等翻到了六十八页的时候,一张长短和一页书差不多的书法帖子显现在秦非的面前。

    泛黄的纸页,飘逸的字体,但是这一切都不在秦非眼里,秦非这个时候满脑子只有那一个落款!

    ps:算是进入真正的内容了吧……求收藏以及票……



………【第二十一章 《大鹏》序】………

    秦非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纸张的左方中间偏下,清俊飘逸的写着“太白”二字!

    太白!

    李太白!

    李白!

    秦非略略按下急跃动的心脏,他有些苦笑,李白的书法作品传世的目前看来只有一副,那眼前的这件东西是真品的概率几乎比中意大利亿万彩票还要小!

    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帖》,是目前争议最小的诗仙真品书法,全书二十五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秦非细细回想了一番关于《上阳台帖》的知识。

    那副字引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直至目前为止,《上阳台帖》是文物界基本公认的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建国后献给中央国务院。并指名上送开国长,而1958年这份国宝级文物则被送与故宫博物院珍藏。

    如果秦非手上这份东西果数真迹,那就是举世第二份!

    秦非小心翼翼地合上《金瓶梅》,又拿起那份不知真假的乾隆奏折,心慌慌地从一堆书法字画里下来,从大门出去了。那边挑拣东西的大妈看着这个小孩抱着两本东西走了,虽然奇怪并不是小人书,但也没多想,心里还寻思着给这小孩找几本看着好的。秦非自然不晓得这位大妈的心思,不然一定很是感谢,可能还会提醒她多留几个老东西,说不定以后就是一套房!不过这时候的秦非却是被诗仙弄得神思不属,不然只怕继续埋故纸堆,搞不好还能找到一份诗圣的真迹……

    这是妄想了!

    秦非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夹着两本书,从徐妈身边错过去都没有现,徐妈倒是想开口,但是还没等张嘴,秦非就已经去了很远了。

    “小非什么时候走路这么快了。”

    当然她也看到了秦非抱着的两本书,只是她不识字,不然看到《金瓶梅》,只怕要吓得一跳!

    秦非这时候是没有心思去想自己的行为是如此的猥琐了,他去了西厢一个小房间,搬了把椅子放在门口,把那份乾隆奏折放到了一边,轻轻的翻开书面,玉扳指散出的冷冽气息让他稍稍冷静下来。

    其实他并不能看出来这是李白的真迹与否,但是这样一件东西放在面前,能忍住不去看得只怕不多。

    纸质泛黄,比较厚实,应当是唐代的“硬黄”,其实硬黄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书法用纸,而是经纸,当然也做临帖使用。这是一种相当利于传承的纸,想必自李白而下一千四百年,能留存下来,全赖如此!看到纸质秦非倒是有些放下心,硬黄在唐宋较为盛行,后来不论是王安石,苏东坡等人喜欢的竹纸,乃至文房四宝宣纸等各色纸张的出现,硬黄就并不常用与书法了!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太白。”

    四十一个字!

    《大鹏遇希有鸟赋》的序!

    秦非刚刚放下一丝的心立时又被提了起来,无他,这个序委实太有名了一些,按他的想法,既然李白这份东西以这种形式被放于一本《金瓶梅》中,那必然是不为人知的内容,或是未流传下的一诗,或是随意的三言两语,三笔两画!但是李白求道而遇司马子微的故事可谓流传甚广。司马子微是唐代乃至整个道教史上极出名的一个道士,又叫司马承祯,想必这个名字大家都是熟悉的,他和李白同列“仙宗十友”,两人相遇自然是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司马子微的评价让李白十分自得,因而作《大鹏》一诗,诗前有序,这也是人所共知的!

    而现在,名序当前,下面却没有诗,而且除了太白落款,整幅作品上还有“介溪”,“乾隆帝印”两个印鉴,相较于《上阳台帖》,委实过于寒酸了些!

    介溪此人,在历史上也算名声赫赫,权臣严嵩就是他,这个权臣是明朝相当知名的收藏家,李白的东西落在他的手里并不奇怪,而乾隆皇帝也是收藏大家,而且皇帝的身份让他在收藏这件东西上有天然的优势。这二人落款其上,不仅没有问题,还相当合理,但是自这幅字出世到严嵩时期,严嵩到乾隆时期,乃至乾隆以后,这三个时间段难道就没有一个名人敢落款其上?

    秦非越想越觉的不对,甚至连硬黄纸都觉得有些做旧的痕迹了!

    不甘心啊!原以为捡到了一个绝世国宝,不想还是赝品,秦非一双眼睛都快把这幅《“大鹏”序》吸进去了,然而异变总是在不经意间生!

    若是这个时候有人拿着放大镜对着秦非的眼睛,就可以现里面一圈一圈的青光在游走,而在秦非本人,却惊愕地现,自己似乎看进了这幅字的里面去了,纸质上岁月的侵蚀极富层次,一层一层,次第而下。随着时间推移,秦非甚至隐隐绰绰地看见一个高大的古人在挥毫,提笔,顿笔,拿起另一张纸与他放在一起,他甚至嗅到了那是《大鹏》诗的气味,而至后面“介溪”的款落下,“乾隆帝印”恍然如山!都淡了太多!

    秦非一时间明悟了!

    ps:编的好累,大家给点推荐收藏安慰下呗……

    &;1t;ahref=。>;。



………【第二十二章 一家人】………

    是真品!

    秦非几乎没有犹豫,对这枚神奇的扳指,秦非现在有着近乎狂热的信任!富于层次的纸张是因为这张纸确实经历了一千四百年的光阴,交融了岁月的痕迹,秦非没有试验过,但是他可以确信做旧的纸张层次上一定是杂乱的,纸质上是没有韵味,强行被破坏的。()

    只此一样,他就可以进行断代!很多时候,断代一明晰,作品的真伪就昭然若揭了,毕竟古时候的造假者还没有三十年后那么有效率,甚至能早于正品之前,就通过种种办法流传出来了!

    然而这枚扳指带给他的奇妙的变化远不止于此,他能透过时间看见李白挥毫,但是却瞧不见严嵩和乾隆落印!

    成精了!他似乎比秦非更加明白赋予它身上的那么多的记忆和时光究竟那一幕是重要的,或者说是值得他穿越了时间显化在秦非青光朦胧的眼里。

    等秦非的双眼中的青光流转变慢,停留在层次分明的纸张上的时候,秦非细细品味着这张纸本身的浓郁历史气息,他似乎有些明白地质工作者看到那一层一层的石质的时候,为什么会那样的着迷!

    这张帖子太小了,方才的画面里《大鹏》诗是先于这个序,书写下来的,显然秦非知道了在一千四百年前,当神仙诗兴大,写下《大鹏》赋的时候,并没有这个序,等后面给赋添序的时候,原本那张纸已经无处可写了,便从旁边取了这么小的一张硬黄,写下聊聊数行的序。然而光阴弄人,那诗与李白绝大部分的作品一样没有流传到如今,反而是这份序,躲开了岁月的侵袭,以这种方式落在秦非的手上!

    秦非合上了眼前的《金瓶梅》,看着右手大拇指上套着的白玉扳指,一时间竟是没有太多的兴奋。看书请到==京尤要讠卖==还能获QB记住我们的网址。⒐1du。nèt这枚扳指究竟是什么?它似乎带着无视时空的能力,不论是带着他这个灵魂从后世而来,还是穿越千年,看见诗仙的落笔!

    竖起大拇指,秦非拿左手细细摩挲着白玉扳指!他依旧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高于自然的力量,这枚扳指,就让他唯一着无敌吧!

    “非非!”俞玉的声音传过来,秦非抬头,日头已经落在了西边,这一晃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妈!”秦非冲俞玉笑了笑,看见俞玉,他才好像是一个科幻的梦里回到现实。但是他却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看什么书呢?”

    “没看什么,哦,是金……”

    四目相对!

    “呃,妈,这个你不要误会,那个,这个……”任秦非伶牙俐齿,这个时候也说不出一句整话来,八岁,一个人,一本《金瓶梅》!你相信他是在研究中国的古代小说?

    鬼才信!

    “非非,你看这个是不是太早?”俞玉显然也有些打舌头。

    “小玉,小非,干嘛呢?”

    秦非心底哀叹一声,一世清明全毁了,罢了!“李叔叔!”

    “看书啊?什么……”李陵龙伸手就过来拿,秦非哪里肯让他碰,连忙一把抓过去抱在怀里,但是显然书上那三个大字已经落进眼里去了!

    《金瓶梅》!

    “咦,哪里找来的书,我上次还没看完——”李陵龙的声音戛然而止!

    世界乱了!

    俞玉看着这一大一小的咬牙切齿,对于秦非她现在不怪了,小孩子嘛,总是有好奇心的,但是对于李陵龙,她就不是那回事了,何况她现在已经把李陵龙当成了秦非进入某个门户的领路人了!

    “小玉,那个,呃,你知道我准备培养一点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素养,不然不好在俞叔面前提咱们的事情啊,对吧?”谁说当兵的都是老实人,到了危急时刻,谁都不是吃素的,一张嘴巴别说火车能跑,说不定口水上都能飘船呢!

    “你打算在我爸面前讲一讲《金瓶梅》,再跟他说咱俩的事情?”

    “这个……”

    秦非瞧见李陵龙当了自己的替罪羊,正准备开溜,但是一眼看见了那份乾隆奏折,马上淡定了!

    要不要救救他?

    李陵龙这时候在俞玉越阴森的眼神下到处乱飘,一眼看见她身后的秦非,竖起了三个手指!

    他懂这个意思:帮你过关,三个条件!

    这个时候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三十个,李陵龙也是一点头,连牙齿都不带咬的!

    “妈……那个你误会了,这个书我以前就知道,毕竟它还是很出名的对吧?”秦非得了好处,自然掳袖子救人,看见俞玉果然看过来,秦非拿起地上的那份奏折,“妈,我今天去废品站里,然后在这个里面,看见了这个。”秦非先把手里的书小心的晃晃,然后拿起乾隆奏折,递到俞玉的面前!

    俞玉作为俞正飞的女儿,对文物自然比许多人要内行,这份乾隆奏折保存的很好,秦非还没来得及去看,这个时候还不知道真假!

    俞玉略带疑色地接过这份奏折,细看了看,朱批的“该部议奏”,明黄的皮面,内容大约是乾隆九年,当时的江苏巡抚陈大受,申请在当时属于青浦县管辖的七宝镇,设立一处县衙派出机构。竟是有**分真品的样子!

    俞玉的兴致一下起来了,“刚要跟你说你舅舅今天就能到,姥爷叫我们过去吃饭,等下顺便叫你姥爷看看。”李陵龙这事,她也不过是气他带坏了秦非,现在既然秦非不是在观摩《金瓶梅》,那就没必要了。

    “你和奶奶一起过去,你李叔叔去接舅舅,我先过去给你姥姥帮忙,这个……”俞玉看看奏折,又看看秦非,“还是我拿过去!”

    秦非只好“谄媚”地笑笑,目送俞玉走开,只是和李陵龙相视一眼,正准备庆祝下劫后余生的时候,俞玉的声音远远响过来,“小非,把你那本书给李叔叔!”

    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