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替妃正嫁 >

第74章

替妃正嫁-第74章

小说: 替妃正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盛嫂摇了摇头,接过清秋手中的空碗,起身慢慢走到桌边将空碗放下,才又走回床边道,“清秋姑娘,在田里干活的昆叔看到有人将你打晕,像是要抢劫你身上的财物,昆叔马上在村里大喊,那个抢劫的贼匪这才离去,我听到喊声和大家一起出来看,发现是你,就把你带回来了!”

“原来是这样!谢谢您了,阿盛嫂,给您添了这么多麻烦,真不好意思!”

“清秋姑娘不麻烦,不麻烦,别这么客气,就当自己家里吧!还有,你得听我的,好好休养一阵子,再走!”阿盛嫂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这让清秋的心暖暖的,让她想到了妈妈的味道。

清秋的眼眶莫名地湿润,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在阿盛嫂家住了一些日子之后,她发现她留下的决定是对的,因为她的身体比较虚弱,后脑又被人打了一棒,再加上她的情绪不稳,她的胎儿并不是很稳固,一旦赶路,后果不堪设想。而她心中的谜团,更是让她想要躲避外界的原因。

在阿盛嫂家住的日子里,她为自己开了一些药保胎调理身子,再加上怪医当初留给她的护生符,身体一点点地好转。渐渐地,她可以出门走动,她发现这村子实在是个静心的好地方,没有纷争,人们都很淳朴热情,她甚至不觉得烦闷。

阿盛嫂的儿子小立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一早就会跑到镇上去跟先生读书,下午回来,就会帮阿盛嫂干干农活,晚上就温习白天学习的知识。

清秋每每听着小立念书的时候,就会想起小时候跟着哥哥们一起读书的场景。

(382)失落的记忆04

当时太学里除了几位皇子还有皇子的伴读,所以只有清秋一个女孩,虽然不过是十岁左右的孩童,但是哥哥们都很疼她,照顾她。

太傅是年约六旬的苏子勋,每每上学的时候,总是拿着一把戒尺,一旦发现有没做完作业的孩子,苏子勋就会拿戒尺打手心,记得有一次作业很难,清秋不会做,走到太学门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进去,一个皇子的伴读把他的作业给了清秋,让清秋免了戒尺之行,不过那个伴读则被太傅狠狠批评了一顿又被狠狠地打了手心。

这些少年时的往事,曾经是她内心懵懂的秘密,事过境迁,谁也不会知道十年会有如此大的巨变,物是人非,最亲的人早已不在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立一遍一遍地念着,将清秋拉回了现实之中,唤起了她对太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她呆呆地看着小立,就像看着当年跟她一起读书的哥哥们,她的唇角不知不觉地扬起,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她起身向小立走去,站在一旁,看着小立边念,边在纸上用小楷写下他念的句子。

清秋用手蘸着墨汁,在纸上轻轻地写着一段诗句,那是太傅苏子勋最喜欢的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旁的小立无意间看到清秋在纸上写下的句子,被纸上陌生的句子所吸引,歪着头,抓了抓,默默地念了起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小立念完之后,仍然不明其意,有些好奇地转头看着仍然低头写着奇怪句子的清秋。

小立终于扑闪着大眼睛看着清秋道,“清秋姐姐,你写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清秋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小立,浅浅一笑,“小立,这是姐姐的老师最喜欢的句子,意思是,就算年华易逝或者处境困难都不能自暴自弃,意志反而要越发坚定,不失去自己凌云的志向。”

“原来是这个意思!”小立嘻嘻一笑,又将句子念了又念,好像非常喜欢的样子。

清秋看着小立满足的表情,心里似有一处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般,她笑,她感觉到满足。

“清秋姑娘,你读过书吗?”阿盛嫂从外面进了来,看到清秋在纸上写的一串字,来到她的身边,拿起纸,惊讶地笑了起来。在阿盛嫂的心中,读书是件很高尚的事,不是寻常老百姓家可以学习的,虽然阿盛嫂一直觉得清秋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但是阿盛嫂还是惊讶与她能够写字。阿盛嫂家非常的困难,根本付不起学费,可小立聪明乖巧,隔壁镇上的老师傅非常喜欢小立,于是特殊照顾小立,小立才能够学习的,而像小立这样得到老师优待的情况,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遇到的。

(383)去邻镇01

清秋略显尴尬地一笑,并没有理会阿盛嫂的话,而是摸出身上还残存的值钱的东西摊开给阿盛嫂看,“阿盛嫂,我想去买些书看,不知道哪里可以买。”

“买书!”小立一听到清秋的话,整个人都兴奋起来,睁大双眼看了看清秋又看了看阿盛嫂,整张脸红扑扑地泛着光。

阿盛嫂眼神中闪过一道奇异的光,随后才恢复平静道,“清秋姑娘,只有到邻镇才能买到书,这样吧,明天让小立带你一起去!”

“也好!”清秋点了点头,又继续在纸上写着一些在记忆深处的句子。

她一夜未眠,脑子里不断回放着那些令人回味的记忆片段,她好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

翌日一早,小立便和清秋一起去邻镇,宏信村周围都被山所包围,只有北面的两座山间有一条裂谷,宏信村的人要去往外界只能通过这条裂谷,清秋跟着小立,沿着裂谷行走,光线时隐时现,两旁的石壁坑坑洼洼,而这条裂谷就像是老天爷发怒时狠狠将山劈开的杰作。

裂谷间道路崎岖,小立每天来往与宏信村和邻镇,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清秋小心翼翼地跟着小立,深怕一个不小心会跌上一跤。

“清秋姐姐,其实这条裂谷有一个传说呢!”小立见清秋走的有些乏累,笑嘻嘻地放慢了脚步,扑闪着眼睛,挽着清秋的手,扶住她。

清秋揉了揉小立的脑袋,感动地一笑,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又四周望了望这略显阴暗的狭小裂谷,道,“还有传说?”

“嗯!”小立无邪地点了点头,又继续道,“据说宏信村以前是一个巨大的池子,里面住着一条红色的巨龙,这条巨龙原来是天上的神,因为触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因此它失去了上天下海的法力,只能被困在这个池子里怎么也出不去。”

小立边说边扶着清秋跨国一条横在路中央的坎,又继续道,“有一个农夫路过此处,听到巨龙在池子里发出的呜咽声,觉得很心痛,于是就拿着斧子不断地砍着这北面的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池子里的龙和农夫产生了感情,这条龙为了见到农夫,不断撞击着北面的山,而农夫就在那一头用斧头不断地砍着,终于有一天,他们之间只剩下一道薄薄的屏障,可是这道屏障,是仙界与人间的结界,他们怎么也冲不破这道屏障,只能隔着薄薄的屏障相望。”

听到此处,清秋莫名感到一丝酸楚,不知是因为这个故事,还是因为她与韩少辰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小立突然停了下来,这让清秋感到一阵急切,扭头就道,“那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农夫死了,巨龙伤心欲绝,长天一啸,将整个大地都震动了,而天上突然劈下了一个巨雷,将结界劈出了一道裂缝出来,巨龙就通过这道裂缝,到了人间,它将农夫埋葬在此处,自己就化作了这道裂谷守护着农夫!”

(384)去邻镇02

小立的故事结束了,清秋和小立也正好跨出了这道略显狭小的裂谷,不过刚刚跨出的一瞬,有一道刺眼的阳光突然射入清秋的眼睛,光线强烈地洒向清秋和小立的身上,两人仿佛从黑暗走向光明般,让人睁不开眼睛,这光亮却让人又想好好的看遍整个充满光明的世界。

清秋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脑子里还回荡着小立说过的故事,仿佛感受到故事里巨龙冲破结界时的那一刻。却在适应光线后,被眼前的绿色草坪所吸引。那种时不时飘来的青草气息,让人忍不住深深吸口气。

这片草坪仿佛有着一种魔力,让清秋忍不住对这片草坪望了又望,她有些依依不舍地跟着小立往邻镇走去。

没走多久,两人终于进入了邻镇,邻镇的情况并没有出乎清秋的意料,这里有着跟松霖镇类似的淳朴,不过却比松霖镇略显荒凉,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让清秋感受到一种冰冷而萧条的感觉。

沿路看着邻镇的街景,清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只是一步又一步地跟着小立,在走过一幢略显破败的宅院时,小立微微驻足,向那宅院指了指道,“清秋姐姐,这里就是我平时上学的地方!”

清秋回过神,沿着小立所指抬头一望,一股莫名的感觉突然涌入她的心头,她不自觉地跟着小立一起驻足。从那陈旧的木门中源源不断地散发出一种陈年而古老的气息,那牌匾上的两个字苍劲有力,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久经风霜的感觉。

清秋正待移开视线,那宅院里正好走出来一个人,让她所有的神经都瞬间被挑动了般,她深深呼吸着略带尘土气息的空气,睁大双眼,眼神全部定格在那个苍老的身体之上。

“先生!”小立放开了挽着清秋的手,走向那苍老的身体,恭敬地向那老者鞠了一躬。

那位老者在看到小立的时候,捋了捋胡须,笑了一笑,脸上的皱纹堆起。

“苏先生!”清秋在见到那老者的笑容之后,几乎是脱口而出,这让一旁的小立有些不解地回头看着清秋满是震惊的脸庞。

那老者也在刹那之间抬起头来,奇怪地望着眼前陌生的女子。四周的空气瞬时有种奇异的气息,在清秋和那老者之间仿佛产生了一股诡异的气流,让两人下意识地对视着。

小立发现了清秋和那苏先生之间奇怪的气氛,拉了拉清秋的衣袖,疑惑地看了看那老者又看了看清秋道,“清秋姐姐,你认识苏先生?”

清秋茫然地将视线从那苏先生身上移开,对上小立满是疑惑的大眼睛,耸了耸肩道,“没有,不是听你说的嘛!”清秋说完尴尬地笑了笑又道,“这样吧,小立,我自己去买书,你先跟先生读书,姐姐买完书在这里等你下学了,好不好?”

“好的!”小立弯起眼睛笑,高高兴兴地小跑着进入宅院。

清秋冲苏先生点了点头,便离开了宅院,而苏先生的眼神始终盯着远去的清秋,若有所思,直到再也看不到她后,才收回视线。

(385)去邻镇03

清秋仿佛怕被人拆穿心事似的,一路上走得有些慌乱,她不敢相信会在这里遇到曾经的苏太傅,虽然经历了十年的风霜,他的脸上爬满了更多的皱纹,但是她几乎可以肯定那个就是苏太傅。

人活在世上,经历种种,失去一些人,遇到一些人,或许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老天的指示,并不会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按着特定的轨迹行进,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命由天定,世事皆有命数。

路边有一个人拉住一个背着包袱的人道,“你不知道啊,听说儒妄退军啦!”

背包袱的人边走边道,丝毫没有想要停下的意思,“这么大的消息我当然知道啊!”

清秋正心事重重地走在街上,突然听到街旁经过的两人正讨论着北茗城的战事,她离开紫都已经好久了,她差点忘记了在北茗还处于战事的杨梵,在听到儒妄退军的消息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本心上的大石头就此放下,她又把注意力放到了苏先生上,可那两人的谈话声还源源不断地传来。

“那你还收拾包袱做什么?”

“哎”清秋才走了几步,便听到刚才的其中背包袱的一人长长叹了口气,她不自觉地停下脚步。

“你怎么了,儒妄退军是好事啊,你怎么还叹气!”

“就今天我收到了紫都亲戚寄来的信,告诉我说杨梵将军因为他妹妹失踪的事起兵造反了!正从北茗一直南下造反,我们离北茗虽然还有段距离,但是我怕战火早晚燃到此处啊!我看,你也还是乘早逃难吧。”

“杨梵将军?这不可能,你一定搞错了吧!”

“我也希望搞错了,哎,不跟你说了,我要赶着去紫都投靠亲戚呢!”

“哎你别走,别走啊等等我等等我”

那两人的声音随着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清秋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瞬间不知道什么滋味。她呆呆地站在远处,有些不知所措,她想去证实这个消息,可是不知道该去哪里证实,她不敢相信,因为她失踪,所以杨梵就造反了,她是不是该去找杨梵把事情说清楚,但是,她一想到她她爹突然驾崩的事情,还有晋门宫的惨案,一个又一个的谜团,让她又显得十分犹豫,她觉得此刻她好想找一个人诉说心事,但是却不知道该找谁。她仰望天空,发现天大地大,却没有一处是她的安身之处。

“姑娘”一只手突然搭上了她的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