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之雄霸天下 >

第342章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342章

小说: 隋末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问题,各诸侯的看法倒是普遍一致,认为分封制又会造成象周朝那样,变成群雄割据,天下混战的局面。所以自秦以后的历代朝廷,都实行的郡县制。

    只有汉高祖刘邦实行了分封制。但他却是只封他的孙为王,认为就算有封国造反,不管谁胜出,都是他的后代,是刘氏坐稳了天下。而后来,果然在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王之乱,在叛乱被镇压下去之后,汉朝皇帝便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各地封王权力的措施,让这些藩王有名无实,再也无法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

    。。。

 ;。。。 ; ;
第472章 超越时代的见解
    、、、、、、、、、、

    但宇明在这个问题上,看法又有所不同。他虽然偏向郡县制,但却不完全否定分封制。他认为,可以在朝廷打下的,离都较远的新领土,实行分封制,封一些皇室成员去那里建立自己的王国。同时,允许他们建立军队,向外扩张,凡是打下的领土便是这个王国自己的。

    当然,这样做有可能会出现边疆的王国实力强过了中央朝廷,最后发兵夺取皇位的情况发生。

    但宇明却认为,如果真的出现这种事,那说明中央王朝已经衰落了。就算边疆的王爷不打进来,北方草原的异族,或者南方的蛮族、中原内部的叛乱者也会推翻中央王朝。与其让天下落入皇室之外的人手中,不如落入皇室的其他成员手里。

    这一论调又吸引了众的注意,虽然有不少诸侯不以为然,但孙思邈却是目光闪烁,显然为之所动。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宇明和其他诸侯倒都没有多表现,在财政、税收、内政等方面的回答,都算是中规中矩。相形之下,李渊由于出身关陇门阀,且又正式称帝,在这方面倒还表现突出,赢得了不少的认可。

    很快便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孙思邈喝了一口茶后,方正色道:“现在也到了论道会快结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中原王朝自秦统一天下以来,便外患不断。先有匈奴南侵,后有五胡乱华,在隋朝时又有高丽、突厥之患。如今高丽已灭,可西面的吐蕃,南面的南诏,北方的突厥,依旧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意图南下。不知各位诸侯可有何良策对付这些异族?”

    这个问题是由萧铣先回答,他的答复没有什么新意,延续了当年裴矩就突厥的威胁问题,向杨坚的献策:无非就是送其礼物,安抚其领为主,然后挑拨其内部纷争,好由中原王朝坐收渔利。

    而李渊的回答则要强硬一些,认为可仿效汉朝,在初期天下刚统一时,不妨暂时委屈求全,待兵力强大之后,便组织大军反攻草原,消灭突厥的有生力量,同时修建长城,以防止突厥军南下。

    其他的诸侯回答都跟萧铣和李渊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毕竟漠北的边患由来已久,草原各族都是全民皆兵,且全是来去如风的骑兵。中原王朝即使派大军前去追剿,也往往是疲于奔命,杀敌一千,自伤八。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也没能灭了匈奴。

    而当轮到宇明发表意见时,他却郑重提出,不管是修长城防御,还是派出军队进攻草原,都是制标不制本的方法。

    “修长城其实是一种被动防守的措施。我国北方边境长达数千里,敌人从草原上调集大军攻其一点,我守军便往往因寡不敌众而被敌人突破,使长城防守形同虚设。而当我军调集大军前来支援时,敌军便早已抢掠完毕,回到草原去了。”

    “而象汉武帝时期那样,主动派军队深入草原腹地,打击敌人,虽然进了一步,但却仍然是制标不制本的方法。因为汉军当时攻克了匈奴牙帐之后,便军队撤回中原,将草原重新让给了匈奴人。他们虽然损失惨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便会恢复元气,再南下。所以从汉武帝之后一直到晋末,匈奴都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最后五胡乱华之时,这些匈奴人还是其中的主力之一。”宇明详细叙述道。

    李元吉听到这里,却是冷哼了一声道:“宇明,你光是否定别人的作法,自己却又提不出解决北面边患的方法,又有何意义?你既然能提出什么君主立宪制,想必也有解决突厥人的方法吧?”

    宇明听闻之后,却是哈哈一笑道:“李元吉,本王当然有办法了。只不过,在座的诸侯中,便有人与突厥人暗自私通,甚至想作突厥人南下的马前卒。如果我在这里说出来,只怕那人立刻便会向突厥的颉利可汗通风报信……”

    之前红袖便向他提醒过,称梁师都和李渊都可能和突厥人暗中有来往,在这种场合,最好不要谈及对付突厥人的具体策略。

    梁师都听到这里,立刻便反唇相讥道:“宇明,你别血口喷人!谁跟突厥勾结了?你有种就拿证据出来,别挑拨离间!”

    红袖此刻故作惊讶道:“唉哟,梁使君是怎么了?我家夫君只说有人与突厥人勾结,又没说这人便是梁使君。怎么梁使君那么激动呢?”

    梁师都顿时张口结舌,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冲动了,中了宇明的计。

    李轨和梁师都素有间隙,这时趁机落井下石道:“红袖夫人不知:这梁师都的母亲便是突厥人,他有一半突厥血统,自然是向着突厥了。”

    梁师都冷哼了一声道:“我母亲是突厥人不假,可我父亲却是汉人!所以我自然算是汉人了。五胡乱华时,北方各族皆在通婚,在座的北方人有几个没有胡族血统?”

    他这一说,倒让不少人皆住了口。如今北方胡汉通婚广,李渊、王世充、宇明、李轨等人的祖上皆有胡族人,虽然现在他们都是说汉话,习俗也和汉族一般无二,但要严格说起来,却也不能算是纯种的汉人。

    宇明这时方沉声说道:“对于纯粹的血统论,我是一贯反对的。北魏孝帝虽然是鲜卑族,但却号召北魏皇族拓拔氏改姓元,并下令鲜卑人说汉话,汉,改汉俗,大家说他象胡人一些,还是象汉人一些?”

    “而有的汉人,在异族入侵中原之后,却是当上了异族的帮凶,帮着那些凶残的胡族残杀汉人。五胡乱华时,匈奴人刘渊,羯族的石勒手下,都有不少这种汉人。对于如此汉奸,岂能将他们视为同种?”

    宇明的这一番话,倒让在座的们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一个有胡人血统,但却说汉话,写汉字,思维也如汉人一般的所谓胡人,能称为异族吗?

    孙思邈这时也不禁露出赞许之色道:“周王的话言之有理。前隋帝杨坚是汉人,但独孤皇后却是鲜卑人,可独孤皇后却是公认的德才兼备,母仪天下,勤俭节约,温柔贤淑的好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关键还是看这个人本身如何。”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今天对国策的论道,各位诸侯都发表了精彩的论述。下面,便该是评定谁将胜出的时候了。请诸位再多半个时辰清茶,老夫很快便会公布结果了!”

    孙思邈的话,算是为今天的辩论画上了句话,接下来,便该是由四十五名府投票了。

    这时,从屏风后鱼贯走出数十名身着白色轻纱的侍女,她们每人手中皆端有一个托盘。在托盘上放着笔墨纸砚等房四宝。

    而四十五名则一个个站起身,排好队走到侍女面前,从她手中取过纸笔,然后蘸了墨水开始写起来。

    他们写的自然是自己觉得最心仪的诸侯。

    而从之前各位诸侯的陈述看,宇明明显胜出一筹,他提出的朝廷体制、官位设置、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对抗草原异族等方面,都有很多独特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李轨、梁师都、李通、沈法兴、杜伏威等人本就没想过能在论述治国之策时胜出,倒也无所谓。

    萧铣则一心想拉拢宇明,又身处李渊和杜伏威的两面威胁之中,对于传国玉玺也没有那么渴求的需要。

    但对于李渊来说就不同了。他和宇明是现在公认的,最有希望赢得天下之争的两位诸侯之一。而且他得到了关陇门阀的全力支持,有着深厚的世家底蕴。

    宇明虽然出身关陇门阀,但宇世家现在早已衰落,没剩几个人了。且他上任之后,施行的各项措施都是削弱世家影响力的,所以他与关陇门阀各大家族的关系并不好。关陇门阀不可能再支持他。

    山东士族就更不用说了,刚刚才在宇明的地盘上掀起一场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却也让大周内部处于严重的混乱之中,实力有所削弱。让原本看好宇明的不少寒门小族又处于犹豫之中。

    如果李渊在这次洛阳大会上,能赢得传国玉玺,将大地提高他的声望,吸引大批小家族的弟投靠。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李渊对于传国玉玺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

    “世民,你估计这些府的们会做何选择呢?爹胜出的希望大不?”李渊悄声向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很难!宇明先前提出的几项主张,都有新意,且他岁数年轻,和这些们差不多,较容易得到认同。”

    李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不过这传国玉玺我是势在必得。若让宇明取得玉玺而归。他便能借着赢得传国玉玺的巨大声望,迅速平息内部的矛盾。将来我李唐与其争斗,则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世民亦是心领神会道:“爹请放心,世民早已有所安排!就算宇明得到了玉玺,只怕也难拿着它离开洛阳!”

    。。。

 ;。。。 ; ;
第473章 传国玉玺
    、、、、、、、、、、

    李渊听李世民如此一说,方长舒了一口气道:“既然世民早有安排,那爹便放心了!还有半年时间便是我们和宇明停战条约结束之时,届时有可能再展开大战。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取得有利位置,方能一战定乾坤!”

    李世民亦是点了点头,对此李唐内部也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李建成主张北上进攻李轨和梁师都,消除自己背后的隐患,然后东出黄河,分两进攻河东,夺回李渊的起家之地原。

    而李世民则主张南下,进攻荆襄一带。他认为唐军可兵分两:一从武关出发,沿汉水进攻襄阳,另一则从巴东出发,沿长江东下进攻江陵,趁萧铣与沈法兴交战之机,一举占领荆襄,灭亡萧铣。届时,唐军不管是继续东下进攻江东,席卷江南之地,还是北上进攻东都、河南,皆游刃有余。

    这两种意见其实都有可取之处,争论到后来,却是变成了李建成一派和秦王李世民一派的党争。双方皆力陈自己意见的优越性,对方考虑的缺陷。而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李渊采纳谁的意见,则必然在兵力调配,物资装备供给上倾向于谁的军队。

    虽然李渊已经立了李建成为,但因在进攻关中时,曾当着众将的面,对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说过,谁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最大的功劳,便将成为下一任皇帝。言外之意,他现在封的、秦王和齐王其实只是一个头衔,并非就定下了李建成为下一任皇帝。于是这便让个儿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更是竞争激烈。双方都在拉拢朝臣和武将,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

    此次前来洛阳,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也是争了很久。后来由于李世民尚未娶妻,这样去抒梦的招亲会竞争要有利一些,而且李渊走后,在长安监国的任务亦很不错,可以代为处理李唐的重要政事,这才让李建成同意放弃来洛阳。

    李渊其实也不是不知道两个儿之间的争斗,不过这却是他乐见其成的,他认为这样才能促使两个儿发愤图强,建立功勋。

    这时,孙思邈便已经将所有在纸条上写的诸候名字收集了起来,然后计算每位诸侯的支持人数。

    片刻之后,他方微笑着公布道:“经过四十五位的推举,最后得到最多人认同的诸侯便是周王宇明,他一共取得了两二十七票!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唐王李渊,共取得了一十六票,第的是梁王萧铣,共取得了七十二票!所以,传国玉玺便将由周王宇明执掌了!”

    孙思邈的话音一落,现场的府们,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其他诸侯虽然十分不爽,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恨恨地瞪了宇明一眼。

    而李渊则是眼中露出一丝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