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之雄霸天下 >

第179章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79章

小说: 隋末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迫于无奈之下,岳欣便只好将官府中收的钱粮挪用了去填补这个窟窿。原本他想等秋收之后,再慢慢补上的。但谁会料到,入夏之后会下大暴雨,发生洪灾,而汾河那原本还算坚固的堤坝也决堤了,造成了这么大的灾害,让他差点就露出马脚了。

    “发生了水灾,想必朝廷会宣布,免除受灾地区的赋税,自己只怕是不用再上交了!可是如此一来,这些商绅农民也不交税了,到时这窟窿又如何填呢?”岳欣只觉头又痛了起来。

    “算了,还是等事情到了面前再想吧。”岳欣摇了摇头,努力不去想这事。

    ……

    就在宇明向武安郡进发的时候,陈棱却在辽东城的留守府里生着闷气。

    虽然他作出了让步,不再插手辽东州的管理事务。而红袖、斛斯政、杜如晦等也给足了他面,保证他两年后可以有个好的评价,顺利调离辽东州,去更好的地方任职。但陈棱却不免心中怨恨,毕竟失去权力,任人摆布的滋味不好受。

    这天,就在他坐在留守府小院内的长椅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唉声叹气之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却响了起来:“陈大人为何唉声叹气啊?”

    陈棱听闻之后,转身一看,只见一名中年士出现在了自己身后,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幕僚李勤。

    “李先生,这如何能不唉声叹气啊?”陈棱不禁又叹了一声道:“我虽然为辽东留守,名义上掌握辽东六郡军政大权,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没有宇明手下的一帮人同意,我一个铜钱都用不了,一队士兵都无法调动。天天呆在这里,就只能闭目养神,日过得也无聊了!”

    李勤听闻之后,却是嘿嘿一笑道:“陈大人可否想改变这种情况?成为辽东州真正的主宰呢?”

    陈棱眼睛顿时一亮,如果真的能重掌辽东大权,那他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

    “李先生,本官倒是想,可那些人能答应吗?而且依我目前手中掌握的实力,是根本无法和他们抗衡的啊?”陈棱一脸疑惑道。

    李勤这时笑眯眯地说道:“陈大人,虽然在辽东,依我们的实力无法和他们抗衡,可如果是朝廷出面呢?难不成辽东的上下官员还要和大隋朝廷抗衡不成?”

    “什么?你的意思是……”陈棱听闻之后,似乎有所感悟。

    “陈大人,我们来了辽东也有一两月了,不知大人对辽东有何看法?”李勤没有马上解释,反而是先反问道。

    陈棱这时方正色道:“辽东州目前姓安居乐业,上税低,家家都有田耕种,衣食无忧。虽然时有异族骚扰,但在城卫军的防守下,也造成不了多少损害。被征服的高丽人全都被宇明创建的什么保甲制控制得死死的,翻不了什么大浪。虽然宇明的这些部下与我不和。但本官却不得不承认,他治理辽东的确有方,假以时日,辽东必成我大隋的牢固领土。”

    “呵呵,怕只怕到时辽东不是大隋的领土,而是宇明或者宇氏的私家领地了!”李勤冷笑了一声道。

    “李先生,此话怎讲?”陈棱一听,顿时面色一变。

    “朝廷的税率乃是陛下颁布的,除非户部下令,否则岂能轻易改税率?可辽东为了吸引关内姓前来定居,将大隋税率降了一半?这岂不是视朝廷的制于无物?”李勤嘿嘿一笑道。

    “李先生请继续说!”陈棱这时内心已经开始有些燥动了。

    “不光如此,据李某了解到,新罗和济也被宇明打下来了。可这事他根本没有向朝廷禀报。陛下当初的命令是让他断后,顶多对高丽可以进攻。但从未让他进攻新罗和济。他却不动声色地灭了这两国。难道是想为自己扩张势力?把这两个国家变成自己的私人领地?”李勤又添了一把火道。

    “大将擅自向别国发动进攻,可是帝王的大忌啊!换了谁做皇帝,都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陈棱点了点头道。他对于扳倒宇明,已经有些把握了。

    “除此之外,宇明在攻灭高丽时,还解救了二十多万隋军将士,以及十余万民夫。他本应让这些人回归家乡,返回中原。可宇明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让这些人把自己家乡中的亲人接到辽东来,美其名为让家属团聚。可这不是变相的把这些士兵变成自己的私兵?增强辽东的实力?依李某看,宇明恐怕是要谋反啊!”李勤大声说道。

    陈棱这时已经一骨碌爬了起了,用颤抖的声音问道:“李先生,那我们怎么办呢?依本官看,还是先行离开辽东吧。不然他们造起反来,绝对第一个砍了我们的头!”

    李勤暗骂这家伙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忙劝阻道:“陈大人不必惊慌,就算宇明要谋反,也不会是现在,如今他人都回中原去了,让部下在辽东造反,岂不正好让陛下抓住他杀头吗?依属下看来,不如马上修书一封,将此事用八里急报告知朝廷,请陛下定夺。届时,我相信宇明就算不被杀头,也会被免职了!”

    陈棱听闻之后,大喜道:“如果真能扳倒宇明,李先生当记功!这写奏折之事……”

    李勤立刻接过话头,阴险一笑道:“那就交给属下吧!一定把此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

    五天后,宇明已赶到武安郡,和他一起的除了房玄龄外,房玄藻也一并带上了,刑部衙役和他的五亲兵肯定更不能拉下。一上,他经过了好几处武安郡下属的县城。感觉这些地方的赈灾工作还算干得不错。不少县令、县丞身先士卒,摸爬滚打在河堤,带动了广大民众自发地上堤护坝。并积地组织姓生产自救。

    如果在此次救灾行动中,表现得好,可是一件既得名声,又得政绩的大好事,很有可能得到提拔重用。加上此次朝廷拨付了足够多的银钱,所以,大部分官员都能竭尽全力,救灾济民。

    对武安境内那些尽力救灾的官员,宇明也不指手划脚、越俎代办。毕竟对于民生上的事情,他情知自己还真没这些地方官员精通。对河东各地的情况,也并不怎么熟悉。他所做的事,主要便是认真听取各地官员反映的困难,然后想办法帮他们解决一些他们难以解决的事情。

    比如说希望调动当地驻军帮忙加固河堤,安置灾民的帐蓬缺少,以及希望增拔钱粮等。这些情况宇明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上报朝廷,研究如何解决。

    另外,对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想在大灾中赚味心钱的奸商;趁灾区秩序混乱,而那些坑蒙拐骗、掠夺偷窃的罪犯,则严加惩治。虽然这其中有不少人是河东大阀,在地方上有后台有背景,当地的官府感觉有些难以处理。但宇明却是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而且这种事,往往等不到他自己亲自去处理,房玄龄便先他一步出手了。全部都是从重从快处理。让当地姓拍手称快。

    宇明在沿途几个县城停留了大约五天时间,除了慰问灾民外,很多时间都是在和当地的官员商绅,人名士商谈会面。这些人见宇明气质风不凡,举止处事得体,对河东民众又是发自内心的爱护。也都对他大生好感。

    九月十七日,宇明到了武安城。之前从李秀宁那里了解到的武安郡灾情看,在郡治周围受灾情况不似邻近的几个县严重。这也基本符合房玄龄的判断,因为洪水灾害也最厉害的地方是在武安郡北部,同时也影响到了位于郡东部的下游地区。所以这两地的灾情是最严重的。

    而郡治武安城所在地雨量并不大,堤坝决堤的情况虽然也有,但不似北部和东部那么严重。

    武安守岳欣可是官场老手了,对于如何应付上级检查,可是得心应手之,加上武安郡的水灾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如何让上级对赈灾情况满意。他是早有安排。

    如今,洪水已经基本退去,岳欣便先命人将决开的堤坝补修好,然后将武安城内外,四处乞讨的灾民全部赶到了各县的县城集中管制。按照以前的惯例,上级官员,尤其是朝廷来的官员,顶多也就是到武安城中看一下,根本不可能到下属各县去。所以,大可放心。

    然后,岳欣又下令武安城内的衙役组织民夫在城外挖了一个大坑,将城内外饿死、淹死的尸体全部集中掩埋。

    。。。

 ;。。。 ; ;
第248章 武安城的准备工作
    、、、、、、、、、、

    此外,岳欣又在宇明一行人赶来的头一天,在城内搭建了一些帐蓬,让一些无业游民,地痞闲汉带着全家人住了进去。又将朝廷拨付下来的救灾粮食,在帐蓬旁边设置了个粥棚,为这些“灾民”煮粥施舍。

    而他自己,则亲自领着长史、主簿等城内官员,带着一批衙役,在汾河大堤上扎下了大营,堂而皇之地住了进去,显出一副吃住在救灾第一线,以大堤为家,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清官形象。

    当然,医疗卫生也是必须要重视的,听说这位宇大人曾经扑灭过辽东军中的瘟疫,想必对大灾之后会否发生瘟疫十分关注,岳欣可不想在这些事情上阴沟翻船。于是,将城中的郎中大夫全部组织起来,将诊所开在了难民营房旁边。并挂起了全天十二个时辰均接受灾民看病的布幅。

    为了显示自己勤政爱民,深得灾民爱戴。岳欣还专门组织了城中的一批人,以灾民的口吻和名义,写了不少“爱民如”、“清正廉洁”、“再生父母”的锦旗、牌匾,放在武安郡衙门口显眼的位置。以让钦差大臣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卓有成效,是多么的得民众拥护。

    当大业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宇明进入武安城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焕然一新,朝气蓬勃的景象。

    武安守岳欣率领城中的商绅和官吏,将宇明一行人,热情洋溢地迎到城中府衙旁边的一间幽静小宅院住下,神态恭敬之。

    随后,他便开始向宇明汇报武安的救灾工作。

    岳欣拿着一大叠书和资料,慷慨激昂,一身正气地说道:“宇大人,武安地处汾河和沂水交汇之处,地势平缓。一月前,河东地区暴雨倾盆,我武安郡也受波及,汾河堤坝决口十之七八。在灾情发生之后,下官以朝廷的救灾旨意为准则,以陛下的指示为宗旨,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救灾措施,力争做到以民为本,共创和谐社会……”

    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茶,然后接着说道:“于是,下官便立即带领武安的衙役,组织本地的民众、商绅开始抗洪救灾,治病防疫等各项工作,并对武安的灾民均作了妥善安置。下官和武安长史宋大人,及城内衙役、郡兵,皆吃住在汾河大堤上,每天十二个时辰皆不离开,日夜看守,以防洪水再决堤。同时,我还吩咐,将官仓全部打开,分发出了库存的所有粮食,以满足灾民的需求,虽然官仓是空了,但却保证了灾民衣食无忧,武安没有因水灾饿死一个人,并作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坐在他旁边的长史宋老生亦是声情并茂地说道:“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之后有大爱!我等身为武安姓的父母官,当以解决姓之疾苦为己任,急姓之所急,思姓之所思,下官与岳大人一直以来,皆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为大隋尽忠职守,忠于皇上,忠于朝廷!我等深知,为姓排忧解难乃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此才能报效皇上,造福武安父老乡亲……”

    宇明和房玄龄在听取了岳欣和宋老生的汇报之后,亦是十分惊讶,毕竟能吃住在大堤上的郡守一级官员还是不多。当然,以他们的城府,自然不会光听汇报就全信了。自然还要到城内外各处转转,看看是否真是这样。而且,李秀宁之前也作了相应的警告,这让宇明更是不敢相信。毕竟李秀宁是不可能骗自己的。

    岳欣自然是满口答应,并热情地表示可以陪同一起。

    宇明便婉言谢绝了,称他的工作很忙,不好担搁,说自己一行人四下走走便是。

    岳欣心中甚有把握,又知宇明不是个耳根软,被人言两语就打动的钦差大臣。也就没有再坚持陪同了。

    宇明和房玄龄在城内和城外附近转悠了一天,见灾民们均住在统一配发的帆布帐蓬里,卫生条件还不错。穿得虽然不好,但也算干净整洁,虽然大多数人的气色不是好,可是瞅着还算精神。他们看见朝廷官员来了,均自发地组织起来,列队欢迎,显得十分热情。

    宇明安慰了他们几句,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