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徐州会战 >

第15章

徐州会战-第15章

小说: 徐州会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州大突围是抗战史上光辉的一笔。它使敌人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为后来长江一带的抗战保存了精锐力量,对后来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取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张自忠勇挑重担再立新功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
  在徐州突围中,李宗仁指定张自忠指挥第59军和第21、27、139师等部殿后,掩护大军撤退;完成任务后开许昌集结。这既是对张自忠的信任,也是对他更为严峻的考验。因为自淮河作战以来,59军已连续作战3个月,全军5个旅只剩下不到2个旅,急需撤出战场进行整补。因此,以屡担巨艰、伤亡惨重的59军承担殿后重任,确属勉为其难。但张自忠毫不迟疑地接受了任务。
  至5月17日,战区主力部队陆续脱离战场。18日,张自忠才命令各掩护部队放弃阵地,开始撤退。他让21、27、139师先行,自己率领59军殿后。
  西行不久,将近黄昏时分,日军追击部队一部竟已先期在大路的北侧抢占了一个村庄,企图拦截中国军队撤退部队。中国的几支部队到达此地后,发现敌情,搞不清日军虚实,加之群龙无首,纷纷停止前进,观望形势,谁也不肯先行,更不愿殿后。张自忠来到后,各部队长纷纷前来请示办法,张自忠爽快地说:“我以一个旅监视该敌,你们立即撤退,开进时要有秩序,切不可惊慌。”随后,各部队按他指定的顺序迅速安全地撤退了。日军本欲趁中国军队撤退混乱之机发动袭击,但见中国军队秩序井然,并有准备,故未敢轻举妄动。当时在场的军事委员会联络参谋李诚一说:“张自忠予人以安,自己处其危境,真乃名将典型。”
  21日,各部队相继进入皖东北。因渡濉河进展缓慢,各路大军拥滞于濉溪口一带。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加之后有日军追兵,上有日机轰炸,各部队乱作一团。这样一来,不但部队难于行动,而且混杂难分。许多部队失去控制。但张自忠自有妙计,他命令59军全体官兵一律将军帽反戴,以便与兄弟部队相区别。此法果然奏效。在混乱不堪的大军之中,惟独59军标记明显,井然有序。此事虽小,却反映了张自忠丰富的带兵经验和59军的训练有素。
  退却中,他指挥部队徐徐开进,且战且退,始终保持着战斗队形和严明的军纪,并没有为摆脱险境而加快行军。凡遇有敌军驻扎村庄,张自忠一般是派部队乘黑夜将敌包围监视起来,掩护大军安全通过;倘被敌发觉,则先机制敌,以炽盛火力压制日军,候大军安全通过,然后适时撤出战斗。
  在危急时刻,张自忠常常亲率手枪队走在全军之后。一次,部队在一个小镇上休息,突然飞来3架敌机,一阵狂轰滥炸,街道旁的几十所房屋顿成瓦砾。张自忠趴在路边,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气浪溅击着泥土,掀掉了他的军帽,泥土盖了他一身。敌机过后,他站起身来,掸去泥土,戴上军帽,说说笑笑继续行进。这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态度,给官兵以极大感染,有效地稳定了军心。
  作为高级将领,能够在艰苦而危险的远程突围中走在部队的最后,这在国民党军中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张自忠的事迹很快传播开来,连蒋介石也有耳闻,但他未目睹其事,心中仍半信半疑。后来在武昌遇到冯玉祥,便向冯打听:“徐州队伍退下来,张自忠走在最后是真是假?”冯答:“一点不假。”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对蒋说了一遍。蒋听后连连点头说:“真是好干部!”冯玉祥接着话茬说:“你应当赶快拨五六个军归他指挥就好了。”蒋介石点着头说:“好,好!等我想想再说。”
  徐州到许昌,相距500公里,全靠步行。官兵连续作战3个多月,再进行长途行军,其艰苦情形可想而知。张自忠解决困难靠的还是老办法——与士兵同甘共苦。冯玉祥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件事,他写道:张自忠将军的队伍,全是步行,官兵的脚上磨了很多的泡,有些士兵左歪、右歪地走不动。张将军就把队伍集合在一个地方,坐在地上,先对大家说明军人要忍耐困苦的道理;然后,张将军把鞋、袜子脱下来叫大家看他的脚上有多少泡,官兵们看见他满脚都是泡,这样张将军把脚抬起来向地下一顿,扑哧一声,血往四下溅。两只脚顿完了,队伍再走。那些官兵们连一个歪着走的都没有了,都是挺胸突肚地向前走去。
  经过千里跋涉,59军于6月1日抵达许昌。
  同样担负掩护撤退任务的刘汝明之第68军,完成掩护任务后,巧妙地跳出日军数十万大军重围,安全转移。
  至此,徐州会战胜利结束。




*第七章战果评析


  纵观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20余次会战,徐州会战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周恩来所说的,以台儿庄为代表的徐州会战的胜利“虽然是初步的,但它的意义却很大”。


历史意义(1)


被击伤的日军。
  纵观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20余次会战,徐州会战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周恩来所说的,以台儿庄为代表的徐州会战的胜利“虽然是初步的,但它的意义却很大”。
  一、鼓舞了抗战的中国军民
  自“七。七”事变以来,面对日军的步步进逼,全国各族人民期盼南京国民政府能够组织、领导中国人民起来抗战;将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的领土上驱逐出去,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南京国民政府也作了不懈努力。在“八。一三”事变爆发的第二天;首先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紧接着;蒋介石下达总动员令;自任陆、海、空军总司令;一方面指挥军队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一方面接受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的建议;承认其合法地位;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这些举措,对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是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全国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局面。
  在日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南京国民政府几乎动用全部军事力量对日作战;先后进行了多次重大战役;打了许多硬仗。但由于战争指导的失误和军队战斗力上的差距,对日作战基本上都以惨重的代价和失败的结果而告终。当时,全国上下弥漫着失败的悲观情绪。
  徐州会战,在李宗仁的直接指挥下,经全体官兵的浴血奋战,共歼灭日军2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开了正面战场胜利之先河,使日军遭到自新式陆军组建以来的第一次惨败。在此次战斗中;广大爱国官兵激于民族的义愤和强烈的爱国心;与日军顽强拼搏;涌现出众多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为国捐躯者;不仅有一般士卒和下层官兵;而且有高级将领。这些众多为国牺牲的将士;以自己的鲜血洗刷了旧日的民族耻辱;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民族精神;对形成强大的、一致抗日的高潮和生气蓬勃的新气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功地扭转了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不利态势,遏止了失败主义思潮的蔓延,使中国人民从中看到了抗战的光明前途。
  徐州会战,特别是台儿庄会战,使国民政府及统帅部进一步认识到日军并非不可战胜,虽然短期内尚不可能,但中国的抗战最终必将胜利,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持久抗战的信心和决心。这时,希特勒对中国施加压力,德国宣布对中国禁运军火,5月间又下令召回驻中国军事代表团,而英、美等国仍无实际上的援助,国民政府及统帅部感到依赖国际外力战胜日本的希望暂时难以实现,认识到要靠自己下坚定持久抗战的决心。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发表声明,宣称当前战局的重点不在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防御成功与否,今后的战争将在山岳地带进行等,并于同日下令在武汉的政府各机关、中央党部、各大学及由沪迁来的工厂等向重庆、昆明转移,最后完成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部署,贯彻执行“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方针,表示“始终保持我军之战斗力,而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使我军达到持久抗战之目的”。
  同时,徐战会战的胜利,也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以台儿庄大捷为代表的徐州会战的消息,苏、美、英、法、德、意等欧美主要国家都给予了充分报道和评论。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这些社会舆论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胜利战绩,赢得世界正义舆论的高度评价,也使德、意法西斯不敢小视。各国新闻媒介对台儿庄大捷的报道,不仅使各国人民增加了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后来中国赢得外援创造了条件。
  二、持久消耗战略的完美诠释
  徐州会战之前,中国军队所采取的基本上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自己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武器装备等不如日军,所以屡战屡败。经过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中国统帅部接受了以往的教训,开始改用攻势防御新方针,即将阵地战的守势与运动战的攻势及游击战的袭扰密切结合。在预选的战场地区,以一部分兵力固守阵地,吸引和消耗敌人;以一部分兵力游击敌后,破坏交通,袭扰据点,牵制敌人;以主力兵团迂回敌军侧背,实施强有力的攻击,从而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于被动中争取主动。
  李宗仁作为徐州会战的最高指挥官,以自己成功的战役战术行动,给当时最高统帅部业已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作了完美的注解。早在抗战初期,李宗仁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古老庞大而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有效的抵抗外族入侵问题,就从战略上作过深入的思考。他曾在其《焦土抗战论》中,分析了当时中国工业、交通的落后状况,指出:“从战略方面说,若日本侵略者实行堂堂正正的阵地战,则彼强我弱”,“故敌人利在速战速决”,“但吾人必须避我所短,而发挥我之所长,利用我广土民众,山川险阻等条件,作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到敌人被深入我国广大无边原野时,我则实行坚壁清野”,“发动敌后区域游击战”,使“敌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于泥沼之中”。1937年10月12日,李宗仁就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正值上海已失,南京危在旦夕。他从战略上判断:京沪战事一旦结束,津浦线必然是敌人攻击的目标。并根据对形势的分析,提出抗战的战略重点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南京失守后,面对日军三路大军以猛虎扑羊之势,向徐州的夹攻,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队难与敌军相火拼,他抓住敌军骄狂之弱点,运用自己数万之哀兵,与敌展开运动战,“敌进我退,敌退我打”。




历史意义(2)


1938年3月27日,由日军策动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此图为伪政府成员合影。
  徐州会战虽然未能全部歼灭敌军;但它却把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主动歼敌一部达到防御的目的;从战略上来讲是正确的。它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已由消积防御向积极防御的某些转变。正如陈诚所讲:“台儿庄之战胜即我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
  徐州会战以中国军队的撤退而告终;但这一撤退是防守后的撤退;它使日军围歼中国军队主力的计划全部落空;挫伤中国军民抗战意志的目标未能实现。而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战略上符合持久消耗战的作战原则;并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徐州会战对中国及其军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证明,中国的军队虽然武器劣、训练差、缺乏统一性,但在一次“典型的战役中”毕竟能够以优越的战略策划击败日本人。对这次胜利贡献最大的部队之一竟是一些装备落后、缺乏训练的“杂牌军”。这次大捷还得力于其他战线的军队和游击队的积极配合和协助,他们阻挠敌人的运输线,在作战最关键的时刻拖住敌人的兵力。
  三、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成为泡影
  中国军队坚守徐州地区达5个月之久,充分实现了以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从而为中国军队在武汉的集结、布防赢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