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二号首长 >

第227章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二号首长-第227章

小说: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二号首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宗平思考片刻,拿出手机,显然想拨某个电话,但仅仅只是拨了几个号码,又改变了主意,将手机放下了。

    唐小舟并不真想从王宗平这里问出什么。或者说,什么都没问出,本身就已经表明了一切。他见王宗平在抽烟,便说,我先上去了。也不理会王宗平,转身朝办公室走去。

    常委会散时,已经十一点多。唐小舟走进赵德良的办公室时,彭清源和余丹鸿都在。赵德良说,小舟,你不急着回去吧?如果不急着回去,我就练几个字。

    唐小舟什么话都没说,进入里面的书房,做好了准备。出来时,余丹鸿已经走了,彭清源仍然在。赵德良说,小舟,你给清源书记泡杯新茶来。

    唐小舟接过彭清源的茶杯,返回自己的办公室,重新泡好一杯茶,端进赵德良的办公室,两位书记已经进了书房。唐小舟端着茶进去,见赵德良正在练字,彭清源在帮他拖纸。

    赵德良问,黎兆平的事,你知道吗??

    彭清源说,黎兆平的什么事?

    赵德良说,他被双规了。

    彭清源显然暗吃了一惊,问,双规?因为什么事?

    赵德良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案子在雍州。

    彭清源更加意外,有一会儿没说话。唐小舟趁着这个机会把茶递给彭清源,又从他手里接过了纸。

    赵德良说,小舟,你把情况对清源同志说一下。

    唐小舟说,案子是龙晓鹏在办。黎兆平是从市电视台宿舍被带走的,有人说是从巫丹小姐的家里带走的。时间的选择也很特别,他们前一天下午就进了巫小姐的家,直到第二天早晨上班的时候,才将两人带走,很多人看到这件事。他们似乎是有意选择了这个时间。

    彭清源插话说,这么高调?

    唐小舟说,我打听过,据说这是上面交办的案件。可是,我问过省纪委,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我通过其他途径打听了一下,听到一种说法。

    赵德良停止了写字,望着唐小舟,问,什么说法?

    唐小舟说,省人民医院有个护士长,名叫周小萸。周小萸有个女儿,名叫吴芷娅。吴芷娅想当选雍城之星,周小萸便给黎兆平送了五十万,条件是进入前三名。结果,吴芷娅止步于前四,周小萸就把黎兆平告了。

    赵德良已经将这幅字写完了。唐小舟将写好的宣纸拿开,又重新铺上一张。赵德良右手拿着笔,眼睛盯着纸,在考虑写什么,同时说,我怎么听说,黎兆平公开说过,他什么都差,就是不差钱。原来他的不差钱,是这样来的?雍城之星,一个人收五十万,前十名,是不是要收五百万?

    唐小舟说,对黎兆平的情况,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的老婆陆敏是兆元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资产几十亿恐怕只会多不会少。他的弟弟黎兆林在证券公司上班,并且替黎兆平搞证券投资,手下有一个私募基金,前几年就听说超过二十亿,黎兆平是最大的股东。此外,黎兆平好像还有其他一些产业和投资,也都很赚钱。兆元公司正在建的清水塘项目,光地皮费就是四十几个亿,项目建完,可能超过三百亿。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二十四卷 第102章

    二号首长第二部第102章

    赵德良说,你这样说,黎兆平的资产有多少?几十亿?几百亿?那他为什么还要贪人家五十万?

    唐小舟说,几十亿可能是有的。

    赵德良又问,那个周小萸是什么人?她很富有嘛。

    彭清源说,这个周小萸我认识,要说,这件事和我还有点关系。

    赵德良明显地愣了一下,停下笔,抬起头来,望着彭清源。

    彭清源说,周小萸是省人民医院的护士长,主要负责高干病房。前年,我住过一次医院吗,就是那时候认识她的,很能干的一个女人。

    唐小舟想说,这个周小萸,在雍州市是太有名了。市井说,雍州市有四朵金花,分别是江南烟草实业的王禺丹、衡天律师事务所的舒彦、雍州市电视台的巫丹和省人民医院的周小萸。也不知人们怎么把这四个人扯到一起去的。王禺丹是雍州著名的实业家,女强人。另外三个人,情况却相对特别一些。舒彦是才女,曾经当过法官,后来下海当了律师,在雍州法律界赫赫有名。巫丹是美女,有雍州第一美女之称。周小萸虽然也算是美女,但属于过季美女,和王禺丹年龄接近,应该有四十三四岁。据说和她上过床的男人,能排出一串很长的名字,而且个个都是高官。这话,唐小舟自然不便说,他听到某种说法,彭清源也是周小萸的裙下之臣。

    彭清源说,这事要怪我。周小萸的女儿吴芷娅想进电视台,托了好多关系找到我,是我把她推荐给黎兆平的。

    赵德良原本在很连贯地写字,听了这话,停下笔,字就不连贯了。他看了彭清源一眼,似乎想说点什么,却又没有出口。他提起笔,准备接着写,却又改变主意,停下来,对彭清源说,清源啊,你到雍州的时间不长。这是你主持的第一次党代会。江南省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复杂得很呀。

    彭清源说,这一点,我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赵德良说,光有心理准备恐怕还不行,还得有几套预案。

    见他们开始谈工作,唐小舟端过两人的茶杯,退了出来。

    次日,唐小舟向赵德良报告日程安排的时候,赵德良加了几项内容。

    赵德良说,你给公安厅打个电话,问一问他们,孟庆西案的调查情况怎么样了?今天晚上,我希望听他们汇报一次。

    唐小舟看了看日程表,说,今天晚上吗?

    赵德良说,今天晚上书法不练了,就定在这个时间。

    唐小舟说,好的,我马上和他们联系。

    赵德良又说,上次网络上的那些日记,还有吗?

    唐小舟知道他问的是徐雅宫想上都市报的那些官员贪腐日记。他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知道那些日记仍然在不断更新,目前已经有了接近四万字。他曾暗示过池仁纲,不要再贴了。不知池仁纲是没明白他的意思,还是因为与池仁纲无关,或者池仁纲根本就不想放弃此事,只是那家网站影响太小,又没有加精,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他说,还有。

    赵德良说,你和报社联系一下,叫他们给宣传部打个报告。宣传部拿到报告后,不要轻易表态,直接报到省委来。

    唐小舟觉得,这两件事,可能直接针对的是黎兆平双规事件。可是,这样两件事,与黎兆平双规事件有什么关系?他想不明白。但有一点,他已经想到了,当初,赵德良不让从网上撤下那些日记,是留有后着,现在看来,这一后着,果然要起作用了。至于到底是什么作用,他目前还看不清。

    回到办公室,正准备给公安厅打电话,手机先响了起来,拿起一看,是巫丹的新号码。接起电话,唐小舟问,美女,在哪里?

    巫丹的情绪似乎很不好,说,我能在哪里?在机场。

    唐小舟哦了一声,并没有说下去。

    巫丹说,我已经登机,先去深圳,再从深圳过境去香港。打个电话向你告别,谢谢你。

    唐小舟说,到了那边,给我来个电话。他原想说,免得挂念,一想,这话不好说。仅说免得我挂念?太暧昧。说别人挂念?那是不能说的。所以,仅仅只说了句一路平安,挂断了电话。

    电话刚挂,又有电话进来,这次是徐雅宫。

    正要找徐雅宫呢,他立即接起电话。徐雅宫说,师傅,你在哪里?

    唐小舟说,还能在哪里?当然是办公室。

    徐雅宫说,我刚刚听到一件事,巫丹姐被她老公狠揍了一顿,说是她和黎道长怎么怎么的。是不是真的?

    唐小舟暗自惊了一下,林志国把巫丹打了一顿?这是不是她一大早离开的原因之一?他问,你听谁说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徐雅宫说,电视台的人告诉我的。昨天晚上,就在电视台宿舍的门口。她老公可能等在那里,她从外面回来,刚进大院,她老公就冲上去了。当时有很多人,如果不是被别人拉住,还不知打成什么样子。电视台的人说,她和黎道长在一起,被她老公安排的人当场抓住了。

    和她谈了几句闲话,把话题扯到了贪官日记上。徐雅宫说,赵书记不让发,我们连底稿都没留。

    唐小舟说,网上还有,你去下载,然后以报社的名义给宣传部打个报告。直接把报告送到办公室主任任大为那里。

    徐雅宫显然转不过弯来,问,不是说不能发吗?这次又要发了?

    唐小舟说,发不发,那是宣传部的事,总之,你按我说的做。但要注意,这件事,别让太多人知道。

    这件事办得很快,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任大为亲自将报告送到了唐小舟的办公室。唐小舟拿过一看,见丁应平在上面签了一行字:呈赵书记阅示。丁应平。

    唐小舟丝毫没有停留,拿着报告,进了赵德良的办公室。赵德良接过报告,并没有看,顺手放进了抽屉。

    晚上,赵德良听取公安厅相关人员的汇报。唐小舟很想进去听听,又因为赵德良没有发话,只得作罢。有关孟庆西案,民间有很多传言,目标直指政法委书记罗先晖。省公安厅要求撤掉大专案组,原本就怀疑政法委内部有问题,赵德良同意后,罗先晖曾几次找过赵德良,反复强调孟庆西一案的重要性,一再申明,现在力量如此集中,都未能有进展,如果分散,时过境迁之后,破案的难度可能更大。

    赵德良说,先晖同志,你的意见很有道理。不过,这事是不是过段时间再说?赵德良这话有一句潜台词,我刚刚同意了他们的报告,现在立即就改,别人会说我什么?就算要改,也要过段时间再说了。

    唐小舟之所以想去听汇报,是想知道,公安厅是否真的查到与罗先晖有关的证据?如果查到,赵德良会怎么办?对罗先晖动手?要动一个省委常委,毕竟不像动一个市委书记吧。赵德良会采取哪些措施?

    这个疑问,在第二天掀开了一角。

    每天,唐小舟的早课都是一样的。先将当天的报纸送给赵德良,再替他泡好茶,然后去余丹鸿那里,问清一天的日程安排,向赵德良报告。赵德良可能会增加某几项内容,也可能不增加。和赵德良敲定之后,唐小舟将日程安排打印出来,再拿给余丹鸿签字。此时,余丹鸿多半在赵德良的办公室,就当天的重要事项,听取赵德良的意见。干完这件事后,唐小舟开始干第二件事,整理相关文件,分门别类,提纲挈领。将文件整理好,趁着某个间隙,将文件送进赵德良的办公室。

    这所有一切,都是例行工作,每天都是如此。每天第二次进入赵德良的办公室,通常是送整理好的文件。如果有特别重要的文件,他会稍稍汇报,赵德良通常不会说什么。这次显得有些特别,他刚刚把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正准备向赵德良汇报,赵德良却先开口了,他说,你问问先晖同志,如果他有时间的话,叫他来一下。

    一个临时插进来的内容。这个插曲显得有些特别。不知赵德良是临时起意,还是早就考虑好的,与昨晚公安厅的汇报有关吗?如果是,他为什么不通过余丹鸿来安排?

    唐小舟正要退出去,赵德良又叫住了他。他停下来,走近赵德良的办公桌。赵德良拉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对他说,你把这个交给丹鸿同志。

    唐小舟拿着文件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仔细一看,正是雍州都市报给宣传部的报告。他认真地看赵德良的批示。

    赵德良写道:报纸发这类文章要审慎,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建议丹鸿同志和应平同志商处。赵德良。

    唐小舟有些发懵,将这份文件交给余丹鸿?那岂不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他,网上有这样一篇东西吗?说不定,他会动用自己的权力追查作者吧?赵德良这样做,到底用意如何?是不是搞错了,应该送给余丹鸿的是另一份文件?再仔细看批示,分明是请丹鸿和应平同志商处。这就是说,并没有错,确实是要给余丹鸿。上次那些老干部的举报信,赵德良也批给了余丹鸿,这次的网络日记,又一次批给余丹鸿。难道说,赵德良别有深意?

    给罗先晖打过电话,然后上楼给余丹鸿送文件。

    余丹鸿拿到文件,扫了一眼两位常委的批示,问唐小舟,这是什么?

    唐小舟说,赵书记叫我给你的。说过之后,离开了。

    刚刚回到办公室,余丹鸿的电话追来了。余丹鸿问,这份文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