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珠光宝气 >

第27章

珠光宝气-第27章

小说: 珠光宝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河拆桥,不过如此,这是非常明显的道理。

    结果崇祯皇帝不是过河拆桥,是河都没有过去,就把桥给拆掉了,这不是一般的人做的出来的,但凡是有点智慧的人度不会如此的做。”

    这个观点,就是比较极端一点了,但是盛红轩的话也是有一点对的,袁崇焕确实没有造反的心思,就是想当然了一点。

    若是李世民这等明君的话,或者容得下袁崇焕,但是崇祯不是李世民。

    黄荣发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是盛红轩已经看得明白,果断地说:“你一定怀疑我的话,其实你根本不用怀疑,这件事情,其实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就算是老严这家伙,也是没有我更加的清楚。因为我本来是不姓盛的,我祖上姓袁,因此没有人比我对这个事情更有发言权。”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四章逆天的运气【求推荐收藏】
    盛家原来姓袁,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啊,就算是严宽和蔡老这样子的老朋友都不知道盛红轩有这般的一个离奇的身世。

    盛红轩颇为感慨地说:“你们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吧,其实别说你们,就算是盛宇,也是不知道的,只有等我快百年的时候,这个秘密才回传给盛宇知道。我们先祖袁将军,死后不得全身,只剩下一个头颅。

    皇帝容不得我们啊,后来,我们袁家的后人,也就是慢慢的隐姓埋名,也是不敢姓袁了,后来有一部分人,就改成了现在这个盛开的盛。其实,当时这个秘密只有族长才知道,为了避免朝廷的报复,只有在族长临终前,这个秘密才会告诉下一任的族长。

    现在自然是没有人会追究这个事情了,甚至到清朝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了,但是,我们这一只蚂蚁改,不为祖先沉冤得雪,就是不改,规矩便是规矩,我也是把这些事情写了一封书信,就算是我有意外,盛宇他们兄弟两个人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

    这下大家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人家先祖就是袁崇焕,自然是说对这个事情更加的有发言权了。

    黄荣发的脸色有点不好看,毕竟刚才他可是旗帜鲜明的站在宋军的对立面,但是没有想到,盛红轩居然是袁崇焕的后人。

    尼玛,这码子不叫麻子,叫坑人啊。

    果然,盛红轩想了想说:“历史是公正的,该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先祖也是得以沉冤得雪,这本来是个机会,让我们恢复袁姓,但是,先祖是明朝忠臣,我们怎么样能够感谢清朝,于是当时有机会恢复的,后来大家都没有恢复,一直到现在,也就是没有怎么样的改了。”

    这封书信在盛红轩看来。比什么珍宝都珍贵。

    自然了,让蔡老帮着看看,也是最后的盖棺定论,毕竟宋军说是真品,相信的人不多,宋军年轻,在行里面资历不够。

    但是蔡老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大拿,他要是鉴定之后,基本上没有错的地方了。

    蔡老接过书信,笑呵呵地说:“没有想到啊,老盛你还有那么一手,以前也没有听你说起来过啊。”

    接过书信以后,蔡老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非常肯定地说:“这东西,如果是给别人的话,那便是一件普通的古董,但是既然老盛是袁崇焕大将军之后,那这封书信便是有别样的意义了。不错,东西错不了,你们先祖确实受宠啊,这种信封的纸张,一般都是帝王之家专用的,甚少赏赐给大臣,不错,确实是袁崇焕的亲笔,信封也对。”

    这时候,大家才算明白,为什么盛红轩接到了仅仅是一封书信而已,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袁崇焕的书信,就算是真的,按说也不是价值连城。

    当然,若是说像是王羲之苏东坡这样子的千古名人,那确实算是价值连城的古董,王羲之的平安帖和快雪晴时贴,苏东坡的江上贴和黄州寒食诗帖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书信而已。

    但是,明朝的大臣的书信,实在是到不了这个级别,无非是图个稀罕而已。

    不过,袁崇焕,民族英雄光耀千古,气节值得敬佩,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从这一点来讲,也是相当的有价值,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天命**哈赤,可以说是死在了袁崇焕的手中,天聪皇太极,也是在袁崇焕手中大败而归,结果不得不用离间计,可以看出来,

    袁崇焕,多么英雄了得。“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这个是梁启超对袁崇焕的评价。

    说来,康有为忠心大清,他的弟子梁启超如此推崇袁崇焕,不得不说那句话,我热爱老师,但是我更热爱真理。

    而送礼这东西,还真的要讲究缘分,就像是蔡老说的一般,送别的东西,哪怕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也未必能够让盛红轩如此的激动。

    但是,袁崇焕的这个《锦州捷报疏》书是个例外,因为这封书信是给他先祖的,而且,也是劝阻他先祖要小心谨慎。这对盛红轩来讲,意义就非常的重大了。

    一封书信,也是让大家对宋军刮目相看,能够在城隍庙寻到袁崇焕的这封《锦州捷报疏》。这是宋军的本事,有这般的眼力才能够做到。

    城隍庙那边真真假假,有多少好东西,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的,最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眼力。

    而宋军能够在这个时候,送上这份寿礼,那就是运气了。

    谁能够知道什么样子的寿礼让盛红轩老爷子激动啊?

    偏偏宋军就做到了这一点,而大家也是相信,宋军绝对不知道盛家的先祖就是袁崇焕大将军,这事情甚至是说连盛宇盛飞两兄弟都不知道,更何况说是宋军一个外人,那更是不可能知道了。

    严宽教授笑呵呵地说:“小宋是一员福将啊,你小子,感情,好东西还真的让你遇到了。盛老头还没有收到过那么让他开心的礼物,以后,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尽管来找你他来帮忙。”

    这严宽虽然是学者型的名人,但是不是书呆子,知道为自己的学生拉关系。

    宋军能够给盛红轩一个意外的惊喜,算是让他圆满了一个心愿,日后宋军若是有困难,求了过来,盛红轩就算不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看在这封书信的面子上也是会帮助宋军的。

    果然,此刻盛红轩非常的开心,哈哈大笑说:“你这老家伙,就惦记给自己的学生要好处,你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我就能够有那个本事了。小宋别听你老师的忽悠,不过日后常来我这里来玩就是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盛红轩的家门可不是随便能进的,这下盛红轩算是真正的把宋军给当成自己的后生晚辈了,日后宋军这个后生晚辈若是有什么困难,自然是可以来找盛红轩帮忙。

    严宽教授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这还差不多,小宋你可要经常过来走动。对了,老盛家的事情,别人都不知道,你小子怎么会知道这个事情,挑选了这么一份礼物啊?”

    其实这样子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在关心的一个问题,宋军难道说未卜先知,知道盛红轩家的事情?

    宋军非常洒脱地说:“其实这东西也是我前些天在城隍庙的地摊上得到的,当时不过是看着信封奇怪,毕竟这砑花纸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但是,我当时就说这信封是现代仿制的,那摊主不知道其中详情,倒是相信了我,很爽快的就卖给我了,算是我捡了一个小漏。

    至于说盛老的八十寿诞,我也是听了老师你的电话,琢磨着作为晚辈的去了,自然是不好空手而来,于是想着盛老喜欢清朝的东西,别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正巧得到的这封书信,我查了不少资料,认为确实是汪景琪的亲笔书信,于是便带来了,可是真的很巧,碰到了盛老的先祖原来是袁崇焕袁大将军。”

    这运气,逆天啊,不少人心中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地摊上就能够找到这种讨好盛老的书信,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啊?
第四十五章善有善报
    盛红轩感慨地说:“此事说来惭愧啊,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愧对祖先,有什么值得好炫耀的啊。先祖一世英名,最后却落得一个死无全尸,卖国求荣的骂名,祸及全家。天威难测,不过如此。当年那情况,不过是皇帝给的权利而已,最后却成了年公的一大罪状。成也萧何败萧何啊。”

    不管怎么样说,对崇祯,袁崇焕的后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感,盛红轩更是为先祖鸣不平。

    这是一个高兴的日子,盛红轩不过说了两句,便是转移话题,大家也是跟着开始庆贺起来,这时候,严宽教授还介绍警察局长张阳和宋军认识,两个人一样是严宽教授的得意门生,自然是容易谈得来了。至于说接下来的寿宴,倒是一片欢乐声中结束了。但是留给城隍庙古董市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是让人津津有味的议论起来。尤其是宋军,像是一批黑马一般横空出世,不但成了蔡老的弟子,而且,成了城隍庙古董市场的偶像了。常来城隍庙古董市场溜达的人为了是什么啊?其实还不是捡漏不是,看人家宋军,随便的就找到了袁崇焕的《锦州捷报疏》,而且搭上了盛家的关系,这是大家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宋军再次来到城隍庙的时候,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纷纷的和他打招呼。

    熟悉的人还邀请他有空去吃饭,也是想着沾沾宋军的运气不是。

    今天来到风雅轩,花茶那是客气的不得了,宋军本来就是正式员工,级别上比他高一级,而且,宋军鉴定的本事比他厉害,师父也是大名鼎鼎的蔡老。

    花茶自然是见机行事,远远地看到宋军,热情的跑过来说:“军哥你来了,今天咱们店里面可是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黄石又来了,掌柜的正在招呼呢,而且,好像今天黄石也是带着一件玩意来的,掌柜的很用心啊。”

    学无前后,达者为先,便是如此,宋军比花茶厉害,花茶自然是称呼一声哥,这是对宋军的一种尊敬,也是对行里面规矩的一个尊敬。

    宋军听了一愣了一下,皱着眉头,百思不解说:黄石又来了,不可能啊,这人总是要有个底线啊,莫非他带来的不是宣统年的鸳鸯五彩戏水盖碗?”

    冯亮是行善积德,但是也不是傻子啊,你总不能够老是忽悠,一年一次,这已经是冯亮大发善心了。

    花茶打了个响指说:“感情,你猜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一次,黄石好像是带着一件真正的玩意,你还是去看看就知道了。”

    到了风雅轩,花茶在前面准备招呼客人,宋军抬头便是看到桌子旁边坐着的就是冯亮和黄石两个人,而在桌子上放着的一个锦盒,甚是华丽,看这锦盒的模样,便知道不一般,皇宫御用的云龙纹黄金丝绸,苏杭丝绸的顶尖手艺,应该是江宁织造采办的。

    这职位,曹雪芹家祖上便是干过不是一代,油水相当大的一个官职。单单是看这个锦盒,便是能够看出来,里面的东西不简单。

    冯亮看到宋军进来之后,招呼说:“你来的正好,黄老先生带了一件东西过来,你也跟着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若是以前,冯亮未必会如此的客气,但是现在宋军是蔡老的弟子,鉴定的手段和天赋已经显露出来了,为大家接受,而且,最为关键的宋军那逆天的运气,更是让大家羡慕。

    冯亮自然是对宋军另眼相看了。

    黄石对宋军的印象还是非常的好的,上次来的时候,首先招呼自己的,便是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而自己离开的时候,也便是这个小伙子送出来的,别人根本就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

    因此,黄石笑呵呵地说:“小兄弟也帮着掌掌眼,看看我这东西可入得你的法眼吗?”

    这老头不一般啊,说这话,没有外行,而且,这气度,这语气吗,和上一次来到时候完全不一样啊。上一次来,黄石万群就是一个老无所依的一个老头子而已,看上去很是可怜。

    但是,这一次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吗,那种谈吐,甚至是说看这一身衣着,很是不一般啊,黑色的丝绸唐装裁剪合体,脚下一双内联升的布鞋头戴。

    反正透着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