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池莉-来来往往 >

第4章

池莉-来来往往-第4章

小说: 池莉-来来往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军区,段莉娜的年迈的老爹彻底没戏了。由于康伟业不积极表现自己,由年轻干部组成的
第三梯队又筛选掉了康伟业。心情很不好的段莉娜与康伟业算帐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你还不觉得问题严重吗?”康伟业当然理屈词穷。段莉娜穷追猛打,严厉地指责康伟业政治
上的迟钝和糊涂,警告他要幡然猛醒,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虎落平阳被
犬欺,凤凰落毛不如鸡。康伟业被数落得实在忍受不了了,他反抗说:“你固然有道理,但
是也不要得理不饶人。社会上平头百姓多得很,人家怎么在生活?好歹我还是个科长嘛。”
段莉娜冷笑说:“这是你又不听我的话了。你醒醒吧:现在往上是到了年龄就退休,往下是
已经提起来了一大批年轻干部。你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是一个科级,有屁用!你不信凤凰落
毛不如鸡,那就等着瞧。”更不幸的是,事实再一次地证明了段莉娜的英明和康伟业的愚
蠢。原来干部的级别不仅仅意味着你官越大就要越多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操心,它同时还意
味着你生活待遇的上升。段莉娜的老爹在位的时候,出门有小车,吃肉有小灶食堂,看电影
和戏有赠票,生病有最好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家里电话有几部,可以由总机转接,可以直
拨,任亲朋好友在天涯海角,一个电话犹如在眼前;就连换煤气罐也是勤务兵的事情;找小
保姆也由部队代劳,用军车将她们从乡下拉来,送到医院去作健康检查,过年过节也是军车
送来送去,等等。有形的待遇无形的待遇是数不清楚的。这么说吧,段莉娜从小长大,就没
有觉得衣食住行是个需得自己操心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只有段莉娜他们给白眼于别人,没
有别人敢给他们白眼的,满世界乱转都碰不到一个“不”字。康伟业与段莉娜成家后,对于
段莉娜带来的方便毫无知觉地就享受了。习惯了,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享受很多特权。后
来就不一样了,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过下来,康伟业发现他们抽屉里的常用药品供给不上
了,段莉娜不再从家里带新鲜瘦肉回来了,康的妮过生日生病什么的,她姥爷也不再派小车
接送她了,康伟业开始为段莉娜家换煤气罐,电影票戏票之类的越来越少,后来就完全没有
了。段莉娜的父母变得非常敏感,谨慎和自觉,一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样子,小车尽量不
坐,电话尽量少用,终日地说一些愤世嫉俗的风凉话。康伟业一家三口回去的次数也就少多
了。康伟业段莉娜不得不经常地去挤公共汽车;去医院看病要排队花钱,还受气;去菜场买
肉也受气,你不要肥肉他偏要绘你肥肉,你不买就拉倒。请小保姆也是自己的事情了,请第
一个不合适,请第二个有肝炎,请第三个,偷吃偷喝偷小东西,钱少一点,过年的礼物少一
点,就不肯再干了。面对所有这一切,康伟业也生气也恼火而段莉娜简直就受不了了,她几
乎出门办事就要与人吵架。有一次去医院看病,要医生给她开香港齐天寿的蜜炼川贝枇杷
膏,医生理都懒得理睬她,开了一包甘草片,段莉娜取回药将一把甘草片劈头盖脸地掼到了
医生脸上。医院保卫科把段莉娜“请”到办公室,非让她写检讨不可。段莉娜哪里受过这样
的委屈,把办公室的几块玻璃板全砸了,保卫科气得不得了,一定要把段莉娜送到派出所
去。后来康伟业不得不去求市里有关领导帮个忙,领导亲自出面说情,段莉娜才得以顺利回
家。不过,最难听的话她都听到了,医院的人对去接她的康伟业说:这是看领导的面子啦,
不然的话,就把她当精神病上电疗了。说:看你体体面面一副干部的样子,怎么找一个大街
上的泼妇?说:穿没有一个穿相,长没有一个长相还挺刁蛮,这种老婆要不得。
    段莉娜回家就钻进了被子里,关上房门,三天三夜没有出来。康伟业再见到的段莉娜是
鼻青脸肿,憔悴不堪,仇恨满腔与谁都不共戴天的样子。康伟业试图劝劝她,刚一开口她就
火山喷发了,把一切的一切都归罪于康伟业的平庸。段莉娜说:“如果你早听我的话,把你
的机智用在刀刃上,如今哪怕只是一个处长,人家也不至于敢这么糟践我。没有用的东西!
就会花自己家里的钱赔那些狗杂种的玻璃板。你只管不理睬他们,看他们敢把我吃了!”康
伟业被段莉娜骂得心头直冒火,他本来想提醒段莉娜是她自己做过分了。但他再往深处一
想,便不能与段莉娜计较了。就事论事段莉娜的确有错,但是从宏观上看,段莉娜是对的。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物进化史:强者生存,物竟天
择。不过,康伟业又有什么错呢?康伟业扪心自问,他觉得自己没有错,无论是工作上还是
在家庭里,他都尽力而为了。他们家形势的根本转变是从康伟业下海经商开始的。促使康伟
业下决心的因素有种种,其中比较主要的一种就是他们的家庭现状。康伟业想,与其这样不
死不活,倒不如背水一战。他康伟业就是不相信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万一失败,从高楼上
往下一跳就行了。反正就一个孩子,几家搭着养,不会让她吃什么苦头。段莉娜是早就在琢
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事情,眼看着熟悉的人经商发财,有时侯也不免与康伟业嘀咕几句。
不过这一次段莉娜不敢轻举妄动,在段莉娜这样的人的观念里,商总是不如仕的。何况康伟
业去经商就得丢掉铁饭碗,生老病死都将不再有单位和组织操办,谁能保证自己将来不出个
意外呢?这种决定毕竟太重大了,段莉娜轻易不去怂恿康伟业。这次是康伟业自己下的决
心。他出差北京,到王府饭店找人时碰到了贺汉儒。贺汉儒是段莉娜的中学同学,是康伟业
的小学同学和知青战友,曾一度他们好得恨不能割头换颈。知青招工的时候,因为贺汉儒的
家庭出身是资本家,他被分配到了街道办事处的小作坊。贺汉儒在街道工厂只呆了几个月,
就投奔新疆的一个亲戚去了。贺汉儒挥泪去新疆,康伟业还替他饯过行,凑过路费。这次在
王府见到的贺汉儒,康伟业根本认不出来了。
    贺汉儒的大背头梳得溜光,衬衣雪白,西装笔挺,一身香气,提着手提电话。他请康伟
业喝晚茶,铺张了一大桌子的粤式小碟和小笼,说:“你们中国现在最时兴吃粤菜了。”他
说,“康伟业你别把眼睛瞪那么大,现在我是马绍尔群岛公民了。”康伟业的眼睛瞪得更大
了,他万万想不到社会变化竟是如此巨大,贺汉儒居然成了外国人。他身为马绍尔公民,为
美国一家公司做中国代办,名片上写着总经理,基本年薪二十万美金。他口气大得无边无
际,说:“我已经替你们中国做了好几座大型水电站了。”康伟业说;“贺汉儒,去你妈
的!”他们两人互揍了对方一拳,发出由衷的大笑。贺汉儒为康伟业在王府饭店开了一个房
间,他们好好地叙了一番旧并认真地展望了未来。康伟业决定接受贺汉儒的建议,为贺汉儒
的美国总公司在武汉开一家中南地区分公司。康伟业把自己果敢的决定叫做抓住机遇,改革
开放。在康伟业离职的那天,夫妇俩靠在床头坐了一夜。康伟业已经箭在弦上,显得格外豪
迈和义无返顾。他把孩子的教养以及一些家务琐事都一一拜托给段莉娜,话说商场如战场,
恐伯日后很难兼顾家庭这一头了。段莉娜这么一些年来屡遭挫折,巴不得康伟业能够振兴家
道。她也明白,其实就康伟业本人来说,在机关就这么混下去,提级也是有希望的,一辈子
既舒适又安稳。现在康伟业挥刀斩断自己的后路,也是深懂她的苦心所在。段莉娜岂有不动
情的道理?段莉娜自然地垂了眉顺了眼嗓音温和,是一副前所未有的贤慧态度。她连连点
头,再三说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康的妮也大了,不费事了,两家的老人又都疼她,
我只管她的学习就行了。段莉娜还半夜深更地给北京的贺汉儒挂了长途电话,对贺汉儒说:
“我把伟业就交给你了。你坑谁也不能坑他啊!你是知道我家老爹的脾气的,你坑了他女
婿,他不拿枪毙了你。”段莉娜又母亲哄孩子一般鼓励康伟业:“你放手干吧,凭你的聪明
才智,凭你工作这么多年的社会关系和我们两家的社会关系,还做不过那些没有文化没有关
系的个体户?万一将来实在不行,也不要担心,我总是国家干部,一个家庭有一个吃皇粮的
就不怕了。你说是不是?”康伟业说:“是,你的话总是非常有道理。”这次康伟业说的是
真心话,段莉娜感动了他。他与她手执了手,淘心掏肺地絮絮叨叨地说话,正如相依的唇
齿。未了,段莉娜指着康伟业的心说:“康伟业呀康伟业,如果你将来真的发了,千万不许
搞女人。如果搞了,我就与你同归于尽。”康伟业说:“你这是什么话?简直是侮辱人!当
我是小流氓?十年的夫妻你还不了解我?”段莉娜说:“那你发个誓。。康伟业说:“我发
誓,如果我生活作风不正派,让我死无葬身之地。”段莉娜捂住了康伟业的嘴,两人都觉得
自己可笑。这么的,夫妻俩就好了。天亮以后,康伟业如久困深山的大鹏,展翅飞向了广阔
无限的高深莫测的蓝天。他那辆每日里骑到机关去上班的自行车多年来第一次闲置在楼道的
角落里,灰尘满面,不规则的光线将它分割变形,像一副超现实主义的油画,被搁在了往事
里。


    从此,过去的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康伟业革命性的举动为自己的人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
局面。机关工作方式远离了,家务琐事远离了,段莉娜远离了。他们这个家里出去一个受窝
囊气的丈夫,源源不断流回来的是金钱。段莉娜的口袋里开始充实和暖和起来。他们家装了
分体空调,买了全自动洗衣机,小电视换了大电视,旧冰箱换了新冰箱。段莉娜吃肉不再受
气,只要有钱,你指哪里人家给你割哪里。吃药也不再受气,进口的好药医院不给开,大街
上的医药商店里品种齐全得很。在他们这个家庭小康化的过程中,段莉娜对康伟业的某些变
化也有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说康伟业的发型,以前一直很普通,每个月花五角钱在居委会
办的剃头铺里剪短就行了,现在是在上海美容美发厅做发型,使用男用香水和定型发胶;以
前康伟业的穿着是最随便的,段莉娜买什么他穿什么,现在西装是西装,休闲装是休闲装,
服装的牌子是一定要讲究的,段莉娜无法再给他买衣服了。多少年来,康伟业对人介绍段莉
娜都是说:这是我爱人。后来他这么介绍:这是我太太。段莉娜非常讨厌“太太小姐”这种
称呼,搞得像旧社会,一股腐朽气息。她抗议说:“我是中共党员,政工干部,别叫我什么
太大!不好意思说爱人了,就称呼段莉娜同志。同志这种称呼多好。”现在康伟业就不说太
太了,但是他也不称呼段莉娜同志。就康伟业的变化,段莉娜专门地咨询过她们社科院的有
关研究人员,大家都认识康伟业,大家告诉段莉娜,康伟业的变化是十分自然和正常的。一
个商人如果还是因袭机关干部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那他反而不正常了。段莉娜想了想,再看
一看外面的社会情况,也就把她的不适应强忍了下来。一个人,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鱼与
熊掌不可兼得,段莉娜的这点理智还是有的。好在康伟业做得并不太过分,比如他聘用女秘
书也有几年了,但是与她们一点私人瓜葛也没有。康伟业到底是康伟业,他的出身他的教养
他们这一代人所受的毛泽东思想的教育,那还是一般商人望尘莫及的。最重要的是康伟业拿
回家的钱越来越多,这使段莉娜在生活中大有扬眉吐气之感。她人长丰满了,衣服也穿得比
较新潮了,还可以时常地给她的父母买一点礼物送去,让出租车一直开到干休所深处他们家
的门口。
    社会上装修居室的风气刮到武汉市,段莉娜也不甘于人后,康伟业不仅欣然同意段莉娜
装修居室的设想并且立刻就给了她几万块钱。段莉娜不辞劳苦地把居室装修得像宾馆,在客
厅的吊顶上镶满了彩灯,使家里天天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段莉娜成为了一个被亲朋好友羡慕的人。大家都说:你真是有福气,你们家康伟业又能
干又正派人又长得帅气,大把的钱养着你。每逢这种时候,段莉娜就大嗨一声,嘴角却又掩
不住笑意地与人说:“哪里,你们都是看的外表,他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