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回乡小农民 >

第75章

回乡小农民-第75章

小说: 回乡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激动万分的接过来对这个俩货千恩万谢啊!

    有那心急的,比如胖子同学。那是拿过来就咬。于是悲剧发生了,这家伙为了表示这蛋糕好吃,自己喜欢吃,那是狠狠地一大口下去。

    结果这家伙当场就口吐鲜血,人事不省。

    呵呵,夸张了,这又不是毒药。不过口吐鲜血是真的,这一口下去虽然没有咯掉了丫挺的俩颗门牙,血肯定是要流的,另外就是牙疼了四五天,牙龈都肿了!

    想到这里,王勇很不好意思的笑笑,真是年少轻狂啊!看着这些儿时记忆中的美味,王勇想着是不是该买一点,送给胖子算是赔罪呢?当然要是自己一忙可能忘了送,到送的时候变成“石头”他也不能怪自己,伸手不打笑脸人吗?要不然这还有天理吗?送礼还要挨打?嗯,到时拉着大伟,毕竟这事他也有份。

    油酥饼,核桃酥,冰货……竟然还有冰货。这可是王勇小时候的最爱啊!

    小时候每年过年的时候,总会有一大堆的亲戚过来给爷爷,二爷他们拜年。而拜年时一定要带俩样东西——俩瓶酒和一盒果匣子。

    酒一般是市面上的瓶装酒,小时候一般也就几块钱一瓶,要是谁买了十块钱以上的酒送人,那亲戚朋友的准的在一旁羡慕嫉妒恨的说上一堆好话,然后回到家又在背后说上一通。既显示了自家有个趁钱好亲戚,享受一下被人羡慕的目光,又满嘴酸气的说一通以前怎么怎么的,反思一下自己怎么就没发财呢?

    果匣子,这是一种能让那个时候所有的小孩子为之疯狂的东西。这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专有物品,其他任何时候都没有。

    它是用一个纸盒装着各种各样的糕点的一种礼品,专门在过年时候走亲戚拜年用的。一般都分为俩个或者三个档次,最便宜的好像当时大伟他们家里卖俩块钱,然后时三块或者五块。除了重量不一样之外,里面糕点的品种也不一样。

    当然这个价钱那是九十年代初期的那几年,后来都开始流行送挂面了,因为挂面比这果匣子可实惠多了。那时候一包一斤装的挂面一块钱,足够一家四口吃一顿的。大伯那时候就靠着做挂面发了一笔,有了钱之后才弄了工程队出去揽活。

    果匣子里面一般至少要有几种糕点:猫粪。就是江米条。核桃酥,蛋糕,饼干,油酥饼,冰货,寮货。青丝玫瑰和杂拌果子(这俩玩意最难吃了,房子从来不吃的)。

    那时候的孩子总是有着各种技巧来偷吃果匣子里的东西。偷着掏洞那是最低级的,被发现了一顿打时少不了了。

    因为那时候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接到的果匣子一般都会转手送出去,没准转一圈就又转到了自己手里。甚至还有去年的果匣子留到今年的,当然里面的糕点肯定时不能吃了。

    王勇最爱吃的就是冰货和寮货。那时总是幻想着怎么果匣子里怎么不全是冰货和寮货呢?

    “呦!大村长来了,看看来点啥?”摊主刚送走一个客人就发现了站在摊位前瞅着冰货发呆地王勇。

    王勇听到这一声似乎有些熟悉地声音,疑惑地抬起头仔细的打量了摊主一眼。

    摊主大概有五十了,身上穿着一个长围裙,手上还带着一个一次性的塑料手套。再一看脸。王勇傻了!

    “老姑父?”

    “呵呵,怎么?不认识啦?”

    “您怎么跑村里卖糕点啦?是不是没好好教书被下岗啦?”王勇没大没小的开着老姑父的玩笑。

    “你怎么知道啊!”老姑父呵呵笑着,一点也不生气。

    “我前段时间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干脆就提前退了。后来不知怎么的这不上班了这腰也不疼了,我还纳闷呢?”

    王勇笑了笑没接话,刚回来时为了给家里的亲人调养身体。这各家里没少送小世界出产的水果和蔬菜。一开始大家还都当个新鲜菜,这孩子给了就吃呗。后来,超级蔬菜曝光以后,更是一次也没落下,王勇不在时都是大伯给他们隔三差五的送过去,或者叫他们自己过来拿。

    “老姑父,你这提前退休了。不在家里养病,怎么还摆起摊了?”王勇不解的问道。

    “呵呵,怎么样?别看这集市不大,可是一般的日用品都能在这买到。这可是我给大海出的主意!因为这个,我这个摊位都是免费的,别人那可是一个月要交一百块呢?”老姑父骄傲地卖弄着。

    “您是不是家里缺钱了?要不春茹和春旭的学费生活费我掏,您……”

    “停!打住!谁说我缺钱了!”老姑父打断了王勇的话,又接着说道:“我是看着咱们越来越富了,可这以前的老传统却丢地差不多了。所以呢我就组织了一帮人想着先把以前的一些老吃食给弄出来,也算是继承发扬咱的老传统不是,这叫不忘本!”

    “后来您看到我们村里的发展前途就给我大伯出了这么个点子?”

    “那是,对了,前边王老大开了个饭店,就做咱农村的红白宴席菜。这开业三天了,天天爆满,那帮子城里来的游客没有一个不叫好的,就是我这里,这些老点心也多卖了不少。不少人一买就是几包十几包的,都是拿回去送人。这才不到一星期,老姑父就赚了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老姑父越说越兴奋。

    王勇还真没想到,这些农村的老吃食竟然这么受欢迎?不过仔细一想也没什么,毕竟,现在的城里人有不少都是城市化之后才从农村进城的,那对于这些农村的老吃食肯定记忆深刻,这见到了怎么能不买点重温一下。

    “我大伯也是,怎么不早告诉我。老姑父,以后中午就去我家里吃……”还没等王勇说完,老姑父赵振江就急忙打断他:

    “别,要是没客人闲的话,你不说我也自己会去你哪,再说,我们哥几个一块就在老杨的摊子上弄上一屉包子,再来俩小菜一瓶酒,几个人说说笑笑,聊聊天,比在你那吃惬意多了!”

    是啊!看看这群摆摊的,大部分都该是爷爷辈的了,家里孩子都成家立业,不用自己操心了,弄这么一个摊子,更多的恐怕是打发寂寞吧!

    ps:

    今天去赶年集了。今年最后的一个集,那叫一个人多!好不容易才买齐了东西。不到两个小时,大几百块就没了!现在这物价真实伤不起啊!

    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第九十二章村里的变化(三)

    “行啦,别在这打扰我做生意了,你该干啥干啥去。”老姑父开始赶人了。

    因为在他的摊子周围为了一群外村的乡亲和外面的游客。不知道谁说出的王勇的身份,使得大家都站在一边指指点点的不敢上前。

    关于王勇的背景可是有着不少的传说,虽然二爷的真实身份知道的没几个,但是小叔的身份是瞒不住的。

    有这么一个分量最重的正部级的叔叔在,在加上刚过去的这场风波中国家明显的袒护,使得所有的有点消息来源的人都知道了王勇的分量,而不敢胡来。

    对于官府,国人向来就有敬而远之的传统,所以王勇在这个摊位上一站,其他人还真不敢往前凑热闹。不往前凑,可离得远一点的看热闹却是国人最喜欢的节目,所以不一会儿的功夫,老姑父的摊子就围满了人。

    “那成,一会儿我去接我老姑,今晚上请您们俩吃饭,算是我这个村长谢谢您想了这么个好法子,成不?”王勇无奈地说道。

    “行,你赶紧走吧,我这还做生意呢?”

    看着曾经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的老姑父变成了这么一个很个性的商人,王勇真心的不习惯。可看着老姑父自得其乐的心情,又不得不为老姑父高兴。

    一个退休了的老教师能够找到这么一个既发挥余热,又能挣些钱补贴家用的活计,而且关键是老姑父干的有滋有味,这真的不容易!

    要知道。虽然国家给教师长了好几次工资,可以一般的老师工资如果工龄不够的。也就一千几百块,勉强的购花而已,根本谈不上富裕。

    想到这里王勇又想起自己将要在村里办起的小学,是不是应该由村里出钱给学校老师发点补助、奖金什么的。人家来这么一个偏僻的一村子来教书,这物质上可不能亏待了!

    由不得他愣神,老姑父又开始赶人了。王勇无奈地往前走去。想着去看看刚才老姑父说的生意好的不得了的王老大开的饭店。

    说起王老大,虽然跟王勇一家差不多那得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关系。可是在村里,一家人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一个姓氏,又能证明时一个祖宗的,那关系觉对要比一般村民好的多。最起码,有什么大事小情地那是必须到场的。

    小时候。王勇因为爱吃鱼,又好自己瞎捉摸。结果做的一手好鱼。王老大没少带着王勇去四邻八村的给人做红白宴席。虽然不一定能拿到多少钱,可这多多少少的总能改善一下伙食。那时候可是王勇最牛的时候,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做的一手好鱼,并且还得到了十里八村人的认可,那不知道给他爸妈长了多大的脸。

    也因为这一点,按辈分王勇应该叫大叔的王老大对于王勇总是叫自己王老大丝毫地不介意。俩人处的跟朋友一般,一点也不将村里的辈分放在眼里,总是没大没小的。

    按着老姑父的指点。走过了大队部,王勇没有急着进去找大伯谈自来水和温泉入户的事,一直径直又往前走了大概三十多米在路口转弯的地方,看到了这个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依旧人潮汹涌的连个牌子都没有的王老大的饭店。

    店铺是王老大买下的村里人的老房子。一共有三间房。院墙被他给拆了弄成了铝合金玻璃构造,在外面就能把里面看的一清二楚,而且还扩大了营业面积。

    整个院子被他用铝合金的从窗户玻璃给罩了起来,西边的厢房改成了厨房。东西正屋就是雅间,院子里就是大厅,弄得像模像样的。

    虽然现在已经一点多了,应该来说已经过了饭点,可这里依然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所有的桌子都坐的满满的,竟然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座。

    “哎呀!二哥?你怎么来啦?”

    王勇一看,这不是王老大的小儿子王浩吗?这小子不是说在tj一家饭店里当领班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浩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你走后第二天我就回来了,之后就鼓捣我爸弄了这间饭店。”王浩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

    “行,到底时比你哥强的多了。这眼光,八个你哥绑一块也比不上你。”

    “哎!二哥,你可不能这样啊?”王伟端着一盘菜走过来,一边放到边上的桌子上一边不忿地说道:“您可得给我做主啊!你是不知道,我在咱老王家现在这地位是直线下降啊!以前总被我欺负的彪子现在我都躲着走。这小子呢,一回来就想出了这个门道,能的他到哪都是夸赞一片,我可就惨了,您可得帮忙想想法子救我脱离苦海啊!”

    王伟这家伙那可真是个好演员的料,这几句话说的眼圈都红了,就差声泪俱下了。不过对这家伙儿了解的都到了骨子里的王勇可不会上他的当。

    “滚一边去,你还有脸说?以后别说认识我,我都替你丢人,竟然让俩弟弟给压在身下了,你以前的长兄如父的威风那去了?”

    王勇这通话立马让王伟如丧考毗,可不是吗?小时候,彪子和王浩怎么可能敢跟自己炸刺,自己说一那绝对他们就得跟着喊一,自己说杀鸡,他俩立马就钻鸡窝里把鸡脖子拧断。当然不排除这俩家伙故意使坏,就是想吃肉了,让自己当替死鬼。

    “哎!往事不堪回首,那时候我是绝对的大哥啊!处处都是他们俩的榜样,现在到好,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呀!想我堂堂带头大哥,人送外号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神力小霸王,怎么今天竟然落得这般境地。”

    王伟夸张的话语和表情引得周围的几桌客人哈哈大笑。还有几个估计跟王伟认识的客人立马开起了他的玩笑。

    “呦!咱俩同学十几年,我还真不知道你有这个外号。你不是叫……”右边一桌客人里一人还没说完就被王伟抢先打断。

    “吃你的吧,哪那么多话,小心一会噎着!”

    “一看这老板就是个评书爱好者。”又有客人开口了。

    “这话怎么讲?”立马有客人识趣的搭话道。

    “没听过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吗?这是《隋唐英雄传》里说那个二傻子李元霸的?”

    “二傻子?”

    “哈哈哈………”

    这边大家正笑的高兴呢,王伟他妈看到王勇过来了,赶忙过来打招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