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553章

明扬天下-第553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这案子就发生在我们隔避的临窑村,那杨柳氏就是临窑村人,康掌柜的,你快说说这案子如今怎么样了?”
  “就是,就是,康掌柜的快给我们说说。”
  “怎么样了?瞧你们问的,当今天子那是什么人?那可是能招来天雷劈瘟神、掐指一算就能算出吕宋有金矿。。。。。。。。。这个吕宋你们听说过吗?那可远了,当今天子连那些都能算出来,破个凶案那还不容易?我听说呀,天子一看那凶器,便看到上面的指纹。然后和杨观的指纹一对,你们猜怎么样?”
  “怎么样?康掌柜的您别吊人胃口啊,快说怎么样。”
  “你们签契约的时候为什么要摁手印,那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对上了,那肯定是同一个人,这回却对不上,那就是说杨观根本不是杀人凶手。”
  “啊!杨观不是杀害夏娘的凶手,那真凶呢?”
  “对啊,康掌柜。那真凶是谁?”
  “你们别急,容我喝口水。是这样,当今天子证实真凶另有其人后,再掐指一算,听说就算出了凶手是谁了。”
  “那皇帝怎么没派来人抓真凶?”
  “谁说没派,不但派了,还来得急呢。”
  “康掌柜的,不对吧,官着既然来得急。那怎么你后来听到的消息,反而先到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听说带队的官儿因为日夜兼程,马儿累得突然倒地。把带队的官儿摔伤了,所在耽搁了两日,我估摸着,明天估计也就该到了。”
  “原来如此。但愿官差早点到来,把那个杀千刀的凶手抓住。”
  “对对对,这种人不绳之以法。天理不容啊。”
  “。。。。。。。。。”
  康德等人散布的消息,就象一阵风迅速吹遍了临窑村附近的村落,村头巷尾,人人在谈论此事,可以说是传疯了。
  到了晚上,康德招集人手,共计动用一百多夜不收,在临窑村及近邻的两个村子布下天罗地网。康德相信,真凶绝对不可能再沉得住气。
  不管是他谁,今晚只要稍有异动的人,全部先抓起来,一个个的比对指纹。如果真凶真的沉得住气的话,那就只有辛苦些,对附近三个村落的男子逐一比对指纹了。
  据了解,夏娘因为订了亲,很少抛头露面,加上这样的山村,除了一些前来收购葡萄酒的商人外,很少有陌生人来。由此可以判断,是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潜伏了一夜,康德他们共抓住十三个行为异常的人,其中一个叫唐庚的人,三更时分鬼鬼祟祟地背着包袱出门,嫌疑最大。
  抓住此人后,康德立即亲自押到后山,点火比对指纹,结果他还没比对完,那叫唐庚的人已经吓得脸色惨白,最终的比对结果,也证明从匕首拓印下来的指纹,与他右手无名指的指纹相符。
  这铁证如山,康德忍不住嘿嘿地对身边的手下笑道:“找到正主了,让兄弟们不必忙活了,全部撤了吧。”
  “是,百户大人。”
  “刘云,人就交给你了,立即让他交代作案的经过,以及有无血衣之类的东西匿藏。”
  “百户大人放心吧,属下保管把他十八代祖宗都挖出来。”
  火把息去,山上一片膝黑,这寒冷的冬夜,北风啸啸的吹过山岭,突然间,传出一阵惨叫,如鬼哭狼嚎,若是有人听到,定会毛发直竖。
  不到一盏茶功夫,唐庚就什么都招了,还乖乖地带着康德等人去把血衣从自家菜园里挖了出来。
  “收工。”康德一声令下,夜不收带着唐庚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宁静的山村中,只有被抓去过的十来个人,惊魂未定。

  长安城里,秦牧召开一个小朝会,上殿的官员主要是随驾的文武官员,总共也就二十三名。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马万年的伤情基本好转,换上一身武官朝服后,来到朝堂,向着御座上的秦牧大礼参拜,一脸羞愧地说道:“陛下,臣无能,失守兰州,有负陛下重托,请陛下降罪。”
  虽然秦牧与秦良玉是隔了十几代的远亲,但鉴于秦牧对秦良玉这位皇姐甚为敬重,而马万年是秦良玉唯一的孙子。所以殿上的司马安等人对马万年丢失兰州之事,一直避而不提。
  今天马万年主动上殿请罪,大家倒想看看秦牧会如何处置。
  秦牧转头对兵部左侍郎顾君恩问道:“顾卿,马万年丢失兰州,按律当如何处置?”
  顾君恩只得硬着头皮出班答道:“启奏陛下,马将军身为主将,丢失兰州,罪无可恕,然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
  “是的陛下,马将军一家几代人,为两朝征战,忠贞爱国,且这次兰州丢失,非马将军失职,其先为流矢所伤,无法再指挥军队,乃有兰州之败,责任不全在马将军。”
  秦牧淡淡地说道:“朕相信,朕那位皇姐,绝不希望自己的孙子推卸责任,顾卿,不必有何顾虑,按律当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吧。朕的皇姐那边,朕自会亲自去交代。”
  “是,陛下。”
  “万将军,你身体尚未全愈,先回去好生将养着吧。”
  “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马万年退出,司马安等人本以为皇帝会说杨观杀人一案,此案现在引发一股有关“无罪假定”和“有罪假定”的风潮,愈演愈烈,市井间现在无不在议论此事。
  然而意外的是,秦牧却按住此事不提,转而说起了种树的事情来。
  “八百里秦川,滋养了秦汉隋唐。然而自唐之后,关中日渐残破。而黄河下游,亦是频频改道,一次次酿成令人怵目惊心的大灾。
  过度的放牧,使很多原本水草丰茂的草原成了沙漠,过度的开垦砍伐,使关中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诸位大臣,我大秦要立万世基业,就不能光看眼前,关中以及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治理,必须立即展开,减少放牧,减少开垦,严禁砍伐,鼓励植树,这一系列的措施要尽快制定。”
  秦牧还没有登基,到关中祭陵时就曾颁旨禁止随意砍代树木,但那时战争未息,大家只当皇帝是一时心血来潮颁布的旨意,都没太在意。
  如今听了秦牧这番话,殿中大臣才意识到,皇帝这回是要动真格的了。
  司马安暗暗思索着,皇帝压下太子移宫一事,压下眼下的风潮,却转议起治理黄河上游的水土来;
  乍看上去皇帝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但司马安反复思量之后,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天子恐怕是有一个宏大全面的规划,只是现在还没有浮出水面而已。(未完待续。。)


第850章 水土治理


  农典章属于三品封僵大吏,在大殿上亦有坐位。他经理西京政务,听了秦牧的话,他可谓是首当其冲,于是连忙执笏出班作揖道:“陛下,宋开宝年间,宋太祖念及中关残破,亦曾下旨禁止西北伐木。然收效甚微,且此令没几年便告废驰。
  臣细想来,宋初禁令废驰的因由,除了地方官员不够重视外,关键还在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宋初为例,随着战乱逐渐平息,境内逐步承平,民生迅速恢复,民间置产建房,需要大量木材。
  且宋太祖鼓励功臣权贵置豪宅养美妾,高官勋贵无不大兴土木,需求更大,自言以半本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就派家人到西北伐取大量木材。
  如此上至宰相,下至普通民众,对木材皆有需求,而西北独禁止砍伐,不法商人又哄抬木材价格,使西北民众不堪重负,终至禁伐诏令形同废纸。
  陛下,我朝要在西北禁止伐木,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陛下鼓励工商,加上新式作物的推广,民生恢复迅速。而以前因战乱频繁,民居毁坏极其严重。再过一两年,民生恢复过来,接下去十年内民间势将迎来一个大兴土木的高峰期。
  请陛下恕臣斗胆直言,臣所虑者,陛下虽有禁令,但民间需求若不酌情考虑,恐怕陛下的之禁令,将来也难以维持。”
  农典章这是要先打预防针了,现在说总好过将来禁不住了,被天子责罚。
  秦牧当然知道,民间有需求,要强禁肯定是禁不住的,必须堵与疏双管齐下才行。
  民间对木材的需求,最主要的无非是两点,一是作柴草。二是作建房材料。
  特别建房用料,用量极为惊人,这个时代的建筑,大部份为木质结构,拿一栋两层小楼来说,通常除了外墙是砖石的外,楼梯,二楼地板,梁柱等,无不是木头的。有的甚至连外墙也是木质的。
  对此秦牧早有预案,也提前做了一些布置,否则也不会在今天提这件事。
  这时于成龙出班说道:“陛下,要使禁止伐的诏令能落实,首先得减少民间对木材的需求。陛下,就臣就所知,在陕北地区,普通百姓有挖窑洞而居的旧习。
  自古以来,陕北就是汉胡杂居的地方。常是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遇到这种时期,就是有钱人家。也不愿建豪宅大院,多数是挖几丈土窑而居,战乱一起,弃之而去。
  而土窑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臣以为。如果在陕北、陇右等黄土高原适合挖窑洞的地方,大力推行窑洞民居,便能极大了减少民间对木材的依赖。”
  听了于成龙的话,秦牧不禁连连点头,他没有去过陕北,上次去陇右一带,虽然也是黄土高原,但那里的百姓没有挖窑洞居住的习惯,以至于他根本没想起窑洞这个低成本,且易行的办法。
  “好,于卿所言,甚合朕意。朕知道,要在西北禁伐困难重重,但由于西北日渐残破,水土流失日渐严重,黄河携带的泥沙不断增多,给下游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纵观历朝历代,在治理黄河水患方面,无不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收效却甚微,元末更是因为大力治理黄河水患,导致亡国。
  由此可见,光从黄河下游着手,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再难,这标本兼治之策也要落实下去,否则恐怕将来大秦花在治理黄河上的钱粮,同样是个无底洞。
  于卿所说的窑洞,针对黄土高源的普通民众,朕以为十分适合,朝廷理应推行。同时西京可招集一些建筑方面的能工巧匠,对窑洞的格局、布置加以设计,务求让窑洞在实用性、安全性、采光、通风、防潮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让百姓更乐于接受,农卿,此事就交由你去落实了。”
  “臣遵旨。”农典章只得起身作答,他想了想接着说道,“陛下,窑洞在普通人家推广不难,但只怕一些大户人家并不乐意接受。而建豪宅华堂,耗费木材最多的恰恰是这样的富户。而且除了黄土高原,其他地方并不适合挖窑洞。因此臣以为,窑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百姓对木材的依赖,要在西北禁伐仍将是困难重重。”
  秦牧不想浪费时间,直接说道:“朕现在说几点,一,农卿要先作个示范,组织人力,加大煤矿开采力度,然后在各州各县推广蜂窝煤使用,尽可能减少城中百姓烧柴草的数量。
  二,推广钢筋水泥建筑,这方面朕已经有所准备,很快会争取在各州都建起一个水泥厂,加强原材料供应。
  三,对木材加税,增加使用木材的成本。
  四,在各州县设立林业巡佥司,对境内木材加强监管,对林木进行科学砍伐,严禁滥砍滥伐。同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村的里正身上,不管是谁家的树木,若要砍伐,每砍伐一颗树必须补种活三棵树苗,否则予以罚款。
  五,对黄土高原的土地加强管理,禁止进一步垦荒。禁止过度放牧,今后人口增加,现有土地不够耕种之后,朝廷再负责迁民。
  六,鼓励植树,朕会责令户拨下专款,不管是谁,每植树一百株,第二年若存活,可得到两个龙币奖励。
  七,把每年三月十二日定为植树节,西北所有官吏,每年每人必须带头植树二十株,且要保证七成的存活率,此项任务将纳入政绩考核内容。”
  秦牧说完之后,询问司马安等人有什么补充。
  司马安沉吟道:“陛下所说的钢筋水泥建筑,民间从未见过,要推行起来恐怕不易。陛下要推行,臣以为应在各州县做些试点,得让当地百姓对此先有所了解才行。”
  秦牧点头说道:“这是自然,诸位大臣还有什么补充?”
  李源想了想说道:“陛下,一种观念的改变,最是困难,我汉民有史以来,已经习惯木质结构的民居,即便在各州县做了试点,百姓恐怕也未必愿意照做。
  臣以为,要想此策能顺利推行,只能以利驱使,才能起到实际作用。臣建议除了增加木材的税率,提高木材使用成本外,可依照生育政策予以补助的办法,对使用钢筋水泥建房的人家给予一定的补助,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