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334章

明扬天下-第334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离苏州二十里,知府吴佳成才接到消息,匆匆带着当地官员迎出来,见面后秦牧首先问的就是纺织厂的情况。
  吴佳成是个五十来岁的人,微微有些发福,相貌很平凡,他诚惶诚恐地答道:“启奏秦王,苏州府如今已经创办七家纺纱厂,四家织布厂,另有配套的印染厂,扎棉厂等十三家,共计安置难民两万三千二百人,八成为妇女。”
  秦牧听了不置可否地说道:“吴知府请前面带路,本王要去看看。”
  “这。。。。。。。。。秦王一路劳顿,龙体要紧,还是先进城歇息一下吧。”
  “不必了。”秦牧不等他说完,立即打断道,“看完了,本王才能安心歇息,吴知府请前头带路吧。”
  “臣,遵旨。”
  吴佳成额头直冒汗,秦王突然到来也就罢了,,一到就会提出去看纺织厂,事先也没来得及做什么安排,万一不合秦王的意,那可怎么办?



第507章 苏州工业区(求月票)


  苏州是明代官府织造业的中心,连上贡的龙袍,都是出自苏州。
  不过与松江府不同,苏州主要出产的是丝绸。
  秦牧一行来到城东,被派到江南来的户部侍郎许英杰,也匆匆赶来拜见,秦牧见他风尘仆仆的,便道了声:“许卿辛苦了。”
  许英杰也没想到秦牧会在这个时候下江南,乍见之下,神情有些激动,深深一拜答道:“臣不敢,秦王日理万机,还要亲自到江南来巡察,才是真的辛苦。”
  “好了,本王没有多少功夫在苏州逗留,许卿带本王去看看新创办的纺织厂吧。”
  “是,秦王。”
  苏州一带水道纵横,十分适合发展水力织布,这次创办的纺织厂都集中在东门外,类似于一个工业区,有好几条河道纵横其间,货运不但都可以通过舟楫往来,许多织机也是用水力带动。水力织布在明代中期就出现了,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厂区外头,秦牧发现这里有黄道婆的祠及塑像,便停下来看了看,问道:“吴知府,这是苏州府立的吗?”
  吴佳成连忙解释道:“启奏秦王,这是百姓自发立的,在江南,有很黄道婆祠及塑像,都是当地百姓出于感激,自发给立的。”
  秦牧点了点头,感慨地说道:“黄道婆这个奇女子,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走出去与外界交流。取长补短,才有进步啊。”
  秦牧看问题的角度总让许英杰感到新奇,一直以来,大家看到的都是黄道婆给江南纺织业带来的巨大进步,但很少有人去强调这种进步是怎么来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黄道婆流落到海南岛的经历,她就学不到黎族的先进纺织技术,也就没有整个明代纺织业的大发展。
  但有朝一代,官方为了限制民众的流动,把人束缚在土地上。故意抹掉了黄道婆“走出去”这一点。
  现在秦牧不强调黄道婆给纺织业带了多少好处。只反而强调她的技术是怎么样的。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就连商人出身的许英杰也感觉到新鲜。
  “秦王所言极是,臣等一定牢记在心。”
  秦牧随后进去参观了“工业区”,里面共有十来间厂。都是与纺织相关的。有些厂房还在建设当中。有些快当的则已经开工,有织棉布的,更多的是产丝绸的。
  宽敞的厂房里。织机响个不停,在秦牧听来,这就是一部美妙的交响曲;
  经许英杰介绍,秦牧才知道,这其中最大的一家丝织厂竟是焦梦龙开的。焦梦龙和徐永顺他们,都是前明权贵,上次得秦牧授了个以正七品承事郎。
  这次秦牧要大兴纺织业,徐永顺很敏锐地从中看到了机会,于是与焦梦龙、柳昌祚、汤国祚、方一元、徐文爵等人一商量,决定投秦牧所好,变卖了家中不少田产,将资金投到了纺织厂上。
  除了焦梦龙外,其他人在苏州府、松江府也都开了纺织厂。
  听了这个消息,秦牧只淡淡一笑,没说什么,卖田地办厂,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资本转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他破格召见了正好在苏州的焦梦龙。焦梦龙可谓是欢欣鼓舞,激动得手都发抖了。秦牧甚至怀疑他这样子是装出来的,这厮在前朝好歹也是权贵,不至于得到一次召见就激动成这样子吧。
  扑嗵一下,焦梦龙一上来就跪下,连连磕头道:“臣,拜见秦王,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秦牧嘴角带着一抹笑意说道,“这次召你来,主要是要告诉你,放心办你的厂,只要如实纳税,其他的你们都不用担心有人刁难。”
  “谢秦王。”焦梦龙又是三叩九拜才起身。
  秦牧随口说道:“办厂要想多赚钱,无非就是几点,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刺激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产量。还有就是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而要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不是克扣工人的工资,而是提高生产技术,这才是长远之策,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靠克扣工人那几个小钱而没有技术创新,是十足的鼠目寸光的行为,这一点你们要牢牢记住,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秦王金玉良言,臣等一定牢记不忘。”焦梦龙一再拍胸脯保证,最后他迟疑地问道,“秦王,请恕臣冒昧问一句,不知朝廷什么时候才收复福建。”
  “快了,这个你不用操心,管好你的厂子就行了。”
  焦梦龙见秦牧口气一冷,不禁惊道:“秦王误会了,臣问这个,主要是臣还开了个印染厂,秦王有所不知,印染离不开靛青料,此染料用于印染颜色经久不退,而且色彩鲜艳亮丽,有‘金梁缸’之称,一匹白坯布经染色之后,其价格可以增加一倍;而江南所用的靛青染料,主要来自福建;
  如今郑家割据福建,隔断了分水关和仙霞关,海路也不甚通畅,如今靛青料极为稀缺,价格昂贵,对江南的印染业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臣问这个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朝廷能尽快收复福建,好让商路畅通起来。”
  一匹白坯布用靛青料印染之后,价格可番一倍乃至几倍,这让秦牧很吃惊,也难怪焦梦龙对此这般上心了,这可是能让产值迅速番一倍的事情啊。
  这事秦牧记在心上了,但没有直接回答焦梦龙的问题,这关系的军事机密,福建肯定是要尽快解决的,但在没解决之前,这日程表不可能事先向焦梦龙这样的人透露。
  他这次南下,纺织厂只是顺路看了看,这方面他对许英杰是有信心的,其实不用他操心。他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福建。
  从厂区出来后,苏州知府设宴款待秦牧,在席间,吴佳成说道:“秦王,苏州大建纺织厂,这自然是好,可是这也会给当地百姓造成不小的冲击。”
  秦牧端起茶来呷了一口问道:“吴知府详细说说。”
  “启奏秦王,江南各地少人稠,因此家家织布,农闲之时,连男子也会一起织布,以补贴家用,江南各地几乎家家都有织机,纺纱织布是普通百姓一年中主要的营生之一。如今大办纺织厂之后,势必会对普通百姓之家造成不小的冲击,这事,朝廷还须预先有个对应措施才行。”
  吴佳成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还不错,至少不是那种昏昏钝钝的官员,集约式企业化生产,能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对那些家庭式作坊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江南地窄人稠,如果百姓的纺织收入遇到冲击后,日子只怕会变得很困难。
  “吴知府不必担心,本王自有对策。”
  秦牧有什么对策?
  其实也没有什么对策,但江南原来这种散户的生产方式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改变是必须的,在改变的过程中,难免要承受些阵痛,这种阵痛未必是坏事,他可能被逼得江南百姓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逼着他们不得不走出去,这正是秦牧希望达到的效果。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太恋家了,没有人愿意走出去,这对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实在不行,到时还有一策,那就是移民。
  其实历朝历代开国之时,常常会大批移民。比如明初,就从江南大量移民实边。光是从金陵一带迁往云南的就多达二三十万人。
  现在北方因二十多年的战乱的饥荒,人口锐减,可谓是千里无鸡闻,收复之后,要想北方的民生尽快恢复,移民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还以同时解决江南人多地少的问题。

  ps:第三更奉上,说实话,俺快无力呼叫了,月票啊月票。。。。。还是月票。。。。。。。。。还有四个小时,等待了四年的小小心愿,近在眼前,却又随时会成为镜花水月一场空。
  小希已经快追到后臀了,菊花就要破了,兄弟们,看看你们的票夹,有木有,再来一票,急求月票护菊啊!
  最后四小时,急求月票!
  我满地打滚哭求月票好不好。。。。。。。。。
  。(未完待续。。)


第507章 江南山渐青(求保底月票)


  春已半,江南山渐青,山下孤烟渔市散,柳边疏雨酒家深。
  红花洒落在青瓦上,瓦檐滴落的水珠在巷口的青石板上滴出了小水窝,那点点叮咚之声,带着唐诗宋韵,仿佛古老的岁月那头的回声。
  白色的马头墙上,偶尔能看到一枝茶花带着晶莹的水珠,伸出墙来。
  李香君穿着银线绣梅花桃红宫装 ,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 ,腰间系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撑着一把油纸伞,轻盈地转出巷口,如同花枝般娇俏。
  跟在后面的秦牧轻唤道:“香君,慢点,瞧你的鞋子都湿了。”
  一路南来,秦牧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李香君独自在船上闷坏了,好不容易在苏州停留半日,她可以出来赏赏景,透透气,心情自在的她哪里顾得许多。
  天上飘着蒙蒙细雨,青石铺成的路面上不时有些小水窝,她脚上那月白色乳烟缎攒珠绣鞋已经沾满了水渍。
  她低头一看,嫣然答道:“不碍事,没湿到里面呢。”
  秦牧指指高柳下的小酒家说道:“走了半天,累了吧,咱们进去吃点东西。”
  李香君自是百依百顺,跟着秦牧往酒家走去,李式这些禁卫立即先赶过去清场,好在此时不是用餐时间,酒家里只有寥寥几个酒客。
  李香君到了屋檐下收起油纸伞,不想一缕春风吹来,檐外的柳丝轻拂,一串水珠滴在了她的俏脸上,她肌肤本就粉嫩如玉,沾上了晶莹的水珠更显得无比水灵。
  “这样好看。”秦牧呵呵一笑道。
  李香君皱了皱琼鼻,给他一个俏生生的媚眼儿,然后仰着脸蛋等着,秦牧在她鼻子上轻轻点了一下。才替她抹去脸上的水珠。
  “秦王真好。”若不是有旁人在场,李香君一定回他一个温柔的拥抱。
  店家是一对中年夫妇,突然听到李香君对秦牧的称呼,手上一抖,差点打碎了茶杯。。。。。。。。。
  秦牧俩人上了二楼,找了个当窗的位置坐下,这小酒家有些简陋,但还算干净,黑漆四方桌,桌上一副青瓷壶杯。
  李式他们一个个警惕地在楼下守着。店家跟上楼来点菜,诚惶诚恐,方才虽然听到了李香君对秦牧的称呼,但他不敢跟着乱叫,只得小心地问道:“俩个贵人,小。。。。。。。小店简陋,怠慢贵人了,不知俩位贵人要点什么?”
  秦牧问道:“你这店里最拿手的是什么菜?”
  “回贵人,小人这店里最拿手的菜是酒酿清蒸鸭子。贵人可要来上一只?”
  “嗯,那就来上一只,另外来上两个你拿手的小菜就行了。”
  “好哩,两位贵人请稍候。”店家见秦牧好说话。心情放松下来,高兴地下楼去了。
  窗外杨柳依依,烟雨蒙蒙,远远可以看到太湖上隐隐约约的船帆。近处小河上不时有乌蓬船驶过。石拱桥上长出青青的苔藓,处处透着一种恬静安祥,时光到了这里。仿佛就化作了绵软的清波,缓缓地流着。
  秦牧从窗外收回目光问道:“香君,还记得在会昌时教你的那首醉烟雨吗?”
  “当然记得。”李香君答完,一手撑着俏脸轻哼了两句,“雾般江南湿漉漉的醉烟雨,破晓湖光粼粼如许,我放下刀和笔,执菊站在这里,为了等到与你相遇。。。。。。。”
  她唱起来带着吴侬软语的腔调,特别柔软,别有一番韵味。
  秦牧靠在椅子上,由衷地轻叹道:“我这终日奔忙,有时想想,何苦来哉!真想就带你们几个,在这平常街市间做个平凡人,听你唱唱曲。。。。。。。”
  李香君嫣然一笑道:“秦王的心思,奴能理解,但有国才有家,如今天下还没一统呢,秦王可不能有隐居的念头,秦王要是累了,奴。。。。。。。。”
  “奴怎么样?”
  李香君咬了咬红润的下唇,俏然答道:“不告诉你。”
  “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