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骁骑 >

第467章

骁骑-第467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此子绝不是甘居人下之辈,始终念念不忘继承孙坚遗愿,割据江东,建立一番霸业。只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袁术历来吝啬,对孙策看管的很严,为何此番却将两万人马交到孙策手里,让他领兵前来会盟呢?此举不像是袁术的处事风格呀,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慷慨大方了?”
郭嘉闻言后,眉头微动,心思急转之下,忽然眼底闪过一丝恍然之色。随即他轻声问道:“主公可曾听说过孙坚攻入洛阳皇宫寻得传国玉玺之事?”
“嗯?”李利愕然应声,当即想起一段被他抛到脑后的记忆,关键字眼就是落到孙氏父子手中的传国玉玺,只不过此事随着孙坚之死而沉寂下去,这几年已经无人再提此事。就因为这样,李利才会将此事抛到脑后,一时间竟然没有把孙策和传国玉玺联系到一起。
“奉孝的意思是说,孙策此次之所以能从袁术手中弄到两万人马,就是他用孙坚拿命换来的传国玉玺抵押给袁术,从而借得这些兵马?”
“正是!”听到李利的询问后,郭嘉欣然点头应声,既而冷笑道:“以九江袁术的为人性格,休说两万兵马,就算是两千兵马,他也不会交给孙策。因为他根本不信任孙策,连带着对孙坚死后留下的一众旧部都不信任,处处提防孙策等人,生怕他们投而复叛。因此,孙策想从袁术手里弄到兵马,必须要拿出让袁术心动的东西,如此才能得偿所愿。而孙策目前寄人篱下,自保尚且不足,哪有贵重之物送给袁术。所以。现在孙策手中还能有这支人马,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将传国玉玺献给袁术,从而换得些许兵马。
此外,单凭一尊玉玺恐怕也不值两万人马,尽管孙策十分乐意,但袁术一定舍不得。因此,孙策之所以能带来两万之数,想必还有袁绍、曹操等人屡屡催促袁术出兵会盟的功劳。袁术被他们催得心烦,却又不好直言拒绝。恰在此时孙策愿意献出传国玉玺换取领兵会盟的机会,如此两相撮合之下,才使得孙策能从袁术手里弄到两万人马前来会盟。”
李利欣然颔首道:“两万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即使袁绍、曹操等人不满意,却也找不到指责袁术的借口。这才是袁术一贯的作风嘛!
昔日陈留会盟时。袁术就带着两万兵马参加会盟。弄到一个副盟主的位置,负责盟军粮草,结果克扣下来的粮草大半被袁绍所得,而袁术自己却弄得一身骚,令各路诸侯对他极为不满。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袁术此次绝对不会再来会盟,以免再被袁绍利用。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打定主意不出兵的袁术,却被孙策中途横插一杠子。巧借袁绍等人的密信,再用一块石头从袁术手里换取两万兵马。传国玉玺啊,正合袁术的胃口,孙策这小子受刺激之后终于开窍了,足足提前了两年哪!”
“两年?主公所说的两年是什么意思?”郭嘉神情愕然地接声问道。
“呃!”李利闻声惊醒,含糊其词地笑道:“没什么。我的意思是说,若是再给我两年时间,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哦,原来如此。”郭嘉欣然点头,若有所思地道:“主公所言不错。如今我们刚刚解决粮草不济的问题,又有大笔钱财,若是再有两年时间准备,我们就能打造更加精良的兵器战甲,装备全军,甚至还能再扩充十万兵马。到那时,即使中原诸侯联合起来,我等也能将其正面击败,既而挥师中原,横扫各州。
只可惜事实岂能尽如人意。如今我军兵马虽不比盟军少多少,但军械储备明显不足。在司隶境内与盟军正面对决根本不占优势,即使打赢了也是得不偿失,自身兵马伤亡太大,还是无力攻取中原各州,反倒会给袁绍、曹操等人留下迎头赶上的机会。正因如此,所以我军此次才会一退再退,避免与盟军正面对决,趁机拖垮他们,累瘦他们,继而依靠雄关天险一举打败盟军,赢得最后的胜利。惟有如此,才能将我军的兵力伤亡降至最小,为随后逐鹿中原保存实力。”
李利闻言后,欣然颔首,实则心里却在暗自苦笑。其实他刚才说的两年是指孙策利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的事情应该发生在两年后,如今却整整提前了两年,使得历史彻底改变,与李利记忆中的历史完全变样。也正是从此次中原诸侯会盟开始,李利所熟知的东汉历史彻底被颠覆,此后发生的一切都将变得不可预料,扑朔迷离,唯一不变的是各路诸侯枭雄仍是李利所熟识的那些人。
只是李利没想到的是,郭嘉听到两年这个字眼后,居然将形势分析得如此透彻,甚至直接当着众将的面,将此次司隶之战的应敌之策笼统说出来。这让李利暗自苦笑,隐隐有些担心泄露御敌之策,后果将不堪设想。好在城楼上的众将都是李利的亲信将领,唯一不是亲信的将领就是刚刚收入麾下的徐晃。
而李利之所以将徐晃留在身边,其真实意图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其品行和心性。尽管历史上徐晃是个忠义之人,但李利还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毕竟百闻不如一见,知其人还要观其行,直到真正确认徐晃是真心效忠于自己之后,李利才会对他委以重任,视作可以托付大事的亲信将领。
这并不是李利生性多疑,而是世道混乱,每个人都在随着时局变幻而调整自己的立场。乱世之中人心叵测,历史已然改变,谁能肯定创作这段历史的人不会随之改变。因此,本着谨慎的态度,李利通常都会将新近招募的主要将领留在身边,既能让他们感到很受器重,又便于李利就近观察其人的秉性,还能了解其人的才能与缺陷,继而因才适用,将其安排在最能发挥才能的位置上。
如此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
正因如此,西凉军将领大多出自金猊卫,并且悉数拜将封侯,予以重用。
其实不光李利是这样,世人皆如是;领导用人首选心腹,普通人也会选择跟自己关系好的人托付大事。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朝代如何更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第633章 王者之心坚如铁
斜阳悬空,北风呼啸。
锵锵锵!
当南门城楼上郭嘉与李利轻声低语时,阵前战场上尘土飞扬,马嘶声如雷,碰击声不断。
激战至此,从午后打到斜阳西下,马超与孙策二人大战七十多个回合仍在酣战胶着当中,势均力敌,难分伯仲。
此时此刻,曾经见过孙策与吕布交锋之人,很难将前几日的孙策与此时的孙策联系起来。因为那时孙策仅与吕布交战三十回合,并且已显败象,然而孙策此时却与西凉锦马超力战七十多个回合仍然不落下风,骁勇异常。
难道西凉上将马超与温侯吕布之间差距如此之大,亦或是孙策与吕布对战时未尽全力?
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两军阵前观战的明眼人都已看出来,孙策此时确实是竭尽全力而战,而马超却不尽然。激战至今,马超除了脸颊略显潮红,神情沉着冷静,抵挡反击信手拈来,不急不躁,不紧不慢,似乎留有余力,亦留有后手。
换言之,那日孙策与吕布之间只是切磋较量,并非生死相搏。战前吕布言明在先,不会伤及孙策性命,且以长辈自居;如此对战,不难想象交战之中双方必定留有余力,都没有全力相拼。因此,当战至三十个回合时,双方都是毫发无伤;尽管吕布右手虎口崩裂,但这点伤势对于武将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如同女子刺绣扎到手指一样,家常便饭而已,不值一提。
况且,战后吕布曾对孙策明说,若是生死相搏。孙策至少能与他力战五十个回合不落下风。由此可见,倘若孙策与吕布全力相拼、生死相搏,力战七八十个回合不成问题,即使处于下风,也不会就此丧命。
由此联想到昔日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那是一场生死大战,吕布毫不留手之下激战七十个回合震落张飞手中丈八蛇矛,而后与张飞、关羽二人力战四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此后再与刘关张三兄弟激战数十个回合方才回马逃走。从中不难看出,孙策武艺之高与张飞相比亦不遑多让。只可惜他们曾未交手,无缘得见孰强孰弱。
易地而处,孙策对战马超,起手一击因轻敌而虎口崩裂,但这点伤势并不影响他的战力。反而激发他潜藏在骨髓中的血气和凶狠。因此,当他全力出手对战马超之际。攻击防守皆是丝毫不落下风。与马超拼得旗鼓相当,平分秋色。
横向比对,即使马超对上吕布,谁胜谁负亦是犹未可知,不到最后一刻,很难说谁能稳胜一筹。
是以。对于马超、孙策和吕布这样的当世顶尖武将来说,已经不存在简单意义上的强弱与输赢。若是生死相搏,力量、武技、骑术和座骑优良与否,都能直接影响成败。甚至一阵风、一粒沙或是一声惊叫,都能决定最终谁能存活下来。
这种巅峰对决已经不能用纯粹的武艺强弱来区分,拼的是武技,靠的是座骑与力量,磨的是耐性,最后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心境。任何一个因素被一方抓住,都有可能致对方于死地。
唏聿聿!
五个回合后,孙策胯下战马惊声嘶啸,究其原因却是刚刚对冲之中被马超座下雪影良驹踢中前蹄,致使孙策的座骑回马时痛声长嘶。
然而这一声马嘶却让孙策惕然心惊,待留下胯下座骑的神态后,他顿时暗自焦急,眼底掠过一丝忧色。因为一个多时辰的来回疾奔,他胯下战马已然显露出后力不济之象,马鼻处溢出气泡,嘴角出现白沫,这一切都意味着战马气力不支,无力再战。
眼见于此,孙策如何能不急,岂能不担忧?倘若激战之中战马不济,或摔倒或马失前蹄,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直接连累他丢掉性命,一切功名大业都将化作粪土,毁于一旦。
心思急转中孙策咬咬牙,已有决断,事已至此,惟有速战速决。不然的话,他除了战败,就是趁机逃回本阵,等于直接向马超认输。而这,却是孙策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他生平最恨手下将士临战而逃,因此他自己宁肯战败也不会临阵脱逃。
“驾!杀!”
厉声暴喝中,孙策打马飞奔,想趁着战马尚可支撑之际,再不可与马超僵持对攻,必须使出压箱底的大杀招,力求速胜。
眼看孙策双手脱缰纵马杀来,马超虎目微眯,身体微微下沉伏在马颈上,单手持枪策马疾奔。待双方距离拉近时,他左手瞬时松开缰绳,继而双手握枪,枪尖划地而起,提枪突刺,直取孙策右侧胸膛刺去。而欲求速胜的孙策一改之前挥枪格挡的防御招式,面对马超突刺而来的亮银枪,他不躲不闪地提枪对刺,黝黑色的霸王枪瞬间刺出直指马超胸膛而去。
霎时,马超与孙策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种攻击方式,彻底放弃防御,挺枪直刺,置生死于度外,以命搏命。
这一幕看得东西两边观战的数万将士心惊肉跳,数万颗心提到嗓门眼上,无比吃惊地张着嘴巴,睁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阵前战场上两个策马飞奔的身影。
“锵!”万众注目之中,但见孙策与马超迎面相遇的一瞬间,两人同时变招,奋力刺出的枪锋凌空对撞,继而两杆长枪剧烈抨击,赫然是毫无保留地硬碰硬的力拼碰击。与此同时,孙策胯下已显疲乏之态的座骑,躲闪不及与马超胯下雪影良驹正面相遇;霎时间,两匹战马撇过马头,侧身相撞。
唏聿聿!
惊马长嘶之中,只见孙策胯下战马被雪影马撞得吃痛嘶叫,继而战马后撤数步,险些踉跄摔倒。疾步后退当中,孙策胯下坐骑受惊乱窜,马身随之掉转,与雪影马并驾而立。
座下战马不济。使得孙策酝酿已久的杀招中途夭折,不但没能压制马超,反被座骑拖累,从而被马超抓住时机狠下杀手,亮银枪划破孙策左臂铠甲,留下一道一尺多长的血槽。然而孙策却丝毫不为所动,不管不顾地挥枪还击,霸王枪攻势迅疾,快如闪电般突刺直劈,试图扳回一局。也要在马超身上留下霸王枪的印迹。
并驾齐驱中马超无疑占据着优势,因为他是顺势而行,而孙策则是被动转向,无法借用战马冲刺之力。相比之下,孙策在力量上瞬间下降两三成。处于劣势地位。而这正是马超寻求已久的破敌制胜的大好时机,此时若不趁势攻击。又待何时?
霎时。马超整个上肢弯曲成弓形,两腮鼓鼓,甩开膀子,紧握亮银枪凶猛出击。只见亮银枪此时竟被马超当做铁棒使用,再也没有之前的刺、挑、抽、劈等招式,而是毫不取巧地抡起长枪打砸。纯粹是仗着一身蛮力,猛敲狠砸。
无独有偶。孙策此时与马超一样,将霸王枪当成棍棒使唤,毫无技巧可言。硬拼力抗,毫不示弱地与马超对打互攻。
双方此前已经较量七十多个回合不分高下,枪术不相上下,招式也不分强弱,力量更是旗鼓相当。是以单纯依靠枪术技巧取胜已然无望,势均力敌,谈何取胜?既然以巧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