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大能 >

第264章

民国大能-第264章

小说: 民国大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驻守卢沟桥附近的二十九军一个营的士兵倒了大霉。因为二十九军没有良好的防空武器所以他们只能被动挨打,好多战士直接死在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之下。

不过虽然中国的守军损失惨重,可是对面进攻的日军同样也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不得己,仅仅打了一天的中日双方军队就处在了对峙的局面。

日军的大队长立即向旅团长报告这卢沟桥的守军情况,并且请求增援。而此时作战指挥室的旅团长气得哇哇大叫。

因为前来请求增援的不光是进攻卢沟桥的日军,几乎所有的进攻点都受挫了。而二十九军突然出现的足量的武器弹药自然就成了问题的产键。

当情报部门最终给出的答案是,这几天看到华兴的汽车在频繁的奔走于平津之间时,负责在东面指挥关东军威胁平津的土肥原中将深深的自责了一下:

“唉,这个该死的李铁,果然又掺合进来了。我就说过,帝国这么大的行动一定瞒不住他的耳目。看样子他在帝国隐藏的情报人员一定是打入了帝**部。要不然他不可能每次都提听对帝国的重大行动作出预防。

看样子他早晚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有了他们华兴公司的军事援助。二十九军的战力力大大提高,以后的进攻也不会一番风顺了。

虽然我们东,西,北三面有近十万大军压制着二十九军的其他防区,可是这些部队即要负责防守各自的占领区,还要为将来进攻山西做准备,并不能轻易动用。

看样子我们只能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了。这样吧,我们立即与二十九军停战,同时提出与中国政府合谈,再秘密向日本国内请求派兵支援。”土肥原的建议得到了在场各位将军的一致认可。

七月八日下午,卢沟桥附近的中日冲突再次传遍中国大地。民国政府上下一片惊慌,中国各地的百姓再一次补日军的侵略行为激怒。

由于蒋司令在几个月前的西安事变时曾向全国保证过要统一战线抗击日本,所以这次爱国民众们直接聚集到南京总统府前向蒋司令请命,要求出兵抗击日本,并且将日本赶出中国,收复东北。

而此时的日本再一次显露了他们阴险狡诈的民族性格,双方的军队在卢沟桥附近展开对峙时,日方不但要求用谈判来商讨双方最终的占领地。

日方更无耻的提出让中方从平津地区撤兵。提议要将北平和天津划为非军事区,以达到事实上对平津地区的占领。

这次蒋司令可不能答应了,北平是中国历朝的首都,更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如果蒋司令再将平津地区拱手让给日本,那日本就相当于完全占领黄河以北的地区。

中国将完全失平津华北以及山西,蒙古等多个省市,相当于丢失了三分之一的领土。所以蒋司令虽然认为现在与日本人开战还不是日本的对手,可是他也得出兵抗战了。

而且现在国共停战的协议已签,全国现在统一抗战的意识也达到了统一,如果不在此时与日军打上几仗,他也没有脸回乡见江东父老了。

而且蒋司令现在自认终于扫平的中国的匪患,又收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更是将南方的多个省市也归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再加上此时的蒋司令真正达到了拥兵百万,更有各个支持自己的军阀上百万的军队。以如此强大的兵力对付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三十日军绰绰有余。

于是蒋司令一边派人与日军进行合谈,一边加快组建了德械师的速度,蒋司令有很强的底气,只要利用谈判拖慢日本人的进攻。哪怕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他都有信心再次筹备出三十个德械师。

可惜日本人对于蒋司令的心思非常明白,他们才不会谈判谈个一两年,给他的德械师超过日本精锐师团的机会。

其实蒋司令他哪里知道,日本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战争潜力,同时也看出来中国已经形成了统一抗战的共识,而和平的中国战争潜力太大,所以日本才不想给中国更多的时间积聚力量,这才提前发动了全面占领中国的战争。

因为他们也怕再等上几年,中国实力大大加强了,他们不但不能全面占领中国,就连他们已经占领的地盘也要吐出来了。

可惜中国政府对于日本人已经下定决心全面占领中国的认识不足,他们仍然以为日本人就是想再占点中国人的便宜,只要发现占不了平津地区自然就会维持现状。

所以当中国政府响应日本人的号召,暂停战争进行和谈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并没有大量调集军队前往平津地区增援。

而二十九军的宋哲元军长哪怕得到了李铁的提醒,可是二十九军上下刚刚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他们也同样认为日军没有本事全面占领平津地区。因为日本进攻平津地区的兵力严重不足,在兵精粮足的情况下,二十九军抵挡住现在平津地区日军的进攻完全没有问题。

而实际上日本人一方面借着与中国进行谈判,一边悄悄在国内调兵,因为这次调动的兵力比较多,所以日方与中方进行了拉锯式的谈判。

为了麻痹中国政府和二十九军,在谈判期间,日军还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可是均被装备精良的二十九军打退。

这不但让二十九军士气大振,更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人的信心,可是也同样麻痹了中国政府的谈判人员。

蒋司令还以为可以借此再多拖延一段时间,以达到为他争取战略准备的时间。可是经过半个月的紧急调遣,日本的几万增援部队终于再次到达中国,并且在天津登陆,直扑二十九军的驻地。

这还不算,当日本天皇决定准备在国内再次增兵二十万进攻中国的消息传到蒋司令的耳朵里时,蒋司令傻眼了:“娘西皮,日本人太无耻了,借着谈判的机会,从日本国内调兵,我上当了。”

而同样傻眼的还有二十九军宋哲元军长和全军的将士们,当他们看到面前的敌人突然增加了几倍,并且坦克和大炮也增加了好多之后,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心中齐齐一寒。

七月二十四日,终于到达平津地区的六万日本援军开始合围平津地区的中**队。

七月二十六日,日军向中**队提出最后通牒,让中**队退队平津地区,遭到了中**队的严正拒绝。

七月二十七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向全国发表通电,守土抗战,军之职责,誓与日军抗战到底。

七月二十八日清晨,已经包围了平津地区二十九军防守的各个要地的日本军队掀开了炮衣,土兵进入到了攻击阵地。

随着日军第一发炮弹落在了二十九军的阵地前,中日双方全国范围的大战终于开始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进攻南苑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上午,日军首先发起了对防守北平一带的中国守军三十七师的全面进攻。此时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兵力主要集中在南苑,宛平,八宝山以及北京城内。

日军从东面建国门进攻北平城,从南面兵分两路进攻宛平和南苑中国守军,其中南苑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

因为宛平县城只是交通要道,就算是先期占领宛平,日军还是要继续进攻驻有重兵的南苑。

而经过月初的卢沟桥抗战,日军知道了卢沟桥和宛平县城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并且守军作战顽强。所以这一次日军并没有选择宛平为主攻地点。

东面进攻建国门的日军也不是主攻方向,进攻建国门主要是防止北平城内的军民对南苑和其他几地的中国守军进行增援。

而进攻宛平县城的日军虽然同样是佯攻,可是他们还有一个目的是调动附近的中国守军,以期在中国守军的调动过程中消灭中国守军。

而日军的战略完全成功,为了抗击进攻宛平的日军,八宝山的中国守军也向宛平县城靠拢,以期阻止日军占领卢沟桥,占领宛平县城。结果由于汉奸的出卖,增援的中**队遭到了日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而做为日军主攻的目标,南苑的中国守军原有一万二千人,可是就在前一天,宋哲元刚刚将二十九军的军部撤往北平城内,同时又带走了四千精锐。所以此时的南苑真正的守军只有八千人。

宋元哲军长在前往北平时,在南苑留下了佟麟阁副军长,一三二师长赵登禹;骑兵师师长郑大章共同指挥此次抗击日军的战斗。

宋哲元在此犯了一个兵家大忌就是将南苑的指挥权分给了三个人。可是这也不能怪宋哲元。

因为虽然他们现在都是国民军了,可是实际上他们的军队来自西北军,东北军等多个不同的军队。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西安事变,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刚刚又吸收了原杨虎城手下的两个师。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宋哲元的军队还是以原有的军阀作风为主。

几乎每一个师的士兵只有自己的师长才能指挥得动。好在佟麟阁副军长一直是南苑守军的负责他,他对南苑的环境及周边地形极为熟悉。

同时赵登禹师长是长城抗战时的战斗英雄,当年更是亲率大刀队参与了喜峰口的战斗,而且赵师长与佟副军长在长城抗战时就是老相识,老战友。

至于骑兵师的师长郑大章,私下里与佟副军长和赵师长也是情同手足,所以哪怕宋哲元将整个南苑的指挥权下放给三人共同处理,实际上主要的负责人还是佟副军长。

可是因为宋军长在卢沟桥事变时,对日本全面侵华的认识不足,以至于中了日军的缓兵之计,所以在日本等待援军到来的这半个月里,宋哲元并没有积极修缮做为二十九军最主要的驻地的整体防御。

以至于直到日军在二十八日这一天发起总攻时,南苑的防御只是一道环绕整个驻地的三米高的围墙面己。

好在知道战争马上就要开启,南苑的守军已经在院墙的内部架起了无数的扶梯。可以使士兵站在院墙的内侧射击墙外的敌人,算是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吧。

至于现在南苑的守军虽然有八千人之多,可是这里面文职人员就占了一千五百人,同时还有入学的新军,以中学生为主的学生军一千五百人。

就这一千五百人的学生军也是在半个月前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才开始正式的军事训练,至于这半个月他们都训练了什么,除了能开枪,什么都不会。

而且幸亏李铁的弹药运送的急时,要不然这一千五百人的学生军到现在可能连枪都不会开呢。

由此可见这些学生军的战斗力就不能期待了。

而另外的赵师长的一三二师一个旅的三千人马则全是长城抗战时活下来的老兵,他们的战斗力要强悍的多。

还有两千的人马就是郑师长的骑兵一旅,同样参加过长城抗战,战斗经验丰富,可以说这五千人马才是南苑的精锐所在。

而做为进攻方的日军同样是精锐尽出,此次前来增援中国驻屯军的是朝鲜派遣军派来的一个精锐师团,日军第二十师团。

仅日军二十师团就有三万人的兵力。同时前来增援的还有关东军的两个精况旅团合计两万余人,以及原华北驻屯军的一个旅团一万余人。三股日军合计六万人,将北平的天津包围了起来。

而进攻南苑的就是朝鲜二十师团一个旅团和华北驻屯军一个联队,合计一万五千精锐士兵,可以说占了围攻北平的三万日军的一半人数。

就在二十八日的上午,日军第一波进攻部队已经在南苑外几百米处集结完毕。这第一波部队有三千多人,四十门重炮和一百多辆坦克,装甲车,还有四十多架飞机的掩护,攻击力相当强大。

而这些日军所要进攻的位置正是南苑守军的薄弱处,由学生军负责防守的南苑北院墙。

南苑北院墙外是一片高梁地,昨天宋哲元军长向北平城撤退时,已经让学生军将高梁地进行了收割,为得就是打开视界。

可是因为学生军并不认为割草与抗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这些高梁割的长短不一,有的割光了几百米的一大片,有的只割了几十米远近。

这就使得几百米外的日军有足够的遮挡物慢慢靠近南苑驻地北院墙进行抵近进攻。

佟军长与两位师长一看到日军的先头部队从北平方向的北院墙出现,心中顿时大喊不妙。

因为按照正常的军事策略,南苑是背靠北平城的方向,这里极易受到来自北平城的增援。所以除了北面,其他的三面才是正常的进攻位置。

可是日军偏偏就出现在防守薄弱的北院墙,又聚集了如此多的士兵和坦克装甲车,显然日军已经将北院墙做为了主攻的方向。

日军如此明目张胆的显露进攻方向,不是日军的指挥官是个天才中的天才,就是说明南苑的防御布局已经被日军获得。

几人心中一惊,再一联想到昨天他们有不少部队都受到了日军的袭扰,如果说他们这里没有内奸,打死他们三人他们也不能相信。

可是临时再调整防御局已经来不及了,佟军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