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196章

数据三国-第196章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攻关,只是不知诸君准备如何?”
    诸侯之中一心讨董卓者不过寥寥数人,其中首推曹cāo、孙坚、孔融、陶谦、鲍信。不过鲍信折了弟弟鲍忠,孙坚又被袁术坑过,这讨贼之心也就淡了。所以除了南烨,这些天认真准备攻城者只有曹cāo、孔融、陶谦三人,只是陶谦与臧霸有隙,并不响应南烨。唯有曹cāo、孔融道:“我等器械齐备,可以出兵。”
    张燕、臧霸、郭太、何仪四人并不知史阿昨rì之事,但是四人一直以南烨马首是瞻,所以也道:“我等皆可出兵。”
    南烨摇头道:“我等一同准备,怎么只有六人与我可以进兵?”
    诸位闻言面有惭sè,袁绍身为盟主整rì饮酒作乐,根本不曾做什么准备,闻言更是脸红道:“法师莫要苛求!诸君士卒多少不一,准备器械快慢有别也是常事,不如再等几rì,诸君器械齐备一同攻关不迟。”
    那些未做准备的诸侯听了袁绍之言纷纷点头称是,劝说南烨莫要心急。南烨早知这些诸侯都是什么货sè,微微一笑道:“董贼残暴无比,他多活一rì百姓便要多受一rì之苦,我心实在难安。前rì器械未齐无法攻关也就算了。如今器械齐备再不攻关更待何时?今rì我特来向盟主请令为先锋,明rì攻关。有愿随我者便来,器械未齐者也不强求,盟主以为如何?”

第二十六回 焚金阙董卓迁都 救百姓南烨得利(3)
        袁绍见南烨主动请缨心头大喜,诸侯纷纷保存自己实力不愿出头,这才导致兵无寸进。如今有人犯傻愿意主动做这费力不讨好的先锋,不论胜败如何都是好事。胜了便可兵进洛阳,败了也可以为自己按兵不动找个理由。
    诸侯闻听南烨法师要做先锋想法不一,有人觉得南烨是在犯傻,更多人则是佩服南烨敢于争先去战董卓。尤其是孔融对南烨更为敬佩,那rì他提议进兵见无人应和只好作罢。今rì应和南烨者也只是寥寥数人,南烨却敢担当此事独自进兵,这便是真正的勇者无畏。
    袁绍点头笑道:“法师心怀天子百姓,果然是我等楷模!既然法师准备进兵,可有人愿助法师一臂之力?”
    张燕四人对南烨早就形成了盲目的信任,皆出言道:“我等愿往!”
    孔融也道:“融愿助法师一臂之力。”
    曹cāo并不知南烨有何把握偏要进兵,但是刚才话已出口不好反悔,又觉得诸侯锐气全无不足与谋,便道:“cāo亦愿同往。”
    公孙瓒背后的刘、关、张三人知道南烨每战必胜,又见公孙瓒并无意出兵。刘备便小声对公孙瓒道:“伯珪兄何不出兵助法师一臂之力?”
    公孙瓒也小声对刘备道:“险关难破,袁本初尚且不敢用兵,我等又何必强出头?平白折损人马。”
    刘备见公孙瓒不愿出兵便道:“伯珪兄可愿助备少许士卒出兵?一可减少损伤,二可显示伯珪兄讨贼之心,让诸侯敬仰岂不是好?”
    公孙瓒没想到还有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点头出言道:“盟主,我营中器械虽然尚未齐备,但也够三千士卒之用。我愿助法师三千士卒,由玄德三人统领,与法师一道攻关。”
    诸侯一听公孙瓒之言,便有人在心中暗呼“狡猾!”如果说南烨全军尽出前去破关是费力不讨好的话,那公孙瓒此举无疑是讨好不费力。少许兵马就可在诸侯之间落个敢战无畏的美名,实在相当划算。
    有了公孙瓒开头,众诸侯也不好意思一点人马不出,于是纷纷开言。这个出兵八百,那个出兵两千,七拼八凑竟然也凑出三万人来,让南烨带领一同攻关。
    南烨没料到公孙瓒还有这种智慧,忍不住向他望去拱手道谢。就见公孙瓒身后的刘备正向自己微笑示意,南烨顿时明白这主意是刘备出的,看来还真不能小看这枭雄。
    谢过公孙瓒后,南烨又向出兵的各路诸侯拱手称谢道:“诸君信得过我南烨助我攻关,烨在此谢过了。不过各营人马混合一处不易统帅,还要有上将引领方能成事。我观玄德、云长、翼德三人那rì战胜吕布,皆是大将之才,不如便将各营人马交予三人统领,战后再各自回营,诸君以为可好?”
    诸侯闻言纷纷称善,暗赞南烨公正无私。他们派出这些人马只是为了讨个好名声,根本没打算往回要。因为诸侯心里明白,这些人马落在jiān人手中,肯定会被当作攻城炮灰,十死无生。没想到南烨法师竟然将这些人马集中交于公孙瓒麾下三人。有这三人统领,南烨肯定不能再让这些人马做炮灰,否则定会激怒三人引火烧身。由此可见,南烨法师对待诸侯人马一视同仁,并没想要保全自己牺牲他人,这又怎能不让众人心中佩服?
    刘、关、张三人也是大喜,他们还从没统领过这么多人马。三人暗下决心,定要努力攻关,斩将夺旗,以报南烨法师重托。
    袁绍见此事已定,便宣布散帐,让各路出战人马准备攻关之事。南烨出帐之后拦住曹cāo、刘备等人道:“诸位不忙回营,且到我营中少坐,我有话说。”
    此次出兵是以南烨为主,曹cāo、孔融、刘备也正想与南烨商议具体如何攻城,自然应允。待到南烨帐中坐定,曹cāo问道:“不知法师打算何时攻城?又有何妙策?”
    南烨一笑道:“我等兵马集结一处也有十余万人,攻城之事宜早不宜迟,就定明rì巳时攻城。城破之后莫要迟疑,你等随我直取洛阳……”
    未等南烨讲完,孔融便道:“法师所虑者远矣!董卓屯兵十万在关上,我等兵马虽众却也相差不多,平地交锋或可取胜,能否破关而入则尚未知晓,又何谈兵进洛阳?”
    曹cāo也道:“董贼jiān诈,又有吕布、李儒相辅,法师莫要轻敌啊!”
    南烨见二人愁眉不展,顿时意识到了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xìng。他来自信息时代,本就比其他诸侯更重视情报收集,这次他只是比别人提前知道了董卓迁都的消息,就敢率先攻关且有必胜的把握,由此可见一条情报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并非虚言。
    既然知道了情报的重要xìng,南烨自然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肯随意将军情泄露。便对二人道:“非是我轻敌大意,而是我已然安排了内应相助。明rì攻城之时,若见有人打我旗号,切莫互相攻伐,自相残杀。”
    孔融闻言大喜道:“法师既有内应,适才为何不向盟主讲明?我等也好多些人马相助攻关。”
    曹cāo笑道:“文举怎么还不明法师之意?诸侯畏难避险,见关城险要便纷纷退缩兵无战心,法师定是不想用其兵自毁士气。再说法师内应必有暗语约定,若是其他诸侯得知内应之事争先抢功乱了法师计策,岂不难以破关?”
    孔融听后连连点头,直说:“法师想得周到!”鲍忠争功之事已有先例,孔融也看出这些诸侯有功劳便抢,有硬仗便怂。此时听曹cāo一分析也觉得人多杂乱反而不如少数jīng锐来的实在。
    南烨见曹cāo替自己解释倒是省了一番口舌,便道:“孟德之言正合我意!我还有意借此机会试探一番诸侯之中谁是不计得失真心讨贼之人。如今看来,在座诸位才是国家栋梁之才。”
    曹cāo、张燕等人得南烨称赞心中暗喜,表面则都谦逊道:“当不起法师盛赞!”
    南烨召集他们议事的目的一是让他们安心攻城不要畏缩,二是告知他们内应之事,免得自相残杀。该说的正事说完,众人又开始商讨一些细节。就在此时,有守营士卒来报:“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求见。”
    原来孙坚回到自己营中细想今rì之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见识过南烨的本事,不论是军中缺粮还是祖茂有灾都被南烨言中。孙坚暗自思量:“法师能预知一人生死,安能不知众人存亡?若攻关之事必败,法师定会先知。如此说来法师定有破关妙法,我实不该因为袁术之故便赌气不助法师,丢了一桩功劳。”
    孙坚与其他诸侯不同,是敢作敢当的直xìng子。其他诸侯便是事后回过味来恐怕也不好意思再来找南烨要求出兵,不过孙坚却是想到就做,不愿让自己后悔留下遗憾。于是直接找到南烨营中。
    南烨闻报知道孙坚到了忙命人请入帐中,而帐中诸侯也各自闭口,不再言攻城之事,以防被孙坚听去。
    孙坚进帐见曹cāo等人皆在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对南烨拱手行礼道:“法师今rì聚集诸侯商议出兵之事,我本也想出兵。只是当时想起袁术断粮之事颇为气愤,便不想再出死力。可回营之后心却难安,深感自己不该因小人之事而废讨贼大义。所以特来向法师请罪,恳请法师约我一道出兵,坚必尽全力讨贼。”

第二十六回 焚金阙董卓迁都 救百姓南烨得利(4)
        孙坚一番话说的十分漂亮,一点也没露出自己料定南烨必胜,想要跟着南烨混功劳的意思,反而透露出一种为了大义而废私怨的感觉。
    南烨见孙坚来投也是大喜,如此一来孙、曹、刘三巨头算是齐聚帐下了。南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有指挥这三巨头攻关的一天,心中的激动劲儿就别提了。急忙对孙坚道:“文台能为大义而来乃我之幸也!快快入座共商大事。”
    曹cāo、孔融等人见孙坚是为讨贼而来也对其微笑点头。南烨又将内应之事说与孙坚知晓。孙坚表面惊讶万分,心中却暗喜道:“果不出我所料!法师早有准备,此战必胜矣!”
    众人商议完毕纷纷告辞回去准备,南烨一直送出帐外。孔融走在最后,南烨就见他身后的武安国频频回头望向自己似有话说。于是南烨直接开言道:“文举暂且留步!”
    孔融听背后南烨叫他停在辕门回头问道:“法师还有何事吩咐?”
    南烨道:“我见文举背后的武将军频频回首不知何意?若是我等刚才所议之事尚有疏漏之处,还请武将军直言当面。”
    孔融闻言看向武安国,自从那rì武安国与吕布交锋之后,孔融更加善待,常留身边随侍左右。
    只见武安国摇头道:“我观法师非为今rì所议之事。而是想问那rì我与吕布交锋之时,法师到底以何秘法助我全身而退?为何我回营之后全然不知交战情形?”
    南烨知道武安国问的是控人技能并不惊讶,倒是孔融闻言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没想到那rì阵前交锋还有南烨的事儿。便好奇道:“安国此言何意?之前为何不曾向我提起?”
    武安国挠着脑袋不好意思道:“正因我也不解其意才无法告知主公,今rì特来请教法师。”
    南烨一身技能除了左慈、于吉二仙知道,其他人一律保密,以防被人当作怪物。面对孔融、武安国好奇的目光,南烨自然不能直言,可是他又真想挖武安国到麾下代替韩虎出征,不想否定此事,于是便道:“武将军可知道李广shè虎的典故?”
    武安国出身卑微并不知道这个典故,可是孔融却十分博学,见武安国摇头,便解释道:“法师所讲是飞将军李广打猎shè虎的故事。一rì李广外出打猎,见草丛之中蹲伏一只猛虎。他弯弓搭箭,用力shè去,正中猛虎。可待他走近仔细一看,被shè中的竟是一块虎形巨石。箭矢连头至尾没入石中。李广自知没有如此力气,便又一连向巨石shè了数箭,非但没有洞穿巨石,反而箭矢破碎……”
    武安国奇道:“这又是为何?”
    孔融道:“当时此事也引人疑惑无人能解,唯有扬雄说是心诚所致,时至今rì已然不知此事真假矣。法师提及此事,可是知晓其中道理?”
    南烨见孔融、武安国都是一副求知心切的样子望向自己便点头道:“用科学大道来解释,这便是人的潜力了!”
    孔融博览群书却也不知潜力为何物,便问道:“敢问法师何为潜力?”
    南烨忽悠道:“潜力就是人体内潜藏的力量,有些人平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可是遇到家人重病情况危急却能背负父母远行千里求医,这便是潜力了。武将军有与吕布交战的潜力却并不自知,我只不过是用些术法将其潜力激发出来而已。”
    孔融闻言感慨道:“科学大道果然能通世间至理!安国在我麾下大材小用矣,若在法师帐下必为大将之才。”
    武安国闻言急道:“主公何出此言?我受主公十年之恩,誓死追随主公。”
    南烨看出武安国也是忠义之人,并没有为了得到力量便追随自己的意思,只好安慰孔融道:“文举此言差矣!便是没有术法相助,武将军也是大将之才。只要勤练武艺将潜力开发出来,总有一rì可以战胜那吕布。”
    孔融也知道南烨在安慰自己,感激一笑道:“多谢法师直言相告。我必善待安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