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锦衣 >

第377章

大锦衣-第377章

小说: 大锦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作保,我没有疑问了。”佳佳木宗主说道。

大策略已经形成,大家各自下去安排了,准备完善剿灭伊贺家族的事宜,就连秦王也告退了。殿内,只剩下了赵凌和父皇赵元吉。赵元吉冷冷的说道:“难不成你现在就开始拉拢势力了吗?”。

“父皇这么说儿子不免心寒。”赵凌说道。

赵元吉道:“可是你我父子连心,你又不是不知我如何想的,也不是不知道我与流川宗主还有岸本宗主怎么商议的,当时你也在场啊,为什么还要拉拢千岛润和佳佳木伊藤呢?他们四个打起来岂不是更好?你这么做岂不让流川和岸本多想,难不成是为了牵制和均衡之道,还是为了安抚人心迷惑对方?亦或是真的拉拢你自己的势力?”

“父亲,您听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吗?”。赵凌说道:“儿臣一直对您的这项政策有所意见,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若是能补上一兵一卒,就拿下对方的城池势力,不就等于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了吗?纵然有余心不死者,那也是少数人,很好清理的,总比现在弄得不可开交要好的多。儿臣以为,流川和岸本也不能重用依靠,不如让他们互相牵制来得好,而我们从中渔翁得利,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力量,最后一口吞并,或者如太祖皇帝一样,杯酒释兵权,让他们无法翻身。这样免去了内战,得到了更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我想父亲也不想日本再度陷入战国状态吧,一旦战端开启,我们赵家是否还能居于高位那就说不准了,就算可以也会实力受损,损失的可都是咱们赵家的力量。都是我们的,何必要毁灭他们呢,毁灭了还要重建,就不如直接取来,有时候不破不立并不是那么好用的定律。”赵凌把自己一系列的想法都说给了赵元吉,赵元吉边听边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说道:“刚才为父言过了,原来你是有这样的想法,不错,当真不错,比为父我想的周全。看来你会比我更是个好君主的,你是为父唯一的儿子,我的就是你的,我想你也不会违背我,看来果真是我错了。”

“不过”赵元吉欲言又止,过了片刻后说道:“不过你答应了千岛润,日后该如何行事?”

“对于当权者来说,承诺不过是用来毁约的,呵呵。我们与陆家势必有一战,父皇也不会仅仅满足日本这个岛国吧,我们又不是扶起来的草头王,我们当真是大宋皇族,自然要把我们丢掉的夺回来!”赵凌豪情万丈的说道:“这一切不为了什么仇恨,也不为了什么承诺,而是我们大宋皇族的尊严,为了赵家子孙的野心!他们不过是咱们的臣民罢了,呵呵,马前卒舍就舍了。”

“好孩子,大宋江山有你。自然有光复之日!”赵元吉也被赵凌所感染,此时颇为激动地说道。

猛然间,赵凌的眼神一晦暗。问道:“父皇,难道真的要杀赵慿吗?”。

“为父怎能不知你的心思,”赵元吉叹了口气说道:“你要拿出对敌人和对战争的心狠,时时刻刻那么铁石心肠就好了。赵慿就是阻挡在你前进道路上的一枚顽石,不把她拿下,赵家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她是你的软肋。为天下者。岂能在乎这种七情六欲,赵慿必须要杀,而且一定斩草除根。此时不必再议。但为父不为难你,晚上的围剿你就不必参与了。”

赵元吉自然了解儿子,虽然两人名为兄妹,但赵凌早就对赵慿暗生情愫。故此晚上的围剿行动自然不能让赵凌参与。赵凌的唯一弱点就在赵慿这里,让他亲眼目睹赵慿的困兽犹斗和战死不免有些残忍。而赵元吉更加担心,平日里铁石心肠,唯有对赵慿可以网开一面的伪宋太子赵凌会放走赵慿。

—————————————————————————————————————

于此同时,陆寻则已经带兵来到了福州城外,福州聚集着许多佛家教徒,他们也不抵抗,就坐在道路上阻挡大军前行。这一下轮到陆寻为难了。父亲陆炳讲究的是仁政,若是这群人持刀持枪那么还可以杀个血流成河冲过去。现如今他们只是静坐示威,陆寻反倒是没了办法。

别说陆寻,就是他母亲梦雪晴也没有什么办法,当年齐鲁女子学院开校的时候,被儒乡山东的父老们不理解,就是找了老学究和一些老夫子以及激进人士堵门,到最后还是派下皇命来,并且找了曹端嫔来就读,以表示皇帝对此的支持才解决问题的。那时候皇权至上,只有皇帝才能改变约定俗成以及礼仪道德等。

陆寻几次命人喝令,那些人就是拒不让路,连理都不理,只是坐在那里念经诵佛。陆寻是什么人啊,陆家的少爷,在家里的时候就嚣张跋扈惯了。这些日子陆寻的军功是真的,勇猛也是真的,可是他那邪脾气和蛮横脾气更不是盖得,先前在齐书海那里还有齐书海做为上级的约束,现如今陆寻自己成了全军统帅,自然按耐不住怒火。陆寻当即下令再度驱赶,若是不行就强行架走,如遇抵抗乱棒打散,万一抵抗强烈,可以选择剿杀。

陆寻的命令还没传下去,就见一人调帘走了进来,一人口中哈哈大笑,另一人则是口诵“阿弥陀佛,望陆施主以慈悲为怀。”

陆寻连忙止住传令官,让他先行下去稍后再来传令。刚下的命令就此终止,再看两人正是崔凌和悟灵两人,陆寻知道肯定情况有变,不如听完后再做打算。陆寻一愣站起身来抱拳道:“见过崔大哥,见过悟灵大师。”

崔凌说道:“陆寻啊,你这么聪明的一人怎么也糊涂了呢?”

“崔大哥此话怎讲?”陆寻不解道。

崔凌拉着陆寻坐下说道:“你想,要是这些阻挡者意志不够坚定,那么必定看到大军到来就会吓得落荒而逃。你让士兵架他们走,他们会走吗?只怕不会,到时候驱赶,一定是遭到反抗,一旦开了杀戒那就止不住了,到时候血流成河。人家只不过挡路你就杀人,这边要是一宣传,必定群情激奋,很多本来摇摆不定的信徒也会加入反抗的行列里,战争就此开始了。如此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岂不是中了别人的计谋?而起日后你陆寻不免落个残暴的名声。”

陆寻不笨,崔凌这么一点他就立刻想通了,连连谢过然后说道:“崔大哥和悟灵大师前来就是为了劝导我的?”

“你兄长陆绎说你办事儿没问题,我正好和大师前来有些事情做,看到你大军进击福州,一时好奇才来观瞧。果然,你险些铸成大错,也幸亏我们来了。陆寻兄弟,你不嫌我多嘴吧。”崔凌说的话十分学问,也很是艺术,既没让陆寻难堪也找不出陆绎的毛病,更没有用陆炳的仁政来压陆寻,这让陆寻听起来很是舒服,自然就能心平气和的处理问题了。

陆寻连忙道:“哪里敢,小弟谢还来不及呢,依大师和崔大哥的意思,我该如何行事?”

“若你放心我二人,不如让我二人替你走一趟。带头拒不纳降的不是旁人,是你们陆家的老朋友,悟须住持。说起来,这个悟须还和陆寻兄弟有一段渊源呢,想当年悟须可是救过令堂的。”崔凌说道。

陆寻做恍然大悟状说道:“原来福州城的是少林住持悟须大师,我也听母亲说过这事儿,真是险些铸成大错。既然悟灵大师和悟须大师是同门,又是师兄弟,而崔大哥是剑王门人,那就劳烦两位走一趟了,若是能化干戈为玉帛,不用见血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事不宜迟,我俩现在就去,你先把大军往后撤几里,别起什么冲突,然后静候佳音吧。”崔凌说道。

陆寻抱拳恭送两人,两人出了大帐,眼见着陆寻撤军,悟灵说道:“你说他知不知道我们为何而来。”

“当然知道,你以为陆家人的脑子是开玩笑的啊。这小子早就看出我们的意思了,再说咱们风尘仆仆的,紧赶慢赶才赶上这小子,这都是多明显的事情啊,看透不说透而已。不过这小子进击的速度可够快的,队伍行的虽快,但是章法有序,可谓是个快攻的好手。”崔凌说道。

悟灵微微一笑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陆家人各个都是人才,佩服佩服。只盼着我悟须师兄不要执迷不悟,否则一旦陆寻发起狂来,只怕咱们两人也劝不住啊。”

崔凌点了点头。

此时的陆寻边指导着军队往后撤去,在几里外安营扎寨,心中边想:大哥真是想的周全,竟然派来崔凌和悟灵助我,此般既顾忌了我的颜面,又能解决问题。大哥真是关心我,想的细致也周全,看来是想让我多多立功却又担心我出事端,哎,真是我的好兄长啊,只怕要羡慕煞旁人了,只是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心我一次。

第八十七章大佛国

悟灵是个和尚,而福州城的人大多已经被悟须洗脑成功,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他们自然会对悟灵礼遇有加,而崔凌则善变,瞬间变成了一声祥和的人,若是剃个头穿上僧袍,只怕比悟灵还具佛性。悟灵对崔凌观气藏气变气的本事,简直是赞不绝口。

两人一路进了福州城,福州城内,悟须早就得知了两人的到来,通过信徒的描述他也能猜到其中一位应该就是悟灵师弟,另一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剑王门人,老剑王崔英的孙子,崔凌。

悟须命人请来两人,福州是悟须发展的地盘,满城全都是信徒,想找到两人通知他们并不费劲,更何况这二人也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踪,故此不消一会儿功夫,崔凌悟灵二人就来到了悟须的面前。

悟须说道:“二位别来无恙啊。”

悟须到是不急不怒,他表面总是这么成竹在胸,只不过他的内心实则是个急性子,所以才会干出这么多急于求成的事情,不过他表面上养气的功夫了得。此时悟须十分平静的说道:“陆炳不也是发家于登州,在登州小城之中觊觎天下。现如今竟然有了如此丰功伟绩,只怕用不了一年的功夫,陆炳就能坐定天下面南背北了吧。陆炳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唉,此话差矣,师兄可听我一言?”悟灵说道。

悟须点了点头,悟灵讲道:“陆炳起家之时,虽然已然失势,但是资金雄厚人脉广泛,而君主昏庸这才给他创造了机会。更何况他又是在平和时期创建的基业。师兄您则不然,仅靠宗教宣传,靠着信徒的供奉。难以成就大业,另外现如今陆家励精图治,十分勤勉,兵员也极其强悍。正值战时。不在乎再多几场战争了,大一统才是必然趋势。此乃大潮之流难以逆转,师兄只能顺应而为,逆者将粉身碎骨。师兄咱们身为出家人,心怀建设大佛国这本没错,但为了咱们的梦想,让信徒们为之卖命,甚至为之丧命。这样血色杀生残忍的大佛国给我也不要。”

悟须道:“不破不立,想要有所成就。必定会有牺牲,而流血是在所难免的。”

“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们出家人应代人受罪,而不是让人代替受苦,来满足我们的一己私欲。普度众生才是大佛国的根源,师兄,您已经被一己私欲和执念蒙蔽了眼睛。”悟灵道。

悟须冷哼几声问道:“难道你就不想建立一个大佛国吗,舍小保大是明智之举,如果死人就能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大佛国,那这些人牺牲的也是值得的。我还以为师弟你是唯一和我有共同理想的人呢?”

“当然想,只不过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哪有永远的国家,大佛国也不例外。师兄,投降吧。”悟灵道。

“若我不从,你会如何?难道要杀了我吗?”。悟须突然冷笑起来。

悟灵叹息:“那也总好过生灵涂炭,罪责就让我一个人担负吧。”

“你这样是成不了事的。”悟须也叹息了起来,崔凌却在此时说话了:“为什么不问问陆伯,也就是陆炳呢,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个主要信仰。若是陆炳喜欢佛教,能够用佛教当做主要教义,那大佛国不久接近了吗,如此避免了战争,何乐而不为呢?只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儿,你要是抵抗下去,只能是放弃这个机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溃败。悟须大师,您是聪明人,这个局势没必要我给你分析吧,你仔细想想在回答我。现如今的福州,能与陆家军抗衡吗?”。

“可是陆炳身边的是段清风,必定要以道家为尊。”悟须显然是被崔凌说动了心,此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崔凌却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如果你试了只是有可能失败,如果你不试,那才是一点希望都没了呢。再说,段师叔我不太了解,但我见过他几面,我觉得他志不在此,您唯一的阻碍就是武当掌门张清泽,您觉得您和张清泽与陆伯谁的关系更近一些呢?依我看,住持大师的胜算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我们剑王的寻字诀啊,嘿嘿,不过如果您再闹下去,只怕孰近孰远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