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锦衣 >

第364章

大锦衣-第364章

小说: 大锦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社会咱们就一起拼搏,留名青史万古流芳。若是不愿意,那也无妨,你们都是人才,我自然不会把你们拱手让给朱厚熜给自己增加麻烦。但我也绝对不会为难你们,强迫你们的,你们就留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当个教书先生或者富家翁吧。”

陆炳办事儿的确大气,有什么说什么,根本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所担忧的和所想的都说了,面对这一屋子聪明人,往往这种大实话的效果最为管用。陆炳说完后站起身来,再度抱拳,行四方礼然后说道:“诸位拜托了,请不要立刻拒绝陆某,好好想想再给我个答复。陆某还有些事情繁忙,再回。”

众人也纷纷起身行礼,只有夏言直愣愣的看着地面,若有所思没有回礼,陆炳扬长而去。众人看向夏言,首辅制下,万事以首辅为首,大家都等着夏言给个建议。夏言叹了口气说道:“我等虽未大明的臣子,但陆炳的确是个明君明主,我的脑子也乱了,你们自行考虑把。我想,如果陆炳能夺取天下,不论我们是否归从,他都不会篡改历史,因为他没错故此无需篡改,我等或大展宏图做真正的栋梁不似现在一般束手束尾,或永世不入朝为官留名青史获个忠义的赞誉。圣上,我的圣上啊,你为何不能有陆炳一半的好,我的大明,你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夏言悲呼一声,一口气没上来憋在嗓子眼里,瞬间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然后昏厥了过去。众人惊慌失措,赶忙找侍卫去请御医了。

第七十章南京大胜

南京方面的陆绎站在城西墙头,看着淮河的河面,猛然间只见远处有略微波光闪烁,若不是陆绎乃是练武之人,视力发达超乎常人,那还真看不见。陆绎笑了,自己果然没猜错,一切都按照设想进行着。

江面上行进着近千叶小船扁舟,他们动作很轻也很慢,生怕搞出一丁点动静,划船的都是戏水的高手,潜伏着身子拨弄船身,让水不发出过大的破水之声。所有的士兵都半蹲在船上,一身浅灰色的夜行衣,连船上也被点缀上了墨绿的颜色,看起来就好像与这淮河融为了一体一般。

第一批船登船了,他们开始忙着寻找藏身之处,还有的架设钢架的炮台,准备一会儿强行攻城所用。不得不说,赵家这手玩的确实是高明,几日的攻城足以迷惑对手,让对手把兵力都排布在接受进攻的三面陆地上。而对淮河和长江一面,就好像赵家天生无力,无法渡江一样,压根表示放弃攻击。

兵不厌诈,他们当然没有放弃,趁着夜色,他们弄出早就准备好的扁舟小船,没有用大船进攻,因为他们知道,在南京城头上有众多硕大的城防炮,这是陆绎新建的,威力十足,一旦开火击中大船那将是船毁人亡。而且船体大了,难免弄出声响,到时候陆家一旦发现就会提前进攻。

而今通过小舟压兵至城下,发动突袭,城防炮难以底角度俯射,所以不得不说赵家此计用的好,也不得不称赞他们想的全面玩的高明。这些船都是周围渔民的还有偷偷建造的,甚至有些不过时舷板而已。但赵家的保密工作做的的确不错,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做的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只可惜他们的敌人不是旁人,而是陆绎。陆绎虽不知道敌人会用什么方式偷袭,但他料到了这里才是关键所在,于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当第一批船到达岸边。而最后一排船划到江中的时候,顿时城墙之上灯火通明,各种燃烧物从墙上扔下,瞬间照亮了江面也照亮了城下。

炮火也在这时候响起了,三十六门江防炮,十门城防炮此时发动了进攻。陆绎早已悄悄把其他城墙上的炮火调配了一些过来,因为今晚江边才是主战场。炮火练成了片,而江中更是密密麻麻的船只,压根不用瞄准,设置好距离无目的的涉及肯定就能打中。

扁舟的缺点也暴露了。因为人多船小所以在船上人挤人人挨人,根本没有躲避的地方,一般一枚炮弹过去,两三个船上的人就全军覆没了。共计四十六门炮,其中二十四门是后填充的炮火,就算前膛装弹的也是早先预备好的配比火药,所以设计速度很快,连擦拭炮筒的干布和醋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一门炮可以射出四枚炮弹,这个速度在当时仅次于百炼精兵之下,却也是第二快的速度了。

此时。若是渡江偷袭的赵家军再往后撤,不免要受到第二轮打击,根本不会对敌人造成伤害就能被干掉大半人数。于是赵家的指挥者决定硬着头皮前进攻城,并指挥落水的兵丁泅水渡江。

陆家不断地炮火和火铳连弩铺天盖地而至,瞬间击垮了赵家渡江士兵最后一丝希望,指挥者也被打懵了。再看器械大多已经损坏,仅靠着单人钩枪攻城只怕无力撼动这面城墙。他们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了呢,竟然会造成这样的惨剧。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手下死伤大半已经无力进攻。

于是他们选择了撤兵,船只已经毁坏了很多,而且用船渡江只怕还会面临炮火的洗礼,故此赵家的指挥官决定让士兵们游回对岸,有些人还没泅水到岸边,听到这个命令顿时长舒一口气,转身朝着对岸游去。这伙人里倭寇居多,大多都是在大海里弄潮的好手,江河之中就更不在话下了,只不过大海游泳和江河的水势不同,借力的方法也不同,虽然游得好但一定的比得上江河之中常年戏水的健儿那般了解这时而湍急,时而温婉的水流。

就在这时候,城门大开,从里面冲出来一票人马,这群人表情夸张,一脸的兴奋,就好似是瘪了多久的人终于的到发泄一样。他们正是韩素发的手下,大多来自太湖水寨和周围湖泊的水贼,这几个月在路上的战斗虽然也是胜多败少,可总归不如在湖泊江河之中来的来的洒脱。如今冲入水中,就好像如鱼得水一般,那叫一个畅快。

本来海里的弄潮高手在江湖之中就不是浪里白条们的对手,加之先前被打懵了,又被来回逃窜搞得筋疲力尽,气势也不行了,故此他们与韩素发部一接触就落了下乘。韩素发亲自率兵冲入敌人队伍之中,在水中虐杀着敌人。

此次赵家派来的偷袭的足有两万人,活着回去的却只有三千余人,其余的都被炮火砸碎或者被太湖好汉所杀葬身鱼腹之中。江面被染成了血红的颜色,泛着一股血腥的味道,战斗很快就结束了,而其他三面则同时进攻,想要配合江岸的偷袭。陆绎提前通知各方将领不可懈怠,他们自然没有夺城成功。城外赵凌不明白,为何自己派入城内的忍者军团没了消息,为何在江面偷渡攻击另一面的大军也没有吸引兵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当赵凌见到一声血水的水师指挥,又看到重伤昏迷的赵一郎的时候,一切答案就此解开了。原来这一切陆绎早就料到了,看来这次自己输得彻彻底底。

第二日,赵家委派一队使臣打着节仗来南京城下请求谈判,但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大开的城门和相应的交谈,而是冷冰冰的箭矢和各种威胁的话语。赵凌脸色苍白,顿时有些进退两难,自己是不是真的选错了呢,趁火打劫不成反被其伤,但听到山东方面传来的一些战争消息,以及北京和顺天府已经易主的消息后,赵凌陷入了绝望当中,久久难以自拔。

—————————————————————————————————————

打仗的耗费是巨大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君主才希望天下太平,这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出现粮草不齐和钱财耗尽的事情也是时常发生的,到最后免不了就要以战养战,这般一来即便取得了胜利,却也损了在百姓心中的民心。

所以通常需要对外战争都是在国富民强之时,除非是已经不得不打了,否则定是逃脱不了这般规律。陆炳的山东帝国虽然崛起的时间短,但资金积累的多,这些年陆炳靠着山东和后来开辟的南方商业简直赚翻了,利用比沈家占优的政治优势,陆炳在商场之上可以打破一些规矩,做到创新。如今,沈家落败,陆炳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大明首富。

不过即便如此,战端一开,各项支出增多还是让陆炳有些吃不消。虽说兵就是那些兵,军饷也大多是均衡的,战争开始后只有略微的提高,但这些贴补乘以一个庞大的基数后就不是小数目了。而且一旦产生伤亡,陆家军还有丧葬费安家费,另外治疗士兵所需药材也得花钱。这些就是个天文数字了,陆家军人数少,但战斗力较强,其中百炼精兵的军饷最高,光在他们身上的花销就远远高于大明数十万军队花销的总和。

另外战端一开就要有专职运送粮草的队伍,战斗部队随军背负的粮草只能做平日口粮,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做好万全准备。长途跋涉,不说人了,光运送粮草器械的马都得多吃点,一人多吃一口,那十万人呢,三十万人呢?故此钱又是不少花,军中小小的一点改变,一旦面临一个庞大基数就不再是小事儿了。陆炳最初想要利用空运,热气球这样操作人数较少,不需要耗费口粮的方法运送,但考虑到空投的准确性较差,容易损坏物品,技术还不完善,可视性差,容易暴露下方军队目标,对地形天气风向等因素要求过高,所以暂时搁浅。

但沈紫杉的到来却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她建议这些资源可从海外补充。让南美银矿大量的银子,以及玉米等粮食作物进入山东,为战争做好补给。于是陆绎攻克宁沪后,沈紫杉和段清风从这里得到了以前出征琉球时候的大量船只,加之停泊在山东的水势力量由孟霖指挥,两路进军会师后急急奔赴南美。有沈紫杉的带领航线熟悉了,他们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平均这一来一回采用了五个月。为陆家军提供了白银粮食等物,使得陆炳不再为军饷粮草发愁。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陆炳从容不迫的应对起了战争,节节胜利,正朝着君临天下步步进发。

第七十一章传道之新武当

段清风跟着沈紫杉第二次来到了南美,这里的气候有些炎热,但对段清风来说并不是个事儿,他只需轻轻一运功,一屋子就瞬间变得凉爽无比了。在热的环境下练阴功,那可谓是矛盾中前行,自然困难无比,但却也进步神速,一日千里。

南美沈紫杉和西班牙人分线而治,两方人在最初打了很久,打到都疲乏了也没分出胜负来,故此大家为了双方共同的目的,于是选择了和谈,划分区域各自治理。虽然也有矛盾产生,但大多都能被上级平复下去,因为一旦战端再起,只怕双方都会因此而经济受损。利益是永恒的,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双方所追求的,即便人种不同语言不通思想不同,但这条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商人和政治家。

但最近,西班牙人有些紧张了,沈紫杉带来的陆家军百炼精兵五六百人,让西班牙人看到了什么才是军队。而且这些黄种人与他们以往见到的不一样,和沈紫杉的部下也不相同,沈紫杉的部下虽然也同样血勇凶悍,但都不过是后天调教出来的,根儿还是朝廷当年的水师。这些人有不少坏习惯,还有一些大明官场上的潜规则,虽然沈紫杉已经尽力纠正了,但成效甚微,毕竟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很多东西已经深入骨髓了。

还好沈紫杉是个聪明人,周旋其中,否则这些人早就杀了沈紫杉篡权了。自然,谁也不傻。这么长时间他们已经知道是沈紫杉把持了一切叛离了朝廷,不论沈紫杉如何狡辩隐瞒都是隐瞒不了的。但这些人也不想回去了,毕竟现如今他们过的逍遥自在。各个都是土皇帝奴隶主,谁还愿意回去当个大明小小的将领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听命于沈紫杉,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也说明了沈紫杉的聪慧和能力。

毕竟是朝廷兵马,虽然是精锐的大明水师却也依然无法和正统的陆家军相比较,所以这五百陆家军一到。这些与陆家共同参与过琉球战役的朝廷水师立刻表现出了尊敬。这五百人一百是百炼精兵中的精锐,剩下四百是孟霖的部下。孟霖的部下已经脱胎换骨,经过他的勤勉治军已经和普通的百炼精兵相差无几了。而且出海的任务又是带的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这就更不用说了。

记得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领土之后,众人纷纷表示惊奇,天下原来这么大。还有其他的领土可以任意翱翔。不光普通士兵。就连相对见多识广的孟霖和段清风都表示震惊无比。

当天正巧西班牙人和沈紫杉的部众发生了些许矛盾,朝廷兵马被人欺负了。如此态势下去,只怕要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群西班牙人到时候得寸进尺挑起战争那就会耽误运送事物。于是乎孟霖带着五百兵马踏上了一场给双方下马威的斗争,结果自然不用说,西班牙人被打服了,但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