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锦衣 >

第225章

大锦衣-第225章

小说: 大锦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不合适了。总会被敌人发现动态。故此,叛军一改往常,宛如正规军一般打起了攻坚战,可是面对先前的那帮朝廷废柴还算尚可,现如今朝廷大援已到外加陆炳这个天生将才坐镇,还有用不尽的物资好似不花钱般可劲造,这下叛军们可就有些吃不消了王振虎很清楚,凡事都是物极必反,现在看似叛军声势浩大,已经达到了鼎峰,其实不过是色厉内敛罢了,内心都已经糟糠了。每个叛军首领心里都没太有底气,听说除了自己,韦朝奉和林银汉以及韦银豹四个大匪首以外,已经有不少小头领开始给朝廷写信,希望归顺朝廷了。

四大匪首前些日子开了个小会,首先介于祖上和家世,让他们投降是不可能了。造反可是不赦的大罪,自己就算想招安朝廷也不会愿意。更何况自己现在是草头王,虽然算不上荣华富贵却也是人上人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归顺了朝廷能得到什么的,被慢慢地剥离实权,最后被慢慢整死,甚至生不如死。这样的日子他们不想要,也不允许发生。

斗争到底是四人唯一的出路,造反之路就是一条不归之路,必须一条道走到黑撞破南墙才能杀出一条生路。面对明军的人数和装备优势,以及自己掌握的群众和地形优势,四人研究出了一套分离之策,串联起来,声东击西分散明军的势力,然后擒贼先擒王的打下陆炳的大营,杀掉陆炳从而让明军军心大乱。

紧接着的不是收复大片土地,而是收紧战线做殊死抵抗严防死守。因为陆炳一旦死了,明军必定会大乱对国家四周的战事也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自己收缩战线就是保存实力。大明西北,倭寇会消磨大明实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要坐收渔翁之利。己方的实力四人很清楚,现在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跟明军直接抗衡,即便打得下江山也守不住江山。

韦银豹,韦朝奉,林银汉三人负责引大队人马而出吸引明军主力,故此才有了先前多处战斗处处开花的现状。为了迷惑明军,王振虎也派出了小股人马进行作战,表示他们也在忙着和大明打仗,而非有别的想法。

的确,本来就对叛军不慎了解的明军中计了,王振虎穿插战线偷袭至明军中军大营之中,用自己全部家底儿向着陆炳发起了冲锋。

孔明灯亮起,亮如白昼,陆炳却发现了今天不对劲的地方,大营南面的火铳之声从警报一开始就没听过。果不其然,有人来报,敌人凶猛,这次不似先前一触即溃,而是前仆后继好似不要命一般的跟明军搏命。

陆炳眉头微皱,当机立断以火炮进攻,但切勿用火油防守,南面有一大片密林,一旦火势蔓延到密林之中,别管是否树木潮湿都会引发一场难以想象的火灾,对明军队叛军对百姓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害。

谋士劝阻陆炳调其他三面守军驻防,陆炳却并未答应,下令难免严防死守不得有误。此时大营之中有朝廷五千兵马,其余的大军责备分散开来四面开花的进行如火如荼的剿匪事业。陆炳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可是错已经犯下了,也只能慢慢改正。除了这五千兵马,一千余人的百炼精兵也是大营主力,其余的百炼精兵也被分散开了,做其他方面的突击尖刀部队,辅助其他方面的人马做火力支援。

这拢共就是六千兵马,剩下的三千雇佣铁骑则在这场攻坚战中成了废物,起码目前是废物。面对地势多变的地貌和丛林密布沼泽遍地的环境,他们的战马是施展不开的,而战马也上不了临时搭建成的木寨寨墙。所以,他们的用处无非是大寨被攻破后的冲杀,所以换句话说,陆炳能够用到的兵马也就只有六千人。六千人中一千人居中做侧应,剩下三面,南面重点防护有两千人,其他三面各有一千人,人数不多却也不少。

陆炳亲自率领了一千人,上了南面的城墙。城墙是由木头外加淤泥混合制造而成的,既有了框架机构又能防火,是本地修建寨子常用的土方法,但确实好用。明军的大营所用的寨子更加庞大,不光在墙上可以走人巡逻,每隔十步还有哨塔瞭望。为了防止敌军利用火油进攻,在寨墙内测还有一丈宽的防火带。

陆炳登上了最高的箭塔,凝眉看去不由得大吃一惊,目所能及的地方尽是敌军。这群少数民族的壮士们呼喊着冲向明军大营,他们装备十分简陋,有的连鞋子都没有,攻城器械除了竹梯就只有简易的大弩了。

在寨墙之下已经叠起了宛如小山般的尸体,陆炳有些不忍,都是大明子民何故如此啊?可是转念一想也就作罢了,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自己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大名人,反抗大明政权乃是民不聊生所致,更是因为因为种族不同向来不服管教。不过既然是一个国家的政权,就不能依照个人意愿,甚至少数人的意愿行事,否则谁若是不高兴了都可以高举大旗造反,那天下不久乱了吗,国何称国?

乱世用重典,乱战杀人狂。陆炳沉了口气,下令道:“火炮火弩准备,射击!”

第一百零六章死战

随着明军主帅陆炳的一声令下,大炮轰鸣不断火光震天,但叛军依然是前仆后继不畏生死。在密林深处的一个掩体之中,王振虎楞楞的看着自己的军士一个一个的死去,经此战役之后,只怕自己会沦为起义军之中最弱的一方,不过能赶走汉人就足够了,同盟合约说自己拿下陆炳之后就可以成为四家抗明的盟主,到时候高举大旗招兵买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身旁有将领问道:“将军,若是再打下去,南面进攻的兄弟只怕是要死绝了。”

“继续打,听命行事,兄弟们不白死,只要把其他几面的守军全部吸引过来,就是成功。”王振虎说道,心不狠站不稳,他只在乎自己的实力,却并不在乎死去的兄弟,只要能打赢什么手段死多少人都不是问题,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

陆炳的这个营寨有个难以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纵深太大,因为这本是朝廷所有兵马的大本营。当时陆炳并不在前线,兵马也未到这么多,进进出出只不过是个假象,造大营盘不光是为了显示兵多,人上一万无边无际,敌军探子哪里还数的过来具体有几个人,只能从营寨大小来判断士兵多少,这是这座营寨修建的初衷。

当所有人员齐备后,这座营盘的真实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除了有三个小营盘分担了一万人以外,其余四万人皆在这座大营盘之中,可想而知这座营盘的巨大同时他也必然是坚固的。可是现如今各路兵马出去剿匪了,问题就出现了,防备力量根本不够,平均下来每段的防御能力极弱。陆炳在中军留下的人足以守住一般性的进攻。对这种倾巢而出数以万计不顾生死的进攻,就显出吃力来了。

王振虎能从一个泥腿子混到今天成为一方诸侯自然有些真材实料,他看中了这一缺陷,平铺攻打营寨南面,他就要吸引陆炳的守军全部扑到南面来。然后集中兵力从明军认为最安全的北面进攻。营寨的南北距离最长,明军无法奔赴救援,只要攻下来,自己就可以倾巢而入,北面埋伏了两万壮族虎贲,乃是自己的五千精锐和其他三家共同拼凑起来的。代表着叛军的最高战斗力。

只要这两万人涌进去,就是一命换一命也能杀了陆炳,寨门落下固若金汤同时也是个牢笼,自己只怕要上演一出瓮中捉鳖了。

陆炳看着看着,心中突然了然了,明白了王振虎的用计。完了中计了,自己和一帮智囊竟然想错了,只怕是想的太多反受其乱了。死守,只要死守住这营盘,其他出去分而击之的部队看到大本营受袭必定回援,到时候便可反来一招围点打援了。

“大将军,南面西侧已经有人攻上寨墙了。是否要把居中的另外一千人也叫上寨墙?”有将领问道。

陆炳顺着将领所指看去,摇了摇头说道:“传令下去,让居中人马小心行事,不出一个时辰,北面必定受到猛烈进攻,让他们誓死守住。我等现在的任务就是守住南面尽量杀敌,一会儿北面的进攻定会不比现在弱,咱们多杀一些敌人就能多争取一分救援北面兄弟的可能。”陆炳说完拔刀冲了过去。

为大将者身先士卒,加之陆炳先前带来的一千人马乃是百炼精兵,很快南面偏西侧的危情被扑灭了。但是更多地带出现了险情。寨墙下已经是尸积如山,后续进攻的叛军根本不用搬着竹梯进攻了,直接踩着尸体一个纵跃就能跳上寨墙。尸体在寨墙下形成一个斜坡,檑木巨石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好用了,于是陆炳决定使用火油。火油浇灌在圆木上,然后点燃用长杆从寨墙上撬了下去。

惨叫哭喊声连成一片,很快寨墙下的尸体也烧着了,营盘南面变成了一片火海。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在这夜色之中格外醒目,寨墙上涂抹的淤泥被烧成了硬壳,随即脱落下来,然后木制为基础的寨墙被烤干了水分,木头也加入了熊熊烈火之中,助长着这滔天大火。

王振虎看着这一切,对身边的人说道:“待大火灭后,再进攻半个时辰,还是一扑而上,即便打光了兄弟也在所不辞。”

旁边将领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将军。”

王振虎绕道去了明军大本营的北面,有斥候的带领,他们找到了这支隐匿的大军。这支大军乃是叛军之中的精锐部队,两万人的队伍聚集在一起竟然一点动静也没有,每个战士的脸上都被涂成了黑色,若非一双双冒着精光的眼睛,他们简直就是融入到了这黑夜之中。

天生的战士,王振虎心中暗道。

——————————————————————————

此时陆炳也看着自己的百炼精兵下达着命令,按照燃烧速度大火还将会持续将近一个小时,这段时间可谓是难得的喘息。到时候被烧的残破的寨墙防御力降低了不止一两个层面,有些烧得厉害的地方木头会变成木炭,到时候别说用大弩射击,就是用刀砍也能把寨墙砍出一个豁口。

一旦城破了,那就是拉锯战和争夺战了,按说这乃是装备精良的百炼精兵的强项。百炼精兵各个人高马大,以一敌十,全身上下也是武装到了牙齿堪得重用,不过此时陆炳却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那便是让南面仅有的百炼精兵也去北面城墙。若是左右攻击互成犄角,东面和西面也早该收到进攻,可是一切静悄悄的,那就更证明了陆炳的想法,距离较远的北面定会收到打击。

北面因为频临大明所控制的城镇,所以防御工事做的最少,故此也成为敌人所选突破口的重要原因。不过,大寨北面的兵力即便有两千精兵的辅助也完全不够,按照南面进攻的势头,陆炳估计北面至少有一万以上的敌军正在潜伏。

当然如果陆炳此时知道北面有两万敌军精锐的话,他肯定不会选择死守于此,营盘是死的,辎重也是死的,只要人还活着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突破逃离才是最佳选择,可是陆炳的误判导致了更加惨烈的战争开端。

战斗在火灭后再次打响,陆炳带领普通的朝廷官兵冲在了最前面,企图用火铳和弓弩阻挡愤怒的叛军。终于寨墙被攻破,出现了一个两丈宽的大口子。这等大口子是致命却也相应的缓解了明军的压力,实际上这个口子并非是被攻破的,而是陆炳命人从内部弄漏的。

当然,陆炳的脑子并未坏掉,只是这样一来就会给敌军起到诱导作用。当杀红了眼的时候,遇到突破口,没有人会疑惑反而会朝着口子中冲去,谁也不会再翻阅高高的寨墙进攻。这般一来就缩小了打击面积,可以对一点进行集中防御,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窄道在朝廷官兵长矛和火铳的配合下守住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但这种迷惑敌人的技巧只能骗得了一时,叛军将领很快也发现了这等事情,于是又有叛军从寨墙上扑了上来,最终明军的防守被击溃,两方陷入混乱厮杀之中。

陆炳纵然夺命十三刀大开大合,沾着的就是死碰到的就是个亡,可是在这种数千人的战斗中,依然无法力挽狂澜。

“撤退!”陆炳见己方士兵伤亡惨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兵败如山倒,通常撤退就代表着失败。明军仓皇而逃,跑得快的丢盔弃甲,跑得慢的被从背后砍中,倒在血泊之中被敌人踏过。

就在这时候,一阵如同擂鼓一般的声响传来,陆炳下令:“往两边撤离!”

明军士兵听令往两旁跑去,而叛军大多是少数民族,听不懂汉话不知所措。此时杀声震天,若不是陆炳这样的练家子,少有人会听到那般擂鼓的声音。一支骑兵呼啸而至,叛军不知所措,在他们惊讶中,一个个色目人拧眉瞪眼的冲了过来。

这群被陆炳雇佣来的骑兵们,各个能征善战好勇斗狠。因为种族不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