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羽翼大明 >

第57章

羽翼大明-第57章

小说: 羽翼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知道了,只是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让你父王和娘操心了,你一直都是乖巧的孩子,我们是知道的,若是你想四下走动散心,眼下这环境也不合适对不,等这阵子过去了,娘陪你去江南散心!”

柳奴奴抚摸着柳云娘的头顶,眼光温柔的看着,一边小声的叮嘱道。

“随她吧,身边多带点人就行了!”代王去是发话了,“云娘和别的孩子不同,多见识点,对她也有好处,反正她也见过陛下了,日后若是有人进谗言,有了这层关系,陛下也怪罪不到哪里去!”

说到这个,柳奴奴又皱起眉头来了,在柳云娘心里,代王说的这层关系,她没准以为还是这次她和皇帝私下的见面,但是柳奴奴知道不是,代王说的是指婚的事情,既然是皇帝指的婚,那谁还找柳云娘的麻烦,那不是瞎眼了么,只是钱无病那人,她刚刚看过,虽然人长得不算歪瓜裂枣,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你来看,都配不上自己冰雪聪明的女儿啊。

这事情,还真的麻烦啊。。

第81章秃猛可的小算盘

说起北方,诗意一点的,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优美的词句,但是,那是在西北,在大同以北,可看不到这样的美景,倒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蓝的好像是一块宝石的天空,这样的景色倒是不罕见。

但是,这里有一个但是,因为这样景色,在春秋之际,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才看的到,等到一入冬,小刀子一样的寒风吹着,黄豆大的冰雹打着,怕是再一肚子的诗兴的读书人,也得老老实实的裹着皮袍子,呆在暖和的屋子里。

若是再下上一场雪,那就更冷峭了,小雪还好,冬天总归也有日晴的时候,太阳一出来,冰雪消融,除了增加几分清冷,融化的雪水滋润了草原,对于来年的牧草长势,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若是连绵多日的大雪,那就有些糟糕了。小雪的话,草原上牧民们喂养的牲畜,尚可以扒开雪层吃到牧草;但是大雪的话,如果积雪由于乍暖后又降温,雪表面结成冰壳,则牧畜不仅吃不到草,而且易受冰壳刮伤,更别说大雪的时候,能见度低得要命,十多米之外就是一片白茫茫了,根本看不见人,这个时候,只有脑子进水了的人,才敢将牲畜带出去放牧。

下大雪不能出去,晴天了牲畜又吃不到牧草,对于草原上的牲畜,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每年雪灾,草原上也称之为“白灾”来临的时候,牲畜都是死伤一大批,而依靠着这些牲畜过活的牧民,冻死饿死的,更是不计其数了。

入冬以来,科尔科草原上,就经历了一场白灾。

虽然这场灾难的范围并不是很大,但是,秃猛可治下的三个万户,至少有两个万户收到了波及,如果不迅速的补充一批粮食和牲畜的话,这两个万户,等到来年开春,至少要减丁几千人。

秃猛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的,这么多年的征战,他比谁都明白实力的重要,这些捱不过冬天的牧民,都是他的实力,能过得了这个冬天,他帐下依然有这些活蹦乱跳的战士,过不去,只怕连鄂尔多斯,土默特这些部落,都要蠢蠢欲动了,毕竟,他们的牧场,今年可没遭遇白灾。

粮食,牲畜从哪里来,秃猛可习惯性的把眼光放在了南边的大明,虽然大明对于草原上的防范,越来越严密,又不惜屯了重兵在边境,不过秃猛可相信,凭着自己手下这些骁勇的儿郎,只要不和大明做举国之战,而是劫掠一番,应该不会很困难,尽管战事一起,大明不论胜败,对于物资流入草原会控制得更严,但是,光是劫掠回来的东西,就足够渡过一段很长的日子了。

而大明人吃打不吃记,几年之后,他们或许又淡忘了这事情,然后继续的互市,继续的有那些贪婪的商人来到草原。

秃猛可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微笑,他觉得那些高大的城墙军堡后面的,更像是他孛尔只斤氏的另外一块牧场,等到牧草丰盛之后,他带着儿郎去割上一茬,然后,只需要等待牧草再长出来就够了。

前些天,更有好消息送了过来,大同镇那边,居然驱赶起了在大同附近游弋的牧民,对于秃猛可来说,这更是人要瞌睡了送了枕头过来,他正愁没有个名目挑起战端呢,这理由就送上门来了。

他如今可是左右蒙古的达延大汗,鄂尔多斯,土默特部,永谢布部、蒙郭勒津部、喀尔喀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以及朵颜三卫的共主,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顾着厮杀增长实力的他了,做事情也开始讲究起来了,你们南朝人,不是讲究个师出有名么,而眼下,我兴兵为我治下的百姓讨个公道,算不算师出有名?

两个万户,各自抽调了五千精壮,再加上他本部的三千精锐,一万多兵马朝着大同浩浩荡荡而来,打仗必定会有死伤,这个他很清楚,但是,熬不过这个冬天,谁知道这些精壮还能剩下多少,与其让他们默默的冻饿而死,还不如和明军作战中战死。

秃猛可盘算好了,自己兵指大同,直接找大同的守军索要这次驱逐牧民的赔偿,那大同历年年囤积的粮草不少,若是他们识相,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自己这个冬天也就算熬过去了,哼!若是不识相,虽然自己的儿郎未必能攻破大同,但是,在这大同四周肆意劫掠,难道不会么?

那些大明的守军,离开了高大的城池,没有了他们的犀利火器,还敢来到草原上和他成吉思汗的子孙来野战一场么?秃猛可不相信他们有这样的勇气,实际上,在他以前的战绩中,和他野战的明军,似乎都是一败涂地。

沿途的大明军堡城寨,看到无数的蒙古骑兵浩荡而过,一个个如临大敌,可奇怪的是,除了挡在必经之路上的军堡,被蒙古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并穿城而过以外,其他的军堡,并没有受到多少蒙古人的袭击,这让这些提心吊胆的守军,在大感庆幸之余,也不禁开始有些疑惑起来。

雪花一般的军报,飞到了大同,飞到了总兵王苻的案头,此刻,原本应该坐在案前的大同镇总兵官王苻,却是全身披挂挺着腰站在书案的一侧。

“来的还真快!”朱厚照看看手里的军报,朝着下首的另外一人问道:“张永,三大营的兵马如今到了么?

被称呼张永的那人,面白无须,赫然是一个宦官,此刻见到皇帝问起,只见他恭恭敬敬的一抬手,竟然是向皇帝,行了一个军礼:“奉陛下诏令,五军营的歩卒和三千营的骑兵,已经日夜兼程赶到大同,眼下正严阵以待!”

“这些兵马,你先统制起来,你们几个当中,知晓兵马的也就是你了!”朱厚照吩咐道,这个时候,虽然他不打算干涉战局,但是,禁军可能不是交给王苻的,这起码的制衡之术,他还是懂的。

“是!”张永干脆利落的回答道,这哪里像一个宦官,分明是一个一身男儿气概的武将。

自从朱厚照登基以来,东宫的那些伺候他的宦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重用,刘瑾那自不必说,司礼监太监,权倾朝野的“立皇帝”,不过,除了刘瑾之外,东宫还有七个随侍宦官,和刘瑾一起得到了朱厚照的重要,这七人和刘瑾一起,在朝野被称之为“八虎!”

而张永就是这八虎之一,也是唯一敢和刘瑾拔拳头的一位,若是论排行的话,这八虎当中,他若是自承为老三,估计,没人敢认为自己是老二,在权势上,他也许差过刘瑾很多,但是,在轮到朱厚照的宠幸上,那就未必差的多少了。就连上次痛殴刘瑾,他得到的处置,也不过是朱厚照令他摆酒向刘瑾赔罪讲和而已。

这一次朱厚照游历大同,刘瑾坐镇京师,张永那是朱厚照毫不犹豫要带在身边的人,在京师中,张永除了内宫的职差,还督十二团营兼总神机营,这么说吧,正德朝要论兼职最多的人,就数这位老兄莫属了。他在内宫还掌管乾清宫、御用监诸事,兼提督尚膳、尚衣、司设、内官诸监,整容、礼仪、甜食诸房及豹房、浣衣局、混堂司、南海子事等等呢,也真够他忙的。

当然,朱厚照将他带在身边,除了亲信以外,更重要的是,张永知兵!朱厚照可不是单纯打算到大同转一圈就回去的,他可是想在这边镇,显示武功的,身边有个知兵的亲信人儿,那肯定比凡事都询问边镇将领的强。。

“王苻!”朱厚照离开文案:“这大同你经营多年,知将知兵,朕不会昏聩到这个时候,在这里瞎指挥一番,你且坐在这里,这兵马调度,如何应对,悉数由你做主,至于朕,你把朕当作你麾下,统领这三千歩卒,两千骑兵的一员军将好了!”

“这个。。陛下,微臣不敢!”

王苻有些犹豫,自古以来,似乎没有这样的例子啊,皇帝统领天下兵马,那是天经地义的,即使皇帝不指挥这些兵马,将这些兵马交给信任的军将,但是,也没有听说过,皇帝到这些军将的麾下,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的事情啊!

“有什么不敢,你要抗旨么?”朱厚照却是不管这些,也不知道是真威胁还是假威胁,他朝着这位老将军看了一眼:“这个时候,误了这军国大事,怕是你全族人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皇帝都威胁也要他全族了,王苻知道这事情,他再也推辞不得了,这个时候,尽管他很想那个温吞水一样的代王,能在一旁劝一劝皇帝,但是,很明显,皇帝根本没打算这事情让代王沾上边。

“那陛下恕臣无礼了!”王苻吸了一口气,身上甲叶作响,走了上去,沉声喝到:“来人,击鼓,升帐!”

第82章铁骨铮铮的大明

大同城里,气氛明显的不对起来,不光是钱无病感觉到了,就连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外面的事情的刘氏也感觉到了。

“这是北边要打过来了?”刘氏开口问道,温暖如春的屋子里,“一家子”围着火盆而坐,除了有些懵懂的格楞,三个人都是脸上有些忧色。

“应该是吧,城里的兵马调动得这么频繁,我上街看到,那些在官府登记了的丁壮,都被官府召集起来,往城池上运送着箭矢柴薪呢!”李凤儿的声音有些发颤,蒙古人的暴行,她可是听说过很多,不是说大同外面还有很多朝廷的军马吗,怎么蒙古人说来就来了。

“那小黄有几天没来了吧!”钱无病突然问道:“这个时候,蒙古人就在外面,他要回京师的话,怕是走不了喽!”

“应该在王府里,这个时候,王府应该是最安全的所在!”刘凤儿听到他提到“小黄”,心里微微一荡,旋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又那么多护卫,又呆在王府里,可比咱们担惊受怕好多了!”

“听说,草原上今年又闹了白灾?”刘氏的心绪,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眼睛茫然看着跳动的火苗,喃喃说道:“这个冬天,想必他们日子不好过了,又打起咱们的主意来了!”

“干娘!”李凤儿心细,知道这个话题,怕是勾起了干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白嫩的小手,将刘氏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轻轻摩挲起来:“眼下咱们不也是挺好的么,你就不要想以前的那些事情了!”

刘氏苦笑了一下,看着自己的干闺女,她何尝想要想这些事情,只是当年大同城破,她被掳走的时候,不正是李凤儿这般年纪么?等到好不容易从草原上逃回来,昔日青春活泼的女孩,却变成了形貌枯槁的妇人,眼下的情形,和当年的多么的相似。

“对了,无病,你的那两位家人,姓雁的是吧,怎么不叫他们进来暖和一下,天气这么冷,老在外面转悠,可别冻坏了!”李凤儿看着在外面一闪而过的身影,轻声问道,钱无病的这两位家人,似乎是护院来着,她也看出来了,不过这么冷的天气,他们在屋子里烤火,人家却在外面挨冻,从来都不拿自己当什么尊贵人儿的李凤儿,心里微微有些过意不去。

“不碍事的,他们练过武艺的人,这点冷根本就放在心上!”马恩摆摆头,自从那位“准王妃”将柳云娘接走之后,雁家兄弟就被开门红告知,若是不愿意呆在她哪里,就呆在钱无病身边吧,也不知道柳云娘或者那位“准王妃”怎么给开门红说的,似乎她断了那份招揽的心思,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亏的如此,这城里一乱,有两个武艺高强的得力手下在身边,钱无病还真的心里安定了许多。

听到蒙古人到了大同城下的消息,城里开始的确是乱了一阵子,甚至不少暴徒,开始鼓噪着打砸店铺什么的,还散布一些令人人心惶惶的谣言,尽管城里已经篦子一样的被篦了几遍,基本上已经没有蒙古人的奸细在了,但是,慌乱起来的人,还真是没有什么理智可言。

好在大同本来就是军镇,当家作主的是总兵府,大敌当前,这后院起火可没人愿意看到,军兵们的动作很快,在当街砍了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