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

第40章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第40章

小说: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的权利。      1990年,汇丰透过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而“巧妙”把总部从香港迁往伦 敦,名正言顺成了英资公司,新注册的公司叫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汇丰银行 成为它的全资附属机构。     汇丰收购米特兰后,总资产达2。1万亿港元,在全球68个国家拥有3300 间分行,脐身全球10大银行之列。汇丰变相迁册,港人担心汇丰将是个国际 银行,而不是以香港为主的国际性银行。     汇丰大班浦伟士反复强调:“重组绝无减低本集团对香港的承诺,而本 人相信在1997年前后,香港将继续有出色的经济表现。”      目前还看不出汇丰淡出香港的其他迹象,汇丰只是为自己筑了一道“太 平门”。至于香港第二大英资银行渣打,原就是在英国注册的银行。     貌视汹涌的迁册风,并非把所有的大英资集团卷去。老嘉道理生前多次 表示:“我们就是香港人,从小在香港,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嘉道理家族, 两次割肉捍卫大酒店,可见其立足香港的决心。     香港的四大洋行,和记黄埔、会德丰落人华人之手,怡和迁册,“四行” 历史结束,唯剩太古一家在港撑门面的大英资洋何。     太古的控股公司在伦敦,但注册地点仍在香港。太古系上市公司市值, 在香港英资中排第二,1994年为1070亿港元。     太古大股东施怀雅家族表示,他们不会效仿怡和迁册除牌。太古将继续 以香港为基地,以内地和台湾为发展重点。     太古的业务分房地产、航空、贸易、实业四大部分。以航空业为例,国 泰在1991年已拥有波音747客机49架,预计到1997年,增加11架波音777 客机。     大古为了顺利过渡到九七以后,积极与中资合作。1987年,大古将国泰 的12。5%股权售予香港中信;1992年,又将10%股权售予中国航空公司和 中旅集团。                                   外资抢滩     据港府公布的资料,1986—1988年这3年间,香港新增大额投资总额达 2410。2亿港元,其中外资占742。5亿港元,而香港企业的海外投资为617。2 亿港元,资本输入超出资本输出125。2亿港元。      1989年北京风波使香港的信心危机达到顶点,传媒大肆渲染的“恐共 症”如瘟疫袭击整个业界。就这一年,香港的大额投资总额仍达到历史高点 1159。1亿港元,外资流入331。7亿港元,港资流出333。9亿港元,资本输 入输出大致接近。     数据是“信心危机”的最好诠释。     港府列出的“外资”项,包括除本地资本的一切境外资本。为叙述方便, 本章把外资分为多项,东南亚侨资,第77章曾作专门介绍;中资在本章下一 节述评;本节仅简介几项数额较大的外国资本。 
… 页面 162…

     到1994年底,外商直接投资香港金额累计已逾500亿美元,其中美商投 资占150亿美元。从整体来看,在港美资实力次于华资、英资和中资,但在 制造业、电力的投资居首要地位。其中,参与香港电力建设的投资达212亿 港元之巨。      美国在港公司有900多家,大型的多在金融业,其中纯美资银行有20 家。      香港美国商会会长马畋指出,香港主权九七移交中国并不构成美商在港 投资的忧虑,香港拥有联系亚洲南北的特殊位置,是中国开放的窗口,这是 亚太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      日资的实力,在港仅次于美资,从80年代至1994年底,累计投资130 亿美元。      日商投资主要在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百货零售业等。其中发展势 头最猛的是日本银行业,1988年,纯日资银行28家,其他金融机构有30多 家;1989年,日资金融机构总资产高达23840亿港元。      相对美资、日资,澳资规模较小,占香港各类资本的5%左右,但影响 不可低估。      澳商一般不做长线投资,多从事证券、房地产的收购炒卖,风生水起, 轰轰烈烈。典型的有庞雅伦的奔达集团,梅锋报业集团,还有华裔澳商李明 治的联合集团,等等。他们进港借壳上市,离港便售壳退市。这种狙击式的 经营手法,引起香港业界的广泛注意。      从整体看,外资投资香港,多着眼未来。目前,外商投资香港的最大障 碍,是地价房租太高,德国西门子总裁葛庭嘉考察香港后指出,若这种状况 不改善,将会使很多外商裹足不前。                                    中资猛进      至1995年中,在港的中资企业已达1723家之多,累计投资超过250亿 美元,成为仅次于英资的香港第二大外来资本。      国务院两次批准内地国企来港招股(H股),目前,在港中资和国企的 上市公司达61家,以1995年4月市值计,总市值达到934亿港元,占港股 总市值的4。3%。其中,中信泰富已成为市值400亿的大型蓝筹股,粤海集 团(直属广东省政府)旗下的粤海投资也以近百忆市值跻身成份股之列。      经10年发展,中银集团的资产由1007亿增至7000多亿港元,存款总额 4300多亿港元,在港分支机构达350多家,中银集团在香港银行集团中排第 二位。      据香港传媒报道,中资企业经营的贸易额占香港贸易总额的22%;中银 集团存款额占全港存款总额的23%,贷款占7,8%;保险费收入占22%; 运输承办货运量占25%;中国旅游的业务量占50%;政府建筑工程承造量占 12%。      虽然中资已成为香港第三大资本,但在各类资本中,效益普遍比较差。 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部处长鲁建华解释道:中资企业来港初期均需要有一段 适应过程,因为香港政府既不干扰、也不保护企业的运作,企业只有独立发 展。      香港的一些财经报刊,批评中资只讲速度与规模,而忽视管理与效益, 
… 页面 163…

使得相当多的中资企业盈利欠佳。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总干事安继涛强调:这只是个别情况,大部分中资企 业均抱长远发展的目标,且经营运作良好,仅有极少数企业出现亏损,而长 期赔本的企业,最终难免倒闭。      香港某些报刊,指出一些中资机构有“坐大”的思想,认为香港马上要 为中国政府接管,而它们是政府的“官办”企业,就应该高人一等。这种状 况引起香港民间商人的不安,尤其是国外投资家,担心他们的企业会受到歧 视性监管。     持这种思想的中资机构,只是极个别的。对此,中国政府人士多次重申, 香港一贯奉行的对各国各地区的在港企业一视同仁政策不变。      1995年,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副主任兼秘 书长鲁平,在美国西雅图向美商界发表演说时特别强调。      “中资现在和将来都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并且平等地与其他资本 竞争。中国政府充分意识到,如果破坏了香港的游戏规则,就将损害香港的 繁荣稳定。让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中资公司,到香港完全照资 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方式去竞争,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仍在学习 之中,但中央政府已对中资公司多次强调,如果他们在香港违反了当地的法 律,那么他们将与其他人一样受到法律的惩罚。”     在港的中资公司,能稔熟香港的游戏规则,并取得惊人业绩的首推中信 泰富。1995年8月3日,香港中区添马舰地皮开标,中泰及中信以33。51亿 港元一举中标,高出第二标王龚如心华懋集团标价8亿港元,全港轰动。      添马舰号称中区地王,临维多利亚港。中泰及中信将在此兴建写字楼大 厦,部分楼层作为集团总部,大部分出租,大厦预计1998年底竣工。       《信报》刊文称:“中信的举动反映中资公司看好香港前景,对整体大 市有正面影响。”     从本质说,台资也是中资,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习惯上把中国内地资 本称中资,台湾省资本称台资。     近10年来,台资涌向香港渐成潮流,日益受到香港商界的注意。仅 1988 年上半年,台湾投入香港的资本超过50亿港元,到1995年中,香港新增台 资累计约400多亿港元。      由于与香港经济机制大致接近,台商进港,通常部能很快地融入香港商 界。台商的投资方向,多是购买并兴建酒店、住宅、大厦,或从事零售、运 输、加工、金融等行业;少数从事炒卖证券、外汇、地皮物业。从整体看, 长线投资多于短期投资。     据香港台湾贸易协进会负责人称,台商来港发展,一方面是香港经济政 策宽松灵活,回报率高;另一方面是香港紧连内地,是投资内地的理想跳板。      台商大都对内地持一定的戒心,内地广阔的市场,巨大的经济活力,又 莫不令台商神往。香港台湾贸易协进会的大部分会员表示,九七年后香港回 归,不会影响他们投资香港。                                    华资趋稳      香港华资,在香港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与英资一道,是香港最重要的资 本。 
… 页面 164…

    70年代前,华资处于弱势,随着以地产商为中坚的华人资本崛起,到80 年代中开始撼动英资的霸主地位。      1986年初,香港《信报》编制香港10大家族财团徘行榜,李嘉诚居首 位,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屈居第二。这10大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占香港 上市公司总值的56。02%,其中,华资家族占7家,英资家族占3家,分别 占总市值的34。88%与21。14%。     这一惊人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和记黄埔、港灯、九龙仓、会德丰等大型 英资集团,分别落人华商巨头李嘉诚、包玉刚之手。     不过从华资英资在整个上市公司的实力对比看,华资所控上市公司市值 接近总市值的1/3,而英资略高于1/3。     这仲对峙长达10年而无大大变化。      1992年6月30日香港10大家族财团上市公司市值,占总市值的52。95 %,其中7家华资占31。74%,3家英资占20。85%。汇丰集团和香港电讯这 两家非家族公众公司在英资手中,它们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分别排第一、第二 位。因此,英资上市公司仍略处优势。     从1996年初起,英资怡和系的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取消在港的第二上市 地位 (置地、文华、牛奶暂时在港挂牌),这样,华资英资在上市公司中的 资本大致相等。     在非上市的中小企业中,华资占绝对优势。因此,在整个香港经济领域, 华人资本排首位。     香港的信心危机,英资受的冲击很大,华资受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80年代起,华资大举进军海外,有半数以上的华资富商在海外注册了公 司,或购置了物业。人们很难分辨是纯商业行为,还是出于政治因素。       《纽约邮报》1993年12月12日刊文道:“为数150家到200家来自香 港的家庭,每家以数百万美元的价钱,在高级的中央公园大道及第五大道一 带,购买上好公寓。”     该报称纽约高级豪宅成交4成以上是香港买主,在香港买主眼里,全美 房价最高的纽约高尚住宅区的豪宅,比香港同等的豪宅便宜了3—4倍。因 此,“近年来香港华人来美置业,也不纯然是出于担心香港前途的政治考虑, 多半倒是出于以商业为出发点的投资判断。”     百亿超级富豪中,公认的大淡出有何东家族、张玉良家族。      1984年,何世礼将家族经营了54年的《工商日报》关闭。对于家族物 业,一是大量出售套现,如工商日报大厦、东兴大厦等;二是将物业转由在 海外注册的外资信托基金管理,使物业成为外资在港的不动产。     据香港传媒报道,越迫近九七,何家的行动越急迫,1994年卖掉旺角的 东平大厦、东安大厦;1995年开春不久,又将深水湾道35号的古堡式豪宅 卖掉,售价2。7亿港元。买家是个未透露姓名的秘密富豪,记者几经周折“刺 探”,方知是嘉里集团主席郭鹤年。     何东家族物业管理人何世礼,是台湾国民党退役上将,他对共产党持有 戒心,可以理解。      张玉良家族大淡出,大概与家族财产纠纷有关。      1985年除夕日,他突然宣布将他手中的40%会德丰股权售予包玉刚,为 包氏收购会德丰扫消了最大障碍。      1989年,张玉良一气售出22幢商场住宅。据悉,张玉良已在澳洲注册 
… 页面 165…

了公司,购置了豪宅,在港未动的财产,均注入澳洲的家族公司。      何世礼、张玉良都不承认大淡出。      无独有偶,其他迁册或另到海外注册子公司的华商,也都不承认走资。      真正下决心走资的只是极少数,华商中的大部分人持观望态度,脚踩两 条船,可进亦可退。香港是华商扎根成长的地方,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