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毒清 >

第369章

毒清-第369章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子的情报,魏五是可以看的,对比了一下折子,再对比了一下赛、向、乌三人的所作所为,就跟吃死孩子的滋味没两样。
以前的魏五自诩世事洞明,可看了三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三点教的发迹史,魏五只能感叹自己浅薄了,许多事情,魏五的感叹语就是:这样也行?
两刻钟的时间,岑毓英的章程就写好了,杨猛看了一遍,又让魏五看了一遍,最后魏芷晴又念了一遍,几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几张纸,就成了遏制三点教的行政纲领。
“从幕僚之中选几个宽厚一些,帮着你到广西做事儿,记住有些事情,不好太过苛责,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算账现在还不是时候,只要利大于弊,就可用!
快些准备准备,我会派一队睚眦跟你一块去的。”
嫉恶如仇、心细如发,有些时候,这么办事儿,只会把事情给办砸了,现在的广西可不同于云南,正是人心思变的时候,宽松一些,才能聚起人心。
“父亲,我有一些事儿不明白,您可否给讲解一下?”
岑毓英下去了,魏芷晴却冲着自家的老爷子,使起劲来了,这女夫子虽说学问上没什么问题,可这心却没有魏五和杨猛黑,岑毓英的章程。说的那是煌煌大气。哪有一丝阴谋诡计的味道?
唱社戏聚民。分发粮食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合理信仰,抵制邪教,杨猛和魏五自然知道说的是什么,可看了一遍念了一遍的魏芷晴却听得一头雾水。
“这个啊……还得让星斗给你解惑。”
魏五一笑,喝了一口茶汤,直接就把包袱甩给了杨猛。
“老泰山说笑了,我连句读都不会。解惑,你家的这个女夫子,可比我厉害多了,您老说说,我也当一回学生?”
魏五耍这样的手段,可不算高手,杨猛同样是一笑,喝了一口茶汤,把包袱原封不动的甩了回去。
“唉……劳碌命呐!小囡,你说这三点教如何呢?”
有些事情魏五还真得教导一下自己的女儿。想跟在杨老三身边做事儿,没点眼力界还真不行。之前的丁泰辰是个人才,自己的女儿跟人家比起来差了一截,想做左右手,肚子里没点脏东西哪成?
杨老三几乎不怎么走正路子,自家小囡跟不上,也属于正常。
“三点教的六大首脑,除了石达开和杨秀清之外,没什么能人,内讧是肯定的,这三点教久不了。”
大海航行靠舵手,三点教的舵手太多,足足有六个,而且杨秀清这个二舵,很明显想抢老大洪秀全的位子,现在这是给洪秀全弄个爹当当,在接下来怕是要睡老洪的老婆了。
“久不了,这事儿谁也能看出来,从古至今,老百姓造反,哪有一个功成名就的?
别说朱元璋,他那也是接了红巾军的班,不然就凭他一个要饭的和尚,想角逐神器,差的远着呢!”
不说太久的,单说前朝的事儿,李闯和张献忠,造了多大的孽?虽说这里面少不了鞑子的一份儿,但没他俩,死不了那么多的人,毁不了那么多的好东西。
你瞧瞧三点教这段时间弄出来的玩意儿,其他的还好说,但财物归圣库,杀尽妖魔鬼怪,只这两条,就会惹起天下读书人的反对。
财物归圣库,还好一些,这妖魔鬼怪,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论学问自家的小囡,算得上学富五车,可论心机,她也就是个给杨老三提鞋的货,瞧见自己女儿有些疑惑的表情,魏五立马就放弃了教东西的打算,悟性不成,说多少都是白费。
但魏芷晴始终是自己的女儿,魏五挑了挑三点教的教义,拿出了一条,用来说服自己的女儿。
“照着洪秀全的说法,应该就是贪官污吏和满人了,而且他们的教义里,还有不许杀好人的条目,这与咱们的冲突不大啊!”
对于三点教的详细情报,魏芷晴可能要比杨猛了解的深,三点教的教义,她自然也是看过的,说起来这教义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
“呵呵……贪官污吏和满人,只是其一,你可知道,三点教过境之处,再无别教信徒之说?
不杀好人,那些和尚、道士,招谁惹谁了,惨遭三点教屠戮?那些个笃信别教,不入三点教的百姓,又招谁惹谁了?不是被杀就是被强行拉入三点教。
妖魔鬼怪,咱们也是那妖魔鬼怪的一份子,洪秀全是要一家独霸啊!
若是这三点教可圈可点也好说,你说他一个落第秀才,鼓捣出来的邪教,有什么可取之处?
祸害良民百姓,就是三点教以后要做的事儿,前期露笑脸,后期拿屠刀,这都是有数儿的,大张旗鼓的东西,能写的那么明白吗?”
魏五说的这些东西,魏芷晴都是看过的,现在想来,这斩尽妖魔鬼怪,确实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呐!扫了堂上的父亲和男人一眼,魏芷晴不由的想起了岑毓英刚刚弄得那份章程,里面好像也有理教如何如何的条文。
照着父亲的思路,自家男人推行的理教,看来也不是个善茬子啊!
“那咱们的理教?”
“嗬!这理教的教义你也是见过的,简简单单,都是劝民护产向善的条文,咱们可没有什么弯弯绕,理教的教义,写的什么就是什么。
只不过咱们理教不拜神、不崇神,推行起来有些障碍而已,颜卿此去就是扫除这些障碍的。
再者就是。这百姓是需要教化的。三点教这样的邪教。不能给他一丝的余地,要么生要么死,是什么就是什么。”
灭尽,一词当然不能在条文之中出现,但岑毓英要做的就是灭尽三点教在广西传承,若是识时务,叛出三点教,还好说。不然这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说这歹毒、肮脏,三点教的那几个,拍马也赶不上杨老三,遇上杨老三这样的阴毒货,只能算他们倒霉了。
魏五说到了这里,魏芷晴也明白了不少的东西,许多事情,好像不是表面上想的那么简单,想想之前自己跟在男人身边,在东南半岛做的事情。她突然明白了好些道理。
“多谢父亲大人指教,芷晴明白了!”
嘴上说明白了。心里糊涂着呢!这就是魏五对自己女儿的评价,但这话说的很是时候,有些东西不能细问,有些东西也不能摆在台面上。
瞧自己身边坐着的杨老三,人家虽说杀了不少人,而且杀了无数的无辜之人,可在四省之地,提起杨三爷,无论是百姓还是之前的大户,几乎就没有一个指摘杨三爷哪哪不好的,除了溢美之词,没什么别的声音。
可细数数杨老三的底子,茅坑也比他干净多了,脏又能怎样?杀人,他那是杀贪官,杀得老百姓交口称赞。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杨老三悟得透彻啊!
“差不多明白就是了,老爷子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就别缠着他了,让月儿出来透透气吧!”
杨猛想的和魏五想的差不多,脏事儿烂事儿,都是身后事儿,站在人前杨家就是衣着光鲜、就是行善积德,别的事儿,与杨家扯不上任何关系。
差出岑毓英之后,杨猛这边又闲了下来,刘一贴给他诊脉之后,要求再静养一两个月,这样才能十拿九稳,对此杨猛也没异议,西山那边忙的不可开交,广州那边也在忙活,其他的事儿,交给管事们就成了,他要做的只是静养。
岑毓英到了广西之后,第一件事儿,不是开社戏,也不是发粮食,而是派人到广西各地,收购土地。
战乱之时,虽说许多人会抛售土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抛售土地,家里有钱有粮有人的,离着三点教闹事儿的地方比较远的州县,许多大地主,都不卖地。
做买卖赚钱买地,这就是多半富户的财富计划;当官贪污买地,这就是多半贪官的财富计划;几千年的农耕,也早就了土地的特殊地位,虽说种地是个看天吃饭的营生,但土地的重要性,上至当朝首辅,下至普通百姓,谁也明白这个道理。
手里的地多,家口就大,家口越多挣得越多,挣得越多土地越多,想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很不容易。
买不到的土地,岑毓英也不去碰,先是用粮食和金银,将能收拢的土地,收拢下来,打着杨家的名号,开始收容一些难民,还有各地的饥民。
第一步在广西打出杨家仁善的名号,岑毓英做的很成功,一个个武庄、田庄,借着原本的村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遍布了广西各地,云南的仁善杨家到了广西,许多活的不怎么样的庄农佃户,也开始投奔这些武庄、田庄了,对于这些人,岑毓英也是来者不拒,有多少安置多少。
与此同时,趁着广西官员人心惶惶的时候,岑毓英花了很少一笔钱,就在各处的县衙府衙之中,安插了大量的杨家人。
杨家在广西站稳了脚跟,在官府有了耳目,接下来还是并购土地,一个个的大地主,被岑毓英分门别类,仁善之家威胁,贪官污吏、恶霸劣绅灭门,不卖就强买,强买不成就抢,这就是杨猛兼并土地的政策。
贪官污吏、恶霸劣绅,虽说不少,但还有很多的地主不是声望高的读书人,就是修桥补路的善人,从这些人手里拿地,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岑毓英是杨猛教出来的,一些阴招自然熟络,打着太平军的名号,将献地献财的镖书钉在这些良善大户的门板上,将贪官污吏和恶霸劣绅的庄园,挨个扫灭。
一时之间,广西的大户们人人自危,看着一个个被灭门的庄子,这些人最终选择了退避,而岑毓英则是趁机打着杨家的名号,以高出市价的价格收拢这些土地,一批大户得了金银,迁出了广西,但也有一批大户,以土地入股,加入了岑毓英开办的广西商号。
杨家危难之时,伸出援手,得到了广西上下一致的好评,有了这个声威,一些实在不想卖地的大户,也扛不住了,纷纷将土地卖给杨家,连杀带抢低价买,岑毓英算是为杨家又赚了一大笔。
而三点教的名声,却因此臭遍了广西,有了那些仁善大户的抵制,许多老百姓,对三点教流浪在外的传教人员,开始是抵制,到最后就是打杀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信仰荒漠(下)

这第一步,无论是对岑毓英来说,还是对太平军的名声来说,都只是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面的。
岑毓英的第二步,还不是诋毁三点教,而是开始了广西商号的扩张,这与第一步是同时开始的,购买、入股、挤垮,岑毓英的手段依旧是有明有暗,借着杨家在珠江的强大运输能力,还有杨家商号这两年在广西的名声。
广西商号的扩张,比并购土地容易多了,有了五大商号为底蕴,杨家的买卖涵盖了所有商品,挤垮几个商户,对岑毓英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官府用钱疏通,土匪恶霸用刀说话,杨家在广西的崛起,可以说是轰轰烈烈,也可以说是悄然无声,许多广西的商号,大多是换个牌匾加几个伙计而已,与平常并无两样。
田庄建完了,就是建武庄,这该是第三步了,但广西的情况有些特殊,虽说杨家之前建了一批武庄,但那些武庄招的人,都是比较可信的,这次岑毓英大片大片的建田庄,几万几万的招庄农佃户,里面难免有些良莠不齐的事儿,联村结寨以自保,就成了武庄的一个替代品。
募集团勇,现在也正是时候,太平军为祸广西,官府巴不得你这样做呢!现在正好过了农忙的时节,几个月的时间,也是为这些村寨、田庄准备好了的。
杨家为练勇们准备的家伙事儿,简单的令人发指,但谁也不怀疑。这东西杀伤力。浇铸的枪头。虽说粗陋的很,但打磨之后也是铮光瓦亮,捅死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大刀片,杨猛倒想给练勇们配置,但那东西耗时不少,不如枪头制造的快,浇铸这玩意儿,西山两三天就能出十几万。加上打磨,西山刀剑厂半个月的产量,就够武装整个广西了。
除了铸铁枪头,一个练勇还配了一把柴刀,远近的武器都有了,训练也很简单,三招枪法,捅、挡、劈,是个人看两眼就能学会。
杨猛训练这些练勇的目的也很简单,让他们对抗小规模的太平军。大部队,自有武庄的人和新军对抗。
别小看这一个枪头、一把柴刀。有了可以糊口的粮食之后,这些练勇训练起来也是很拼命的,常年劳作有些驮的腰杆子也慢慢的直了起来,说话的声音也慢慢的大了起来。
对这些百姓来说,杨家和手里的家伙事儿就是底气。
一边训练,一边分配田地,不是四省大农场的架构,而是之前租赁土地的法子,从租赁土地到大农场,必须要有一个过渡,老百姓在意的是自己手里有多少土地,而不是你许下的美好前景,一下就把这些原本的庄农佃户,变成土地上的工人,那只能是一个结果,人心尽失!
有了田有了粮,有了遮风避雨的屋子,有了保护自己的家伙事儿,理教也开始慢慢的在练勇和田庄之间发展,谁对百姓好,百姓就对谁好,理教的传播,出乎意料的顺畅。
守田护产、和睦相邻,从最苦的百姓开始,慢慢到富足一些的,再到原来的那些地主大户,与太平军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