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83章

清末洋流-第83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后患无穷啊!大人,你不能将它交给洋人。”

    吴建彰呵斥道:“放肆,刘丽川啊刘丽川!你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我是看在同乡的面上才收留你,给你个差事,如今你竟敢训斥我?信不信我立马打发你走人!让你流落街头。”

    刘丽川一路上苦劝不止,见吴建彰不为所动,暗下决心出了衙门就动手,决不能让如此丧权辱国的文件落入洋人手里。

    刘丽川跟着吴建彰出了衙门,就向早已守在门口的弟兄招手,将吴建彰架起来,道:“大人对我的好,刘某铭记在心,先委屈大人片刻,我这就率众兄弟接汉王入城,到时还希望大人能投靠汉王……”

    “呸,好你个刘丽川!原来你处心积虑的投靠我,就是想着今天!我真是瞎了眼,看错了人,要杀就杀!我是不会屈身事贼的。”吴建彰被气愤冲昏了头,对着刘丽川吐口唾沫骂道。

    刘丽川擦了脸上污迹,“把大人带下去,好好照看,不许别人伤害他。”

    “是……狗官!还不走!”

    …………

    有了天地会几万弟兄做内应,汉军毫不费力的占领上海县!

    李云中对赵老七道:“你都看见情报部门的威力了吧!如果情报部门干的好,军队打仗就节节胜利,这次我军只用三天就攻占了上海,伤亡几乎没有,却歼灭清军一万多人。不过你以后可不能再亲身犯险,这些事都可以交给手下做!”

    赵老七觉得全身都充满干劲,“臣一定不负殿下所托,尽快的将情报人员发展到大江南北,只要汉王一句话,就算刺杀咸丰小儿,臣也一定将他的人头带来献给殿下。”

    李云中拿出自己闲时写的情报心得,其实都是按后世总结出来的,把它递给赵老七,“好,你有这个信心就好,这个是我一些关于情报刺探的心得,你没空就看看,我会在三个月内拨款四十万两白银,你重点将情报人员安插到湖南、江西这两个地方,特别是曾国藩正在经营的湘军,它将是我们的大敌,你要亲自负责,半年以后,把重要人员名单交给我,不许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明白吗!”

    赵老七见汉王如此重视,铭记在心,“请殿下放心,臣马上着手此事。”

    英国公使文翰、美国公使麦莲、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三人没想到汉军进展如此顺利,他们从苏州回来不到五天,汉军就攻占上海,不得不聚在一起商讨汉军真正的实力,以便尽快的报告政府,让其对调整对华政策作为参考。

    布尔布隆想起第一次进入南京城时的情景,“我不得不承认汉王政府是正义的一方,因为他统治下的百姓明显不同于清国的百姓,他们的笑容更多一些,当然还有自信。”

    麦莲记下布尔布隆说的话,补充道:“汉王的军队忠诚度也很高,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有军官投降的例子,而腐朽的清国就不不一样,这样下去,清国一定会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汉国,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与汉国交好,这样更符合我们在华的利益。”

    文翰见麦莲、布尔布隆都看向自己,不得不中断沉思,“无论如何,我们的立场必须一致,这一点毋庸置疑!”

    布尔布隆知道他还有扶持清国的意思,不耐烦道:“你到底要说什么?要我们帮助清国?那只会让钞票白白的掉进水里!我不同意这么做。”

    麦莲也耸肩示意赞同布尔布隆的话。

    文翰摆手解释道:“我记得你崇拜的拿破仑·波拿巴曾经说过:中国就像一头已经沉睡的狮子。我要做的就是不让这头狮子醒过来,你们想:中国如果强盛起来,必定会影响周边小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甚至是印度。”

    布尔布隆埋怨道:“你们英国人害死了法国的骄傲!尊敬的拿破仑他真的说过这句话?”

    麦莲打断道:“那你怎么让它继续沉睡?”

    文翰回道:“很简单,让这场战争一直打下去,清国占上风,我们就帮助汉国、汉国占上风,我们就帮助清国!直到双方精疲力尽!那样我们就可以游走于他们之间,捞取各种好处。”

    布尔布隆满意道:“这真是个好主意。”

    麦莲指了指李云中所在的方向,笑道:“我想我们可以去捞取第一笔好处去了。”

    文翰笑道:“别忘叫上那些洋行商人,我想他们会更感兴趣!”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十七章 曾国藩的窘境
    北京紫禁城

    载垣、瑞华、肃顺、穆荫四人在军机处处理各地呈上来的奏折。

    肃顺拿起陕西巡抚的奏折念道:“九月,长毛十万余人突然出四川进入陕西,围西安八天被官军击溃,现已流窜渭南府,据臣猜测,此股流寇可能有攻打京城的企图……”

    载垣听说长毛要打京城!赶紧离座将奏折抢来观看,不一会儿,穆荫、瑞华也相继看完,面面相觑,惊恐不已!

    瑞华哭道:“大清立朝两百余年,还没有敌人逼近京城的事发生过!难道老天真的要亡我大清!北京绿营八旗久疏战阵,恐不是长毛对手?”

    肃顺对值班太监道:“你去瞧瞧,皇上怎么还没过来?”,又劝瑞华“大哥你看你像什么样!长毛还在陕西转悠呢!当年李闯那么大的声势,也用了十几年才打到北京……蒙古八旗还能抽出几万铁骑,一定可以将长毛挡在山西。”

    穆荫叹道:“皇上这几天一直宠幸兰贵人,看来回去要备一份厚礼送过去!不过这兰贵人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如果她包藏祸心,当年的预言恐怕……”

    “这都是两百多年前的事了,皇上不会当真的!再说了这几天兰贵人频繁参与政事,也没见皇上怪罪。”载垣兼领着内务府总管的差事,比较了解**动向。

    圆明园

    咸丰爱怜的抚摸着兰贵人的脸蛋,只见她粉红玫瑰香紧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腰间用金丝软烟罗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显的体态修长,妖妖艳艳勾人魂魄。

    “皇上该去处理国事了,臣妾恭送皇上。”兰贵人从咸丰怀里起身道。

    佳人吹气如兰,齿白唇红,双瞳剪水,咸丰魂不守舍道:“有你相伴就够了,你在弹一首曲子给朕听。”

    见咸丰迷恋女色,兰贵人劝道:“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请皇上勤于政事,千万不要沉迷于女色,否则臣妾还……还不如死了算了。”

    “宝贝别哭,朕这就去。”咸丰最怜惜女人哭泣了,何况还是自己心爱之人,“你在这里等着朕,朕去去就来。”

    “各位爱卿,急忙找朕来有什么事?”咸丰一到军机处就问道。

    肃顺将奏折呈上,见咸丰越看脸色越脸色阴沉,不敢怠慢,“启禀皇上,如今京城兵力充足,区区几万长毛,不足为虑,奴才建议召回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的僧格林沁,此人在道光九年就掌管火器营,几次剿匪都凯旋而归,有他出兵剿匪必定可以将来犯的长毛斩尽杀绝。”

    咸丰也想起道光临终前说过,僧格林沁可用!皇阿玛是不会看错人的!想到这里,咸丰立即传旨:“命僧格林沁火速回京,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驻防丰台大营,如长毛……距京城二百里之内,立即出兵征讨,否则不许动用一兵一卒。”

    “短毛刚占苏州,长毛又要攻打北京!有心剿贼,无力回天啊!”咸丰怀疑自己的治国能力,颓废起来,心想要不要趁反贼还有没灭了大清,朕好及时行乐,如果像前明末代皇帝崇祯那样操劳国事,岂不是不值?

    肃顺安慰道:“长短毛一时猖獗,日久必不得人心,只要皇上励精图治,大清一定可以转危为安。”

    “转危为安?绿营屡战屡败,八旗劲旅更是锐气尽失,这大清如何转危为安啊?短毛已经攻占苏州,上海即将不保!接下来浙江……”咸丰摇头不再说下去。

    穆荫硬着头皮上前请示,“启奏皇上,短毛一部流入江西,江西巡抚张芾竟然不战而逃,短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景德镇。”

    咸丰怒道:“识见错谬;不知政体;可笑之至!张芾该死!你们说谁能接任江西巡抚?一定要找个能打的,决不能让江西再落入短毛之手。”

    肃顺想了一会,高兴道:“皇上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公忠体国,曾取得蓑衣渡大捷,杀伪南王冯云山,麾下三千楚勇勇悍绝伦,臣请皇上调江忠源为江西巡抚。”

    咸丰回想片刻,道:“江忠源!朕知道他,当年赛尚阿也举荐过他,向荣愚昧!如早用江忠源局势何以至此!传旨:升江忠源为江西巡抚,即日上任,望其能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

    瑞华像变戏法似得拿出一份奏折,恭敬的呈上,咸丰看了一眼,咦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哈哈……郑亲王你把奏折念出来给大伙听听,看江忠源说些什么?”

    瑞华刚看过奏折,并不慌张,抑扬顿挫的念道:“臣与贼战于荆州,数次占于上风,而贼屡次用水师解围,臣常思之,官军要想夺取江东重镇,必先争夺长江;要想争夺长江,又必先打败贼军水师;要想击败贼军水师,则必须制造战船以备攻守,臣冒死上谏,请朝廷下令让湖南、福建、湖北仿照广东拖罟船式造战船两百艘,广东采购300斤大炮500门、500斤大炮800门,一千门大炮装备战船,三百门大炮装备陆军,如此收复江东,指日可待。”

    穆荫惊道:“这么说要花费白银一千万两!这……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千万两只能建个水师,能养活二十万绿营!”

    “如果真能收复南京、苏州,一千万两花的也值,臣赞同江忠源的提议!”肃顺考虑得失,毫不犹豫的赞同。

    咸丰看着肃顺,想起当初他建议自己削减旗人俸禄,当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所以自己拒绝了,现在退无可退,唉!……“肃顺你下去好好琢磨这一千万两从哪里挤出来,想好了递个折子给朕。”

    “遵旨”,其实折子肃顺早就写好了,一直带在身上,肃顺也不傻,此时如果把这子递上去,他就能被旗人吐唾沫淹死!

    湖北

    江忠源接到让他接任江西巡抚的圣旨,不敢怠慢,一面通知湖北巡抚张亮基后,就率三千楚勇从前线荆州出发,转道武昌,征集船只想走水路进入江西,另一面写信给曾国藩让他派兵前来汇合,一起到江西打短毛。

    初到衡阳的曾国藩可谓内交外困,罗泽南、郭嵩焘、朱孙贻、李续宾、王?等人认为他们之所以与曾国藩一起从湘乡来到长沙,并不是投靠他曾国藩,而是投靠湖南巡抚张亮基,现在张亮基离开长沙到湖北去了,他们可以依靠的大树不复存在,便想另谋出路。

    曾国藩无奈的看着他们,苦口婆心的劝道:“如今正是我等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各位何必要另谋出路?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我们好不容易创下一些基业,各位就忍心让它烟消云散?”

    罗泽南并不买账,逐句反驳“我们当初创立练勇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打长短毛!涤生啊,你擅长练兵,可以心无旁骛!我们擅长的是打仗!你叫我们一天到晚的陪你闲逛,这叫什么事!”

    郭嵩焘是一位浪漫主义者,有强烈的使命感,虽说他与曾国藩交情最是深厚,但是更想驰骋杀场,建功立业,若是自己不幸战死在阵地上,灵魂还归故乡,也很富有诗意,“涤声,你不必再劝了,我们几个也是商量好才一起找你的,我们也不想与你闹别扭。”

    李续宾还是很佩服曾国藩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光凭着一腔热血就与一帮粗汉一起摸爬打滚,因此说辞比较委婉“我们只带走一千人,剩下的都留给你,不会耽误你练军强军的梦想。”

    王?固执道:“我的一营也要带走,巡抚大人已经答应我:可以驻防长沙,粮饷都有他供给。”

    曾国藩本来非常赏识王?,一直准备重用他,可是前天王?回湘乡募勇,十分张扬,出入都要敲锣打鼓,乡人为之侧目,又擅自做主将计划招500勇丁多招至3000人,已是非常不满,如今见他竟与湖南巡抚骆秉章来往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