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225章

清末洋流-第225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三娘道:“夫君是不是要回到南京主持大局。不过,现在南京文武大臣正忙着迁都事宜,毕竟汉军数十万精锐都在北京驻守,万一……也好控制局面。”

    李云中摸不准沙俄的目的,低头漫步沉思,暗道:当前第一要务就是整编军队,陈玉成所部屡战屡胜,遇上沙俄军队就吃了败仗,固然有轻敌的原因。主要还是军中将领只知砍杀。不知兵法谋略,步卒遇上骑军就应该改变战法才对!这次迁都北京也是一个机会。一定要带上所有军校毕业学员。

    赵雅丽提议道:“咱们从上海坐船,直接前往北京,如何?”

    “不可!”苏三娘、洪宣娇等人一齐反对。又解释道:“大海凶险莫测,皇上乃是万金之体,岂能冒险。”

    李云中看着不服气的赵雅丽,拍了拍她的肩膀,宣布道:“我明日拜访英国公使,就做他的船前往北京,你们几个可以在上海多逗留几天。”

    第二天一大早,赵雅丽打声招呼,直接前往张之洞家里拜访,李云中慢条斯理的用完早餐才起身前往英租借。

    傅善祥见屋内没有外人,对苏三娘问道:“姐姐,那个赵公子是什么来头,为何夫君对他如此忍让?昨天晚上……还与他共宿一屋!”

    几女停下手中动作,她们也很好奇这赵公子是何许人也,余光瞄着苏三娘,耳朵不放过一丝动静。

    苏三娘已经答应赵雅丽保守秘密,含糊的回道:“他是皇上的至交好友,你们不要打她的主意,还有以后不要在皇上面前说赵公子的不是!”

    许月香小声道:“赵雅立!人长得像女人,名字也像女人!”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洪宣娇经验丰富,前几年为了传教,也男装打扮过,回忆着赵雅立的言谈举止,李云中的亲昵动作,顿时会意,这位赵公子只怕是自家夫君的红颜知己,既然此人想考状元为官,就不会嫁给皇上才是,想到这里,洪宣娇反而对赵雅丽心生好感。

    傅善祥不忿的说道:“此人如此傲慢,见了我们不但不行礼,还出言不逊,哼!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夫君对他如此看中!”

    洪宣娇安慰道:“妹妹不必生气,通常都是有才华的人才会如此,我们应该为夫君高兴才是!”

    英国领事馆,李云中是第一次来到此地,看着平平淡淡的装饰,一边微笑一边浏览奏折的包令。

    包令放下奏折,斟酌语句:“没想到俄罗如此不智,竟然主动在东方挑起战争,对我们大英帝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贵国来说却是个麻烦。”

    李云中笑道:“今天是西元1854年8月20号,距离交战日期足足过了两个月,而前线也没有传来其他讯息,俄军应该是退回去了。”

    包令一滞,他还想劝李云中提前出兵,没想到被一语带过,强笑道:“就是陛下不来,今天我也要去拜访的,不知陛下此番前来还有什么事情?”

    李云中直言道:“我打算乘坐贵国的军舰前往北京,当然了我会带一些侍卫,阁下认为如何?”

    “这是我们的荣幸!”包令点头答应,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笑道:“与贵国结盟的条约,我已经拟好,请陛下过目。”

    李云中大致翻了下,又送了回去,面色平静的说道:“不好意思,朕看不懂英文,你还是译成中文再来找朕商议!”

    包令尴尬的接过文件,心中恼怒不已,此人明明懂得英文,此刻竟然装傻充愣,敌视大英帝国的态度很明显,他真的不惧怕大英帝国报复?

    李云中补充道:“今天我就出发,晚上在船上过夜。”

    包令笑道:“请陛下放心,不过这份文件可以解释给陛下听听,不知陛下可有时间。”

    李云中妆模作样的看了看怀表,笑道:“我还有一个小时。”

    包令立即忘掉不快,拿起文件解释道:“此合约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有效,战争结束之后,自动失效,陛下可是明白?”

    “恩!接着说!”

    “这份合约的名字叫做《同盟条约》,条约第一款就是汉军在1845年12月之前出兵攻打俄国,兵力在20万以上,当然不包括民夫。”

    “二十万太多了,已经可以让大汉伤筋动骨,不值!最多十万。”

    “这不能讨价还价,贵国出兵二十万,我们同盟就答应俄国退换一切侵占贵国的领土,时间间隔是两百年之内!也就是说元朝时期不算在内。”

    李云中慎重的点了点头:“可以!如果俄国不答应,同盟国不许与俄国缔结停战条约,朕说的可对?”

    包令也点头回应,接着说道:“最主要的就是第一款,剩下的无足轻重,陛下还要听吗?”

    李云中问道:“就算俄军战败,你们也不会攻入俄国腹地,这样一来,我汉军岂不是相当于单独面对俄军?所以我希望同盟国不许干涉我军作战方式。”

    包令考虑了一会,回道:“我们会派观察员常驻汉军,希望陛下准许,当然陛下也有权利这样做。”

    李云中占便宜占到底:“那好,我就派一千不……两千名观察员,你们没有权利让他们上战场!”

    包令一惊,瞬间明白了李云中的打算,笑道:“当然,这些一定是最优秀的军人!”
第二百四十一章 英国的打算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支小心舰队,中间是一艘大型风力帆船,旁边跟着两艘护卫舰,这三艘船只打的是英国旗号,前面是一艘挂着法兰西旗帜的大型商船,后面跟着十几艘小型炮舰,打着的却是汉国旗帜,沿途海盗见到这种阵势,纷纷逃避,唯恐遭到鱼池之殃。

    甲板上,数十名侍卫站立一旁,李云中瞥了眼不远处的张之洞,对赵雅丽问道:“你是怎么劝服他的?只用了两个小时,太不可思议了。”

    赵雅丽得意的笑着,回道:“托你的福,汉军北伐成功,张之洞本来就犹豫,加上胡林翼的事情,我还没费什么口舌,只说你是大汉皇帝,他就答应了。”

    李云中道:“那还不是我的功劳,你得意什么?”

    赵雅丽瞪着双眼,小声道:“他是我的人,哼!你不要打他的主意。”

    李云中微微摇头,怪声笑道:“你们还不都是为我效力,分什么你我,你这种思想是很危险滴!要不得!”

    赵雅丽一愣,强辩道:“谁为你效力,我是为千千万万的百姓效力,怎么,你想做独裁者啊,小心像路易十六那样被押上断头台。”

    “呸!呸!”李云中捂着赵雅丽的香唇,回道:“你说点吉利的行不行!”

    赵雅丽正色言道:“纵观三千年中国历史,成功的政治者需要三个要素,第一就是‘忍’,有道是百忍可成金。第二就是‘决断明快’,也就是赏罚分明,第三是有极强的权利欲,不许任何人侵犯。违者六亲不认。”

    李云中也没放在心上,笑道:“到底是历史专业,说起话来果然发人深省,这三点朕全都做到了,你说朕是不是千古一帝那个级别的伟人!”

    赵雅丽摇了摇头,望向大海,回道:“你除了第二点还可以,你待人宽仁,虽然赏罚公明。但是臣子早已脱离了本分,就像……就像一个公司的下属。”

    想到公司,赵雅丽眨了眨眼,抿着嘴唇问道:“你难道将国家当成公司管理!”

    李云中一惊,回想了一会儿,说道:“理智上没有,下意识里是有的,你说得对,朝臣越来越不像话,可是这该怎么办呢?每当想起政治变革的血腥。朕就不寒而栗,封建制度已经走到头了,哎!”

    这次回去他就准备杀鸡儆猴,常大淳、蒙上升二人最少也革职的下场,可是面临着世界潮流,他却真的无能为力。

    赵雅丽抚着香腮,白了他一眼,讥笑道:“你想这么多干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富国强兵。无论是封建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还不是取决于你一念之间。总之现在最适合汉国的就是君主**。”

    李云中一震,惊喜道:“太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你说得对,朕终于明白了,让国情来选择制度。”

    透过窗户。盯着侍卫的身形,包令若有所思,过一会才对屋子里洋人笑道:“如果汉国的士兵都向外面的一样,我想已经可以与大英帝国处在同一水平。”

    布尔布隆转身看了一眼,暗中记下了包令的评价,也不发表意见,屋子里只有他一个法国人,剩下的十几名都是英国在远东的精英人士。

    包令对维斯顿道:“你负责在中国收集情报,把普鲁士王国的动作说给大家听听!”

    维斯顿点了点头,环视众人一圈,面无表情的拿出几份文件,说道:“普鲁士王国已经与汉国秘密接触,驻华公使俾斯麦手中掌握着一份秘密文件,我们的人级别太低,还无法得知详细内容,不过安庆、芜湖、南昌、南京等处相继建立了兵工厂、钢铁厂、机械厂,我想这已经超脱了一般合作的范畴。”

    布尔布隆急声问道:“你的意思说他们已经结盟了?不!不可能!”

    包令不悦的‘咳’了一声,要不是布尔布隆厚着脸皮留在这里,他也不愿意邀请一个法国佬参加大英帝国的研讨会议。

    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皮特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幽默的问道:“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公司已经改行做正规生意,一年的利润上百万英镑,并不下于贩卖鸦片的收货,我们公司不希望政府破坏现有的市场!”

    怡和洋行代表皱眉,纠正道:“现在汉国商人迅速崛起,而且他们的商会排斥西方洋行,我们的利润只会越来越小,目前上海有欧洲企业五百七十八家,其中英国占了二分之一,内部竞争激烈……”

    包令终于忍不住,打断道:“各位先生,我们讨论的是政治局势,关于贸易我们可以慢慢商谈,维斯顿你继续说。”

    维斯顿接着说道:“据我们推测,普鲁士王国与汉国已经结盟,汉国的国力会急剧提升,三年之内可以与欧洲二流国家相媲美,加上人口基数,国家面积,总体实力不逊于俄罗斯帝国。”

    布尔布隆一直在考虑普鲁士王国此举的用意,这些直脑子的野蛮人到底想干什么,帮助汉国强大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欧洲与亚洲距离十分遥远,军事同盟意义不大,况且普鲁士国内矛盾激烈,几年前还发生一次政变,自顾不暇,没理由这样做,难道是私人企业,一定是这样,回去以后,我也得派人调查取证!

    包令慢条斯理的说道:“到了调整对华政策的时候了,至于是压制还是扶持,或者是静观其变,这些都是首相大人的事情,我们只能提供建议,布尔布隆先生,你们法兰西帝国应该与我们共同行动。”

    布尔布隆下意识的点头道:“我们一向是站在同一立场,当然包括美国。”

    包令很满意,没有注意到布尔布隆的小陷阱,他自认为英国、法国、美国站在一起,国内干涉远东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他这个驻华公使的作用就会凸现出来。

    维斯顿苦笑道:“我不希望发生战争,汉军不同于清国的军队,他们更善于作战,当然他们的装备也不逊于我们,特别是最近出现了一种连珠枪,一次可以发射起发子弹,要知道我们最先进的米尼步枪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布尔布隆惊叫道:“哦!上帝,东方人竟然发明了新武器,太不可思议了,也许是普鲁士人搞的鬼,普鲁士人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我需要一支样品!”

    包令当然不会这个好人,样品他两个月前就已经得到,也许这个时候已经送到了本土,耸着双肩道:“这我无能无力,你要与汉国的皇帝陛下交涉,当然你们会付出一点代价,毕竟这种连珠枪还在试验阶段。”

    维斯顿指了指窗外的侍卫,笑道:“就是他们手中的家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相信汉国的步枪已经领先了欧洲一个时代,他们已经不生产米尼步枪,全部生产这种连珠后膛枪,不过我要提醒你,我不知道这种步枪变革是不是符合潮流。”

    布尔布隆立即起身,走到门外才回头道:“这是军事家的事情,就让克里米亚战争来检验它吧!”

    包令看着甲板上的布尔布隆,笑道:“真是个聪明的家伙,得到样本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