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215章

清末洋流-第215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叶莲的骑兵军自成一系。出身天地会的将士军纪不好,叶莲常常跑到罗大纲面前告状,后来听说罗大纲就是他们的前辈,更是出言诋毁天地会,如此行为,当然会受天地会系的打压。

    罗大纲阴沉着脸,心想:为什么别的军队没有纷争,偏偏第二集团军如此让人头疼,打仗的时候还好。大家都盼着打胜仗,有力往一块使,分战利品的时候就争个你死我活。现在好了。没仗打了,大家全都搞起内斗了,看来得想个办法,打下北京后最好辞去职位。

    见罗大纲、李得胜两位长官全都默不作声,屋内争吵慢慢降了下来,一会后。大家都安静的看着罗大纲、李得胜,这是他们的经验之举,如果再吵下去,两人势必发飙,将他们挨个的训一顿。

    罗大纲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我与李大人有事商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齐起身道:“末将告退!”

    “哎!这参谋部是什么意思?又要放跑咸丰,又要瞒着将士,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古怪的命令!”顿了顿,李得胜又说道:“大帅!大汉军中都有派系,但是第二集团军派系之争最为激烈,不少将领已经明目张胆的相互敌对,这是我已经前没有见过的,如不严惩,早晚有一天会酿成大祸。”

    罗大纲自责道:“都是我太心慈手软,如今想起来真是后悔,攻打徐州的时候有会少天地会弟兄冒死投靠,我对他们委以要职,没想到让他们成了气候,现在他们没有犯错,贸然责罚只会让三军更加不服,也是不讲义气,我还怎么面对众位兄弟。”

    李得胜暗道:这罗大刚打仗是一把好手,怎么还当自己是会党头子,义气与军纪混为一谈,怪不得升迁的慢。

    罗大纲问道:“李兄弟有什么办法?难道非要分兵不可?”

    李得胜摆手道:“现在不行了,马上就要打下北京,没有命令,如何分兵?不可贸然行事,对了,你听说没有,皇上打算重新整编军队,命令参谋部试行呢!”

    罗大纲羡慕的看了李德胜一眼,朝中有人好做官,他罗大纲就是个孤家寡人,广西籍将领排斥他,湘系更是看不上他这个土匪头子,这也是他提拔会党人士的原因。

    李得胜小声道:“不瞒罗兄弟,此次整军皇上会提拔军校学员担任基层军官,大字不是一个的营级军官全部转为后备役,就是当民兵头子,到时你可不要再糊涂了。”

    罗大纲一惊,问道:“李兄弟这是何意?难道你怀疑军中有人造反?”

    李得胜面色凝重,心里颇为埋怨罗大纲只会提拔一些人品低劣的人物,嘴上说道:“军中将领不愿放弃兵权,他们会如何做?特别是出身草莽的将士,本就不愿受约束,恐怕有不少人会铤而走险,到时悔之晚矣,现在压制他们还不晚。”

    罗大纲明白了李得胜的意思,也是对李得胜心怀不满,说道:“我们出来混的弟兄都是以义气为重,哪有两面三刀之人,可是参谋部将他们转为民兵,这确实不妥,传出去以为我们处置功臣,有道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罗大纲第一个不服。”

    李得胜强忍怒气,他与罗大纲都是性格强硬之人,如果这样继续说下去只会反目成仇,决定忍一会,再慢慢相劝。

    罗大纲道:“皇上怎么对我都可以,可是众兄弟投奔我,我就要为他们着想,这天下还没统一,皇上就学赵匡胤冰酒释兵权,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李得胜听他辱骂皇上,心里又是气愤又是担忧,这罗大纲不会心存反意吧!我要好好试探才行,免得他走歧途。

    “罗兄弟,我李得胜最佩服的就是你,当年咱们是皇上左手右臂,开路先锋,那时有什么话都可以讲,皇上待我如兄弟,也不会怪罪,可是现在皇上是九五之尊,最重要的就是维持威信,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这些话都是蒙大人交代下来的,我认为很对。”

    罗大纲暗道:你有张遂谋等人庇佑,就算说错一句话也不打紧。

    李得胜紧盯着罗大纲,又说道:“这几年皇上提拔了一批心腹,让他们位居高位,可是也没有冷落了罗兄弟,除了首义六兄弟,罗兄弟是唯一封侯的将领,难道罗兄弟还有什么不瞒?”

    “啪!”罗大纲既惊且怒,大声呵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当初投靠皇上的时候,我就发誓终身永不背叛,难道我罗大纲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我怜悯天地会兄弟是因为……哼!不说也罢!”

    李得胜被罗大纲一呵斥,瞧他满脸正义凛然之色,心中惭愧,急忙问道:“是因为什么?罗兄弟尽管说,只要兄弟能办得到,兄弟决不推辞!”

    罗大纲心想:如今不说出来,只会让他们更加疑虑,到时反而不好。

    ”哎!“罗大纲叹了口气,郑重的说道:“皇上一统寰宇,正是吸纳人才的时候,可是朝中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都有派系,特别是你们广西人和湖南人,相互争斗,排斥异己,天地会共有百万弟兄,投靠汉王是为了封妻荫子,封侯拜相,驱除鞑子只是口号而已,可是你们前方千方百计的防备,这叫人如何不灰心丧气,他们见我是前辈,就前来投靠,我要是不厚待他们,他们就会投靠清廷与我们作对,可笑张遂谋等人只以为我是图谋不轨,在我军中大肆安插亲信,引起斗争,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李得胜立即跪倒在地,惭愧道:“原来罗兄弟用心良苦,是我误会你了,我想你认错,只是刚才我说的也是肺腑之言,请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罗大纲赶紧扶起李得胜,说道:“李兄弟放心,一切以大局为重!”
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占北京
    “兄弟们,遇到鞑子就给我杀!”

    通州城下,刘铭传兴奋的大喊大叫,一边跑马一边挥舞着大刀,在队伍前面激励士气。

    “师长!城门开了!”一个吴姓团长,指着缓缓打开的城门,对这刘铭传大喊。

    刘铭传勒住缰绳,回头骂道:“这帮没骨头的混账,大爷还没尽兴,就夹着尾巴投降了!吴广,你去问问,这帮家伙要干什么?”

    “是!”吴广也不啰嗦,牵过一匹马就跑了过去,对着城门处几十个颤颤巍巍的人问道:“你们这是投降吗?”

    最前面的一位副将,捧着一个盒子,跪道:“这位将军,小的是通州副将,是汉人,通州总兵是满人,小的们将他杀死,特来请降!”

    吴广一脚踢翻盒子,果然从盒子里滚出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大声道:“你们排成两排,跟在大军后面!”

    说完,吴广打马回去,详细的对刘铭传说了一遍。

    刘铭传哈哈笑了起来,对吴广道:“你领五百人驻守通州,等待我军主力。”

    吴广一惊,知道刘铭传有意攻打北京城,劝道:“师长,李大人只命咱们达通州,没说打北京啊?”

    刘铭传瞪了吴广一眼,对后面几个军官厉声道:“传令下去,大军绕过通州,直奔北京!”

    第二天清晨,刘铭传所率领的士卒才赶至北京城外,一路遇到不少逃难的百姓。都言道北京城内大乱,满洲贵族只顾强抢财物。并无打算守城。

    “报,启禀师长,南方五十里有一部骑兵快速赶来,先头部队已在十里外。”

    刘铭传又惊又怒,回头瞧了瞧了散乱队伍,路上只听说清军顾着逃跑,没有遇到抵抗。就大意了,身边只有一个营的部队,急忙喊道:“所有人准备战斗!”

    一个营长惶急道:“师长,咱们先撤吧,我军一路上散漫甚多,给骑兵遇上必死无疑,况且此时只有五百余人,又没有辎重,守不了多上时间!”

    “砰!”刘铭传拔出手枪对着这位营长头部开枪。厉声喝道:“此时有我无敌,再有动摇军心者,一律枪毙!传令下去。命令后续部队在十里外整军。不得支援。”

    周围军官害怕,一齐指挥士卒列阵,每百人一个队列,前方、左方、后方都挖了一条小沟,又命掷弹兵列在四周,准备投掷手榴弹。

    感受地面一阵震动。刘铭传接过望远镜,过然看见南方三里外出现大队奇兵,成千上万个启禀奔跑在大地上,声势浩荡,他们在阵前一里外列阵。南、西。东三面包围着营地。

    刘铭传看着前方身着清兵服饰的骑兵,心中一阵绝望。对方手中也握有火枪,前面几员将领对着刘铭传处指指点点,又相继回到本阵,就这样过了半个时辰,清军就是不进攻。

    刘铭传回身对左右参谋说道:“此战绝无幸免,对面清军训练有素,进退有方,看来他们想活捉我们。”

    参谋赵刚欲言又止,他一直盯着前方军阵,透过人群缝隙,仿佛看见身着汉军服饰的士卒列队其中,又觉得这是异想天开,是自己看错了,说出来不免被人耻笑。

    “师长!左面出来一员女将,她……她……”

    刘铭传见左边一位团长吞吞吐吐,立即将转头,惊呆了,一员女将身穿汉军军长服饰,在几名清军的护卫下逐渐接触本阵。

    叶莲看着戒备森严的军阵,在一百米外喊道:“让你们长官出来答话!”

    刘铭传想了片刻,毫无头绪,不知对面是敌是友,向前五十米,拱手同样大声喊道:“你们是清军还是汉军?”

    叶莲看了刘铭传身穿军服,肩膀上有三道黄杠,明白他是一位师长,笑道:“你是哪部分的,是第一集团军的吗?”

    刘铭传松了口气,他在安徽练兵时,听说皖北有一位会打仗的女将军,后来到了山东,看来就是此人了,急忙回头示意士卒将枪口朝下,又上前五十米,对叶莲敬了个礼,回道:“末将乃是十四军部属,将军可是第二集团军的叶莲军长?”

    叶莲回道:“不错,我就是叶莲,没想到十四军成军最晚,到是第一个打到北京的,你们李军长在哪里?”

    刘铭传悄悄瞄了两眼叶莲,虽然肤色显得黝黑,但是容颜秀丽,身材苗条,实在想不到此人竟是对面骑兵统领,凭借刚才的威势,就是给他一万人,他也不敢与之交锋。

    叶莲杏目一瞪,皱眉道:“你发什么呆?要是在我军中早就抽你鞭子!”

    刘铭传脸色尴尬,急忙说道:“李军长此时正在通州,末将乃是开路先锋,不知叶军长驾到,有所冒犯。”

    叶莲望着北方影影绰绰的城墙,问道:“北京城可有鞑子留守?”

    刘铭传羞愧不已,回道:“末将也是不知,刚到此处就听说有骑兵……这才在原地列阵而守,不过末将来的路上都听说了,清军留守王爷不能控制局势,鞑子哄抢一番向北而逃,城中只剩一些老弱病残和一些汉人兵马。”

    叶莲调转马头,说道:“咱们一齐上去看看,如果能劝降城内汉人,那是大功一件。”

    刘铭传见倩影远去,这才暗自抹了把冷汗,转身回到本阵,指挥士卒向北而行。

    “师长,唐将军来了!”赵刚眼尖,一眼就瞧见特种兵那独特的服装。

    刘铭传哀叹一声,刚来了个叶军长又来个唐军长,一等功劳变成了三等功劳,真是倒霉!见唐亮越来越近,不情愿的迎上去。拱手道:“见过唐将军!”

    唐亮没理他,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前方大队奇兵,问道:“这伙骑兵可是一个叫叶莲的人带队?”

    刘铭传也不惊讶,只当唐亮早就收到消息,回道:“确实是叶军长的骑兵,他吩咐我们到北京城下集合。”

    一股复杂的心绪涌上心头,唐亮犹豫难定,按理说老战友见面应当迫不及待的上前问好。可是唐亮倾慕叶莲,现在反而举棋不定起来,以前李云中几次提出给他找个老婆,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脱,只因心中一直存在个跃马击敌的影子,当年他与叶莲在北伐军中同甘苦共患难,相互扶持,后来在杭州城下各奔南北。

    刘铭传见唐亮愣在马上,心里不舒服。他投奔南京,唐亮一直都在李云中身边当护卫,心里笃定唐亮是因得了李云中信任。这才位列军长职位。他一直称呼唐亮为将军,就是他心里不满的表现,现在他站地上,唐亮骑在马上,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传令兵,正在向唐亮汇报军情。

    “唐将军还有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