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45章

清末洋流-第145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夫君连送上门来的礼物都不要,许月桂埋怨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不能见的。再说他们都已经上门了,你再把他们赶出去,让外人怎么瞧我妹妹。”

    “让他们进来吧!”焦亮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他妹妹是贵妃,名声可不能坏在他手里。

    不一会儿,客厅里就进来二十多人男女老少,对着许月香磕头道:“给贵妃娘娘问安。”

    许月香没想到他们会行如此大礼,连忙起身道:“你们快起来,皇上早就不允许官场上行跪礼,你们以后见到谁都可以不跪。”

    “娘娘难得回来一次,小的们行礼也是应该的。”

    “多谢贵妃娘娘教导。”

    “娘娘这些都是我们的一片心意,还请笑纳。”

    焦亮见他们乱糟糟的,连说话都没有个人带头,对他们摆手道:“好了,你们先下去吧,娘娘一路回来也累了。”

    许月香见他们穿金戴银,跟地主一样,对焦亮问道:“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跟暴发户似的,身上不是金戒指就是蓝田玉佩,他们这一身衣服也要几千两吧!”

    许月桂骄傲起来,对着许月香道:“妹妹,你还记得舅舅家的大哥不,他现在开着面粉厂,整个扬州、镇江都在吃他的面粉,一天就能赚好几千两,你姐夫的侄子焦海包了两个金矿,家里洗脸盆都是用金子做的,身上戴的那点金子算什么……”

    焦亮打心眼里瞧不起这帮暴发户的亲戚,打断妻子的长篇大论:“行了,现在做实业的多着去了,每个月赚到上万两也不稀奇,皇上对待这些商人就是太宽容,每天不思报效国家还到处惹是生非,把偌大的中国搞得乌烟瘴气。”

    许月桂反驳道:“他们又没仗着你焦大人的势,凭什么不让人家赚钱,再说皇上都鼓励商人开办工厂,你倒是在这里抱怨,小心贵妃娘娘回去告你一状!”

    焦亮尴尬的看着许月香,解释道:“皇上英明,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揣测的,月香你在皇上面前一定要替我美言几句,焦晶那个畜生犯了如此大错,我这个做哥哥的真是惭愧,皇上他有没有因此对你疏远?”

    夫君说的果然没错,姐夫就爱胡思乱想,许月香劝道:“姐夫你多虑了,皇上并没有因此怪罪你,我回来的时候还叮嘱我让你好好干,等到攻占湖南的时候让你衣锦还乡,当湖南都督呢!”

    焦亮又惊又喜,起身问道:“皇上真是如此说的!哈哈……没想到我焦亮也有这么一天,当初那帮人瞎了眼,竟给我取了‘狂人’称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到我回湖南的那一天让他们好好瞧瞧我焦亮并不比他们差……”

    许月桂看着像是得了癔症的夫君,暗自摇头,拉着许月香的手道:“妹妹,走,咱们上姐姐的闺房里说些悄悄话,你姐夫就是这个脾性,把官位当成了命根子,你不要在意。”

    ps: ; ;二更,求推荐票。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吉田松阴与高杉晋
    “老师,现在的中国似乎与我们了解的并不一样,你看这整齐、笔直的马路,加上行人匆匆的脚步,特别是百姓自信骄傲的目光与我们日本麻木的眼神并不相同,真不愧是大汉,两千多年前的大汉又要从现了。”才十三岁的高杉晋对他刚拜的老师吉田松阴感叹。

    吉田松阴用日语回道:“我这次来大汉是为了考察,因为高杉晋你会汉语,我才收你为徒,停止你的惊叹,我们先去拜访大汉的皇帝,希望他允许我留在大汉。”

    吉田松阴出生在一个下级武士家庭。自幼过继给身为山鹿流派兵学教师的叔父,并随其学习兵法。后成为长州藩兵学教师。两年前为研究兵法出游九州。去年年到江户,拜主张“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佐久间象山为师,研究防御外寇战术等。因未得藩主允许到外出游历;以“脱藩亡命”罪名被剥夺士籍和食禄,吉田松阴走投无路之下带着高杉晋乘上了中国人的商船,来到了南京。

    两个日本人走在大街上,吸引不少百姓好奇的目光。

    “吆西,听说大汉皇帝因为不瞒朝廷对洋人的软弱态度而起兵反抗,没想到短短的五年就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们日本的德川家太腐朽,遮住了阳光,日本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毫无前途。”吉田松阴看着繁华的南京城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日本现状,对着高杉晋感叹。

    高杉晋崇拜的看着吉田松阴,他觉得自己拜吉田松阴为师是真辈子最正确的事,跟着老师,使他以不同的眼光看着日本。

    高杉晋出生在日本一个武士家庭,父亲是一名长州藩士,俸禄为200担,这足以让他们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在十岁的时候得了疱疮,在汉学院学会了汉语,今年年初的时候进入藩校明伦馆并且学习剑术。无意间结识了吉田松阴,倾慕他的学识而跟随他来到南京。

    “老师,我们是不是找一个地方把衣服换一下,你看中国的百姓似乎对我们的衣服很感兴趣。”高杉晋见一路行来,不少百姓对他们侧目而视,心里有点紧张。

    吉田松阴马上训斥道:“记住你是一名日本人,日本人当然要穿日本人的衣服,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同样的,如果在日本。有人穿着中国人的衣服在街上行走。一样会有人看他。”

    高杉晋一想。果然是如此,抬着头进入一家茶馆对店小二打听道:“这位先生,在下是一名扶桑人,向您打听一件事。请问南京的迎宾馆怎么走?”

    店小二拍开高杉晋的手,头也不回的说道:“前面右拐一直走就是,我忙着呢,不喝茶就出去。”

    吉田松阴找了个位子坐下来,对着高杉晋挥手,看着台上的说书先生,仿佛入了神。

    高杉晋看着说书先生,对吉田松阴问道:“老师,你听得懂他在说什么?”

    吉田松阴笑道:“听不懂。不过我看茶馆的人似乎很有兴趣,竟然有人落泪,这一定是个悲伤的故事。”

    高杉晋只听了一小段,为吉田松阴解释:“他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两百年前的故事,地点是在一个叫江阴的地方。”

    吉田松阴考虑了会。回道:“两百年前?那不是清军入关的时候吗,我听说当时大明皇帝还请求日本派兵援救,只是当时的幕府还在调兵遣将,还没来得及出兵,大明就败亡了。”

    高杉晋佩服道:“老师懂得真多,看样子是大汉官府故意激起民间对清国仇恨,我明白了,形容清军入关屠杀的书在我们日本有很多,去年就有一位商人高价买走了父亲珍藏的一本,看来他们都是被大汉官府雇佣。”

    吉田松阴立马站了起来,对高杉晋道:“我现在对大汉皇帝李云中很感兴趣,咱们先去迎宾馆报到,看看什么时候可以安排我们觐见。”

    胡梦君自从来了南京一直很清闲,最忙的时候就是上朝,这也难不倒他,也轮不到他发言,每天找个最后面的位置一站,等着散朝就行,回到衙门也没公事处理,洋人公使不是他这个级别可以接见的,迎宾馆自从建成之后还没有迎来过一拨客人。

    “大人,有外国使节拜访!”

    “使节?什么使节!”胡梦君一跳而起,抓着小吏的衣服问道:“他们在哪里?是哪国使节。”

    小吏紧张的指着外面,答道:“他们说自己是什么日本长州藩的使节,听闻大汉强盛,学习经验来的。”

    “鄙人名叫高杉晋,这位是我的老师吉田松阴,我们在日本听闻中土建立了大汉这个强盛的国家,所以慕名前来拜访,唐突之处,还请原谅。”高杉晋对刚出现的胡梦君一鞠到底。

    胡梦君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位从要遥远的扶桑国来到大汉,理应受到接待,来人,快给二位贵宾准备住处。”

    “是,大人!”小吏接到命令,就为高杉晋、吉田松阴登记入册,划分住房。

    吉田松阴对高杉晋道:“你问这位大人,汉国皇帝陛下何时安排我们觐见。”

    高杉晋点头应是,对胡梦君道:“大人,我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学习大汉的先进经验,请您禀报给大汉皇帝知晓,如今日本内外面临着危机,我们想得到皇帝陛下的帮助。”

    原来他们还要见皇上,胡梦君敷衍道:“皇上日理万机,这几天恐怕没有时间接见你们,你们还是安心在迎宾馆住下来,如果皇上愿意接见你们,我会给你们安排的,这期间你们可以随意在南京周围参观,当然不许佩戴兵刃,你们出去的时候把长刀短刀全都留下,免得引起误会。”

    高杉晋没有请教吉田松阴,板着脸反对道:“对不起阁下,武士刀是一名武士的生命,我们不能让它们离开我们的视线,请原谅。”

    这还是个刺头,胡梦君对他们的态度很不满意,求人还用这种态度,同样板着脸道:“你们可以到南京警察局报备,他们会发给你凭证,否则你们在南京是寸步难行。”

    说完,就不在理会这两个日本人,向皇宫方向而去。

    吉田松阴知道事情始末,对高杉晋训道:“八嘎,中国有句话叫入乡随俗,我们在日本可以毫无顾忌,因为我们是武士,可这是在大唐,我们是客人,就要遵随主人的规矩,以后出门不许带武士刀!”

    高杉晋昂着头,不服道:“难道作为一名武士的尊严都无法保住吗?”

    吉田松阴将房间窗门紧闭,坐在桌旁言身传教道:“如果大日本帝国比大汉强盛,你就可以保住尊严,还可以随意欺凌大汉的百姓,可是大日本帝国衰弱,你就要把自己的野心伪装起来,装作恭顺的样子,让他们放松警惕,拼命的使自己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高杉晋心服口服,低下高傲的头颅:“嗨,学生受教。”

    “什么,你说迎宾馆来了两个日本人?”李云中看着一脸郑重模样的胡梦君,又问道:“这两个日本人什么来头, ;天皇特使还是幕府特使?”

    胡梦君只是找个借口觐见,敷衍道:“他们自称是长州藩大名的特使,这大名在日本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我想他们是应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禀报,所以才不远千里来到南京。”

    自从登基以后,李云中是加倍繁忙,哪里有空理这些小事,对胡梦君道:“这些小事你们外交部自己处理,把结果报上来让朕决断就好!”

    胡梦君扭捏道:“皇上,微臣想换了职位,这外交部太清闲了,微臣还想多立些功劳,这天天在迎宾馆微臣都快闷死了。”

    李云中一下就被气笑了,训道:“大胆!这官位岂能讨价还价,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挑三拣四,大汉还怎么维持下去。”

    胡梦君见皇上没有真的生气,兴奋起来,装逼道:“微臣认为这小小的迎宾馆不足以发挥臣的才能,微臣从小就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哈哈……就你这这样还敢自比什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不知羞,你说自己知兵,那我问你,把你派到前线你愿意吗?”李云中看着胡梦君臭屁的模样就不爽。

    前线?那么危险的地方,胡梦君问道:“是哪边的前线?”

    如果是广东那边还可以勉强答应,至于皖北、徐州,那就不用考虑了,清军与唐军在这两个地方反复拉战,那里的官员是最危险的。

    李云中道:“第七军围了庐州,虽然江忠源守在那里,不过兵弱粮少,应该支持不了多长时间,你押运二十门榴弹炮过去,助我军攻城,破城之后,你官升一级,就任庐州知府,从四品。”

    听说可以升官,胡梦君将危险抛到九霄云外,小鸡啄米似得点头答应道:“微臣遵旨,谢皇上恩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捐银百万
    李云中放下茶碗,对胡梦君叮嘱道:“你拿着朕的公文到工部领取二十门大炮,运到南京城外,直接乘船赶到安徽,入巢湖,就可进入庐州境内,那里会有我军接应。”

    胡梦君默记下来,躬身接过公文,行礼道:“微臣告退。”

    见胡梦君从上书房出来,等候到时的陈承瑢对胡梦君点头示意,迫不及待的走进上书房。

    “微臣陈承瑢参见皇上。”陈承瑢对着李云中躬身。

    李云中抬头问道:“我交代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